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二章 官商勾结暗涌流

作品:《空山宴

    宁帝此言多少有些夹枪带棒的,他自然知晓,这金画屏只是一介商人,又如何能隐瞒此事一年之久其中必有官商勾结。

    户部侍郎秦钺道“陛下英明,臣也早就听说过这画屏香坊了。不仅是百姓趋之若鹜,我记得前些日子,这工部侍郎孙大人就曾向人推荐过这画屏香坊的香料,说那香做的比司香阁的还好。”

    听得此话里头意有所指,工部侍郎孙泽卯连忙出列,道“臣听得这香在鸿胪寺中已经十分流行,司仪芈大人百般称颂此香,恰逢臣前些日子儿子满月,芈大人便为小儿送此厚礼,臣就拿来用了用,臣也实在并不知道这画屏香坊之事啊想来用此香的人众多,还请陛下明鉴”

    御史大夫龚顺道“孙大人一口一个鸿胪寺芈大人,这芈大人如今人不在殿中,自然是任你随意怎么说了。孙大人慎言啊。说到这香,臣倒是还见过有人在用,听说安平侯府的杨臻小侯爷也常常用这香,听说刑部马大人前些日子受邀去了侯府,不知可见过这个香”

    刑部马垣封道“小侯爷素来好客,文武百官又有哪个没收过侯府的邀请的连听闻你御史台也是侯府的常客,怎地您龚大人偏要问我,不去问问您门下之人”

    御史大夫龚顺又道“马大人说的是。小侯爷好客的名声在外,想来这殿中也不仅是文武百官受过邀请。”

    这殿中除了文武百官,还有陛下和皇子。龚顺这话便是在暗戳戳地指向皇子了。

    四皇子承玦闻言,朝二皇子承瑛笑了笑。

    承瑛也回以他冷岑岑地微笑。

    如今这殿中诸臣连连推诿,明里暗里地撕咬,便是二皇子党与四皇子党在相互攀咬了。

    承玦素来都知道承瑛与杨臻背后的勾当,只是寻不到证据,也没找到合适的时机,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大理寺既查到了实据,他这一派自然得好好上去踩一脚了。

    工部侍郎孙泽卯又道“不过陛下方才所言甚是,这金画屏一介布衣,岂能一人只手遮天一年之久,背后必有主使之人。”

    此言一出,二皇子党羽一时静默。

    南宫此时拱手道,“禀陛下,经大理寺调查,金画屏与各地官员多有勾结。而朱雀街的三名死者上报当地官府后,便受到了地方要挟,勒令撤诉,不得再报。这三名死者因在地方求告无门,这才来到长安。可能他们因在地方吃了许多亏,也不敢贸然再去衙门报官,只好私下打听。也不知这三人如何结识的,他们便一起商定趁祭天时,拼尽全力获取陛下对此案的垂听。但因扰乱祭天,京兆尹衙差只能阻拦,这才误伤了这三人。”

    宁帝面上略有感触,问道,“此案牵涉的女子有多少可查清了”

    “陛下英明。据查理,金画屏这一年里,通过他的运货渠道被送入长安的女子共有一百七十三名,现在大理寺只查到二十六名尚且在世,其余人等生死不明,还需继续调查才能确认准确的人数。”

    听得这个数字,群臣脸上也显出惊异之色。

    “涉案人数如此巨大,可为何此事竟然无人察觉”

    南宫一敛眉,“金画屏搭建运货渠道,分利给地方官员,地方驿站便对其他货运商人收取高额过路金,帮助金画屏垄断货运渠道。因有此受贿之事,地方官员便帮金画屏掩盖其强抢民女之事实,故而此事延续一年之久都无人察觉。而运送女子回到长安后,亦有官员暗中勾结,协助金画屏关押这些女子,并暗中进行买卖人口的勾当。此为所有涉案官员的名册,也皆有金画屏的签字画押,还请陛下过目。”

    南宫这一份名册一出手,殿中好些朝臣都面色徒然变了变。

    从南宫的位置到龙椅,不过几步之遥。

    殿中诸臣却都仿佛被施了法咒,一言不发,注目相向,目光紧锁着名册上。

    李执捧着名册的手也不觉抖了抖,只觉得手中之物似有千斤重。

    这里头,可系着殿中不少大臣的身家性命。

    卿如许虽在殿外,看不到殿中场景,却也能从那分短暂的静默中,感受到众臣的压力。

    她眯了眯眼睛,抬头望向刚刚升起的日头。

    人们对于日月的印象,大多都只记得它最鲜明的那一面。

    日,是金色的,耀眼的,光芒刺目的。月,是明黄的,清冷的,安宁静好的。

    可人们常常忘记,其实日月,也有很多种面貌。譬如这清早的日,便带着些血色的,并不刺目,并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遐想与期许,也不足以来照亮世间的黑暗。

    宁帝在这片静默中,翻了翻手中的名册。

    半晌,他淡淡道“这名册上写到,画屏香坊送来的人,大多都进了安平侯府可有证据”

    承瑛眉头一动,不由地眯了眯眼。

    承玦闻言一笑。

    承奕看着俩人,不动声色。

    南宫道“禀陛下,不曾。但据大理寺查理,今年四月,户部曾有一笔用于重新修整风鸾寺的钱款曾经由二殿下之手,到了安平侯府小侯爷杨臻的手中,后来这笔款项,又辗转到了金画屏手上。”

    宁帝皱了皱眉,看向一旁的承瑛。

    承瑛向前走了一步,跪在地上,朗声道,“回禀父皇。儿臣今年四月时,同祁连山的大光明寺主持协商,欲将大光明寺的金佛头运送至长安。”

    “金佛头”宁帝疑问道。

    “是。正是大光明寺最负盛名的金佛头。因为风鸾寺乃我长安最大的寺庙,儿臣既揽了这修整之职,便希望能将这寺庙建成我大宁的荣耀,成为天下礼佛之人心中的圣地。如今在大宁祁连山的大光明寺有一赤金佛头,儿臣想着这佛像翻修,倒不如从有灵气的佛缘之地请佛,便向户部申请了一笔款项,用于运送佛头。”

    “那为何没有走官道”宁帝问。

    承瑛答道,“回父皇,之所以没有走官道,也是昔日同皇祖母闲谈时,听皇祖母说想去祁连山拜一拜那赤金佛头,儿臣便想着给皇祖母一个惊喜,这才托杨臻去操办。这些款项都是有案本记录在案,并无欺瞒。只是儿臣也不知他找得是画屏香坊的货运通道,也不知香坊的事。如今这佛头已经送抵长安,就在风鸾寺中。”

    承瑛的话语中,听不出有何差错。

    “那么,南宫,那这笔款项又有何问题”宁帝问道。

    南宫答道“回禀陛下,这笔款项前后分三次拨出,共计三十万两。然而,从祁连山到长安的运送费用不过十万两。”

    宁帝闻言,眉间显出几分愠色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