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

作品:《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八百一十一章叙对夺茶

    石鹤老头恭谨地施了一礼,这才侧身说道“这是我道教三清之一原始天尊。三清三号虽殊,本同为一,是为我道教至高之神。”

    李君阁对着雕像鞠了一个躬算是行礼,说道“这雕刻相当不错啊,开脸开的可真好,很有感情啊。赣州有这么好的木雕工艺四大派里边没有赣州的啊”

    石鹤老头不服气“可不是只有你们李家沟才有非遗,虽然不在四大派之内,可赣州木雕近年来也算是非常厉害的广丰籍木雕艺人现在就有两万多,余江木雕造像清代就闻名,就离龙虎山不远这尊元始天尊像,就是余江大师傅的手艺”

    李君阁赞叹道“厉害厉害,对了他们说这是什么木头没有”

    石鹤老头说道“这个还真没有人能够断定,只说从视感上看起来,和金丝楠倒是很相似,不过金丝楠的金色没有这么明艳,密度也不如这么大,而且,香型也大不一样。”

    李君阁说道“这味道可真香,都不用另外上香了。”

    石鹤老头说道“是的,野蔬果品供奉就行了。这里现在是我晚间清修之所,这味道让人忘俗,易于精进。等小药师过完年,就抓他到这屋子里边修炼。这就是我三台观第二件镇观之宝。”

    两人出来,石鹤又摸出一个小包裹,说道“这是雕剩的木料做的,给果山弄了一串小念珠子,还有给你四爷爷弄了一个笔架,你一并带下去吧。”

    李君阁笑道“大年初一要陪奶奶去法王寺烧香,有了这个,换老和尚一道头柱香应该问题不大吧”

    石鹤老头翻着白眼说道“果山可没你说的这么市侩你要这样就把珠子还我,到时候我亲自给他”

    李君阁笑道“哈,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到底谁俗行那我下去了,事情可多呢,接着还得守着熏腊肉,这就给您拜早年了。”

    石鹤老头笑道“难得你年前还特意上来看我一趟,那皮娃你也给我替你家里,还有你四爷爷大伯他们带声好,出家人节前就不上门打扰了,等春节之后我再下山拜会。”

    下山回到祠堂,四爷爷正在和老伯老堂哥一家子闲聊,其乐融融。

    阿音也正陪在一旁。

    李君阁将茶壶里的陈茶去掉,给四爷爷看过新带下山来的茶叶,然后冲起了一壶,顿时满室生春。

    老伯讶异道“李家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李君阁匀出几杯,笑道“这是我发现的两棵山里茶树,见叶子奇特,便试着移栽到三台观。”

    “正好石鹤老头也懂制茶,便制了这么点,说是什么镇观之宝,要求四爷爷给起个名字。我尝了也感觉的确不错。”

    四爷爷端起杯子嗅了嗅,然后轻品了一口,说道“果然好茶,实在是难得。”

    老伯心痒难耐,伸手便要端杯子,四爷爷制止道“慢来,如此好茶,不可牛饮,我们也要做件雅事与之相配。”

    老伯笑道“父亲这是要考校儿子了。”

    四爷爷笑道“我们就以李姓的名人为题,谁想出上联就说出来给大家对,谁最先对上,谁就有资格领一杯茶,怎么样”

    李君阁就打趣道“那shiry和aice只怕是喝不成喽”

    俩妹崽表示不服,比就比

    四爷爷笑着说道“那就来了啊,上联,陇西望族。”

    这是最出名的李家族系了,开创了大唐盛世。

    shiry赶紧举手“我来我来,北海名流”

    四爷爷大为高兴“雨湘连李邕都知道能说说吗”

    shiry说道“他是初唐大书法家,当时朝中高官和各处寺观都拿金帛请他题写碑诵,李白杜甫都曾经为他写过诗,当过北海太守,被称为李北海,喜欢结交名士,他的书法当时人称北海如象。”

    四爷爷将杯子递给shiry“能说得出这个,算是对典籍涉猎颇丰了,当得这一杯茶。说起北海太守,还有一位名人,也喜欢结交名士,aice你知道吗”

    aice拍手笑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孔融孔北海。”

    四爷爷哈哈大笑“好思远教得不错,雨淮也当得起喝一杯。”

    俩妹仔抢得头彩,得意得都不行了。

    四爷爷笑道“接着来啊,上联诗礼趋庭,人羡邺侯卷轴。”

    这联有点难度,老伯笑道“父亲这是考我了,我的下联是忠贞体国,世瞻元礼门墙。”

    李君阁对阿音解释道“上联说的是唐代李泌,这人自幼有神童之说,十岁不到便粗通黄老,从小就往来于皇家宰相之家,深受他们喜爱。”

    “七岁时他偶然得玄宗接见,玄宗当时正在和燕国公张说下棋,就让张说用下棋实验李泌的才气。”

    “李泌就请问怎么玩,张说说用方圆动静来形容好了,举了个例子,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对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遂意。张说大喜,赞他是宰相之才。”

    “后来他隐居嵩山,曾给玄宗进策,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到后来也真成了宰相,被封邺候,著作等身,有二十卷。这就是四爷爷邺候卷轴的用典。”

    “下联说得是东汉李膺李元礼。李膺先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令害怕他的严明,听到他要来青州的消息,吓得提前跑掉了一多半。”

    阿音噗嗤一笑“这些官是有多腐败简直了”

    李君阁笑道“东汉末年,你说有多腐败后来他因得罪宦官被免官,回到家乡纶氏县居住,开学授课,教授学生每每近千人。”

    “当时的大名士荀爽曾经去拜访他,为他赶车,回来后高兴坏了,逢人便讲我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当时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

    阿音笑道“做人到这地步,不名留青史都难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他虽然为人正直诚实,以威严闻名。但是持家简朴,对宗族亲属照顾十分优厚,按人口多少将自己的俸禄散发给他们,剩下的钱就拿来请人抄书。罢任扬州时,他的书籍多得要用好多大车来拉。”

    “他曾对子孙说我秉性不爱财物,因此以至贫乏。但仰仗京城有赐田十顷,可以耕种,足够食用;在河内有千棵桑树,务桑可以穿衣;在江都有书籍,努力攻读可以进身求官。我死后,子孙能勤于这三件事,就不用求助他人了。”

    “他一生和奸宦作斗争,当年曾有投靠奸宦的人去求学,被李膺拒绝。老伯下联里的元礼门墙,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心思不正的人,他是不会收为学生的。”

    老伯于是也得到一杯,接过来喝了,笑道“果然妙品雨湘,雨淮,多向二皮叔学习,你们的功夫,还差得远呢。”

    说完笑道“我也出一个,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君阁笑道“那这杯轮到我了,索句呕心一锦囊。”

    老伯拿起茶壶添茶,笑道“皮娃,估计雨湘雨淮要懵,你给她们解释解释。”

    李君阁说道“上联说的是李白,这位诗酒双仙下联则是诗鬼李贺,相传他喜欢带着一个小奴,背一个古破锦囊,每到灵感出现,便将诗句写到纸上投入囊中存起来,待有空时再慢慢成诗。”

    “这方法我曾经教过秋丫头,也是成语锦囊佳句的由来。”

    大伯将茶端给李君阁,李君阁交给身后的阿音,然后大家继续。

    什么“岷江水利千年颂;昌谷诗风万里香。”说的是李冰和李贺。

    什么“鸣凤朝阳,谏诤均推御史宫袍带月,神气咸饮谪仙。”说的是李善感和李白。

    偶尔李君阁也出几个简单的穿插一下,让aice和shiry保持兴趣。

    比如“经传道德功济世民。”说的是李耳和唐太宗。

    比如出“卫公勋业”说李靖,让aice白捡一个“元礼门墙”的便宜。

    四爷爷看不下去了,又开始上难度“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可推家宝。”

    这是个嵌名联,而且一联双人,明面上是说李膺的家训,其实嵌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唐初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

    当时扬州江吴都会,民喜经商,李袭誉带着军民疏雷陂水,建句城塘,溉田八百顷,地尽其利,使老百姓重新乐于耕种。

    李君阁笑道“四爷爷你别搞这么难的啊,这就是一个游戏而已,那我对少之壮,老之愤,休之难,懋功无慰平生。”

    老伯对俩妹崽解释“这难度不是你们现在能玩的了,祖祖上联说了李膺,嵌了李袭誉。皮娃下联说的是李鸿章,嵌了李懋功。”

    “李鸿章,清末三重臣之一,青年时曾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豪言;老了签署诸多不平等条约,肝病缠身,激愤易怒;临终写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的遗诗,一生丰功伟绩,却终不能挽回国运。”

    “李懋功你们应该熟悉了,就是说唐里徐茂功的原型,原名徐世绩,后获赐姓李。和李靖齐名,封英国公,陪葬昭陵。”

    这就又得了一杯,阿音端着茶杯笑眯眯地说道“怎么都是男的呀我们李家有没有女性名人,可以做成一副对联的呀”

    李君阁笑道“怎么没有清照花间,女儿词中犹漱玉。”

    老伯一拍大腿“平阳关外,娘子军下莫争锋”

    四爷爷抚掌大笑“好一文一武,李清照和平阳公主,当得起女中豪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