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负荆请罪

作品:《被退婚后成了太子妃

    因两位女官当时正在给她上课, 盈儿想了想,如果叫沙夫人当着人家的面发疯,终归不是很体面。

    便只得跟两位女官告了罪, 迎到门外。

    此时已经到三月头上,春光明媚, 白草院草绿花红。

    她走出院门,就见沙夫人扶着一个眼有点儿生的婆子站着。

    十几日不见,沙夫人就像干了水分的, 脱了层皮的丝瓜, 又瘦又黄又黑。

    夫人抬眼见她,一时心里百转千回,眼晴里就流下泪来。

    春光朗照, 眼前的女儿梳着普普通通的单螺髻, 乌木般的秀发上只挽了一枚金蝴蝶彩珠钗。外面披了件杏黄色镶黑色风毛的披风, 里头是月白缂丝绣玉兰花对襟小袄, 一条拖泥妆花银线裙, 脚蹬白色小羊皮靴子。

    脸色如玉流光, 眉眼娇憨,美貌秀媚。

    明明是锦秀堆中长大的, 可偏偏是个极简朴的性子。

    她以前觉得有福不知道享, 是她傻气,蠢钝,因而不喜。

    可如今看着, 竟是傻人有傻福,反而像丝儿那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看着盈儿浑身好像会发光的模样,她张了张嘴,突然没了来之前的那股勇气“我我就来瞧瞧, 若是不便,我回头再来。”

    盈儿回头望了一眼,筥儿立刻给关上了月亮门。

    盈儿这才皱了皱眉“金璃呢我不是叫她带过话了么”

    沙夫人看着她脸色瑟缩了一下。盈儿一愣,看向筥儿。

    筥儿也摇头。这一向两位女官来了,她们跟着盈儿也在学习,又从府里挑了六个丫头,她跟筐儿一个三个带着,忙得脚不点地,睡觉的时间都没了,自然也没顾得上满院子打听去。

    这时,跟在沙夫人身边的婆子便上前道“姑娘借一步说话。”

    老爷不让说,怕传到宫里去。”

    盈儿跟着她走到了一旁,问了称呼,原来是从西北一路跟回来的,以前在军中打杂,姓张。

    这张嬷嬷口齿不错,便把金璃的事说了。

    原来金璃那日带了话回去,沙夫人照例大发雷霆,哭天泼地,打碎了茶碗,要拿碎片割手腕,说不活了。谁知金璃大概也是积了气,不但不去拉她,反而冷嘲热讽叫她慢慢割,等出了血,她再去叫人。

    沙夫人怒不可遏,随手就把碎片朝金璃扔了去,哪知金璃一个闪避不及,叫碎片在脸颊上划了一道。

    金璃本来已经说了人家,见自己破了相,当时也嚷着不想活了,捡起碎瓷片就直接往脖子上抹。

    沙夫人吓得魂飞魄散,死命抱住。

    人是救下来了。也惊动了乔执。

    亏得大氏崔取了他们带回来的伤药,金璃脸上没留疤,可却再不肯去伺候沙夫人。

    乔执知道是盈儿一句话引起的,便不许府里任何人宣扬这事,尤其不准白草院的人议论,怕传到宫里去。

    事后更是换了沙夫人身边所有的婆子丫头,命了她来伺候沙夫人。

    听完这话,盈儿远远看了一眼沙夫人,见她神情呆滞,想来是真吃了不少苦头。

    “那她今儿来什么”

    “将军发了话,若姑娘出嫁前,夫人还不来给您好好认错。您前脚出嫁,后脚就把夫人送家庙。今儿天好,她便说要来。”

    盈儿她这些日子几乎闭门不出,乔执他们也忙。所以也就晚上请安时,一大家子见上一面,倒没听谁提过这事。

    “你先带她回去吧。等过两日,两位女官沐休,再说。”

    可两位女官沐休也正赶上乔执他们沐休。

    叶菡跟卢双燕两妯娌还有孩子们这一向都不敢来打扰盈儿,早憋坏了。

    又见天气极好,家中丈冰轩里两棵老玉兰开得满树大花,吃过早饭,便早早摆了茶酒,叫齐家里上上下下所有人,甚至连大小崔氏都叫上了,一起赏花游玩家宴小集。

    盈儿想起自己那坛梅花树下的老酒一直没工夫挖,便叫了孩子们一起过去亲自动手。

    一时挖了出来,坛子上的泥都顾不得洗就直接抬到丈冰轩。

    倒到碗中,竟是清澈透亮,微微闪着金光,香气馥郁。

    乔执惊道“好酒,你如何会酿这个”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爹爹上次离京之后,盈儿就说从什么书上瞧见了这酿酒的方子,说要试着酿酿,叫我替她准备了些东西,不想竟真酿出了这般好酒,亏了亏了,盈儿若是不嫁东宫,光凭这酿酒的手艺,便能成个大富婆。”叶菡兴奋道。

    一时所有人都笑起来。东宫日后若是顺利登基,那是贵有天下,这账算得实在是糊涂。

    盈儿在旁边只笑不语。哪里是什么书上,这酒是她前世时在宫里无聊时学的,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粮食,才总算学会了。

    “这酒叫什么名儿”乔简问

    “金樽清酒。”

    “连名字也极妙呢。太白仙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瞧瞧这酒,再瞧瞧这玉兰花儿,可不像一只只玉盘,正正应了此景。”卢双燕拍手叫好。

    一时大家都坐下,开始赏花吃酒。

    盈儿见此时天清风暖,花好人圆,孩子们热热闹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家人俱在身边,只觉得人生再无憾事。可想着不久就要离家进宫,又觉得十分不舍,再喝了两杯酒,偎依在乔执身边,更觉得人生无常。

    她前世学这酒时,也想着亲手奉给他品尝,哪里想得到这个愿望隔着一世,终究是实现了。

    正感叹,就见院门外走进一人,正是如今守着沙夫人的张嬷嬷。

    张嬷嬷进了院,行了礼,就走到乔执身边问“夫人也想来,说是当着大伙儿的面了了那事。”

    乔执转了转玉杯,看了盈儿一眼,突然虎目微红,点了点头“了了也好,眼见着盈儿出阁的日子没几日了。”

    院门开处,沙夫人一身暗黑的衣裙,杵着拐,佝偻着腰走了进来。

    看见院中情形,她瘪着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只站在原地僵僵地立着,片刻已经泪流满面。

    乔简乔檄看了一眼乔执,见他冷冷地,便不敢说话。

    叶菡和卢双燕都把孩子们拘在身边。

    一时院中竟只听得见玉半花瓣叫风吹落的声音。

    张嬷嬷走近沙夫人,提醒道“夫人。”

    沙夫人才如梦初觉,拐杖铎铎地敲在地上,一步步朝乔执走去。

    及到跟前,她早已经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盈儿与乔执并排坐着。

    她却正正跪到了盈儿面前。

    所有人都是一震。

    盈儿也完全没有想到。

    看来沙夫人是真的不想去家庙啊。

    上一世,她在家庙里住了两三个月呢。确实清苦孤独。

    沙夫人低着头,跪在她面前“我错了。盈儿。我错了。你瞧着我生了你一场的份上,原谅我吧。”

    盈儿有些恍惚,沙夫人的头发,什么时候竟是几乎全白了呢

    眼神有些模糊起来。

    抬眼止住下流的眼泪,她看了看一院子的亲人。

    入眼的是乔简乔檄期待的眼神。

    父亲和两个哥哥要的是一家子和和睦睦闹闹热热。

    她就要出嫁了,终归他们要跟沙夫人相处下去。

    权当为了他们。

    她起身,却并不去扶沙夫人,反叫张嬷嬷“扶夫人起来到席上坐罢。”

    那一席酒将散的时候,杨陌又送了东西来,这一回却是各色的风筝。

    小孩子们顿时开心得疯了,一个个拿着风筝满院子地跑。

    成哥儿跑累了,卢双燕要抱他去睡,他却不肯,偏跑来要盈儿抱。

    盈儿便抱着他,待他睡着了,才进屋,将他放在床上。

    小崔氏便坐在床边,主动说要守着孩子们,又趁空跟她说道“原来姑娘进宫还要上学呢。先生还是两个女的。真真是想不到,女人也能做官儿呢。”

    盈儿见她淳朴,并没有怪自己把乔简拉回卢双燕屋里的意思,更觉得对不住她,便道“其实女人能做的事虽不多,可也不见得只得嫁人这一条路。我以前还想过,就带着筐儿跟筥儿两个到桃花山去,那里民风淳朴,我就种种花儿,一辈子不嫁人。”

    小崔氏低了头“我又没姑娘的好本事。一家子都叫匈奴人杀光了,也没个投靠处。那年若不是将军相救,我也没命了。我也不敢拿什么救命恩人的款,也不想将军为难。只是”

    说着,豆大的泪珠滴了下来,她忙别过身子,抽了绢子抹脸。

    盈儿心头一动,想想自己若是进了宫,这事怕更是搭不上手,便道“你若愿意,我便叫爹爹索性收了你做我姐姐,以后你也是乔府正经的姑娘小姐。日后再叫爹爹给你找个好人家,当正经的夫人去。若是你想给崔家留个后,便招个上门女婿也成。”

    听到最后一句,小崔氏猛地抬起头来,大圆脸盘红红的,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子。

    盈儿再想多说几句,筐儿冲了进来,道“姑娘,快出去,有好戏瞧呢”

    说着扯着她就往外跑。

    出了门,到得院中,一瞧,真的大为惊骇。

    只见玉兰花下,垂头丧气跪着一人,身后绑着绿黄荆条,头低到胸前。

    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身着青色蟒袍,手提马鞭站在他旁边。

    就见他呼地一扬鞭,就抽在那荆条上,杨继随即便惨叫了一声。

    盈儿忙跑到乔执身边,问“爹,这是怎么回事”

    乔执拍拍她的肩“不就是你瞧着这回事,有个词叫什么来着负荆请罪。”

    盈儿他爹是怎么办到的

    乔执一笑,贴她耳边道“我回京后,武安郡王一直要见我说要请酒陪罪。你爹我欠他那口酒么。总要给你出口气。我不肯见他。放了话出去,除非他带杨继上门负荆请罪,不然我与他割袍断义。”

    盈儿抱着乔执的胳膊,低头偷偷将眼泪蹭在他的衣袖上。

    前世对不住她的这些人,死的死,伤的伤,认错的认错。

    她爹爹这是想让她半点委屈遗憾都没有的嫁进东宫。

    想必这样不依不饶,也是做给杨陌瞧的。

    日后他待她比不上她爹爹,可没脸说出什么疼宠她的话来。

    那天之后不久,小崔氏便夜里来找了她一趟,下了决心,说愿意招婿上门,给崔家留个后。

    盈儿十分感叹她不容易,后来想想倒也不奇怪。一个乱军之中,敢冒着性命危险勇敢救人的女子,这样的选择也属正常,便叫了乔简来。

    乔简听了小崔氏的决定,眼眶发红,犹豫半天,到底点了头。

    隔了两日,盈儿便抽空跟乔执说了。

    乔执听完,拍了拍她的头,笑道“你还是不原谅你娘。都不管大崔氏的事。”

    盈儿知道那日后,沙夫人搬回了铁衣堂,而大崔氏也仍住在厢房。据说沙夫人如今老实得很,也不敢找的崔氏的麻烦。

    听乔执这样说,便笑道“我与娘是生分了,要像别个母女那样,是不能够的。不过面上情分,看在爹爹的面子上,日后,我不会少了她的。”

    乔执望着她,眼神有些落寞,半天苦笑道“说来,还是爹爹的错。若爹爹在你身边,也不会叫你受这么些委屈。”

    盈儿含泪笑道“因为有爹爹撑腰,再多的委屈,如今也是一丝都没了。”

    四月二日,如飞而至。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着冠服,盖喜帕,出院子,登金辂,与杨陌同入延福门,谒庙祭祖先,对行大礼。

    一切匆匆,如在梦中。

    等盈儿略清醒过来,人已经坐在了东宫大殿的喜床之上,满鼻尽香,入目皆红。

    杨陌就坐在她的身边,等着同牢合卺,以结同心。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