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大 麻花(一)

作品:《开家饭馆从炸土豆开始

    舒挽挽收到了学校的贫困生单子, 这张名单上隐去了姓名,只留下了学号信息。

    她比照着学号,在舒记的系统里面输入了这些信息, 相对比较贫困的同学, 选择来舒记用餐的人数并不多。

    对于这些学生,舒挽挽设定的是“发放双倍优惠券”。

    相当于, 他们如果能坚持打卡活动,年后每天早上可以在舒记这里免费吃面。

    冬日的冷风裹挟着飘渺的雪,食堂里和附近的小店开始各展神通。

    烤肉串在油锅里翻飞着,红糖锅盔阵阵散发着红糖的香味, 刚出烤炉的面包散发着面包的香气

    学生们靠近食堂附近,很容易被这些香气吸引走。

    舒挽挽便也推出了新的小吃大  麻花。自从解锁饭馆之后, 她很少再推出小吃新品了。

    这次是在a大的面馆前,支起了个小摊,专门用来卖“大  麻花”。

    每个麻花都是长条状的,里面的馅料有酸奶、咸蛋黄、糯米、热狗这四种。

    麻花制作起来并不难。她先用糖、面粉、水、盐和鸡蛋进行混合, 揉成个白色的大面团, 面团捏上去很有弹性, 再将它们切成小块。

    每个小块里加上馅料, 再稍微烤会之后,把面团捏成麻花状,再进行油炸,最后得到酥酥软软的麻花。

    这炸好的大  麻花立刻就摆到外面的小摊上了。

    麻花的香气,是经过油炸后的香味, 瞬间铺满了这块天地,路过的学生脚步滞,齐齐地往舒记看过来。

    小摊上放着个长方样子的玻璃罩, 里面摞着四打麻花,不同的味道分列铺开。

    “老板,你这个味道好香啊是酸奶花吗”

    店员解答道“有酸奶爆浆的,还有其他三种味道的,都是十元3根。”

    询问的学生顿时有些犹豫“可我现在就个人啊,买根是五块吗”

    店员“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会员上进行购买,这样可以先买3根,来领的时候可以只领1根,剩下的想吃的时候再来领也行。”

    “那好,我买两根酸奶味的,根热狗的。”

    这同学在小程序上完成下单,设置好“今日领两根,明日领根”,他再领了两根酸奶味的,“剩下那根我明天来拿啊。”

    他拿着大  麻花,吹了吹上边的热气,麻花上的碎屑飘飞着,再大口地咬下口

    麻花的味道又香又软,又很有嚼劲,经过烤制后的鸡蛋香味更加浓郁。

    咬开最里层之后,里面是热乎乎的酸奶,口感很细腻,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腔里沉浸着,恰好中和掉了麻花的油腻感。

    聚在麻花摊前的学生越来越多,麻花的香气却能隔着人群传到宽阔的马路上。

    路两旁的树木已呈现凛冬的枯枝感,风吹,枯枝败叶簌簌地响,而麻花的香味也穿行在风里。

    贫困生鹿茗点进了“舒记”的小程序,再点开“会员卡”后

    “恭喜您收到了两张新小吃体验券。”

    “大  麻花券两张可任选味道舒记面馆a大店有售”

    鹿茗翻了翻学校的论坛,里面已经有对于麻花的讨论了

    “a大新出了大  麻花,好吃比学校食堂的好吃多了”

    “楼上的,为啥隔壁每次出新品,你都第时间知道啊”

    “是真不错,今天特意去买了蛋黄味的,还挺好吃。”

    “”

    “十元3根,吃不完可以每天去领根。”

    鹿茗试探着问了问自己的舍友“你们想吃这个大  麻花吗”

    舍友瘫在寝室里“算啦,好远,这么冷的天不想去买。”

    她觉得有些奇怪了,如果是每个人都有券的话,应该大家都会去买的。

    那么这个券应该是只针对部分人发放的。

    她心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对舒记老板感谢了番,又看了看自己的课表,估计着时间,再溜到了a大里面领麻花。

    热狗味的麻花,除了麻花的香甜气息外,还有着烤肠的香气,闻起来更是让人沉醉。

    她顺便就坐在了舒记的饭店里面,点了杯豆浆,就着这杯豆浆,大口大口地咬着麻花。

    内馅烤肠的外面是裹了层蛋液,经过油炸后再加到麻花里的,这时候尝起来只觉得鸡蛋味道浓郁。

    肉和麻花起嚼,既不过甜也不过咸,再配上豆浆的味道,整个人都酥酥麻麻的。

    吃着麻花,鹿茗又点开某音,点进了个直播间。

    直播间的色调搭配还是很单调,主讲员是个约莫四五十岁的男性,穿着件大黑白格子的衬衫,脸上的皮肤深黄,看起来就饱经过阳光的照射。

    这是她的家乡,那个小村庄的村长。

    他身旁是篮子的青椒,青椒看起来很新鲜,长得大小也差不多,青绿色的皮上被明亮的灯光所照着。

    “这是我们村的青椒,大家伙可以按斤来买,省内是满30包邮的”

    他说着说着,脸上的表情有些控制不住,眼眶有些发红,手在脸上随便地抹了抹,又振作着精神。

    “这个是我们用花生炸的油,这桶是35”

    他的讲解很细致,对于村里的情况是如数家珍。

    只是直播间里的情况并不太好,直以来只有几个人在看直播,偶尔有十个人看直播就算好的了。

    鹿茗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用后台挂着这个直播平台,她虽然暂时没有办法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但她至少希望能够陪着村长。

    进入月之后,店里的生意更好了,小吃街到处都是风尘仆仆的旅客。

    舒挽挽趁机推出了三道新菜“红烧鲤鱼”“芋头烧鸡”“鱼香肉丝。”

    这些菜都是家常菜,因而没有进行特别的预热。

    春锦小馆

    私房菜馆的生意其实直没什么波动,店里的高昂定价,就决定了这家店的受众只有小部分人。

    老板文初盯着自家的财务报表“怎么最近佛跳墙的销量看起来很低呢还有松鼠桂鱼,我记得我们这两道菜也算招牌了。”

    经理站在旁,面色发苦“顾客们对味道不太满意,说是我们的食材不新鲜,可这我们都是用的新鲜食材,这个要进行口味改良吗”

    文初想了想“不应该啊,食材没有变过,怎么会现在突然觉得味道不满意呢”

    经理拿出张报表,表上边汇总着顾客的意见,表下边是a市售卖佛跳墙的情况

    “应该有这家舒记的原因,它现在在秋福小吃街也做出名堂来了,佛跳墙每周只卖天,生意是特别好的。别家的佛跳墙暂时没对我们造成威胁。”

    文初看了看,“嘶”了声,又道“行,我哪天和厨房师傅起去尝尝,看味道究竟如何。这家店竟然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

    他摇摇头,他对于舒记的印象还停留在曾经的小吃摊,可是佛跳墙这种菜,比之小吃的制作过程复杂了不知何几

    “佛跳墙”掌握度23

    舒挽挽在每个“佛跳墙开放日”,都跟着刘娘子进行佛跳墙的学习,如今也算是有定领悟了。

    佛跳墙是她店里最贵的道菜,所以吃佛跳墙的客人大多数要相对富裕些。

    于潮生家住在春锦小馆所在的别墅区里,他本来是天天吃春锦小馆的,偶然和生意伙伴吹牛的时候,听说了“舒记饭馆”这家店

    “这家店别的菜不说,就这佛跳墙和烤鸭味道,是远远胜过春锦小馆的。”

    “而且还便宜哎,虽然咱们不缺这钱,但是有更好吃的还是得吃这家。”

    “真的假的我看我女儿喜欢在这家喝奶茶,怎么做奶茶的还做佛跳墙啊”

    “”

    于潮生心里记下了,便来这边吃了次,从此之后他每周固定来两次,就吃佛跳墙和烤鸭。

    “哎,老板,我这加钱能不能多要份烤鸭啊每周吃次也太为难我了。”他曾经这样问舒记的老板。

    舒记那老板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在这件事情上却很固执“不好意思,我们这只能周三和周六才售卖。”

    “那我加钱,预定桌佛跳墙行吗就几个朋友聚聚”

    “不好意思,只能在每天的十点钟进行预订,这个您加钱,也没办法。”

    这老板油盐不进,加多少钱也不愿意多卖佛跳墙,预定的时候也很固守规矩。

    于潮生还想过挖两个舒记的厨师走,就雇佣到他的别墅里,专门给他做饭吃。

    按理说,这也是好差事,薪酬也高活也少。

    可这舒记的员工,看起来和那老板样,温温和和的,也是油盐不进。

    他没了办法,只能在按时来舒记用餐。尝过舒记的佛跳墙之后,他在春锦小馆是再也没点过佛跳墙了。

    佛跳墙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店里,几乎所有人的说话声都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

    随着店员们把盅盅佛跳墙送到顾客的桌上,香味愈发凝聚。

    卫助理急匆匆地从外边赶过来,到舒挽挽身边,“老板,有导演联系我们了,说是想邀请我们做档美食综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瑶、小卷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