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农家乐
作品:《种田之这样生活[快穿]》 农家乐38
对于人们的外貌来说, 嘴唇一红,就会显得整个人的气色都会好很多,甚至精神状态都会好很多。
现在为什么会觉得妆前妆后两个人, 除皮肤瑕疵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卸妆之后, 素颜的眉毛不如上妆后有色彩, 嘴唇不如上妆后鲜艳。
等卸妆后, 人们的嘴巴通常是淡色的, 或者是嘴唇颜色不漂亮, 发青发紫。眉毛也更加浅淡, 这样的颜色与上妆后更加有了对比,所以更会显得人们素颜后没有精神。
但是一连喝了苏田叶家的红枣汤几天后,她的嘴巴明显的红润起来, 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很多,她在这期间什么药都没有吃, 只有苏田叶的汤这个变化, 那这自然就是苏田叶的汤的功劳。
这个红枣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好,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色, 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不让人稀罕呢, 所以她真的很想要买苏田叶的红枣, 只有上年纪后, 才更会明白身体的健康有多么重要。
“王奶奶,不是因为我这里红枣本来就少, 还有就是你也知道这些红枣的作用, 这个红枣本来就是好枣,所以它肯定是便宜不了的。”
“我知道我知道的。”
她们确实喜欢压价格,但是她们也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压下来的。就像苏田叶家的红枣, 自己嫌贵不买啊,多的是人想要买。
最后王奶奶以一百三十块一斤的价格买走了三斤的红枣。
她不是不想买了,但是苏田叶不能卖了。
他今年的枣子不多,不能仅卖给一个人。
时间过的很快,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网络,在家里也能知道世上的信息,但是苏田叶的小农家乐还是不一样的,他这里就像一个真正的隐居小院一样,外面的纷纷扰扰的信息干扰不了他们,所有人都一直过着悠闲农家的日子。
大家每天早晨起床吃吃饭散散步,玩玩牌。农家乐环境时十分的悠闲自在,人们每天都无烦心事悠闲自在,没有压力,每天都只是淡看云卷云舒,闲观花开花落。
在这样的日子中,小院在一天早上清晨,已经被盖上了一层白茫茫的棉被。
扑簌簌的雪在凌晨四点多的时候下起来,苏田叶看了看日历,已经到了十一月底。
苏田叶早上哈着气扫院子,几个人一起,院子很快扫出一条条小道。苏田叶还专门留出很多干净空白的雪,住客可以在上面写字按手印拍照堆雪人。
苏田叶家里现在的客人也就只有五十二个,大部分是老人,只有不到十个年轻人,还有两个三口之家,都是带着小朋友。
扫除几出小路后,苏田叶又找着角度拍照片,录视频。
不是他说,下过雪的小院实在太好看了,白茫茫一片,树枝上也是厚厚的雪,屋檐下挂着的玉米辣椒也有着一点点的雪,还有小路上的红灯笼,它们上面也都挂着白雪,木质的房子弯弯的走廊,漂亮的亭子,看起来非常的农家小院,很漂亮。
苏田叶正拍着,还指挥秋实站高一点拍,想要拍全景。
正当两人看照片的时候,大门啪啪啪被拍响了,还传来喊苏田叶的声音。
苏田叶打开门,是张敏姑父。
张敏姑父面色悲痛,也不进来,就是站在门口,跟苏田叶说“今天早上六点多的时候家里老爷子没了。”
张敏姑父过来,一个是报丧,一个就是说希望苏田叶能过去帮帮忙。
现在村子里的壮年太少了,家里老人没了之后还有很多活计需要人帮忙跑腿,他们年轻人能帮帮忙,现在能干事的人真的太少了。
苏田叶连忙应下来。
张敏他爷爷没了
今年大牛过来帮忙弄鸡圈的时候,还说过张敏爷爷因为晕倒被家人赶紧送到医院去了。
但是当时家里没有年轻人,没有人反应过来,还是给张敏姑姑打的电话,张敏姑姑在奇水村,赶快找了车才去的市里。
接下来张敏爷爷就一直在市里治疗,也是前两天才回来。
苏田叶还过去看了一下,当时老爷子就不是很精神。但是没想到,这才过了两天,人就没了。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也只能往好一点想,老爷子也八十九了,也算是喜丧。
苏田叶吃完饭,就赶忙去了张敏家。
张敏一家都在市里,还没有回来,不过也在路上。
家里院子里也已经有了忙忙碌碌的人,不过多是老者,他们也比较有经验,比如搭棚子,联系人,买东西记账等。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就像苏田叶,他真的是不懂这些流程的,他也只能过来帮帮忙,别人交代给他的事情他能做了。
苏田叶再往房间里走一走,就能够听到哭声,这应该就是张敏的姑姑了。
苏田叶也挺悲伤的,又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讨厌离别害怕离别。
也没有等多久,张敏一家也都赶回来了。张敏他爸爸也是很悲伤,走路都有些踉跄。
第一天就是报丧做孝服买纸扎等。
孝服家里人都准备完了,现在就是随棺材的东西还少了一些东西,还少一些百花,不过这自己都能做。
苏田叶和几个年轻人中年人,开着车跑了一天,买了布,报丧,一天没有歇脚。
今天还偏偏下了雪,雪还挺大的,他们村子的路雪还是虚虚的,但是出村后柏油马路上的雪已经被压瓷实了,幸好苏田叶再出来的时候已经给车弄上了防滑链。
去了奇水村买纸扎等,苏田叶也不懂,都是跟来的中年男人交流的,什么金山银山,还要烧的白纸,还有房子等。
回去了时候带了一车,这些其实还不够,还要去别的地方买,跑了一上午,中午才回了张敏家。
家里已经是哭声一片,白事的蓝棚在苏田叶走后,已经搭了起来。现在孝子们已经披麻戴孝,在棺材旁边哭了起来。
苏田叶下去又开着车,载着别人去报丧。
回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张敏家那个小巷子看起来人来人往。
天已经黑了,只能看到微弱的灯光,苏田叶走进去,远远的就看见挂在张敏家门口的幡。幡是一张张白纸做成的。张敏家挂的是九十一张,实际年龄加天一张地一张。
走进了,就听见拉着长音的哭声,院子里支着锅,冒着白烟,等一会儿今天帮忙的人要吃饭。苏田叶就是来告诉主事人,他就不在这里吃了,家里还有事情,就先回去了。
但是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张敏还是打过来电话。
“我一没看住,你就走了,今天帮了那么多的忙,怎么能不在家里吃饭呢,那我成什么了。”
苏田叶连连推辞。
“那不行,忙了一天了,过来吧,不然一会儿我亲自过来叫你。”
最后苏田叶推不过,还是去了。
天已经很黑,他们村子路灯也只有大路上才有,苏田叶走着有点小心翼翼。他本来想叫赵文他们陪他的,但是又觉得不太好,于是就单自己过来。
但可能是小时候的阴影,他真的有点害怕。
他就是害怕门口挂着的那个幡。他小时候就很害怕那个,不敢太欲看,总觉得那上面有什么。小时候的阴影留到现在,即使他已经很明白那个是什么,但是他还是不想抬头看。
晚上张敏家很热闹,虽然这么说不合适,但确实张敏家很热闹,大家都忙了一天,这会儿都在桌子上喝酒,看见苏田叶过来,还喊他坐去那里。
苏田叶知道坐在那里势必要喝酒,一时半会儿肯定走不了,最后还是推辞掉了。
他过来就是露个脸,看到院子里灯火通明,也没有什么事情,他在桌上吃了一点就走了。
“田田”
苏田叶刚出门,就听到赵武叫他的声音,原来,赵武在张敏家不远处等着他。
冬夜黑暗的雪路上,两个人走总比一个人好一点。
第三天,就是亲朋主家过来磕头。
这一天张敏家比较忙,苏田叶又过去帮忙。
苏田叶总感觉冬天的宴席透着一股荒凉,但是其实人们来来往往,院子里人挤人,还有各种呼喊声,小孩满地跑,即使还有断断续续的哭声,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悲伤。
张敏家的院子相对于他们家来说不大,但是今天本来人也不是很多,都是亲朋,大家陆陆续续的来,磕完头,又与主人家说了会儿话,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院子里支着好几个大锅,锅面上热气腾腾,有的炒菜有的熬汤。
除了馍馍,还有糕,都是自家做的,不撒白糖也很甜。
苏田叶吃了一个馍就感觉饱了,下午还有一些零碎的事情需要做,他也没有喝酒。
张敏家的日子订在12月5号,也就是老人去世后的第九天。
中间苏田叶还去上山和人一起开墓,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过的事情,现在才了解了依稀一下流程。
十二月四号,张敏家请来吹鼓手的人,唱了一天。
苏田叶晚上八点多回来,拿灰在自己门口画了一个半圆。
“小老板,你朋友家的白事是明天吗”家里的旅客看见苏田叶回来了,然后问他。
“嗯,就是明天打发。”
“哦,你这是在做什么”看见苏田叶铲的一铁锹灰,她们有些好奇。
“嗯今天晚上我要帮忙送鬼,这个好像是传统,送鬼的人要弄这个。”他下小时候就见过,那时候还很害怕,今天就是他自己弄这个了,这个据说是拦住鬼进来
“啊”她们也不是害怕,现在大家都是无神论,只是,看知道这些的时候,心上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特别是现在还能听到响亮的吹鼓手的声音,明明是很凄凉的事情,但是现在也没有那种感觉。
吹鼓手的音乐,满院的吆喝声,坐在宴席上俩俩低头聊天的样子,这些些,都让他们想起了小时候看的恐怖电影,那种民间的风俗传统。
大家看他画完圈,还是一个个都回房间去了,有相好的女孩子,还决定两个人住在一起。
苏田叶弄完,又出去了张敏家,他们也就是十来个人,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抗着火把子操把子,去十字路口烧纸,这就是今天晚上的送鬼,意思就是将去世的人送到阎王殿。
吹鼓手的音乐声也直到那么晚,已经晚上十二点。
苏田叶回家的时候,还是让赵文过来了。
十二月五号就是正式的白事日子,坐了二十多桌,下午吃完饭去坟上。
一直到十二月八号,张敏家的事情才完了,一个人就这样和这个世界分别了,苏田叶也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心里郁闷了好几天。
十二月,又下了好几场大雪,大家在房间的时候还没怎么感觉,但是等到出门,天气可太冷了。
几个女生来的时候嫌东西多,羽绒服太占地方,所以都是轻装上阵。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山上冷起来是真的冷。
这天,她们看到苏田叶穿着一件小袄黑色的,上宽下紧,有些像南瓜的样子。小袄胸前缝着一只狼一样的动物,看起来还挺好看的。系衣服的时候是扣子,下面苏田叶穿着很合身的裤子,但是因为他身材比例太好,腿又直又长,上面的衣服短,下面的腿就更显的长。
“小老板你这件衣服是哪里买的啊”看起来真的是很暖和。
“不是买的啊,是请村子里的老人做的。”
苏田叶小的时候过冬都是穿的棉袄,都是他奶奶帮忙做的。
等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年还收到了一件棉袄,是村子里的大娘帮忙做的,今年,苏田叶也请大娘帮忙做了一件。他也是有心帮大娘宣传,不然的话他今天就不会穿这样的裤子了。
“什么”她们走近看的时候,这件衣服做的很的很漂亮,根本看不出针脚,还有那一只小狼,绣的真的是形神兼备。
“这件衣服暖和吗”姑娘们问。
“很暖和,比一般的羽绒服强。”是真的很暖和,在小的时候冬天就是这样穿的,穿在身上鼓鼓的,可能有一点臃肿,但是真的很暖和。
不能说比所有的羽绒服暖和,但是比起一般的,还是很暖和的。
“我们可以请人做一件吗”这件羽绒服的款式真的很不错。
最近下着大雪,她们没有带厚衣服,每天只能呆在房间里。不想出去和自己不能出去,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
她们就算不去村子里转一下,在院子里还是每天想转一下的。
听到她们想要做衣服,苏田叶领着她们去大娘家里。
大娘正好在炕上坐着和一位大娘聊天。
大娘家里暖融融的,家里生着炉子,炕上更是暖和,一天做三顿饭,炕上睡有时候都能上火。
“大娘,她们也想要一件这样的衣服,您看您能帮着做吗”苏田叶问。
几个女孩子坐在炕上,瞬间就觉得好暖啊。
苏田叶家的炕也能烧火,不过都是一楼才可以。今年春天,他还想盖几间石头屋,那个房间就都可以烧炕了,苏田叶预备着是冬天住人的,盖的房间不会很多,都是留给冬天的房客住的。
“能啊,怎么不能,一天我就能做一件。”大娘爽快的说,“不过你们真的要这样的衣服啊可都是手做的,款式也不时兴。”大娘疑惑的说。
其实,如果没有样板衣服,她们应该也不会要这样的衣服。一说起手工缝的棉袄,就不自觉的让他们想起想起上个世纪的那种臃肿的衣服。
但是,没办法,小老板穿的太好看了,而且她们也仔细看了,大娘的手真的很巧,全程看不出任何针脚,小老板穿上显身高显腿长,又复古又可爱。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以前那种没有版型的衣服。
“对,我们要的,那这个一件要多少钱啊”三个女孩看大娘答应下来,于是开始问价钱。
“嗨,你们都是田田带过来的,还说什么钱不钱的。”大娘摆手。
几个女孩子预计的两三百,但是最后推拉一番,一件衣服一百一十块。
衣服棉花都是大娘出。
棉花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大娘家里也存着很多,都是已经弹好的棉花,又软又蓬。
他们村子虽然小,但是现在很多没有的工作他们村子都有。在以前,等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盖棉被,穿棉袄,都需要棉花,所以村子里弹棉花以前还是很挣钱的。
大娘家的布料很多,以前她家就是卖布料的。
这会儿,她领着几个姑娘到另一个房间选布料。
别的房间就真的很冷了。姑娘们动作很快,一个选的灯芯绒的布料,红色的。一个选的普普通通黑色,一个是黄色的。
“哎呦,小姑娘们就穿的艳点好看,你说你们年轻的时候不穿艳色的,那时候什么穿啊。”大娘手脚麻利的将选中的布扛起来。
“就像我小孙女,哎呦,十三四的年龄,每年春季的新衣服,都是选那些黑不溜秋的,她妈说给她买件粉色的吧,死活不要。”
“哈哈哈。”其实她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都死活不要别的颜色的衣服,但是等到二十岁的时候,她们也很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主要是现在衣服好看的太多了,而且购买渠道也多,简直能挑花眼。
如果不是这里大雪封路,如果不是小老板穿的真的太好看,她们可能还是会等几天在网上买衣服。
进了房间,大娘给她们量尺寸。
“大娘给你到时候胳肢窝收一下,穿起来一定更好看。”大娘一边给她们量尺寸,一边说。
大娘虽然不是做裁缝的,但是几十年,给一家老小做了多少件的衣服,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
窗外又开始下起了大雪,室内的玻璃上都有了小水珠。
在不知不觉间,几个姑娘也挤在了炕上。
炕上真的好暖和。
“你们住在田田家里就放心吧,田田真是一个好孩子,关键是重情义,做事周到,这回来才多久,就帮了我们多少事情了,平时有个什么东西都不忘记给我们送一点。”
“小老板确实很好。”
小老板长的那么好,但是做事情却非常的温柔,简直就是小说里的温柔男二的气质,但是颜值也太高了。
“哎呦,又下起雪来了,这几天这天阴沉沉的。”大娘一边缝,看了眼窗外,用针尖挠了一下头发,“这估计几天路上也消不开。”
女孩子们坐在炕上,身上盖着一件毛毯子,听到大娘的声音,也看向窗外。
窗外飘着指甲盖大的雪花,不一会儿就在院子里盖玉米的油布上铺了一层。
大娘的院子比起苏田叶家来说比较下,她们在这里就能看到院子一左一右两个用木头搭起来的,距离地面四十厘米左右的长五米宽三米左右的木头架子,木头架子上放满了玉米,这都是今年秋天的玉米。
玉米上盖着油布,这会儿雪都落在了油布上。去年的对联现在也掉色了,不是去年那样鲜红的颜色,房子屋檐下还挂着几串红辣椒白色的蒜瓣还有黄色的玉米。她们进来时走的小路上也有有了一层薄薄的雪花。
幸好她们现在订衣服了,不然好要冷几天。
一开始和大娘在家里聊天那一位,现在也在帮着裁剪,说着说着,两位老太太就忽略了三位姑娘,开始聊开了八卦。
“听说了哇,保堂家的那个前儿媳妇,又嫁了,嫁的还是一个叫生生的。”
“哈哈哈,那她这可巧了。”
“你可别说,人家现在过的可好了,我儿媳还看见她领着她姑娘,和现在结婚的那一位,还有那个生生的姑娘去公园耍了。”
“她们还告诉了会儿,看见人家那个生生和她姑娘处的还挺好的,有甚说甚,一点都不客气,可不像那种不熟悉的支支吾吾甚也不说。”
“哎,该咋说了,生生和现在的老婆也过的挺好的。”
“你说,生生除了不喜欢说话,别的也还可以,也是个好人,他前媳妇也不能说不好,但两个人就是处不过来,这可能就是命相吧。”
“命相就是这,就是可怜了他闺女,现在生生后老婆又怀上了,他闺女回来也都是跟着奶奶。她妈那头处的再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
“哎,这个后媳妇对芬云也不咋客气,你看芬云今年,都瘦成个甚了。”
几个姑娘支棱着耳朵,知道芬云就是生生的妈。现在生生是在哪住着她们都知道了。
“今早上,我咋又听见梁梅她们叫唤了”
两位大娘嘴上说八卦说的很痛快,但是手上功夫也一点不弱。这才多长时间,三位姑娘就能看到它们的雏形了,甚至感觉中午前就能穿上一件。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