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品:《芙蓉塘外有轻雷

    “刚才徐洋约我吃饭呢。”

    还在他腿上坐着,晃来晃去满不在乎。

    他往她腰上掐一把。

    “别激我啊。”

    她怕痒,笑着躲,从袋里掏出那包糖。

    “买糖了”

    “发的。”

    剥一颗往他嘴里塞。

    他躲:“吃馄饨呢。”

    便塞自己嘴里。

    “今天圣诞节,你不带我出去玩吗”

    他拍拍堆起来的试卷:“改作业呢。”

    “不能明天再改吗”

    “明天有明天的事儿。”

    “我注定和圣诞无缘了是吗”

    “和我有缘不就行了。”

    “你慢慢改,我出去逛逛。”

    站起来。

    没站起来,被拽回去。

    “你陪我改。”

    “那也得站起来啊,挡着你怎么改”

    抱孩子似的从后面圈住,下巴支在她肩头。

    “怎么不能改”

    判一道题。

    “还暖和。”

    宋唐咯咯地笑。

    脸颊上若隐若现的红,眼尾有新的色彩。

    “化妆了”

    “今天搞活动,陪小孩儿跳舞时化的。”

    扭头:“好看吗”

    “好看。”

    什么时候不好看。

    又扭回去,抢了笔。

    “我帮你改吧。”

    盯着试题半天不动。

    “改啊。”

    撸了撸卷子:“你说。”

    他笑:“对。”

    划一道勾。

    “错。”

    再画一把叉。

    “批注,幂等律。”

    不会写。

    “杨幂的幂。”

    “你还知道杨幂”

    “不是你给我普及的么。”

    写上幂等律。

    郑雷看了看:“这字儿怎么还这样。”

    “怎样了”

    “……挺好。”

    继续改。

    他手机忽然响了,拿起来一看,兰夏发的微信。

    “你在香港的活儿我接手了,放心吧,不会让你失望。”

    顿了顿,又将手机放回去。

    怀里的人儿像具火炉,他把手伸进帽兜下,更暖,整个脑袋都埋进帽兜。

    “好想吃小龙虾。”

    说话时后背颤动,似从身体发出的声音,闷闷的响。

    “不是刚吃了饭”

    “又饿了。”

    “抓紧改,改完带你吃小龙虾。”

    于是抓紧,很积极的样子。

    忽然顿住:“这不是你的工作吗”

    “你抢了就是你的。”

    就这,俩小时的事儿非干成三小时。

    俩星期后的周三,郑雷照常上课。

    课后照常走得毫不犹豫。

    去办公室的路上却被人堵住。

    来者穿着长款大衣,披肩长发高跟鞋,敞开的扣露出件素色连衣裙。

    “帮了你这么大忙你也不感谢我”

    “他们找的你,和我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在我的坚持下最终成果加上了你的名字。”

    他看着她,没说话。

    “还不谢谢我呢”

    “……走吧。”

    “干嘛去”

    “请你吃饭。”

    兰夏跟在他身后,展露嘴角露出个笑。

    吃饭时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给你发微信你不回的那天。”

    “……”

    “我考回来的,以后咱俩还是同学。”

    “这项目最后用的什么方法”

    “按你的思路顺下来的。”

    又说:“今天不给你讲了啊,刚回来,累死我了,还有好多事儿没办,搞定了再慢慢儿跟你汇报。”

    是真的。

    办了手续搬了宿舍,还去实验室报过到。

    人一到,名气也出去。

    他们这专业竟能出这么一大美人儿,刚到时就红透了。

    但成天跟着郑雷转,一起做实验一起开会,还一起吃饭,没人敢靠近她。

    周五。

    又待实验室工作。

    郑雷检查材料,递给她:“这组数据不对。”

    “我也发现了,应该是公式有问题,我换一种算法。”

    算去了。

    郑雷看看表,快七点了。

    “要是不好算先过,得过完初审……”

    “我知道,明天上午出结果嘛。”

    另一同学转头。

    “你俩配合得还挺好。”

    “那是,我们高中那会儿就是出了名的配合默契。”

    郑雷的注意力还在那堆材料上。

    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兰夏抬眼看了看,宋唐的笑脸在屏幕上跳跃。

    他拿了手机出去了。

    “干嘛呢”

    “实验室。”

    “又忙工作呢”

    “嗯。”

    问她:“吃饭了吗”

    “吃了,西红柿鸡蛋盖饭,可好吃了。”

    笑。

    “明天来看我吗”

    “上午得开会。”

    “那我过去看你吧。”

    “行。”

    准备挂了。

    “诶我还没说完呢。”

    “你说。”

    “我们舞蹈班的萌萌你还记得吧,之前和你说过的。”

    “嗯。”

    “她家出事了,她爸昨天出了车祸……”

    郑雷看看手表:“宋唐。”

    “嗯”

    “我这儿还有事呢。”

    “行,那你……”

    挂了。

    她看着手机愣了愣。

    其实也没有那么急,是兰夏拍他肩膀叫他看重算的数据,他先接了资料,顺势挂了。

    隔天上午。

    宋唐在会议室门口等了俩小时。

    那墙上镶了一面玻璃窗,很轻易看清内部构造,看人就更容易了。

    她第一眼看到兰夏时很震惊,说不上来什么感觉。便一直看着,她穿着黑色西装,胸前一粒扣,内里一件白衬衣,腿上一条西装裤,搭配黑色高跟鞋。

    对着ppt一阵讲解,她不仅听不清也看不明白,连串的符号数字和图表,全篇幅的英文。虽然她英文不错,但大段的专业术语还是难以消化。

    二十分钟后讲完了,换一人接着讲。

    兰夏跟桌前坐了会儿,忽然推门出来。

    看见宋唐也不意外。

    “你来了”

    宋唐点头。

    边比划边去饮水机接了两杯水。

    问她:“你喝吗”

    宋唐摇头。

    “那我先进去了。”

    便进去了。

    放一杯在郑雷面前。

    那水似乎很烫,还冒着热气。

    又过去二十分钟,场面忽然变得激烈。

    一桌之隔的两拨人马似乎吵起来了,窗户外都能看见有人快速翻动着嘴皮子面红耳赤。末了,还有人拍桌甩袖子。

    接着,有人起立开门往外走。

    郑雷紧随其后,将那人堵在门口,还试图劝解。

    “没什么可说的,这计划不可行。”

    并不听劝,抬腿走了,风一样快。

    剩下几人面面相觑。

    兰夏拽他胳膊:“算了,先让他冷静冷静,过几天再说。”

    便又回了办公室。

    冷静的商量了一会儿,兰夏又放了ppt,讲述香港项目的事儿。

    这回轻松多了,几人互相讨论。后不知兰夏说了什么,还笑成一团。郑雷也笑,并不夸张,嘴唇抿出好看的弧度。

    宋唐坐那儿看了很久,再看看时间,快三点半了。

    发一条微信:“你要是忙的话,我就先回了。”

    郑雷掏出手机一看,楞了一下,收了手机出来。

    “等久了吧”

    脸上带着歉意。

    “你忙完了吗”

    “完了。”

    又进去拿了外套,和几人打了招呼,带着她下楼了。

    吃饭时给她夹菜,看上去有些疲惫。

    “项目不顺利吗”

    他淡淡的应了一声,很不顺利的样子。

    顿了顿:“兰夏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周。”

    等了好一会儿,他没有细聊的意思。

    “你们又在一个组吗”

    点头。

    为这计划早上中午都没吃饭,饿过劲儿了,看着桌上的菜也没什么胃口。

    看他那样子,宋唐也没胃口。

    俩人没吃多少就撤了。

    在路上走着时宋唐有一搭没一搭和他说话,说学校说工作。

    “对了,昨天和你说的萌萌……”

    还没说出来。

    他手机响了。

    兰夏来电:“我找了个中间人,和他是同一个羽毛球队的朋友,说他每周六晚八点到九点半都会去综合管打球。”

    看看表,七点半。

    “综合管见。”

    挂了。

    看着宋唐:“你去宿舍等我。”

    能说什么呢,总不能耽误人正事儿吧。

    去了宿舍。

    他已提前打了招呼,宿舍一人去实验室刷夜了,另一人在。

    都是老朋友,和她打了招呼各干各的。

    她其实没什么干的,坐那儿玩手机。

    那同学在电脑上干完了工作,洗了俩苹果,递给她一个。

    “郑雷最近可忙了吧”

    “我都习惯了。”

    笑:“他最近那事儿可费劲了,怎么那么执着呢”

    “什么事儿”

    “你不知道啊”

    摇头。

    “他最近和一卖硅树脂的杠上了,硅树脂你知道吧,是一种热固性聚硅氧烷聚合物,具有高度交联结构和机树脂及无机材料的双重特性。”

    宋唐皱眉。

    “算了,你也不懂。就是一卖材料的,降解材料,降解材料你知道吧,就是……”

    “我知道。”

    那同学点头:“反正就是那儿有一工作机会,方方面面都还行吧,他想去,但导师不建议他去,实验室研究还没完呢,加上别的事儿一大堆,也不可能放他。他倒好,来劲儿了,研究人公司的分析报告,搞起化学来了,听说还搞了一什么计划,准备讲给人听,估计就这两天的事儿。”

    宋唐明白了,什么这两天哪,就今天上午的事儿,还有刚才的综合管打球,都是一件事儿。

    不太爽的是这事儿竟是从别人口中知道,俩人每天那么多次通话,一天一句也够说全了吧,偏一个字儿不说。

    吃完苹果,那同学开了电脑看美剧。看的生活大爆炸,谢耳朵在白板上画了一堆符号。

    同学暂停,研究了一会儿。

    “这是什么”

    “gross-pitaevskii方程,这方程表达的是全同玻色子量子体系的基态。他俩研究的是quantum gyroscope,就是量子陀螺仪,这个量子陀螺仪啊……”

    宋唐又皱了皱眉。

    同学解释完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点点头。

    内心总结:很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