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5章 第 235 章

作品:《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驸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三百三十五章

    贺兰氏悚然一惊,怒斥道“胡说八道”

    她瞪着戚公公,刹那间脑海中转过无数念头,  最终扬手摔碎了一只玉钗,高声道“糊涂东西这种话也是能乱说的若敢再提,  割了你的舌头,剥了你的皮”便命戚公公下去领三十棍的罚。

    戚公公本也是冒险试探,  见贺兰氏勃然变色,  忙伏地道“都是奴忘了身份,惹了娘娘动怒,  奴该罚奴再不敢了”

    于是戚公公下去领罚,  贺兰氏独坐在妆镜前,望着自己在镜中的倒影,  却是陷入了沉思。

    做太后吗

    果然比作皇后要安全多了,不用担心皇帝的心意,  更不必在意后宫中乱七八糟的事情。

    便譬如从前的赵太后,  手握大权,  哪个敢不服就是皇帝,  也得靠着独孤部的力量,才能与赵太后较量。

    她若是做了太后,  又有父兄帮衬,  膝下的大皇子便是毋庸置疑的新君

    贺兰氏从狂想中回过神来,却是不安地左右环顾,  生怕给宫人看出她的想法。

    拓跋弘毅积威深重,她又是年少入宫,骤然听到这样的法子,自然是先感到恐惧害怕。

    不,  不成的。

    她要成为太后,便需先除掉皇帝可是她如何能做到一旦事情败露,不但是她,阖族上下都要遭殃,更不必说她的儿子。

    贺兰氏把这念头深深压下去,不敢叫任何人知晓。

    只有午夜梦回之时,她自己知道,这个念头一旦生出来,便再难除去。它没有消失,只是藏了起来。

    这让她既生狂想,又感不安。

    而另一边梁国皇帝拓跋弘毅接到了周国皇帝的答书,见对方反过来要他入赘周国,倒是颇为意外。他原本预期的,会是一封正气凛然的檄文,没想到周国皇帝竟颇为诙谐,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反过来要他入赘。与周国差不多的情况,皇帝作为当事人只是付之一笑,底下的大臣却好似受了不能承受的羞辱。梁国这边的臣子反应更激烈,闹出了“主辱臣死”的架势。

    拓跋弘毅并不在意入赘一说,这只是让他更清楚面对了一个怎样的敌人。

    一个仿佛没有情绪的敌人,是最可怕的。

    在上庸郡与襄阳两城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四个月,却还没有丝毫取胜的迹象。不但周国的皇帝不曾上当,连上庸郡的周国左将军也不曾被激怒。

    拓跋弘毅倒是没有很失望,对方看来也是政治联姻,既然没有多少感情,也就不会怎么动怒。他本就是试探,能有效果最好,没有效果也没损失。计谋不成,便只能转回到军事实力的比拼上来。

    如果春天到来之前,不能拔下两城,那么水路便无法利用,等到开春风向一转,梁国士卒要乘船而下,却要逆风,更添许多不便。那么一来,哪怕是拿下了两城,要从水路南下也要等到来年夏天之后,再加上后续战争,便又是一年填进去了。而以周国现在的顽抗程度来看,如果过江之后再遇到什么阻碍,这场战争甚至两三年都不能结束。

    那就意味着梁国内部,两三年间所有田赋出产都要运到前线去,就算加上原本积攒的量,也会掏空国库,给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

    届时梁国的三十多个部族,是否还能齐心协力,便不好说了。

    “发信给吐谷浑。”拓跋弘毅吩咐宰相拓跋友,道“叫他不要只顾着围城,也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在这种情况下,全歼上庸郡或是襄阳城内的士卒百姓是次要的,梁国要的是占据这两个军事重镇。

    如果梁国大军四下围困,不留一丝生路,那城中的军民没得选择,只能血战到底。

    可是如今四个月血战之后,在城外留出一条生路来,城中的军民还能坚守不动摇吗

    上庸郡,冬日暮云千里,将军白驰斜靠在墙头,望着城外一轮攻击后潮水般退去的梁国士卒,在他们脚下有尸体与燃烧着的云梯,那些尸体中既有梁国人也有周国人。空气中有一种烧焦皮肉的臭味,不知道是城外的更浓烈,还是城内的更明晰。一次又一次的攻城,一次又一次的抵抗,双方都死伤惨重。两方都是很有经验的队伍,首领很清楚在战争中,真正造成大面积死亡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随后而至的瘟疫。所以双方像是形成了默契,每次战役结束之后,都会不约而同焚烧尸体。

    四个月下来,白驰与许多守城的将士一样,已经熟悉了这样的气味,从最开始的不适,到如今习以为常。

    给白驰传信的士卒小跑着过来,道“左将军找您。”

    白驰拄着长刀站起来,看一眼那传信兵,粗声粗气道“慌什么慌”这小亲兵是刚顶上来的,还不到十七岁,因为他原来的亲兵战死了。

    那小兵脸上有灰,却也掩不住面色苍白,小声嗫喏道“路上看到烧死人原来人烧成骨头,只那么几根”

    白驰“嘿”的笑了一声,道“这就怕了告诉你吧,如今还有柴火烧尸,再这么下去,柴火都没了,只能就地掩埋。到时候你躺在地上睡着,地下就是你一个队的好兄弟。”他见那小兵愈发瑟缩起来,走过去重重一巴掌拍在他后背上,笑道“挺起背来你这样的,不用上阵给敌人杀,自己就先把自己吓死了。怕他个鸟死人难道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他又问道“当地人吧城中有家人”

    那小兵道“我是家中幼子,父亲走的早,还有母亲与祖父、祖母,还有两个姐姐。”

    “这就对了。你不得壮起胆子来否则谁来保护你娘,谁来保护你的姐姐们”白驰话糙理不糙,“若是梁国人杀进来,你我固然死了,你家的女人却是要求死不能的。”

    那小兵愣着思考。

    白驰打起精神,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尽快往左将军所在的大帐赶去。

    大帐中,从大军副陶谦开始,以下各级重要将领都在,也包括这次率领蛮族藤甲兵克制重骑兵的小将晋泉。

    左将军齐云站在沙盘正前方,正低头蹙眉看着情况。

    论起来,左将军还很年轻,但这竟然已经是他第三次指挥上庸郡守城之战了。

    白驰虽然年岁倍于左将军,但心中却很佩服这位年轻的左将军,不管多么艰难的战役,只要左将军在,便觉得好似有了定海神针。

    只是这一次左将军下达的命令,却有些出人意料。

    “围城的梁兵在南边留出了一道缺口。”齐云沉声道“从今日开始,组织城中百姓,夜缒而出,从这条路撤退。”

    撤退

    虽然在大战开始之前,朝廷已经有意识地撤离了一批城中的百姓,但毕竟有眷恋故土不愿离去的,而且守城也需要当地民众帮助,所以当时离开的城中百姓,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多是些做小生意或南来北往的。此时说要让百姓撤退,接下来该不会便是士卒撤退了

    上庸郡易守难攻,当初两次都成功守城,这次虽然惨烈,但也还没到城破人亡之时,左将军便要放弃了吗

    这话在帐中众人心中打转,只是没有人敢问出口来。

    白驰也有疑惑,但更不会当众发问。

    军中的规矩历来如此,主将既然做了决定,底下各级将领只应服从去做。

    已经连续三日,梁兵撤退后让出了南城门,并撤走了南城门外大道两边的兵马。

    对方的意图也很明显,久围孤城,却难以攻克,这便要给一线希望,使城内人心动摇。

    四个月的战争,城内的储备已经不够充足,而从南边给上庸郡输送粮草的队伍,时不时被梁兵骚扰,也导致补给时断时续,并不稳定。

    待到众人退下后,白驰才走到沙盘旁,犹豫道“左将军,咱们不守城了吗”

    守城是惨烈血腥的,白驰手下的兵马每场鏖战也是死伤无数,否则也不至于身边的亲兵都由从未上过战场的十七岁少年充当。可是一旦他们撤退,在水师之外能控制沔水路线的,便只有下游的襄阳城。而水师精锐大部分属于西府兵,虽然一同抗梁,但跟朝廷有微妙的立场不同。他们北府兵是听命于朝廷的,守住上庸郡,不只是抵抗梁国,也是遏制世家。

    白驰亲历战争,看了一眼左将军,猜测着也许是战况惨烈左将军为城中军民着想,可是这样一来,左将军回建业之后要怎么向皇帝交待呢

    “左将军,”白驰又问道“这事儿朝廷不会罚您吗”

    齐云俯瞰着沙盘,目光落在沔水探入梁国洛州的部分,闻言回神,淡声道“这就是朝廷的意思。”

    让出上庸郡,固然能减少守城军民的伤亡,可是这样一来便把关键之战转到了水师上来。

    而水师都督邓玦,果真值得陛下如此信赖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二更零点来看感谢在20211027  23:08:4120211028  20:11: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秋意、流火绯瞳、不只是要言情、27105802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孤身熙攘  143瓶;汤大人热爱生活、谁揪了我的头呀  30瓶;梦里月落  29瓶;不挑食的叽、傍晚一起去太子湾吗、yoo  20瓶;箢庄、颜渊、神木大人、随缘  10瓶;洗心观意、小黄瓜  5瓶;小米粒  4瓶;ovejaejue  3瓶;baekyffee  2瓶;秦宛央、葛格格、葡萄萄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