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0、第 50 章

作品:《慵来妆

    吓过了人, 萧信出去把虫丢掉, 许融站在屋中运气要说真生气,不至于,可要说一点都不生气, 那又不甘心。

    就还是有磨牙的冲动。

    萧信很快又回来了, 深浓的暮色里, 他手掌半缩在袖子里,像是又捏了什么。

    许融眯眼看去,感觉怒气值在稳步上升。

    还来

    再来她就不惯着了。

    她酝酿好了要提前发难, 萧信步入堂屋, 右手伸出来,指尖一小枝盛开的花朵。

    嫩黄色,两朵挨着,花蕊纤长, 随着他的动作颤巍巍地晃了晃。

    许融“咳。”

    她忍住笑意, 扭头吩咐丫头“打水来给二公子洗手。”

    说完,见萧信的手仍坚持伸着,不肯将那枝花放下,她就伸手接了过来, 放到桌上摆着的茶盘一角权作装饰, 而后瞥他一眼“二公子的功课看来还不够重呀。”

    还有劲头接二连三地捉弄人。

    萧信道“一般吧。”

    新橙捧着水盆过来了,他低头洗手。

    他还真不客气。许融警告他“替你告先生了啊。”

    萧信反瞥她一眼“大人还做这种事”

    许融忍不住了,噗嗤笑了出来。

    新橙也在一边偷笑。

    在轻松的气氛中用过了晚饭,许融才接着道“二公子, 我有事请教。”

    萧信停住去东次间的脚步,跟她转去了暖阁。

    许融不想耽搁他太多时间,坐下后就问道“二公子,不知你对庆王了解多少”

    她自己是几乎一无所知,仅有一点还是萧信之前告诉给她的。

    她穿来时,庆王已经在平凉府吃了十几年沙子了,京城中都不大有人记得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平常自然也不会提起。

    萧信沉吟了一下,没问她为什么问,而是先道“你想知道哪一方面”

    许融听他的口气有点讶异“二公子所知甚详吗”

    这就奇怪了,因为萧信的年纪摆在这儿,庆王风光的时候他应该也没什么记忆才对,除非后来特地又去打听过。

    萧信道“先生讲本朝时事,这两天正好讲到了这里。”

    好先生

    许融肃然起敬,忙道“那你都给我讲讲。”

    都讲讲也不算多。

    庆王人生中值得一提的部分准确说是值得苏先生一提的部分都集中在了前二十二年。

    庆王的母亲是先帝宠妃,这使得庆王一生下来,就得到了比当今圣上更多的宠爱,先帝偏心到一度压住了长子迟迟不予敕封任何爵位,两方支持的朝臣因此常年拉锯,其中文臣多支持立长,武勋则看先帝眼色而更支持庆王。

    两大阵营不完全纯洁,各自又出反骨,如阮姨娘之父身为翰林却起草了请立庆王母妃为后的奏本,而武勋里的英国公在长久的沉默之后,最终站到了当今圣上的这一边,英国公一表态,作为姻亲的长兴侯府及交好的其余一些世家跟随英国公站了队,武勋痛失臂膀的同时,却无法从文臣阵营里拉到同等分量的助力,两方势力渐渐此消彼长。

    而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先帝于此时头风之症加重,先帝以为是上天所给的警示,心生戒惧与无奈,终于对朝臣服输,封了长子为太子,又为庆王精挑细选了河南的洛阳府为封地。

    此后不到一年,先帝驾崩,今上登基。

    这一年之中,庆王仍未赴往封地,以侍奉先帝为由逗留京中,先帝心爱他,也不忍心赶他走,致使庆王没在他那个风调雨顺丰饶富足的封地呆过一天,什么势力也没经营得起来,后来落到今上手里,利落地把他另换了个封地,撵去了平凉府。

    “爱之适足以害之。”许融感叹了一句。

    河南是中原腹地,洛阳又是十三朝古都,但庆王仍看不上,先帝也纵容他,纵容出了去吃沙子的结果。

    “据说,”萧信看了她一眼,声音低了一点,“庆王不肯走,是有最后一搏之意。”

    许融失声道“他想造反”

    以如今的太平年景,真看不出来就在将近二十年前,居然险些是一个乱世所以说险些,是因为庆王显然没反成,不然等着他的就不只是边疆的风沙了。

    萧信点头“据说他拉到了一些想搏从龙之功的人,他受先帝宠爱,出入宫禁比那时已为太子的圣上还要方便,但没想到圣上棋高一着,先帝临终前一年头风频频发作,无力理事,圣上以太子监国,不但掌握前朝之事,将后宫中属于庆王一系

    的人马也逐渐收拢拔除,到先帝大行那晚,庆王因消息滞后,甚至没来得及见到先帝最后一面。”

    “庆王落后这一步,知不可回天,罢手了。”

    许融迟疑了片刻“这也不容易罢。”

    胜者固然可颂,但悬崖勒马的决心也绝不简单,翻开史书,看见了南墙还要往上撞的人多着呢。

    萧信点点头“先生也这么说。庆王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有真反。”

    窗外淅淅沥沥,不知何时下起小雨来,人的心绪跟着幽静下来,许融将所得到的信息整合思索了一会,抬头问道“二公子,你刚才说,府上在那一场争位中支持的是当今圣上”

    萧信“是。当时我祖父还在。”

    也就是说,当时当家的是那位萧老侯爷,萧侯爷那时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在事关整个家族前程命运的决策上,他应该做不了什么主。

    萧老侯爷跟着英国公无疑站对了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家族绵延至今不衰,相对比站错的那两个翰林就倒霉了,被秋后算账算到几乎绝了户。

    许融又想了一下,找到另一个切入点“那郑国公府呢”

    “郑国公府当时没有明确表态。”萧信回答,“但是国公世子也就是如今的郑国公与庆王走得近了些,被老郑国公捆回家打了一顿。”

    许融慢慢点头,这其实也相当于表态了,这一顿一打,至少不会再招来当今圣上的恶感,所以郑国公府也安然无恙,往事湮于时光中后,郑国公甚至能执掌京卫。

    综合看下来,老一辈的公侯们眼光与嗅觉都属一流,小辈们就要差上一筹郑国公被父亲一顿打才打回了头,萧侯爷在争位最如火如荼的时候也许没做什么,却在今上登基清算之际去捞回了阮姨娘,头脑之不清醒,比之郑国公尤甚。

    不过

    许融手指在桌上点了点,萧侯爷是真的没有做什么吗

    不说别的,他跟阮姨娘的私情总得有个生发的时间,这时间必然在阮家覆灭之前。

    两根修长手指伸过来,在她手指旁边点了点。

    许融回神,一抬头,萧信微微扬眉,眼神中露出“轮到你了”的意味。

    他到现在才问究竟算能忍了

    ,但许融仍有犹豫,她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未婚夫出轨事件会变得这么复杂,像挖土豆一样,挖出一个又挖出一个,最后还扯出一串来,而且指不定哪颗其实不是土豆,是伪装成土豆的地雷,一炸炸一片。

    她的终极目标只是拿上嫁妆走人,不想涉入到这么深。

    而且,她从前只是个小老百姓,这么高层的一着不慎就粉身碎骨的局她不一定玩得转啊。

    “你今天在外面,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她不说话,萧信直接问了,“是大嫂那边跟庆王有关”

    全中。

    根据她的问题反推出这些也不难,许融叹了口气,只好道“其实没什么。”

    她把常二爷与常姝音的对话学了一遍。

    她现在回想出来仍旧觉得没什么,只是寻常家人间的对谈而已,唯一让事态显得不寻常的,是常姝音的反应。

    可以在人来人往的踏青湖边随意讲出的事,却不能让她听见或者说,是常姝音认为不能让她听见。

    常二爷的表现都很正常。

    这只能交集回她和常姝音个人的矛盾点上去,常姝音吓成那样,对她来说,是不是因为像极了某个场景的复制

    一样的对谈,一样的谈及了某个人物,一样的被她撞破

    只不过那一次,是和萧伦。

    那么新问题又出来了,常姝音借踏青送别兄长,言及兄长去路提到庆王很正常,她和萧伦私下幽会,不谈风花雪月,好端端的去谈庆王干什么

    再进一步,谈就谈了,庆王只是落败,不是变成了伏地魔,提都不能提,吓成那样又为什么

    “你怀疑,我家曾和庆王有旧”萧信的手指没收回来,仍放在她旁边,又点了点,不用她说明,自动道出了被一切蛛丝马迹所指向的那个最终结论。

    许融默默地看了眼他。

    感觉他变聪明了,越来越不好蒙了,果然正经读了书就是不一样。

    萧信眼睛微微眯起,手指伸直了,将要触碰到她的指尖之际,又蜷缩回去,只是眼神变得更深“我猜对了”

    许融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有奖励吗”

    许融“”

    她一下子满头问号。

    “二公子,你在想什么”她忍不住问,

    “要是真有问题,你也有危险啊”

    她瞬间觉得萧信跟她呆的好像不是一个次元,她在宫廷政斗波诡云谲的这一边,萧信在在不知道是哪里的另一条船上,她担心翻船,他觉得波浪悠荡很惬意。

    萧信板起了脸“哦。”

    表情像那么回事,声音毫无诚意。

    许融无语,见他手摆在旁边要动不动也可以说是蠢蠢欲动,顺手屈指敲了他的手背“好了,知道你心态好了。”

    苏先生也真是有本事,这么会教人。

    萧信被她一敲,才把手缩回去,与动作相反地,他却又露出个笑来,淡而满意地“不要怕,最该怕的不是我们。”

    这个点就抓得准而明白了。

    许融收回心神,点头。

    她与萧信又商议了几句,得出论断“二公子,总之还是以你读书为要。这件事虽然要紧,但不急。”

    这么多年都平安度过,表示忽然引爆的可能性不大。

    离六月的县试只有两个来月了,这才是当务之急,也是他们真正的目标,为任何旁骛打断都不值得。

    萧信看着她“我知道。”

    他这次语声中带了郑重。

    他已经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并为自己找好了奖赏,不论发生什么,他都不会停下脚步。

    作者有话要说融姐迟疑地什么奖赏我怎么不知道。

    萧小信盯嗯,总之我找好了。

    下辈子我要做个男人,一个没有姨妈的男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