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御赐
作品:《美人伞》 楚府离开洬江这日, 风和日丽。
得知楚之南赴京任职,一城百姓夹道相送,足矣可见楚之南这些年在洬江的声望之高。
即便再不舍, 也终有分别的一刻。
出城百米后,楚之南朝一城百姓深深鞠了一躬, 而后吩咐车夫快马加鞭。
直到队伍消失, 百姓才从地上起来。
楚大人是他们的父母官,自上任后尽心尽力为他们谋取福祉, 却不知这新任府尹是何秉性, 可会如楚大人一般爱民如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人也各有命。
他们祝福楚大人此去一帆风顺, 节节高升,然后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他们每个人都不会忘了那个公正,仁善,通情达理的楚大人。
而另楚之南一行最意外的, 则是在岔路口看见了任殊。
任殊并非一人来的, 身后还有十几百姓。
“任大人。”
楚之南对任殊并不热络, 只不咸不淡的道“不知任大人有何贵干。”
任殊扯起一抹冷笑,抬手抱拳“自是来恭贺楚大人, 祝楚大人此行事事如意。”
摄政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回了京, 致使他挨了太子殿下好一顿责骂。
任殊瞥向马背上的离桑, 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楚二姑爷”
呵,真是好一个李代桃僵。
摄政王的赐婚圣旨上可是楚府二小姐,这也就说明他当初的怀疑是正确的, 那位神秘的准二姑爷的确就是摄政王。
他当初已做了万全之策逼摄政王现身,却没想竟被此人摆了一道
离桑对他的气愤恍若未见。
“任大人认错人了,在下乃楚府大姑爷。”
说完又笑了笑, 道“之前在楚府不就说过了,任大人还真是贵人多忘事。”
任殊气笑了“本官怎么记得,阁下当初称自己是楚府二姑爷”
离桑诧异“是吗,怎么可能。”
而后小心翼翼瞥了眼身后的马车“任大人可别胡说,叫沅儿听去定得生气。”
任殊深吸一口气,不耐与他纠缠,转眼看向楚之南,质问道“楚大人难道不给本官一个说法”
楚之南看了眼离桑,片刻后淡声道“此乃我楚府大姑爷,任大人想要什么说法。”
任殊一顿,眸子里满是阴郁。
还真是看不出来,以仁善忠厚闻名的楚之南竟也会信口雌黄
“我楚府众人皆可为证,任大人可是听岔了”
“摄政王亲临楚府传旨,婚事已定,任大人还需慎言。”楚之南不紧不慢道。
任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事已至此他还能作何,就算证明是楚府欺瞒,也已经无济于事。
赐婚圣旨已下,此事就绝无更改的余地。
况且,他搜查楚府本就不算光明正大,真要闹起来了他也没理。
如今这个哑巴亏,他只有自己咽下。
“任大人若无他事,本官便告辞。”
楚之南说完也没等任殊回话便放了帘子。
任殊压下心中的火气,保持着仅剩的理智抬手抱拳“恭送大人。”
任职令下,他们之间已不是平级。
四品京官可比他这个一城府尹要威风得多。
看着一行人马远去,任殊的面色难看到了极致。
总有一日,他要将这场子找回来
洬江至京城,走陆路要近得多。
好在众人都不晕船,一路上也是顺风顺水。
到达京城才六月二十五,离楚之南上任还有三日,正好可以稍作休整。
朝廷来的是一位户部的官员,年约四十,瞧着是一副和善的模样。
待楚之南刚下船,他便迎了上去,拱手行礼“下官岳佲见过楚大人。”
“山高水远,舟车劳顿,楚大人这一路辛苦了。”
楚之南忙还礼,却被拦住。
“楚大人莫要折杀了下官,下官居六品,可受不得楚大人的礼。”
岳佲笑得温暖和煦,言行中对楚之南格外尊敬。
虽人是笑脸相迎,瞧着毫无城府,但楚之南明白,能任京官者都不是简单的,遂执意还了礼。
“多谢岳大人。”
岳佲忙笑着挥手“不敢当不敢当。”
又是一番客气寒暄后,岳佲才从手下处捧来一方盒子,双手递给楚之南。
“楚大人,这是天子御赐之物。”
楚之南闻言忙率楚府众人跪下“臣谢叩谢皇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后,岳佲笑着将人扶起来,将盒子放在楚之南手中,意味深长道“这里头是楚大人新府邸的钥匙与地契。”
楚之南一惊,忙又是一通叩谢皇恩。
外地赴京任职官员大多会得到天子御赐的宅子,但一般只会赐予钥匙,待家主百年活或后继无官,又或者中途出了茬子,朝廷便有收回宅子的权利。
可赐了地契便不一样了,这代表着从此以后,这宅子便姓了楚,家主可全权处理。
楚之南心里清楚,光昭河一事不足以让皇上如此厚待,此事多半是摄政王插了手。
“楚大人于昭河有功而得皇上青眼,真是可喜可贺。”岳佲生的一副和蔼模样,虽说这只是一句恭维,可叫他说来却甚觉真挚。
“楚大人初来京中,若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尽可知会下官,下官定全力相助。”
伸手不打笑脸人,楚之南的笑容也真诚了几分“如此便多谢岳大人。”
“楚大人客气了。”岳佲又问了一路可顺等等,目光始终平视,未去打量楚府家眷。
也正因此,楚之南对他便又客气了些。
寒暄结束,岳佲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楚大人一路辛苦,想必夫人小姐也累了,下官就不耽搁大人了,这就迎楚大人前往楚府。”
“劳烦了”楚大人拱手道。
“大人客气了。”
楚沅楚婈戴着纱帽立在楚夫人身侧,始终未抬头。
而在他们随着岳佲离开后,码头上就炸开了锅。
“这可是那位楚大人”
“应是错不了。”
“那你们瞧见楚二小姐没”
“嗐,这么远哪瞧的清呐,不过楚夫人身边的确有两位小姐。”
“我刚刚倒是离得近,可两位小姐都带着纱帽,瞧不见模样。”
“啧啧啧,也不知是何等绝色,竟能让摄政王去亲求圣旨。”
“这就是命啊,你瞧瞧咱们京中多少样貌出众的贵女不都能入得摄政王的眼么。”
“那说不定这位楚二小姐更美呢,美到摄政王都动了凡心。”
“啧啧,被你这一说,我更好奇这位楚二小姐生的什么模样了。”
“急什么,总能瞧见的。”
“就是”
而后不到半日,楚府进京的消息已几乎传遍京城。
当然,这其中最受瞩目的人是楚婈。
不止是因为傅珩亲求圣旨,还因为
自前几日京城便有传言,说是摄政王为了让楚二小姐答应婚事,硬是在姑娘门前跪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用了苦肉计才抱得美人归。
此传言遍布大街小巷,有人愤怒,有人伤心欲绝,但更多的则是好奇。
那可是清冷如谪仙,不近女色的摄政王啊,谁不想看看到底是何人将这朵高岭之花给摘了。
是以,岳佲前脚刚出楚府,楚府大门外便聚集了不少人。
都是来瞧楚婈的。
楚之南对此也颇为无奈“只要无伤大雅,便随他们去吧。”
见不到人,总归是会离去的。
楚夫人因长途跋涉,身子受不住,大致做了安顿后便回了主院,楚沅楚婈也都各自择了院子。
众人各自安置好后,便都歇下养精蓄锐,毕竟新到府邸,还有许多事物需要打理。
且想着刚入府,应该不会有客人造访,都安心的睡去了,然他们没想到,才到晚上,府中就来了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