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第 88 章

作品:《[清穿]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胤祐没有着急进去, 而是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终于听明白他们在争论什么。

    太子和大阿哥现在都有在帮康熙处理一些政务,最主要的就是一些祭祀活动。

    但是因为皇家祭祀流程非常复杂和繁琐,往往提前几个月礼部就要开始准备。皇帝提前三天斋戒, 准备审阅祝文, 查看玉帛、香烛等祭祀所用物品, 由銮仪卫用龙亭送至天坛。

    然后就是皇帝亲临天坛, 开启隆重且繁琐的祭天大典。迎神、进献玉帛、牛羊、诵读祝文等等, 然后是各种献礼,就连礼乐歌舞都要更换数次,礼成回宫还需宴请百官。

    就因为流程太多太复杂,导致太子和大阿哥因为其中一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发生了分歧, 于是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

    太子从小就跟着康熙参加祭祀, 从九岁开始就开始一个人独自参与小型祭祀活动,跟礼部打过无数次交道,对于祭祀流程自然是相当熟悉。

    大阿哥也是这两年, 快要成年了,才跟着康熙出席祭祀活动,其实对于祭祀的整个流程,并没有太子那么熟悉。

    太子在书房正中, 负手而立,看起来就是谦谦君子的模样“按照礼部的规矩,就该是诵读祭文在前。”

    三阿哥站在太子身后,听到他说完, 频频点头“按照流程,应是如此。”

    大阿哥在另一边,站姿要随意许多“上次汗阿玛就是先祭酒。”

    “不可能”

    “汗阿玛是天子, 他怎么会错”

    “”

    四阿哥就站在一旁,安静的听他们吵。不像三阿哥那样态度鲜明的战队太子,当然,他也并不赞同大阿哥。

    这时候,门口探出半个小脑袋,一脸好奇的打量他们。

    三阿哥一眼就看到了他“哟,小七过来了。”

    门口偷听的小家伙被发现了,只能蹦蹦跳跳的走进房间。

    四阿哥摸摸他的头问道“路上累不累,怎么不去休息一会儿”

    小孩子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胤祐摇了摇头“一点也不累。”

    四阿哥又问道“老六的病怎么样了”

    “不用担心,”小家伙拍了拍哥哥的手,“六哥已经完全好啦。”

    四阿哥露出个很浅,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出来的笑容“没事就好。”

    胤祐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太子和大阿哥两个人脑袋朝向不同的方向,一人看着一边窗户,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小家伙走到他俩中间,看看太子哥哥又看看大哥“你们怎么不吵啦,继续呀”

    \\

    大阿哥和太子对望一眼,都没说话。

    小家伙拉着太子哥哥的手晃了晃,太子低下头来看他,没憋住,笑了起来。

    于是,小家伙另一只手又去拉大哥“你们俩为什么要替阿玛操心呀,是课业不够多吗还是点心不好吃”

    大阿哥忍无可忍,一把将他拉过来按在自己腿上,太子也忍不住,一巴掌落在他翘起的小屁股上。

    行宫虽然凉快,但是对于胤祐来说也不好玩。康熙本来是要带着几个儿子出塞外巡幸,顺带着行围。

    但六阿哥生病这个事情一耽搁,他现在哪里也去不了,只能陪着太皇太后在这里住几天。时间刚进入七月,天气稍微凉爽一些,便起驾回宫。

    今年汛期的时候,河道总督靳辅向康熙呈上奏折,说是黄河又决堤了,附近的村庄、房舍、农田损失惨重,还有人员伤亡,受灾面积极大。

    因为黄河的事情,康熙前年还特意南巡了一趟,亲自敲定了一系列河道治理的方案,修改入海口,清理淤积的泥沙,新修堤坝等等,并且说过,不管花费多少银两,在所不惜。

    可是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两年一到汛期,就会传来黄河溃堤的消息,搞得康熙每年都要为这个事情寝食难安,还要和大臣商议善后事宜,抢先赈灾、灾后重建,继续治理河道

    今年的水患尤为严重,奔腾的黄河之水犹如一头咆哮的猛兽,挣脱开堤岸的束缚,席卷过周围的村庄,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一夜之间,多少百姓被淹没在河水中,还有更多人流离失所。这些不只是奏章上的一个数字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鲜活的生命。

    帝王疲惫的靠在龙椅上,大概当年祖宗凭借武力入关之时只想到了这片徒弟的富饶,一个千百年来靠捕鱼和狩猎繁衍生息的民族,当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这篇广袤大地的统治者时,将要面对的重重考验。

    武力能打下江山,但武力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吗

    自少年天子亲政以来,他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科举一甲前三只取汉人,开博学鸿词科,希望以此招揽大批前朝学子,外廷官员多以汉人为主。

    有的汉人誓死不肯入仕,也有人扶摇直上官职封疆大吏,例如于成龙、靳辅、张英、汤斌等人。

    帝王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汉人选择入仕,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气节,心甘情愿臣服于满人,一心想要升官发财,大富大贵。

    事实上他们个个清廉自持,于成龙去世之时除了官服,连一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他们心系苍生,恪尽职守,风骨与气节都体现在为官之道上,是真正的胸有乾坤。

    康熙自己不吃不喝不睡,他的议政大臣也陪着他不吃不喝补水,拟不出个切实有效的赈灾方案,大家都别想回去睡个好觉。

    此时,太子也在一旁观证。身为储君,这也是他今后登上皇位的必修课程。

    皇上着急,大家也不敢拖延,火速制定方案。说到底,当然是先划拨赈灾银两,安顿灾民为主,其他的倒是可以先缓缓。

    康熙不仅把自己和大臣折磨得够呛,还把曹寅这个会计司郎中以及内务府总管大臣叫过来,说是要缩减宫内一应开支,首先就要从减少各宫供应开始。

    当然,连帝王自己每天都只吃两顿,所有配给减半,他也不敢减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只是后宫各位娘娘、皇子和公主也要向皇上看齐,所有供应减半。

    这就导致了,有些只爱吃肉不爱吃菜的小家伙,多吃两顿就受不了了。

    胤祐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我不吃青菜,我要吃肉。”

    皇贵妃看他一眼“没有肉。”

    小家伙嘟嘴“没有肉我就不吃饭了”

    皇贵妃点点头“那就饿着吧。”

    饿着小家伙也受不了啊,于是,又转过头来问皇贵妃“为什么没有肉”

    皇贵妃故意逗他“哦,这个你就得去问问你的好朋友曹子清。他是会计司的郎中,负责管理宫中一应花销。他说大家的配给减半,所以你每个月就只能吃那几顿肉,其他时候就吃青菜吧。”

    小家伙歪着脑袋想“子清为什么要怎么做,是因为我阿玛没钱了吗”

    皇贵妃耸了耸肩“或许吧,谁知道呢”

    “不可能”小家伙皱着眉头,自己否认了自己的猜想,“我阿玛是皇上,全天下最有钱的人”

    皇贵妃又说道“可是,你阿玛现在每天也在吃素呀。”

    康熙最近政务繁忙,每天都在为了黄河溃堤的事情焦头烂额,已经很久没有在后宫走动。

    胤祐也很久没有见到过阿玛了,更别说和阿玛一起用膳,哪里知道阿玛现在究竟吃什么

    于是,他问道“阿玛为什么要吃素呀”

    “因为阿玛要为灾区百姓祈福呀。”

    小家伙疑惑道“为灾区百姓祈福”

    皇贵妃放下筷子,招了招手,将儿子叫来跟前“小七,你还记不记得前年咱们跟阿玛出门的事情。”

    小家伙点头“当然记得,咱们去了好多地方,河间、济南、苏州、江宁。”

    “对,你还记得咱们路过沂州、宿迁、高邮一代的时候看到的情景吗”

    胤祐回忆了一下,这几个地方他们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有经过,胤祐自然记得。

    “我记得,高邮被水淹过,沂州和宿迁也是。”

    “你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太子哥哥跟我说过。”胤祐点点头,“因为黄河的水流出来了,把村庄和农田都淹没了。”

    皇贵妃问他“你还记得那里的百姓吗”

    小家伙点点头“记得,他们很可怜,没有房子住,也没有饭吃,我还把我的点心分给了他们。”

    “所以,”皇贵妃收敛了笑容,很严肃的对儿子说道,“今年的汛期,黄河又决堤了。大水淹没了农田,冲垮了房屋。那里的百姓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胤祐脑子里立刻出现了去年看到的场景,老人穿着破烂的衣物,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拿带着祈求与渴望的眼神看着他们,一点点银钱和食物就能让他们跪下来,磕头谢恩。

    小家伙脸上露出了怜悯的神色,也不知联想到了什么,眼眶竟然都湿润了起来“那我那我少吃一点,剩下的都留着,让阿玛送过去给他们吃。”

    皇贵妃替他擦擦眼泪“那倒不必,你吃饱就好了。咱们不要浪费,也不要再大鱼大肉,算是对灾区百姓的一点帮助吧。”

    胤祐点点头“好”

    然后他就乖乖地坐在桌旁,青菜豆腐配白米饭也安安静静吃了一碗,然后放下筷子,说道“额娘我吃饱了。”

    皇贵妃表扬他“宝宝真棒。”

    用过午膳,李熹带着胤祐去午休。可是没睡多久,他就看到小家伙自己从床上爬了起来,自己换好衣服,穿好鞋子,下床,来到书房,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李熹看了半晌,忍不住问他“哥儿在找什么”

    胤祐转过头来“咱们这儿有没有治理河道的书籍,我想看看。”

    李熹“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咱们这儿只有诗词歌赋和你要读的四书、五经,哪儿来治理河道的书籍”

    小家伙不满的嘟了嘟嘴“可是太子哥哥和哥哥那里都有,我怎么就没有”

    李熹笑道“太子和四阿哥那里有,咱们这儿真没有。”

    小家伙忽然往外走“我去额娘屋里找找。”

    说着他就冲出屋子,连台阶都不走,从旁边手脚并用翻上月台就进了承乾宫的正殿。

    皇贵妃正坐在书桌前看书,看到他还颇有些意外“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某些小朋友,平时为了逃避读书习字,不睡满一个时辰是不会睁眼的,就算睁眼也恨不得在床上再赖上半个时辰。

    胤祐走到书架前“我来找书。”

    “找什么书”皇贵妃好奇道,“西游记你早拿回去了。”

    “我想看看有没有关于河道治理的书。”

    皇贵妃摇摇头“我这儿最多的就是医书,你要看看吗”

    “不看,我要看关于河道治理的书。”小家伙继续在书架上翻找,“阿玛放了那么多书在你这儿,就没有关于河道治理的吗”

    “好像还真没有。”

    小家伙立刻转身往门外跑“那我去找太子哥哥。”

    “小七,”皇贵妃叫住他,“你回来。”

    胤祐有点着急“我去找他借两本书,去去就回。”

    皇贵妃笑道“不着急,你过来,额娘有话要跟你说。”

    胤祐不情不愿的走到她的身边“你快说吧。”

    “太子现在很忙,每天要帮助阿玛处理政务,你这几天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了。关键是我觉得你会白跑一趟,他多半不在毓庆宫。”

    胤祐想了想“那我去找哥哥,他也有河道治理的书籍。”

    “哥哥要读书,也很忙。”皇贵妃拉着他的手,“要不咱们聊一聊关于黄河的故事。”

    “好”白露从旁边搬了张凳子过来,让他坐下。小家伙迫不及待的问道,“黄河为什么要决堤”

    皇贵妃说道“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黄河。”

    胤祐说道“我见过的,就是一条很大很大的河,河水是黄色的。”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三字经说,长江和黄河最后都会流向大海,是河流的代表。”

    皇贵妃点点头“对,长江和黄河你都已经见过了。下面咱们就来说说黄河吧。它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途经许多许多地方。其中有一个地方叫黄土高原,它从这个地方奔腾而下,夹杂着大量泥沙。到了中原一带,地势变得平缓,这些泥沙就会淤积在河床底部,千百年来不断累积,河床甚至比周围的陆地还要高出许多。”

    “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开始不断修筑堤坝,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修筑的堤坝越修越长、越修越高,也越来越完善,绵延数百里。”

    “所以,黄河大堤是一项水利工程。每年的六七月,这些地方降雨量大,就到了汛期,汹涌的河水不断冲刷着堤岸,生土建造的河堤放水性能不好,很容易渗水瓦解,导致决堤,河水倒灌入村庄和农田。”

    胤祐听得似懂非懂,这些知识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一些。

    皇贵妃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关系,以后你可以慢慢学,希望有一天,你能帮助阿玛,解决这个最大的难题。”

    小家伙忽然说道“我有办法了,可以让沿岸的百姓都搬走呀,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皇贵妃摇摇头“中原一带是整个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人口密集,土地富饶,地势平坦。正因为如此,你的祖先一路从东北打到这里,目的就是问鼎中原。那里的老百姓,离开了这么一片风水宝地,他们还能去哪里生活呢”

    “好吧,”小家伙听明白了,“现在除了修筑更牢固的堤坝,就没有别的办法咯。”

    皇贵妃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

    “那怎么样才能更牢固呢”小家伙想了想,眼睛忽然一亮,“糯米糕不不不,是糯米浆,就是盖房子那个。”

    皇贵妃摇摇头“这个我不懂,但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成本过高,高到你阿玛这个一国之君也不一定能承受。第二,是耐腐蚀性不一定好。所以,我建议你有机会去问问南怀仁,他们那边修建宫殿和神庙用的是什么材料。”

    胤祐点点头“好,我记下来了。”

    现在康熙正忙着,胤祐肯定不能去打扰阿玛。他只能去找哥哥,真的从他那里借了好几本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籍回来查阅。

    小家伙认真起来能把自己在书房里关上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渐渐暗下去,若不是要叫人进屋点灯,他或许都不会抬头。

    皇贵妃几次叫他放下书本出去休息一下,他都恍若未闻,一直抱着书本,坐在书桌后面一动不动。

    “唉”皇贵妃叹口气,对身旁的李熹说道,“看来不是他不爱读书,只是没有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李熹捂着嘴笑道“咱们哥儿爱好可太多了,这两天兴趣来了,可以不思饮食全神贯注,过不了几日便抛在了脑后。”

    她说得没错,胤祐从管子度地篇中看到夏季农忙劳力紧;秋季多雨土料湿;冬季土料冻结修堤不实。所以,修堤的时间以春天的三月最好,因为这时土料较干,易于坚实。

    从现在算起,到明年三月,那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不过他倒是可以找个机会去向南怀仁打听打听,关于他们那边的建筑知识。

    出伏之后,天气便渐渐凉爽下来。皇子们又开始全天上课,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开展军事体育课。

    胤祐又开始和兄弟们一起读书习字,骑马射箭的日子。

    六阿哥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不过到了秋燥时节,孩子们如果水喝得少了,难免会有一两声咳嗽。

    胤祐坐在六阿哥身后,一听到他咳嗽,心就不自觉揪了起来。

    因为上次,六阿哥一场大病险些丢了性命,就是从轻微的咳嗽开始的。

    于是小家伙特别殷勤的忙前忙后,移到了下课时间,亲自捧着茶碗来到六阿哥跟前“六哥,快,喝口水。”

    六阿哥看他一眼“我想喝水,哈哈珠子会给我倒,用得着你来吗”

    胤祐摆摆手“没事没事,我就想给你倒。”他把茶碗往六阿哥跟前推了推,“你快喝了吧。”

    他这么热情,六阿哥也拿他没有办法,一个上午给自己灌下去好几碗茶水。以至于,到了师傅抽查背诵的时候,他却忽然想尿尿。

    师傅还以为他是背书背不出来,在找借口,硬是让他憋着,没让他上,害得六阿哥差点在课堂上尿裤子,当众出丑。

    胤祐对此一无所觉,下雪之后,第一时间捧着茶盏又过去了。

    六阿哥站起来就跑,胤祐在后面追“六哥六哥,你去哪儿呀先把水喝吧。”

    “你自己喝吧。”六阿哥人已经出了书房的门,声音从院外不耐烦地传进来,“你自己喝吧”

    这时候,五阿哥忽然走过来,阴阳怪气的说道“看吧,热恋贴人家冷屁股,你对他这么殷勤干嘛呀”

    这时候,八阿哥和保泰也靠了过来,胤禩小声的说道“德妃娘娘又被禁足了,阿玛都不让她出永和宫的门。”

    五阿哥也说道“我还听说,阿玛要让她搬出永和宫。”

    保泰傻傻的问“搬去哪儿”

    五阿哥和八阿哥对望一眼,都没有说话。

    胤祐把手里的茶盏递到五哥手里“五哥,你喝吧,我也想尿尿。”

    秋天到了,确实容易嗓子不舒服,皇贵妃特意做了些生津润肺的秋梨膏,里面加了些陈皮和乌梅。舀一勺放在茶杯里,用热水一冲,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尤其受孩子们喜欢。

    于是,胤祐拎着篮子,又开开心心的送礼去了,慈宁宫、宁寿宫必须各送一份,毓庆宫也要来一份,然后是二公主、三公主和四公主,以及三个年幼的弟弟,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太小了,就不送了。

    剩下的带到书房去,分给哥哥们,可是半路上他却遇到了一个人。

    小家伙开开心心的进了乾清宫,直奔上书房而去。这时候,迎面有人朝他走了过来,现在天黑得稍微晚了些,大清早还没亮,他都没看清楚是谁,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小家伙抬起头来,借着灯笼微弱的光线,这才看清楚“阿玛”

    康熙最近可太忙了,忙得都没有时间去上书房检查儿子们的功课。除了太子,别人轻易见不着他。

    他今日刚下早朝,身上还穿着朝服。正准备去昭仁殿换身衣服,然后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哪知道半路上有意外收获。

    康熙站在原地没动,胤祐立刻会意,赶紧行礼“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康熙看了看周围,文武大臣早就走远了,附近除了太监和侍卫没有别人。他这才轻斥儿子,“都什么时辰了,你才去书房”

    小家伙怯怯的说道“我我我再陪您聊一会儿,师傅也该到了。”

    康熙咬了咬牙,真想抽他两巴掌,但又实在下不去手。反正这小家伙跟别的儿子不一样。他一点也不担心在汗阿玛这里会失宠,反正他有太皇太后宠着,谁也奈何不了他。

    老父亲把自己气得够呛,只能咬咬牙放他走。

    “慢着”胤祐走出去没两步,康熙又把他叫住了“你去读书怎么还带个篮子”

    篮子是太监手里拎着的,胤祐回头看了一眼,这才说道“是额娘做的秋梨膏,说是能够生津润肺止咳,我给哥哥们一人带了些。”

    康熙问他“你就想着哥哥们。”

    “没有没有,乌库玛嬷和皇玛嬷我也松了,姐姐、妹妹和弟弟都送了。”

    老父亲听懂了“就你阿玛这里没送”

    “”

    换了别的阿哥,此时立刻就拿出一瓶来孝敬阿玛了,毕竟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别说一瓶秋梨膏,只要阿玛高兴,送个十瓶八瓶也不是问题。

    但到了胤祐这里,他却不愿意了。因为出门的时候数量都是刚好的,给了阿玛,就总有一个兄弟分不着。

    孔圣人不也说了吗,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容易引起兄弟间的矛盾。

    但小家伙还是不情不愿的从篮子里拿了个小瓷罐出来,递了过去“阿玛,我把大哥那份送给你,你不要告诉他哦。”

    康熙“”

    老父亲已经沦落到和儿子抢一点秋梨膏了吗他挥了挥手“你还是拿去送给老大吧。”

    胤祐毫不迟疑的又把小瓷罐放进了篮子里,然后走过去拉了拉阿玛的手“别生气,你的皇贵妃那儿还有好多,给你留着呢。”

    “那也是皇贵妃给朕留的。”

    小家伙抬起头来,冲他狡黠一笑“是我让皇贵妃给你留的。”

    康熙忍不住翘起唇角,在他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快去读书”

    这天胤祐在小书房里等着纳兰来给他上课,富敦在他旁边,两个人聊了几句。胤祐随身带了本词集,趁着这个时候,打开来翻了几页。

    富敦在一旁看了看,说道“陈迦陵文集,这个名字有点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或是听谁说过。”

    “是吗”胤祐完全不知道,就那么傻笑了一下,“我随便拿的,就没事的时候翻一翻。不过我觉得这个人的词,读起来有苏、辛二人的豪迈。”

    他想了想,又说道“不过有些我看不懂,比如这一首。”

    富敦正要凑个脑袋过去看,这时候,纳兰从外面走了进来。

    胤祐看到师傅来了,赶紧坐好,富敦看了一眼阿玛,也退到了一旁站着。

    胤祐记性好,理解能力又强,诗经已经学完了,并且全都能够背下来。

    现在纳兰开始教他五经中的第二部尚书,也称书经。

    第一篇学的就是尧典。文章学起来没有诗词那么朗朗上口,学起来自然更有难度。而且康熙对儿子们学习的要求是,既能背诵又要能讲解,因此,学习进度很慢。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纳兰问道,“七阿哥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胤祐摇头“不知道。”

    纳兰耐心的向他解释“花言巧语,阳奉阴违,看起来恭敬,其实是轻慢与不敬。”

    “容若”

    在课堂上,胤祐都是管纳兰叫师傅,忽然叫他的表字,纳兰就明白,虽然书房里没有西洋钟,但是七阿哥心里有,这是提醒他,该下课了。

    这时候,外面也传来几位阿哥的交谈声。纳兰低头看了一眼书本。虽然内容讲得不多,但该讲的都已经讲明白了。

    七阿哥这么着急,那就下课吧。

    哪知道胤祐又拿出了那本陈迦陵文集,指着上面的一句说道“容若,这句我看不懂,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胤祐经常自己看一些诗词或者文章,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会拿过来请教纳兰。

    当初给他讲解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搞得纳兰眼眶都湿了,颇有些感慨,不知道与友人何时才有相聚之日。

    后来又给他讲过滕王阁序,偷偷占用课堂时间,一句一句为他讲解,整整五十多个典故,全都给他讲得明明白白。

    所以,小家伙有看不懂的地方,拿着书本过来问他,他是很高兴的。

    纳兰笑着绕过书桌,顺着小家伙手指的方向一看。好家伙,差点一口气没提起来,把自己气出个好歹。

    胤祐没察觉他的异样,还自顾自的问道“就是这句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许长。”

    小家伙又往下面指了指“还有这一句读作待君归未归,不归独坐到天明。”

    “还有还有,这个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前一忆君”

    纳兰恨不得一把捂住他的嘴,最后只是抬起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行了行了,别念了。”

    他把书拿过来问道“七阿哥,这是谁给你的”

    “我在书架上随便拿的呀。”胤祐想了想,“对了,好像是子清给我的,他那天给了我好多书,这就是其中一本吧。”

    纳兰咬了咬牙“曹子清,我饶不了你”

    于是,他立刻转身往外走,胤祐从书桌后站起来,喊道“容若你要去哪儿”

    纳兰头也不回的往外走“我去会计司。”

    胤祐和富敦对望一眼,然后招呼对方往外走“快快快,咱们也跟去看看”

    出来的时候正巧遇到了六阿哥,胤祚现在都怕了他了,远远地看到他,一闪身就躲到了柱子后面。

    他还以为小家伙会不管不顾的扑过来,问他有没有喝水。结果,人家好像没看到他似的,直接冲出了院外。

    “小七,你去哪儿一会儿该用午膳了。”

    胤祐头也不回的跑了“我去看热闹”

    纳兰怒气冲冲的闯进会计司衙门,里面正忙碌着。曹寅和几个会计司的员外郎正在核对账目,来来回回算了两遍,似乎什么地方有些出入,曹郎中一脸“别惹我,烦着呢”,但还是只能压下火气,老老实实干活。

    这时候纳兰也不便打扰,只得站在一旁等着。

    胤祐带着富敦也跟了过来,两个人躲在门后,偷偷往里看。

    富敦比胤祐大了三岁多,长得比他足足高出了一个头还要多。人又实在,探出头的时候差点被发现了,胤祐赶紧一把将他拽回来。

    胤祐问“你看到什么了”

    富敦如实作答“看到我阿玛站在旁边,手背在身后,握紧了拳头。”

    他咬了咬下唇,补充道“可能是要等曹大人忙完了,直接上去揍他。”

    胤祐缩了缩脖子,虽然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容若为什么要揍曹寅,但是他知道,这事儿肯定和自己以及那本文集有关。

    这时候会计司的工作终于忙完了,其他人各自散去,准备休息片刻,吃午饭。

    曹寅一个人坐在桌子旁边,仰靠着将脑袋放在椅背上,拇指和食指用力捏了捏眉心。

    他明白皇上的意图,将他弄到会计司来成天跟钱打交道,说到底也不过是有朝一日让他继承他爹曹玺未竟的事业。

    纳兰一见周围的人都走光了,这才杀气腾腾的冲过去,“啪”一声将那本书掷在桌上,拳头捏得“咔咔”作响,二话不说,一拳就挥了过去。

    曹寅反应那叫一个快,拳脚还没落到他身上,他就往后一退,带倒了椅子,整个人也弹了开去。

    胤祐兴奋的大喊“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咱们快去看看”

    纳兰和曹寅从屋里一路打到了院子里,胤祐拉着富敦在一旁看热闹“你说,他俩谁会赢”

    富敦想也不想的答道“当然是我阿玛”

    胤祐摇摇头“我觉得子清会赢。”

    纳兰拳掌相加,脚下也不听,逼得曹寅连连后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眼看被对方逼到了墙角,纳兰一拳朝他胸口袭来,他退无可退,便大声求饶“成哥儿手下留情,我输了,输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