49、第四十九章
作品:《他在蔚蓝之巅》 第四十九章
陈鹤予在姜西身边坐下, 她来不及张口说出一个字,身边的男人已经被前后相继凑上来的人热切问候。
“鹤予,什么时候回的国”
“陈鹤予, 今天要不是亲眼看到, 我绝对不相信居然有一天你会在这里坐着。”
说话的女人很漂亮, 姜西身子微微僵着侧身, 注意到她举手投足间几乎激动到想要拥抱老友的冲动。
“好久不见,oivia, san。”他和身后两人打招呼, 其余几位只是颔首。
“过来做报告”oivia是卷发。
陈鹤予说“不做。”
“那就是休假了鹤予,太久没有听说你的消息,你知道圈内传得很离谱吗,说你隐退我听了只当是个笑话, 能把话传成那样的人一定不了解你。”san很瘦,细胳膊搭在oivia的腿上,时不时晃两下。
陈鹤予勾唇笑了下,看了眼姜西。两个人眼神相对,姜西莫名眨了两下, 鬼使神差说出一句“你看我干嘛”
突兀的一句话直接引来了身后人的注目。
陈鹤予顺势大方介绍“我女朋友,姜西。”
oivia“”
san“”
众人“”
论坛卡在下午一点整结束,前后两扇大门打开,厅内的人相继起身往外走, 一波又一波。
姜西起了半身又被身边的人按回原位, 她皱着眉小声嘟囔, “你干什么”下一秒陈鹤予已经站了起来,牵着姜西的右手将她一起拉起来。
彼时对面过来整整齐齐两排人,姜西一愣, 才发现这两排人正是方才领导席位和贵宾席位的嘉宾们。
今天在场上,她听见最多的词除了“环保”“能源”之外,当属“好久不见”了。
衣着整齐头发花白的老人家颤着手紧紧握住了陈鹤予的双手,陈鹤予个子高,老人家需仰头才能正视他说话。
“三年零六个月,我盼了三年零六个月想和你见一次,鹤予,你躲得了很久。”老人家说。
姜西在莫名的气氛中被感染。最初她是懵的,后来她是不安的,不安于陈鹤予到底是个什么身份,怎么几乎半个会场的人都认识他,都在看他。
姜西看向陈鹤予,他弯着唇,带着抱歉的笑意。
“还走吗”老人家问。
“不走了。”陈鹤予肯定道。
老人家坦然笑笑,这才注意到一旁的姜西。
朝姜西这么一看,姜西比上台的时候更觉得脸热,不自觉往陈鹤予身边靠了靠,右手在他衣摆下方揪了揪。
陈鹤予拉住揪着衣服的手,“姜西,叫霍爷爷。”
姜西顺从的朝老人家点了点头,“霍爷爷好。”
他继续介绍“这位是临州市环保局郑局长,这位是生态环境管理中心刘部长,这位是北京环保总局的姚秘书长。”一连介绍下去,最后说“还有芜周市环保协会的雷主席,你们应该见过。”
雷兴同笑道“姜小姐,又见面了。”
终于在两排生人中看到了熟脸,姜西在错愕之中尬笑“各位好雷主席,承蒙邀请。”
雷兴同由衷夸赞“我没有找错人,小姑娘今天的开场演讲做的很不错。”
“谬赞了雷主席,没让各位前辈笑话就好。”
两排人和陈鹤予寒暄了一阵才舍得走,原本想要并排,陈鹤予大概考虑到了此时的姜西还是满心疑惑,于是让长辈们先走,他和姜西跟在后面走得很缓。
“我们是去楼下吃饭吗”坐扶梯的时候姜西问。
“嗯。”
“哦,这家的自助餐很好吃,中式面点做得很好。你喜欢吃小笼包吗”
“还好。”
“我们去一楼还是二楼一楼的自助餐厅是本厅,二楼的是单开的,单开的似乎没有小笼包。”
“我们去一楼。”
姜西又长长的哦了声。
酒店大堂放起抒情音乐,姜西偏头寻着音乐播放来源,四下张望一圈也没见到音响播放处。
她抿着唇,低下头去看自己的鞋,扶梯快要到平地的位置,两人同时跨步,姜西忽然听到陈鹤予叫了声她的名字。
“嗯”她依旧紧抿着唇回应。
陈鹤予也是奇怪了,她平时那么耐不住心里话的人,到了现在怎么一个字也不问。
他刚要开口坦白,肩膀被身后来的人拍了拍,是oivia。
“鹤予,和小女友去吃饭一起啊。”oivia冲姜西抛了个电力十足的媚眼。
姜西无所谓,自助餐吃的是个热闹,在点头之际却被陈鹤予打断,陈鹤予忽然奇怪的看了姜西一眼,若有所思道“我们得回休息室一趟,姜西,你的咖啡还在那里。”
她早上的时候坚持要喝冰咖,考虑到她不在生理期,陈鹤予给她买的是少冰的拿铁。
推门进休息室,姜西一眼看见她的那杯咖啡,透明塑料杯上沁出水珠,原木色的纸吸管肉眼可见的被泡得弯了。
她走过去握住杯子。过来的路上,她走在前面,一次都没有回头看陈鹤予,也不知道她刚刚步子频率加快了那么多,陈鹤予有没有跟上。
明明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这里接吻。
而此刻,她居然连回头的勇气都没有,甚至刚刚两人指尖相触时,姜西的手指都下意识缩了一下。
忽的,“咔嗒”一声响,姜西视线从眼下的杯子转到了正前方的位置。纯白色的幕布从上弹了下来,占据了一整面光秃秃的墙,姜西正诧异这间休息室怎么会有幕布,略扫了一遍才发现这里原来更像一间会议室。有幕布也就不奇怪。
约莫过了三秒,室内某个角落发出低低的海鸥鸣声,一听就来自于音响之中。来不及寻声音的源头,纯白色幕布上突然出现了画面,一阵泛白的海浪以零点五倍速缓缓从一方滚动而来,越来越大,直至巨大,扑像镜头。
她在心里喟叹,这样回肠荡气的片段,即便她才看了两期,也知道是蔚蓝宝藏的片头。
姜西眯着眼紧盯屏幕,不知这部她昨晚睡不着才看了两期的纪录片子,怎么突然在这里播放。
姜西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绕过两张并排在一起的可移动靠椅,站立在幕布前。
画面仍旧在继续,一段接着一段快放镜头。水声、风声、轮船声,一时之间都交杂在一起,她全然被巨大屏幕里的海洋世界吸引住,眼眸上映出五彩斑斓聚集游过的鱼群。
又一阵巨大的浪被掀起,视频内切换着鱼群与风浪,姜西望着眼底翻涌起来的鱼群,瞬间觉得有些压抑到难以呼吸。
她低声叫“陈鹤予。”声音有颤意。
手往后一探,直接被他宽大的手掌握住。
“我不想看了。”音响中的声音在渐渐小去,姜西牢牢牵住陈鹤予的一只手,回身,闭着眼睛亦低着头,又复一遍“我不想看了。”
有浪打礁石的脆响,夹杂着呼呼海风,潺潺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
“这里就是边际了,再过十分钟会有潮水涌上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白色的线,就是飞速前进中的潮。”
音响中的声线淡淡,澄澈纯净。她光是听着声音,脑海里自动生成了画面。
姜西一顿,握着的手更紧,猛然抬起头,耳朵里的声音已然变得模糊。
纪录片的这一段,是片方采景时的意外之喜,呀啦嗦海域难得一见的涨潮。
其中陈鹤予的声音并不是后期录音,而是他本人在现场拿着收声话筒,躲在摄影机后面的无剧本讲解。
「周围海域环境与人为破坏密不可分,初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加上渔民总共三十多人,珂可尔师傅驾船,领我们清理了金贝沙岛周一片区域的海洋垃圾。人力其实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坚持呼吁海洋环保,没有破坏,就没有伤害。」
「现在是凌晨三点,我们要结束最后的录制,沙滩上的小龟是上来乘凉的,这片海域安静的足够它终老。我期待多年之后再次来到金贝沙海滩与它重逢,即便这很难,但心存一丝侥幸吧,也是期待。」
「要说再见了。」
「那我们再见。」
她脑袋里嗡嗡嗡的在重叠。
“回去吧,路上小心。”
“再见哦,陈鹤予,明天就见。”
“知道了,走吧。”
“会想我吗陈鹤予”
“不知道。”
“那你说一声再见。”
“嗯,再见。”
陈鹤予自始至终的表情始终淡淡,即便姜西快要把他看透。幕布上播放的视频开始谢幕,陈鹤予挑了个眉,示意姜西回头。
她看着正播着片尾的鸣谢,更加错愕,脸上的表情难用复杂形容。
她的肩膀半靠着陈鹤予,陈鹤予用没有牵她的手指着屏上的黑底白字,微微勾起嘴角,像老师教小孩识字一样“这里,特别鸣谢,cheney chen。”
“cheney chen”
她又念了一遍,下一秒,瞬间做出恍悟的表情。知道了,陈鹤予给过她的那张visa卡上,刻有的英文名字,正是cheney chen
“毕业那年是2014年,留校,在学院的研究中心待过半年。”陈鹤予抿了下唇,看着已经黑了的屏幕,继续说,语气很随意,“年少气盛吧,尝试过稳定,结果还是没待住。离开研究中心后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海洋环保组织,又觉得被局限在当地了,后来才联系上了几位国内的前辈一起拍片子。”
他看着一动不动,似愣在原地的姜西,有些好笑,但多的是不忍心“忘了说,我大学主修的地理,海洋生物和船运是辅修,所以比起开车,我不如你,我的开船技术更好。”
“海洋摄影是兴趣,想拍纪录片的念头在我十八岁那年一闪而过过,真的实践已经到了我的二十三岁。从断断续续取景,到有目的的去拍,最后有了这片子。”
“蔚蓝宝藏是我母亲取的片名。”
手心在出汗,姜西只觉得心慌。
“这次,一次性,我会说完。”
耳朵里经过的每个字都像一颗颗的石子,是最细碎的那一种,冲击耳廓,穿透鼓膜。
陈鹤予说到最后,两个人的手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松了,房门紧闭的休息室,没有了音响中发出的震撼,没有了男人澄澈声线说出的一字一句,姜西一时之间觉得气氛僵到了冰点。
她不知道说什么,手扣着自己的衣服下摆,故意声讨道“你在南安普顿的研究中心做的什么,研究员我听到了,她们说你念的是南安普顿。”
他顿了一会儿“做的是学研,只留过很短的一段时间。”
“在你看来,半年很短吗我们认识的时间更短,只有几个月。”
陈鹤予料到了姜西的态度,他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回复,“不和你咬文嚼字。”
姜西弯了弯唇,语气稍冷道“可是你对我说过什么,你说你自己不是什么名校海归。”
姜西盯着陈鹤予的眼睛,他眸色幽深,原来这样像夜间的海面,只一荡漾就能掀起墨蓝色的波浪。
他好像无话可说,无话可答,过了很久才嗯一声,很遗憾的说“我没有学成归国,姜西。”
姜西一噎,更不知道说什么了,她莫名叹了口气,往边上走了两步,靠在一张桌子上,一下变得很沮丧。她想,她这几年都没有这样沮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