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品:《只要和你在一起》 乔茵直觉这声音熟悉,话音一止,愣了一瞬才转头看过去。
那头小谢还在不明状况地问她“才八百块一晚”
北城物价高,这几年更是连郊区到不能再郊区的房价都飙升到了一万开外。
八百块钱,连块地板砖可能都买不到。
手机里“啪啪”按键声一顿响,乔茵对着就站在她三步之内的男人看了几秒,然后无比机智又心虚地捂紧了听筒。
“我等会儿”
话还没说完,小谢那边没了杂音。
乔茵听见她说“他昨天开的是宾利吧”
旁边那人视线还落在她身上,轻飘飘得有些漫不经心,像是等她把这通电话给讲完。
乔茵头一偏撇开视线,也轻飘飘应了一声。
小谢“我刚才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二手价位二百万算的话,八百块一晚,他要工作2500个晚上呢”
乔茵“”
“小乔,你算算这得多少年啊”
算个屁算。
乔茵觉得从一开始接这通电话就是个错误,她得及时悬崖勒马,不等小谢那边敲计算器的声音停下,直接把电话给挂了。
周遭终于安静下来。
初春没有鸟叫也没有蝉鸣,就只有院子里戳着的一排景观灯亮着,安静得诡异。
乔茵咽了咽口水,再转过头的时候,闭口不提刚才“八百块”的事,嘴角一弯,整张脸干净明媚“韩”
“小纪”
不远处突然有男声横插进来,乔茵的招呼还没打完,后两个字又被这么原封不动地堵了回来。
魏延已经大步过来,像是走进了才注意到站在了男人影子里的乔茵,眼神一转“哎”了一声,“小乔,你怎么在外面站着”
乔茵晃了晃手机“接电话来着。”
魏延应声,很快又把关注点拉回到客人身上,“对了小乔,这是你纪叔叔,上次给你介绍来着,你还记得吧”
“”
原来不姓韩啊。
乔茵心跳没由来地就快了起来。
魏延见她走神,一巴掌拍过来,声势浩大但是动作温柔“愣着干什么,打招呼啊”
乔茵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张了张嘴,试了几次才发出声音来“纪纪叔叔。”
语速极快的一声,因为羞耻过度声音也不大,细细地像是蜜蜂绕了一圈。
那人眼睛轻眯,喉结轻滚,像是轻“嗯”了一声。
乔茵刚要松一口气,又听他说“没听见。”
乔茵用了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在陪宋女士打游戏中催眠着自己忘了昨天的事。
半个小时后,在连续被吊打七八次之后,连同样是菜鸟的宋女士都开始嫌她菜,把她往边上一推“去去去,工作去。”
乔茵于是被赶到了沙发的一角。
半分钟后,笔记本开了机,她刚要继续写稿子,编辑的消息就弹了出来乔乔,你给我的怎么不是徐佳的稿子
乔茵抬了抬眼,对面那俩男人在下棋。
乔茵记得魏延刚追宋女士的时候,她才十五岁。
他比宋女士小几岁,都能抱两块金砖的年龄差,现在也不过才三十六岁。
旁边那人比他更小,今年二十六岁。
按照宋女士刚才跟她说的,这两人的父辈是多年好友,同是国画大师,年轻的时候一起下乡采过景,是一起喂过蚊子的交情。
本来老一辈年纪还差不多,结果一个早婚早育,一个晚婚晚育,到了这两个人,年龄差一下子就拉到了十岁。
乔茵盯着那俩人看了几秒,直到那人不经意抬了下头,她才又把视线收回来。
编辑的消息已经发过来一长串乔乔,主编问你怎么回事。
没拍到还是别的原因
徐佳那边还没有媒体爆过料,她又说专情人设,这种人劈腿的一手新闻最值钱了。
乔乔
乔茵回了三个字没拍到。
回完之后,乔茵合上电脑,又往宋女士那边凑了过去,小声问“妈,纪叔叔叫什么啊”
“你不知道他”宋女士难得把心思从游戏上分给了她几分,“不应该啊他不是跟你一个行业的吗”
乔茵“”
干他们这行的人多了去了。
“前两年在华尔街日报工作来着,”宋女士又低下头,“好像挺厉害的。”
这个提示管用,乔茵一下子就知道了。
能在华尔街日报任职的华人本来就不多,对方又姓纪,乔茵只用了两秒钟,就知道了他的名字。
宋女士话匣子一拉,话滔滔不绝地往外蹦“前段时间我跟你魏叔在机场见到他还跟他提你来着。”
“提我什么”
“都是做新闻的吗我跟他说如果碰上了,让他照顾照顾你。”
乔茵“”
怪不得知道她叫乔茵,还知道她是记者。
话刚说完,宋女士“啊”一声又死了。
她干脆不玩了,丢开手机笑眯眯地捏了捏乔茵的脸“你知道小纪跟你魏叔关系没错,前几年没联系是因为人家在国外照顾照顾你也没什么见外的,再说了,他比你厉害一点儿”
“厉害一点儿”乔茵皱眉。
“好了好了,厉害太多了。”
乔茵没说话,抿了下唇,一双眼睛莹莹亮。
可不是厉害太多了么。
乔茵从上大学就开始剪报纸上的精品报道,“纪寒声”这个名字,在她的剪辑本上出现了不下五次。
他们干纸媒的,名字和长相对不上很正常。
再知名的媒体人,不是同事的话,可能根本都不知道长什么样。
就比如,乔茵之前一直以为,纪寒声是个不下四十岁的、光名字好听的、和她们主编一样油腻腻的地中海。
到了今天,乔茵完全把以前的观念推翻。
两人隔了四五米,乔茵趁着男人没注意到她的视线,仔仔细细把他从头到脚都打量了一遍。
眉目干净,细致又温柔。
宋女士凑过来“长得还挺好看的是吧”
乔茵无意识点头。
“对了宝贝,你以后别纪叔叔的叫了,把人家叫的跟四十岁一样。”
乔茵“”
纪寒声今晚是来送画的。
纪老闷着头画了一个多月,前几天跑去长白山散心了,画就只能让自家儿子先送过来,然后再由魏延交给他老子。
四个人转了一个圈,年纪小的两个成了纽带。
本来就是饭点,那人连推辞都没推辞一句,下着下着棋就下到了饭桌上。
乔茵一顿饭吃得战战兢兢,全程连头都不抬一下,宋女士给她夹什么她就吃什么。
宋女士可满意了,一股脑给她宝贝女儿夹了一碗她平常不怎么吃的猪蹄。
乔茵啃的费劲,更费劲的是,饭桌上其他几个人的话题转移到了她身上。
宋女士又夹过来一块猪蹄“宝贝什么时候转正啊”
“明天”
乔茵顿了一下,“就不干了。”
宋女士立刻忧心起来“累吗”
“没有,打算换个报社。”
她这人一向有主见,想做什么基本不跟家里人商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先斩后奏。
前几天她就已经给其他报社投了简历。
宋女士“嗯”了声,“先说好,不能做深度调查。”
“社会民生类的最好也不要跑,女孩子不适合做这种新闻。”
朝五晚九,甚至人身安全可能都没有保障,宋女士一想起前几年有个跑社会的记者,有一次去地震现场报道的时候,被余震砸下来的石头砸成了植物人,她就开始心悸。
怕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宋女士还特地问了下纪寒声的意见“小纪,你说是吧”
乔茵没说话,一抬头,刚好和对面男人的视线对上。
那人眉角轻佻,眼眸深深,半晌,乔茵听见他“嗯”了一声。
“”
还真是巧了。
乔茵在简历上写的意向部门,就不偏不倚的是这四个字社会部门。
她连猪蹄都啃不下去了,胡乱扒了几口饭之后,碗一推筷子一放,“妈,我先回去了。”
“今天就在家睡吧”
“不了,有东西忘带过来了。”
乔茵跑去茶几上抱笔记本,宋女士跟过来,把围巾在她脖子上绕了一圈又一圈。
等她捂得严严实实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那辆宾利停在门口,副驾的车窗降下来,乔茵看不见男人的脸,视线所及之处只有那双干净漂亮的手,无比随意地轻搭在方向盘上。
然后男人的声音从里面穿出来,被凉风一带,清清冷冷“一起。”
宋女士还在门口翘首看她,乔茵哈了口气,围巾一扯坐进了副驾驶。
乔茵租的公寓在市中心地带,距离魏家别墅大概二十分钟车程。
一言不发的话实在太尴尬,乔茵憋了半分多钟,才憋出来一句道谢的话“谢谢纪小叔叔。”
她实在太听宋女士的话了,宋女士嫌“纪叔叔”显老,她就在前面加了个“小”字。
简洁又大方。
纪寒声“嗯。”
乔茵松了口气,开了手机热点,然后打开笔记本联网,登录邮箱一看,一封新邮件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她前几天投的简历有了回复,
乔茵大学读的是中传,又拿了四年的奖学金,基本不愁找工作的事。
她底气十足,点开一看,那封回复里果然开头就夸了她一通。
小姑娘五官都小巧而且精致,就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连敲键盘的声音都放的很轻。
纪寒声从后视镜里瞥了她一眼,差点就闯了个红灯。
乔茵根本没注意红绿灯的事儿,一目十行地往下看,然后在底下看到一串电话号码。
上头附了一行字乔小姐,我们报社的老师们实习生可能都招满了,我这边再跟我们总监确认一下,您自己也可以提前联系一下他。
乔茵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输入那串电话号码。
拨出去的同时,车刚好停在她的小区门口。
乔茵再次道谢,余光瞥见男人放在仪表盘上的手机屏幕凉了一下,她没在意,刚要下车,手机“嘟”的一声,那头把电话给挂了。
乔茵一愣,手在门把手上一顿,车门都忘了开。
下一秒,她继续打。
然后那头继续挂。
乔茵皱了下眉,觉得今天是邪了门了,再想打过去,就听见纪寒声开了口“人就在你旁边坐着,还打电话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