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第 69 章

作品:《[清穿]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皇贵妃一愣, 很意外儿子竟然能起出这样的名字,甚至还有点小骄傲。伸手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笑道“你这个小学渣, 肚子里总算有了点墨水。”

    胤祐诧异道“原来墨水也能吃进肚子里, 书桌上还有一块。下次炼字的时候,熹姑姑磨好了先拿给额娘尝尝。”

    皇贵妃白他一眼“呵呵, 你还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小家伙骄傲的晃了晃脑袋“那可不。”

    胤祐真的很喜欢他的小矮马, 因为他俩的个头一般高。踏日只有一米左右, 属于这个品种中等偏上的身高。

    胤祐也只有一米左右,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里面,还没达标。

    老母亲看着他发愁啊, 转念一想长得矮一点都不叫事, 她要求不高,只要小家伙的腿赶紧康复就行。

    其实胤祐的腿没什么问题,走路姿势什么的和生病之前没有多大区别,也看不出什么, 摸起来肌肉的张力有点低,但也还在正常范围。

    就是这小崽子只要多走几步就吵着走不动啦,撒娇耍赖要抱抱。

    皇贵妃有时候都分不清楚他究竟是想要抱抱, 还是真的走不动。

    但孩子是不会说谎, 也不会装病的。大概因为在恢复期, 肌肉多少有些无力。

    胤祐特别喜欢他的小马驹,送来的当天他就牵着对方绕着承乾宫的院子走了好几圈。

    皇贵妃靠在门口看着他, 现在倒是腿脚挺利索, 走了那么久也没听他个“累”字。

    矮种马虽然长得矮,但是体格强健,四肢粗壮, 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也没有问题,更何况是一个三十斤左右的孩子。

    这个品种的马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因为性格温顺,可以当做宠物饲养,是孩子们很好的玩伴。

    胤祐拿着一根胡萝卜投喂他的新朋友,忽然自问自答的说了一句“小马怎么读horse”

    皇贵妃立刻纠正他“人家可不是horse,它叫ony”

    胤祐歪头“ony”

    “对,以前见到的那种正常体型的马叫horse,这种小矮马就叫ony,记住了吗”

    “好的,我记住啦”

    第二天一早,胤祐就迫不及待牵着他的小ony上路了。

    赵诚给他牵着马,他坐在踏日的背上,旁边各跟随两个太监,悠然自得的往乾清宫的方向去。

    一路上不管遇到谁都会主动停下来跟人家打招呼。

    “荣妃娘娘,你看,这是我的ony,它叫踏日,名字是我起的哦。”

    这句话里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荣妃听不懂,疑惑的问“你的泼尼那是什么”

    小家伙耐心的解释“ony,英吉利语,就是小矮马的意思。”

    荣妃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又摸了摸他的脑袋“七阿哥真厉害,连洋人的话也会说了。”

    “没有没有,我还在背单词。”小家伙倒是很谦虚,又向荣妃挥了挥手,“我走啦,荣妃娘娘拜拜”

    荣妃也朝他挥了挥手“不用拜了,快去吧。”

    到了没人的地方,胤祐就吵着要从马上下来。赵诚问他“咱们距离乾清宫还有好一段路呢,七阿哥还是坐好吧。”

    小家伙不听不听,坚持要下来。众人不解,但又不敢违拗主子的意思,只得把他抱下来。

    走了一段路,大概小家伙自己也有些累了。于是,摸了摸小马驹的脑袋“踏日你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我又要上来了哦。”

    众人“”

    怪不得骑一会儿马就得下来走几步,原来他是担心把马累着。

    赵诚又只得把他抱上去,并劝他“七阿哥,您就安心在上面坐着吧。这点路对它来说不算什么,它一点也不累。”

    胤祐摸摸踏日脑袋上的一撮呆毛,问它“踏日,你累吗”

    马儿打了个响鼻,就像在回应他,忽然加快了脚步,走的那叫一个欢快。

    前两天来乾清宫上学,走一半,胤祐就吵着说腿没力气,吵着要额娘抱他。于是,皇贵妃干脆把他抱回去多休息两天。

    康熙听说之后,又找来太医询问。太医对这个病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只能大概跟皇上解释一下“七阿哥这个病叫小儿麻痹症,下肢肌肉萎软属于并发症。预后不错的话数月能恢复,若是预后不好,可能会留下终身残疾。”

    康熙一听,差点没让人把太医拖出去打一顿,但这跟人家太医也没什么关系,只能挥挥手让他想办法,务必尽全力医治七阿哥。

    他看儿子走路也没什么大问题,冷静下来想一想,或许没有太医说的那么严重。

    但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也要几个月才能康复。这么一琢磨,他就立刻派人去御马监给他挑了这匹矮种马送过去。

    阿玛和额娘都在为他的腿担忧不已,只有小家伙自己不怎么在意。骑着他的小马驹,在路人羡慕的目光中,来到了乾清宫。

    他来的时候康熙刚好下了早朝没多久,换了衣服正在南书房和几位大臣说起黑龙江那边的战事。

    胤祐来的时候,明珠、佟国维几位议政正从里面出来。

    两个老头老远就看到了他,胤祐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目不斜视的就要往里走。

    到了门口,梁九功要进去通报,胤祐便在一旁站着。

    俩老头在另一边站着,明珠低下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目光。

    胤祐知道这是容若他阿玛,平时容若提都不愿意提,还时常说宁可生在寻常百姓家,可见这个阿玛对他一点都不好。

    明珠想到前几天的事情,听说儿子差点没命。父子俩虽然政见不合,但容若毕竟是他的儿子,嫡长子,从小请徐乾学、顾贞观这样的汉人名士教他读书,培养成才,哪儿能真的不关心他的死活

    听说前两天七阿哥生着病,硬是将容若叫进宫来,情真意切。后来听容若身边的小厮讲起,那天容若要不是进宫,就又去跟那帮狐朋狗友鬼混,生着病还去喝酒,根本就是作死。

    但自从见过七阿哥之后,容若整整拖了六七日不见好转的病情,第二日就好了大半,没两天竟然痊愈了。

    现在大家都在传,他差点逼死自己的儿子,是七阿哥救回容若一条命。

    思及此,明珠不由往前迈了一步,躬身道“七阿哥。”

    胤祐几乎没跟他说话过,他也不喜欢跟这些老头子说话,忽然听到他叫自己,吓了一跳,默默往后退了半步。

    这时候纳兰和曹寅两个人从大殿另一边拐过来,正好看到眼前的情景。纳兰颇为不满的叫了一声“明中堂。”

    明珠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对方眼里满满的警告意味,老父亲叹一口气,什么也没说,匆匆走了。

    曹寅忍不住扭头去看纳兰,轻声道“成哥儿,你出息了呀。”

    纳兰暗地里拿胳膊肘撞他“闭嘴”

    明珠走了,佟国维纠结了半天,还是忍不住朝胤祐走了过去。

    他知道康熙很介意这些,所以平时都很注意,避免与七阿哥有任何形势的接触,一年到头也就是孩子生辰的时候送点贺礼,但也少不了四阿哥那一份。

    但是听到他前不久生了一场大病,而且是十分凶险,严重了会致死致残的大病,多少有点害怕。

    皇宫里的孩子,说没就没的太多了,他女儿进宫这么多年,膝下就这么一个心肝宝贝。别的不提,先祈祷他能平安长大。

    胤祐也没跟佟国维说过什么话,对郭罗玛法的印象大概比对明珠和索额图好那么一点,就是没有什么印象。

    见他忽然蹲在自己身旁,还有些新奇这老头怎么回事,双手在他胳膊腿上摸了摸,喃喃的念了一句“没事就好”,而后也没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胤祐歪头,心想这些老头一个比一个奇怪,就跟在庙里见到的那个老和尚一样奇怪。

    南书房内,康熙刚坐下来喝了口茶,听到梁九功禀报说七阿哥来了,赶紧让人把他带进来。

    小家伙被耳提面命多少次,现在进了南书房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第一件事就是给阿玛请安。

    倒是阿玛有些不讲规矩了,看到他第一眼就招了招手,叫他过去。

    胤祐哒哒哒哒一路小跑就来到了阿玛跟前,康熙看他还挺利索,没发现腿脚有什么毛病。

    但他还是不放心,把儿子抱起来上上下下的捏了捏,尤其是他的两条小腿。捏得小家伙痒痒的,靠在他怀里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康熙问他“小七哪里不舒服”

    胤祐眨了眨眼“现在没有不舒服。”

    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不会装病,舒服就是舒服,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很多时候没办法准确形容自己身体的感受,所以小儿科又称为哑科。

    康熙又问“那什么时候会不舒服”

    “走路的时候,软软的,走不动。”

    这个情况和太医说的八九不离十,看来真是一个需要长期康复的过程。

    他搂着儿子捏了捏他的下巴“要不这两天就不读书了,回去休息。”

    本以为儿子会对他这个提议欢呼雀跃,因为这小家伙每次一提起读书,脑子里就能涌现出个种奇思妙想,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读书。

    谁曾想,胤祐立刻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行容若说过,一日不学则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读书啦,不能再耽误了。”

    别说康熙,一旁站着的梁九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这这这竟然是从他们七阿哥嘴里说出来的话

    康熙以为自己听错了,抱着儿子揉搓“小东西,告诉阿玛,你究竟是喜欢容若,还是喜欢读书”

    “当然是喜欢容若,”小家伙顿了顿,抬头去看阿玛的脸色。康熙皱起眉头,他立刻伸手去抚平阿玛眉间的皱褶,说道,“但是也喜欢读书。”

    康熙这才满意的摸了摸他的脑袋,正想夸他两句,就听小家伙又补充了我一句“最喜欢跟容若一起读书”

    说来说去,还是喜欢容若。

    老父亲就像被儿子强行往嘴里塞了塞了一颗杨梅,又酸又涩。

    胤祐笑着扑进他怀里“也喜欢阿玛。”

    他喜欢的人太多了,但小家伙说“喜欢”两个字的时候仍旧是满满的真诚,康熙听得已经很开怀。将他放下来,牵着他的小手往外走“骑上你的小马,咱们去给老祖宗请安。”

    胤祐高兴的向阿玛炫耀“我的小马有名字啦。”

    “哦,它叫什么”

    “它叫踏日。”

    康熙问他“这名字谁起的”

    小家伙眨眨眼“我起的呀。”

    “为什么叫踏日。”

    小家伙拉着阿玛在小马驹跟前走了一圈“你看,他的四只脚是红色的,就像踩着四个小太阳。”

    康熙忽然对儿子另眼相看起来,赞扬道“这名字起的好。马踏日轮红露卷,凤衔月角擘云飞。”

    说话间,康熙亲自将儿子抱上马背。这马又矮又温顺,听话得很。老父亲仍然不放心,让赵诚把绳子牵好,又嘱咐儿子“坐稳了,拉好缰绳。”

    康熙的銮舆走在前面,胤祐骑着他的小马驹走在后面,父子俩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虽然路过的无论是妃嫔还是宫女太监,看到圣驾都必须低头避让。但皇上走过去之后,都忍不住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后面那条小尾巴。

    小矮马很可爱,坐在上面的七阿哥更可爱。

    太皇太后看到胤祐身体好起来,悬着的心也就放下去了。

    康熙担心她多想,并没有告诉她胤祐腿的事情。

    只要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胤祐自己也不会提。他刚得了匹小马驹,正新鲜着,自然是要跟乌库玛嬷分享的。

    “我给他起名叫踏日,阿玛说了,以后每天我都可以骑着他去乾清宫读书,跟在阿玛后面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心思多么缜密,就算是上了年纪,一听到胤祐的话就不难猜到小家伙是不是身体还有什么问题,否则皇帝怎么会无缘无故让他在紫禁城骑马

    但是既然皇帝不想说,她也没有问。只搂着胤祐哄他“看看,以前还羡慕苏茉儿在紫禁城骑马,现在你也可以了。”

    胤祐想想,乌库玛嬷好像说对哦。虽然阿玛总是嘴上说不许他这样不许他那样,可是他所有的心愿都在一一实现。

    从慈宁宫回来,西洋钟正好走到八点半,胤祐到了上课的时间。

    康熙让他自己去弘德殿,纳兰继续给他讲诗经。

    小家伙刚从南书房出来,一把就牵住了纳兰的手,见他已经没有了那日的病人,面色恢复到以前,是个白嫩嫩水灵灵的美人,脸上便开心的笑了起来“容若,你的病也好啦”

    纳兰见到他笑得眼睛都咪了起来“不是你治好的吗,你忘了”

    小家伙疑惑的偏头“怎么会是我治好的我又不是太医。”

    “你比太医厉害多了。”

    这时候,有人在旁边轻咳一声。两个人齐齐回过头去,看到旁边还站了个人,穿着侍卫的衣服,双手环抱在胸前,脸上的神情颇为不满。

    纳兰在胤祐耳边低声道“别说话,别看,咱们逗逗他。”

    曹寅携一家老小回京有几天了,康熙批准他先把家里安顿好,再入宫当差。今天也正好是他回到康熙身边当值的第一天。

    人家父母去世,丁忧至少二十七个月,他这还不到十二个月就回来了,就算在这丁忧的十二个月里,也在替皇上办事。

    但这也没办法,他们一家住在织造署,别人也没法住进去,正好他是曹玺的儿子,康熙用他用起来顺手又放心,他爹遗留下来的工作,自然由他先代替。

    曹寅倒没觉得自己有多惨,蒙受隆恩自然要替君分忧。

    回到宫中,见到那位正主,他心情不一定好,但是见到这位小主子,他心情忽然就好了起来。

    可是小家伙眼里就只有容若,根本没有留意到旁边还有个人。

    曹寅站在一旁,听他俩聊了这么久,七阿哥也没说转过身来跟他打个招呼。曹佐领心里委屈,忍不住傲娇的哼了一声。

    哪知道他这一声哼完,那两人直接牵着手走了

    纳兰是得了皇上批准,每日上午为七阿哥讲学,他可以不守在南书房外,但是曹寅不行。

    他刚要跟上去,梁九功就从南书房内走了出来“曹佐领,皇上让你进去呢。”

    曹寅沉吟一声,眼睁睁看着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手牵手走下玉阶。而他只得转过身来,走进南书房去。

    胤祐走到玉阶之下,又回过头来,却不见了曹寅的身影。他立刻就后回来“哎呀子清哪里去了,他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纳兰赶紧安慰他“不会不会,他应该是被皇上叫去身边了。咱们先去把今天的课上了。”

    弘德殿本来是以前皇上读书的地方,后来有了南书房,兼具读书和处理政务的功能,弘德殿就改为了康熙私人的藏书地,但里面也有一张书案,可以供帝王平日吟诗作赋,书法绘画所用。

    弘德殿对面就是昭仁殿,那是康熙的寝殿。这个院子就相当于皇上的生活区,前朝大臣一般很少来这里。

    小家伙今天上课也有些心不在焉,容若把一整篇国风周南汉广讲完了,他也没反应过来究竟讲了什么。眼睛时不时就往那座西洋钟的方向看,度秒如年似的,恨不得亲自动手把时针和分针移到下学的位置。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休字作何解”

    “”

    容若屈起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案“七阿哥,七阿哥”

    “嗯啊”胤祐转过头来,一脸茫然的看着他,“就是休是休息的意思,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在下面休息。”

    他虽然在走神,但一只耳朵却时刻在留意纳兰讲了什么。小小年纪就把一心二用发挥到了极致。

    胤祐抬起头来看向对面的纳兰,用商量的语气说道“要不咱们休息一会儿吧。”

    纳兰看了一眼西洋钟,现在已经是上午十点。上了一个半小时的课,休息一会儿也没什么。

    这时候,门口闪过一个人影,身形高挑,动作敏捷,主要是门口值守的太监没有任何反应,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纳兰立刻改了口“那我再考你几个字的字义,你答出来咱么就休息一会儿。”

    胤祐连连点头“你考吧。”

    纳兰出的题都很简单,全是他刚才已经讲过,在整首诗中较为突出的内容。

    胤祐对答如流,纳兰也很满意,便指着西洋钟对他说道“现在是十点,咱们休息二十分钟,十点二十的时候开始练字。”

    胤祐点点头,立刻站起来冲到了门边。

    他往外一张往,就看到了那个靠着墙站在门口的身影。

    小家伙兴高采烈的伸出手“子清子清”

    这个姿势和表情明显就是要抱抱,曹寅却把手背在身后,摇了摇头“我还以为七阿哥又不认识我了。”

    胤祐吸了口凉气,“什么叫又啊”

    “上次来江宁,在我跟前来回走了两趟,也没认出我来。”

    “额”小家伙灵动的大眼睛左右转了转,在脑子里飞快找借口,“那不是太久没见,你长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我没认出来吗”

    “哪里不一样了”

    “瘦了,穿的衣服也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

    曹寅点点头“好吧,这事儿就翻篇了。那刚才呢,七阿哥可不就是装作不认识我,我还以为我做错了什么,要挨罚呢。”

    小家伙咬了咬下唇,颇为不满的瞪他一眼“你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那么小气”

    曹寅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小气”

    胤祐去牵他的手,生拉硬拽,将他“请”进弘德殿来“是容若说的,要逗一逗你,让我装作没看见你。”

    纳兰正站在书案边,随手翻着那本诗经,看看明天教什么。

    哪知道他的盟友这么快就把他卖了,抬起头来若无其事的看了他俩一眼,又低下了头。

    曹寅从身后拿了个食盒出来,放在墙边的小桌上。

    “有好吃的”小家伙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还是子清对我最好。”

    纳兰“”

    食盒一共有三层,曹寅从里面拿出三个碟子,里面的点心不多,但都是他特意从江南带过来的,因为知道有只小馋猫爱吃。

    不仅小馋猫爱吃,就连书案前的某位大词人也没经得住点心的诱惑,凑了过来。

    曹寅在路上就听说他病了,病得很严重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发现那人在病中还不忘帮自己打点好祖宅,这个兄弟情义着实让他感动不已。

    他想见纳兰,可当时纳兰在宫里,他又没法进宫。等了好几日,才听说那一日在承乾宫的事情。

    曹寅心里多少有些后怕,总感觉若不是七阿哥,或许当初在江南织造署匆匆几天,就是他和挚友的最后一次相聚。

    两个人约着在宫外喝了顿酒,那人还装模作样的把酒杯倒扣在桌上,说自己大病初愈,得好好将养。

    曹寅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他纳兰成德嘴里说出来的,颇有些震惊的看着他。

    那人却说自己还有重任在身,这辈子什么也不再想,一心一意要把七阿哥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

    曹寅更是震惊,据他所知,七阿哥为了不读书,那可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能干。纳兰公子真是个勇士,给自己揽了个这么有意思的活儿。

    转念一想,他还挺羡慕的。那么暖心可爱的小家伙,谁不想长长久久的陪伴在他的左右。

    曹毅摸了摸胤祐的头“我对你好你就多看看我吧,过几日我去了慎刑司,可就不能常来乾清宫了。”

    胤祐问“慎刑司在哪儿”

    “在宫外面。”

    “啊”

    听到慎刑司在宫外面,嘴里久违的江南点心忽然就变得没了滋味。

    小家伙拉着曹寅的手“那我是不是很久都见不到你了”

    这时候纳兰插了句嘴“我看未必。”

    曹寅抬起头来与他对望,两个人都看懂了对方的意思,曹寅拿肩膀撞了撞他“去你的。”

    纳兰冷哼一声“咱们走着瞧。”

    小家伙练字的时候,曹寅也在一旁陪着。时不时还握着小家伙的手,教他写几个字。

    纳兰跟他在教学上有分歧,两个人你来我往争论半天,差点没动手打起来。

    “去去去,别来捣乱。”

    曹寅被他推了一把,纹丝不动,夸张的“啧啧”两声“大才子还瞧不起人。”

    纳兰白他一眼“你个抱狗的,一边呆着去。”

    没过一会儿,曹寅又被康熙派人来叫走了。

    西洋钟的时间临近十一点半,胤祐抄完最后一个字,交给他的师傅检查。

    纳兰看了一眼,学坏容易学好难,曹寅跑来稍稍捣个乱,孩子就被他带跑偏了。

    他在纸上点出几处“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这些都要重新写,一笔一划严格按照字帖来写,别被其他人影响。”

    胤祐按照他的要求,将那几个字又重新写了几遍,直到纳兰满意为止。

    下学之后,纳兰带着胤祐回去南书房交差。小家伙向阿玛背诵了今天学的汉广,他背书倒是很溜,就是解释字词或者句子的时候磕磕绊绊,但好歹是讲明白了。

    康熙又看了他今天练的字,还算满意,嘱咐他“回去一定要多读,多写,才记得牢,知道了吗”

    胤祐乖乖的点头“记住了”

    嘴上记住了,回去之后,即便有李熹监督,他也只是敷衍了事,不是逗狗就是遛马,干点什么都比读书写字要强。

    康熙心里仍是担心儿子的腿,也没多说什么,就让他下去休息。

    出了南书房,小家伙没着急回承乾宫,而是一路来到了上书房。

    还没进院子他就看到了大阿哥在门口站着。

    这兄弟俩有一点还挺有共同语言都是不爱读书的学渣。

    人家大阿哥文的不行,武艺却是兄弟中最拔尖的。

    反观某些小朋友,不爱读书就算了,天天喊着要当巴图鲁,却是不长个儿的小不点。

    大阿哥打老远就看到了,骑着一匹直到大人腰间那么高的矮种马,优哉游哉的走过来。

    大阿哥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眼,笑道“听说你现在是个小瘸子。”

    胤祐“”

    小家伙怒了“我才不是小瘸子”

    大阿哥笑得更是不怀好意“不瘸你走两步。”

    “走就”

    胤祐话未说完,忽然意识到大哥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

    小家伙噘嘴“讨厌”

    大阿哥摸了摸马头“这马还挺可爱。”然后又摸了摸他的脑袋,“你也很可爱,你俩真是绝配。”

    这时候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和八阿哥陆陆续续从院子里走出来,刚好听到了大哥的话。

    于是,五个人不约而同的转过头来,看了看马,又看了看胤祐,露出赞同的表情。

    果然很般配,腿都那么短。

    小家伙不无得意的向他们介绍“这匹小马驹,我的它叫踏日,名字也是我起的阿玛说我可以骑着它去紫禁城任何地方。”

    虽然有点凡尔赛,哥哥们非但没觉得不舒服,反而觉得他说话时的表情很可爱。

    大家都知道他前几天生了场大病,卧床休息了十来天才痊愈。后来又说那个病影响了腿,走路不太行,请太医给他做了好几天的针灸和推拿。

    这个弟弟自幼体弱多病,每天吃药就跟吃饭似的。太医都说七阿哥服药最乖,不哭不闹,自己捧着碗“咕嘟咕嘟”几大口就喝下去了。

    那是因为他从小喝药喝成了习惯,再苦都不觉得苦了。

    现在又要做针灸,那么长的针扎进腿里,那滋味光是想想就让大家难受。心疼弟弟都来不及,怎么还会计较汗阿玛给了他什么。

    胤禛走过去,朝他伸出手“下来,哥哥接住你。”

    他俩只相差两岁多,虽然胤禛长得高点,但是要把他从一匹马上抱下来还是有些吃力的。

    小家伙对哥哥那是无条件的信任二话不说就要朝他扑过去。

    大阿哥一把揪住了他的后脖领子,将他从马上抱下来,安安稳稳的放在地上“你还真是营养都长在了别的地方,没长脑子。这要是摔下来,不瘸也给你摔瘸了。”

    胤祐缩了缩脖子,没敢反驳,大哥凶是凶了点,但也是担心他。

    此时,五阿哥、六阿哥和八阿哥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关心他的病好了没有,腿怎么样了。

    三阿哥站在一旁,脸上始终带着他一贯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胤祐。看起来精神倒是不错,活蹦乱跳的,嘴皮子还利索,应该没什么大事。

    胤禛住在阿哥所,平时课业繁重,没什么时间回承乾宫探望弟弟,但他是真的惦记又心疼。

    尽管什么也不懂,他还是蹲下来摸了摸弟弟的腿问他“疼吗”

    胤祐摇摇头“不疼。”

    胤祺在旁边问“不疼就是好了吧。”

    胤祚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好了汗阿玛怎么还会让他骑马,肯定是瘸了。”

    胤祐“我没”

    胤祺扭过头来吼道“没瘸”

    胤祚不服气,又后悔去“瘸了”

    “没瘸”

    “瘸了”

    “”

    胤禔觉得他俩太吵,转身又进了院子。快到饭点了,侍卫一会儿就把饭食送过来。

    三阿哥过来捧着胤祐的脸蛋儿揉了揉“生这一场病,又瘦了,这得吃多少才能补回来。”

    胤祐直接冲他张大了嘴“啊”

    三阿哥快叫他萌死了,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只摸出几颗松子儿,剥了壳丢进他嘴里。

    小家伙是来者不拒,什么都能吃得很香。

    那边关于七弟究竟瘸没瘸的话题,胤祺和胤祚最终也没争论出个结果,两个人面红耳赤的瞪了对方一眼,又同时扭头走开了。

    只有胤禩,从头到尾安静的站在胤祐身旁。想说话,可哥哥们都在说,他又插不上嘴。

    胤祐来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一个问题,来了半天,兄弟几个都见着了,就是没见着太子。

    他伸着脑袋往院子里张望了一下“太子哥哥呢”

    三阿哥回过头去也看了一眼“还没下学吧。”

    今日为太子讲学的师傅是耿介,和汤斌年纪差不多,也是个爱拖堂的老学究。但贵在人品才学出众,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正直不阿。

    胤祐进了院子,东边书房的门才正巧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师傅。

    看到诸位阿哥,尽管师傅年事已高,却还要一一向几位孩子行礼。因为这就是规矩,他们是皇子,身份高贵,就算是老师,也要向他们行礼。

    胤祐对人一向有礼貌,对方向他躬身行礼,他也向对方回礼,并且主动站到一旁,让师傅先过。

    等耿介走远,胤祚才提醒他“汗阿玛说了,咱们在课堂外不用向师傅行礼,他们都是咱们的奴才。”

    胤祐没有跟六哥争辩什么,因为他分明记得,太子在课堂上,对汤斌也是礼数周全的。

    小家伙抬起头来,一眼就看到了从书房走出来的太子,毫不犹豫的扑了过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