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6、第八十六章
作品:《金玉满堂》 第86章
年前食为天三楼的女客越来越多, 众人还给这里起了个文雅的名字,叫轻食雅舍,也更贴合这个时代。
后头连文大太太都让二太太给请来了。
文大太太是书香门第出身, 和商户出身的文二太太背景性格都不相同,妯娌俩感情一般, 因知道这里是顾茵弄出来的, 大太太才过来捧场。
因为其多年受到的闺秀养,文大太太一开始并不能接受楼下的按摩沐发, 只是在三楼喝喝花茶,看看歌舞。
但氛围感这种东西,人一旦沉浸进去就很容易被影响。
加上楼下每个厢房都确保了私密性,出于对顾茵的信任,文大太太很快也经常出入客房按摩部了。
后头她也介绍了其她手帕交来,都是一些文官的夫人, 喜欢风雅的。
聚在一起后, 她们不喜欢打牌玩桌游,喜欢一道吟诗作画下棋。
好在轻食雅舍的本就兼容各种人,自然也有喜欢这些的。
通俗点说, 就是在这里做什么,其他女子都不会以异类的眼光看你。
眼看着三楼的经营也上了正轨,顾茵把大孙氏从楼下调到三楼当负责人, 还再三叮嘱她一定要确保女客们不被打扰, 尤其是楼下的厢房部。
大孙氏保证道“东家放心,咱们男人都是战场上下来的, 身上要没几分本事,孤儿寡母的也支撑不到现在。必不让咱家的女客让人打扰,若办的不好, 我提头来见。”
顾茵忍不住笑道“倒也没必要说的这么严重,你们警醒些就好。”
现在好些官员女眷出入,只要是正常人,不会去想着冒犯她们。
一二楼的客人也有周掌柜和其他伙计看着,只要众人各司其职,是肯定不会发生那种事的。
顾茵也是例行公事的叮嘱一下,没想到大孙氏这般认真。
不过员工认真负责肯定是好事,所以顾茵也还是褒奖了她一番,后头又提拔了楼下的卫三娘,当一二楼的领班。
不着家地忙了两个月,顾茵总算是闲散下来,每日只去食为天待上半天就好。
腊月二十九,这天是年前最后一日上朝的日子,下次正元帝再临朝,那就是七
日后,下一年了。
顾茵和武青意上次好好说话还是轻食雅舍开放的那日,后头顾茵忙着按摩部的事儿,武青意则负责船行招人的收尾工作,两人回家的时间一个比一个晚,就算晚上碰了头,说不上几句话就到了该就寝的时辰。
这天她前脚回,后脚武青意也回来了。
他如今已经不戴那银质面具了,而是放下了一缕刘海在脸侧,正好盖住他那道疤痕。
说来这个也有些好笑,顾茵醉酒那夜在他脸上描了梅花。
虽然大男人顶着朵花在脸上实在臊人,但武青意既答应她不擦,也就准备好第二天让人看笑话了。
却没想到过了一夜,口脂描绘的小花颜色就黯淡了许多,加上他当日入睡后,心绪难定翻来覆去,那口脂绝大部分印在了枕头上。第二天起身的时候,若不是像前一夜顾茵那样贴着脸细看,其实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了。
那天晚上顾茵去把面具送还他,武青意还想着同她解释,却发现顾茵已经完全忘了那夜的事,只字不提。
白让他纠结了一整日,弄得他无奈发笑。
这天下值后,两人总算是能坐在一处好好说话了。
武青意难免提起今日上朝时,好些文官看他的眼神都不大对劲。
别看都是同朝为官,但是自古文武官员泾渭分明,平时最多就是点头之交。
今儿个被这么些平时都没说过话的人好一顿瞧,武青意一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起了一丝疑惑难道最近自己有言行不端的地方,所以要被弹劾了
后头散朝的时候,他因为心里想着事儿,走得慢了一些,正好落在那几个文官后头,而后就听到了他们的寒暄。
“小李大人,今日你家可还好”
那小李大人摇头道“张大人别提了,你家如何”
那张大人跟着叹气,“我从前还嫌我家夫人不许我出去应酬喝酒,如今没了她那唠叨,实在是不习惯。日日回家冷锅冷灶的,这日子可真不好过。”
“张大人和小李大人,就没想过重振夫纲”同行的文官询问道。
两位大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吱声。
他们自然是不乐意自家夫人出去玩的乐不思蜀的,但一来,那场所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寻常女子聚会罢了,而且那样的交际场所,也能得到不少消息。
新朝新气象,各家都是惴惴不安的时候,能在这个时候多知道些消息,多结交些朋友,自然也不算坏事。
所以他们都没拦着,当然想拦也拦不住,前朝到如今,民风一直是开放的,加上他们的夫人娘家门楣都不低,都是有自己的底气的。
所以那小李大人又道“算了算了,那轻食雅舍也算是风雅之地,我家夫人只是和手帕交待在一处说说话,下下棋,又不是做什么坏事。”
张大人也道“就是,夫人操持庶务琐事多年,身上担子也不轻,是该放松放松。”
武青意听了一耳朵,才算明白自己今日这待遇还得“归功”于顾茵。
“你呀,”说完来龙去脉后,他笑着看她,“不知道给大家灌了什么迷魂汤。”
不只是给那些女眷灌了,给他也灌了。许多天不见,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她。
顾茵听完忍不住笑道“真和我没关系,前头文二太太她们虽然是我邀请的,后头却都是她们自己私下邀了更多的人来。至于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欢那里,大概是时下没有这种场所,独一份儿的东西,自然是吸引力大一些。而且年前琐事多,夫人们难得能找到适合休息的场所,自然是得了空就过来。”
她解释了一大通,武青意却只是带着笑看她。
把顾茵看得都脸上发红,嗔道“我和你说话呢你听了吗”
武青意皱眉,奇怪道“听到什么可能是迷魂汤喝多了,最近五感失调了。”
顾茵啐他一口,躲开他去寻王氏了。
除夕当天一大早,顾茵就被顾野和武安放鞭炮的声音吵醒了。
两个小家伙从前就很喜欢放挂鞭,但是那会儿家境一般,挂鞭这东西也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放上一两串。
这次自家改换门庭的第一个年,武青意也纵着他们,前一天就让人买了好多的爆竹和鞭炮回来。
顾茵听到动静的时候,他们已经放了好一会儿了,出去一瞧,院子里都雾
蒙蒙的。
而这还不算,两个小家伙脚边还有一大堆呢
顾茵咋舌道“怎么买了这样多不怕把咱家炸了”
买鞭炮没数的武青意上前一步,站到了顾茵身边,和她同一阵线,跟着蹙眉道“就是怎么买这样多”
都知道这些都是他买的,一般人也买不到这样多。
顾茵笑着捶他,两孩子也笑起来,一人抱住他一条腿,说一起挨骂不许躲
武安还笑着吟了一句他刚学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入屠苏。”
顾野怕他娘接着念叨,想着转移他娘的注意力,故意夸张地拍手道“好呀,武安念得好”
顾茵好笑地拍了一下他的背,问他道“你知道他念的啥吗你就说好。”
顾野笑嘻嘻地道“我猜着就是说过年的嘛,肯定是好句子。”
顾茵说你也别猜了,“开年怎么也得让你读上书,到时候你自己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顾野脸上的笑一下子垮了下来,小声嘟囔道“大过年的呢”
顾茵又忍不住笑,“读书是好事儿啊,怎么倒成了过年不能提的话题了”
顾野都六岁了,早些还在寒山镇的时候,顾茵就是想让他读书的。
但是一开年,先是改朝换代、废帝南逃风波,后头又是回坝头村修衣冠冢,一家子上京团圆,光是路上的时间就花费了一二个月,在京城安稳下来后,顾茵忙着开新店的事情,眨眼就是一年了。
顾茵虽然没指望自家崽子靠着科举加官进爵,但还是希望他读书识字明理。
看他垮着张小脸,顾茵又安抚他道“前儿个不还说肚里没墨水害人吗年后你还写戏不要是还写,我家小野这么聪明,不用多久,那故事大纲就不用武安代笔了,甚至连唱段都能自己写呢。”
顾野脸上这才有了笑模样,点头道“也是,我不止要写戏,还是顾氏船行的东家呢,可不能一直当白丁。”
后头笑闹了一阵,王氏让大家都进了屋,先一道吃了一顿甜汤圆。
那汤圆饱满浑圆,白白胖胖,又软又糯,里头填了芝麻、花生等馅料,放了足足的糖和猪油,十分香甜可口
。
吃着汤圆,看着老老少少的一家子,王氏又要感叹,说从前哪儿敢想这样的好日子呢
顾野依偎到王氏身边,“怎么就不敢想了,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往后我让奶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嘴甜起来能把人哄死,王氏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虽心中觉得他说的是孩子话自己都是国公夫人了,哪儿还能更上一层楼呢却还是搂着他笑着点头,“好,那奶一定努力活到长命百岁,等着咱家小野孝敬”
说完王氏就给俩孩子封压岁钱,一个红封塞一百两银票。
“奶最好了,怎么会有这么好又这么年轻漂亮的阿奶呢”顾野那张小嘴就跟抹了蜜似的,各种好听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把王氏哄得一整天都笑不停。
他们一家子人口简单,过年的时候也没有比平时更热闹,但因为团圆在一处,便已然是再幸福不过了。
后头一家子吃了团圆饭,又在一个屋里一起守岁,和和美美地就到了新的一年。
整个年关,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英国公府隔壁大肆修葺。门口都用幕布围上了,拦了半条街,出入的时候有些不方便。
那也是一座极大的府邸,听王氏说是十一月上头就开始大修,一直修到现在了。也不知道正元帝是准备在年后封赏哪家。
好在两家府邸都极大,虽然外墙挨着,里头的院子却算是隔开。
所以除了偶尔能听到响动和出行的时候需要绕一绕路外,其他时候日常起居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年头上是酒楼最繁忙的时候,年初二开始,顾茵就也得去食为天上工了。
王氏跟着她去过一次轻食雅舍,一开始王氏肯定会喜欢这样的地方的,但没成想后头王氏就不想去了。
倒也不是王氏觉得那里不好,而是那里的妇人年龄层和她不相符,只有文二太太算和王氏聊得来。
文二太太还有其他朋友,王氏也不愿意文二太太为了照顾自己,而少了同别人玩乐的时间。
说起来,和她兴味最相投的,还是那位同样姓王的老姐姐。
王氏刚想到她,隔天一大早,王太后就来串门了,
还带了一车年货。
那会儿武青意带着俩孩子上街去玩了,王氏在家实在无聊,真让人套车准备去戏园子,就邀请王太后一起去。
在马车上,她们姐妹俩就说起话来。
王太后本来没见到顾野还有些小失望,但兴味相投的人一聊起来,那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聊着家常琐事,没怎么察觉,马车就已经停在了吉祥戏园外头。
戏园里最近还在唱风流记,这戏文听到现在戏迷们都烂熟于胸了,只是里头的唱段实在美妙,回味无穷,每次听都有不同体会,而且年头上又正是听戏的好时候,所以虽然演了一个月了,还是很卖座,一票难求。
这次的雅间不用王太后出动侍卫,因为自打食为天和小凤哥合作的戏曲大热之后,顾野特地给他奶争取了个特权就是让园主留了一个雅间出来,让他奶随时想去都能去看。
别看那园主从前目中无人的,不把他们俩孩子看在眼里,眼下却简直把顾野和小凤哥当祖宗似的供着,无有不应的。
当然了,园主也不是肯吃亏的人,所以留出来的不是顶好的单独一间房间的雅间,而是用屏风搁出来,挨在一处的那种,其实没比楼下大堂安静多少。
不过王氏也不是讲究人,有位置能看戏就成,倒没因为这样而不满意。
两人连票都不用买,王氏靠着刷脸,就把王太后带进去了。
两人落座后,王氏道“和老姐姐都第三次见面了,到现在还不知您是哪家的呢这次可再不好忘了,没得只有你寻我。我想你的时候却不知道哪里去寻你”
王太后真要笑着回答,却听旁边的雅间突然喧闹起来。
旁边突然喧闹起来。
一老一少两个妇人上了楼来,端茶倒水的伙计背对着楼梯口,没察觉有人来了,转身的时候茶汤撒出去了一些,正好洒到那老妇人的衣摆上。
伙计正在忙不迭道歉,“小的有眼无珠,不小心把茶汤洒到夫人身上。老夫人恕罪”
伙计面前高髻华衣的老妇人怒目圆睁,身旁的年轻妇人则帮着打圆场道“您别生气,这伙计也不是故意为之,幸好只弄湿了
您一小截衣角,用帕子一盖就瞧不出什么了。”
“有你什么事儿”老妇人转头怒瞪她,“若不是你预定不到最好的包间,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她一开腔,王氏就认出骂人的正是鲁国公府的秦氏。
儿媳陈氏被她骂的不敢还嘴,只歉然道“您不肯亮明自家的身份,所以但归根到底,确实是儿媳的不是。”
秦氏确实不肯亮明身份,都知道这戏码是英国公府的人鼓捣出来的,她怎么可能盯着自己的身份来看戏
可是年头上走亲访友,女眷们都在说这个戏,只她没看过,很多时候插不上话,这才得偷摸着过来瞧瞧。
那秦氏懒得同伙计掰扯,烦躁地摆摆手让他快滚,而后就在王氏她们的隔壁坐下。
双方只一个屏风相隔。
秦氏坐下后嘴巴不闲,挑三拣四了好一通,陈氏依旧不急不恼地好言相劝。
后头到了好戏开场,引人入胜,秦氏的抱怨声才慢慢低了下去。
王氏和王太后一对眼,心里都不大看的上这样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做派,自然也没了闲聊的兴致。
两人吃着点心磕着瓜子,只把注意力放到戏台之上,再次回味起自己喜欢的戏曲。
一直到戏码最尾声处,风流皇帝在生死一线之际,给俏寡妇挡了刀子,两人终于互诉衷肠,解除误会。
陈氏眼窝子浅,看着看着就拿帕子拭泪。
秦氏哪里见得了这个,咬着后槽牙骂道“英国公府编排咱家那位你倒好,看着还哭上了你这胳膊肘往哪里拐”
陈氏连忙擦干了眼泪,小声道“您息怒,儿媳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今儿个看了这戏,觉得那奸妃根本不是您想的那样,影射了那位。而且儿媳方才上来的时候听人说了,这戏文是英国公府那位几岁大的小公子请人写的,那么大点的孩子,怕是没什么坏心思。”
要不是在外头,秦氏指不定又要和陈氏动手。
秦氏直接起身下楼走去,一边走还一边道“你懂什么你竟为了那奸猾的一家子说话那家子一个当儿媳妇的抛头露面,品行不端。生出来的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
王氏黑着脸,嚯的站起身,人已经冲过去了。
也很不巧,刚好戏曲上演到结尾处,整个园子里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叫好声。
安静了许久的戏园子一下子人声鼎沸,哄闹起来。
王氏下去的时候让人一拦,就没追上秦氏。
“这个老虔婆,看我不撕了她的嘴”王氏回来同王太后知会一声,准备立刻让人套车去鲁国公府讨个公道。
王太后脸色也难看,但她还是把王氏拉住,“年头上吵嘴动手要犯忌讳,来年要走霉运。”
王氏自然知道这个,只还是恨的咬牙切齿道“便是来年走一整年的霉运我也认了,没得让人这么编排我们家孩子”
“你若信得过我,这事儿我来办。我来帮你骂”
王氏愣了,“老姐姐咋只怕我犯忌讳,却不怕自己犯忌讳”
王太后道“我骂她,她不敢还嘴。你等着,我现在就回去办这件事”
啥人骂鲁国公府老夫人,能骂的她不敢还嘴王氏还没理清楚呢,王太后风风火火地走了。
当天傍晚,鲁国公府老夫人秦氏受到了来自太后的申斥。
王太后是信佛之人,深居简出,从没听说过她和人摆太后的谱,更别说是从慈宁宫发懿旨,派出一队宫人浩浩荡荡的从正门出去,这样惹人注意的做法了。
一大队宫人进鲁国公府传太后懿旨,秦氏还得换上诰命的衣服跪着去接。
一道懿旨虽不带脏字儿,通篇却是都在申斥秦氏品行不端,爱逞口舌之利。
当然末了王太后还夸了夸鲁国公府的晚辈,说幸好他们没有受到秦氏的影响。
这夸的部分自然是夸陈氏,顺带着也是说冯贵妃也是好的,毕竟冯贵妃现在也是自己人,王太后气归气,还想着给她留面子。
那传旨的太监在鲁国公府门口念叨了快两刻钟,总算是把一道懿旨念完。
末了那太监还皮笑肉不笑地道“老夫人接旨吧。太后娘娘是个不爱搀和事儿的和气性子,今儿个为了您可算是破例。希望您别辜负了她老人家的谆谆诲。”
大过年的让太后这么骂,秦氏羞愤欲死,却还得硬着头皮恭敬领旨
。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过一夜,这事儿就传遍京城,秦氏俨然成了京城高门圈子里的一个笑话。
她那张嘴早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只是过去后宫里王太后和周皇后都不爱管事儿,冯贵妃风头无两,没人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去触冯家的霉头而已。
如今太后发了声,年关上头本就是外命妇为数不多可以递牌子进宫的机会,趁着这股东风,一众受过秦氏排揎的外命妇第二天一早就进宫去纷纷告状。
而王氏也终于知道为啥她那老姐姐信誓旦旦地说她来帮着骂秦氏,秦氏肯定不敢还嘴了
乖乖老太后啊,天底下最大的皇帝都是她生的,那可不是她骂谁谁都不敢还嘴
后头秦氏告病,冯源进宫,想以秦氏的年纪为,和正元帝求个恩典,让太后再出懿旨抚慰一下自家母亲,也挽回一下自己母亲的名声。
正元帝却表现得比他还急,已经将那些外命妇说的内容都让人整理出来,都摆到冯源面前,还苦着脸道“阿源来的正好,朕正想着帮老夫人挽回声誉。只是老夫人怎么得罪这样多的人,叫朕实在难做”
冯源看着那些张狂到没边的话,一时间都愣住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话是出自自己母亲的口中。
“一定也有添油加醋的地方,阿源不必这般。”正元帝在他看过后就让人烧掉了那些书信,又拍着他的肩膀道“你是开国功臣,老夫人更是贵妃的母亲,朕也不相信皇子公主会有那样的外祖母。”
冯源哪里还敢求情,想着不再加重责罚就是好的了,连忙感激涕零地跪下谢恩。
一个年就这样过完,有人欢喜有人忧。
正元帝自然属于欢喜的那个,鲁国公府抖的实在过头,太后出面,母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脸,总算是让冯家有了自知之明,连冯贵妃都消停了不少没再出现他去看望周皇后的时候,冯贵妃故意横插一脚,借着儿女的名义强行请他移驾永和宫的事儿。
而更让他欢喜的,自然就是顾野的身世证据都搜集完整,全部递送到了龙案之上。
他的大儿子,终
于要名正言顺地认祖归宗了
作者有话要说唉今天的气氛实在不好,正好写到过年这一章,我写的有点难受。
明天调整一下,可能会回头补一段过年和乐的内容。
感谢在20210522 00:08:5920210523 00:01: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子衿 8个;41648225 2个;南风知我意、、auaauayy、云迪靈、米虫虫甜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美人如花隔云端 139瓶;yoyo666 60瓶;deersu 50瓶;姝文、寻欢、安诺 30瓶;甜甜的恋爱等我 20瓶;爱睡觉的鱼儿、天瑶 15瓶;通灵大人、是七九吖、、宁惟衣藻、肉肉小可爱、星落凝成糖、sherocked、岩海苔、小火儿、喝多也吐、云迪靈 10瓶;40975580、奈何花落、秋日私语、桃之夭夭、繁华落尽、ydiarabbit、baohy35479、水潋滟 5瓶;二少 2瓶;星辰、鱼找水、荟樱、丛榕、吃货聃、德班是个小怪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