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作品:《靠祖传手艺活在七十年代

    陪床的老太太见大夫过来赶忙站起了身。

    负责把叶桑带过来的大夫摆手安慰道“您坐着就成,我只是带叶大夫过来给您女儿摸摸脉。”

    叶桑打量了眼床上病人,对方约摸四十出头的年级,一头枯黄的短发,脸色蜡黄发暗,本来正在闭眼睡觉,可能是听到了他们的动静,动了动眼皮就睁了眼。

    “梅子,大夫要给你摸脉,把手伸出来。”陪床的老太太凑到闺女跟前,边小声解释边把闺女手从被子里拿了出来。

    见老太太这么顺从叶桑挑了挑眉,难免有点意外,因为年龄原因这半个月她在安洋公社被无数生产队员质疑过已经数不清多少次了,都是觉得她年纪不大,看病应该不行的。

    自古以来国人找中医好像都喜欢找上了年纪的,而且年纪越大越放心。

    关于这位入院以来的病情跟症状专门被记载在一个文件里,所以叶桑倒也没多问,只是给切了下脉。

    然后发现病这种东西果然不能照常理去想它。

    切完脉叶桑没多说啥,反而是老太太在一旁紧张的问了句“大夫,梅子啥时候才能见好啊”

    自打住进医院老太太就把一切都交给了大夫,人家说啥她干啥,毕竟闺女的病外面医院都说没办法,这次听眼熟的大夫说眼前这个年纪看着不大的大夫要给闺女摸脉她也是半点不质疑。

    不过跟他们差不多时候住进来的大部分都已经出院,就算还在院里的也肉眼可见的好了不少,只有他们,看不大到多少希望。

    这种场面叶桑还真不怎么会应对,知道要说点安慰的话,但她张了好几次口终究没法说一句承诺,因为承诺终究太虚。

    还是跟着一起过来的年轻大夫有经验,他熟练地安慰人道“大娘,您闺女情况特殊,得慢慢来。”

    回到办公室有个负责王红梅的年纪稍长的大夫,用一种很谦虚的口吻问叶桑“叶大夫咋样是不是得给她单独开个药方”

    “恩,要改一下,不然天天喝这么多药她身体受不了。”

    “说起来我们之前写过一张,不过总感觉缺点什么,要不然你给看看”

    那张药方是不少人一起瞎琢磨出来的,现在一听这话,参与过的都掉头看向叶桑。

    之前的药方大伙做临床试验只是根据最原始的方子加减药量,都没敢私自改过。

    这次遇到这个病人大伙没办法才想着改一下。

    基于保密原则,临床试验组又没老大夫坐镇,改出来后都觉得不大行还不敢私自给别人看,所以就迟迟没敢用到病人身上。

    办公室里负责临床的几个都知道叶桑本事大,不会说跟别人一样低看她一眼,多数还因为她写出的药方觉得她天生就该端这碗饭。

    天赋这种东西高到一定程度只会让人仰望,嫉妒这种情绪真的很难会再出现。

    看完药方叶桑道“这个药方改几味药就可以用。”

    药方能被改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算很成功,不过因为他们不是方子的原始创作人,对四味药方里的药材把握还不是很精准。

    如果这药方让他们再研究一段日子,叶桑倒相信他们自己也能看出问题。

    改完药方给病人吃完,观察半天见没出现什么副作用,下午叶桑就回去了。

    到家第一时间她就把自己即将转正的好消息告诉了叶平湖跟赵水柏。

    “真的那你往后也是端铁饭碗的人了我得写信告诉咱娘。”叶平湖听到消息后比叶桑这个当事人还激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要告诉家里。

    “是该写信回去告诉亲家母。”赵水柏一脸赞同的点完头还不忘叮嘱叶桑道“快过冬了,桑桑,前几天你大娘拿了些布过来,你记得把布跟你哥写的信一起寄回去。”

    没等叶桑说话,叶平湖先摇着头给拒了“爷爷不用,家里有,每年冬天我娘跟嫂子她们都会织不少布,我娘存了不少呢。”

    织布是不假,至于这个存了不少水分大到叶桑没忍住多看了她哥一眼。

    “有也得寄回去,这是空青他大娘替空青给你们家准备的冬礼,是个礼节,你们小孩子不懂。”

    孙子不在家,给亲家的一应节礼赵水柏比谁都上心,就怕叶家那边嫌他们礼节不到位,心里有隔阂。

    本来叶平湖是觉得他妹还没嫁到赵家,就从这拿东西贴补家里这种行为不好。

    现在一听是礼节他不敢再说了,这些他还真不懂。

    “怎么样医院那个病人什么情况”

    自打肺痨四种辩证药进行起了临床试验,只要不是临床组的大夫都被禁止跟病人近距离接触了,所以那边具体什么情况赵水柏还真不知道。

    “肺痨四种病症她占了仨,院长让我去给看看开了个药方,临床试验的几位大夫想出来一个药方,我照着那个改了改。”

    “往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听到老爷子这句感慨叶桑耸了下肩,没搭茬,反而转移话题道“为了庆祝转正晚上我多做几个菜,把王爷爷跟钱奶奶叫过来一起吃一顿啊。”

    赵水柏是个爱热闹的人,听叶桑说多做几个菜不止同意的快还兴冲冲的问“成,你看要做啥,缺啥我去街上买,这个月的肉票还没怎么用。”

    “不用,我过会去就成。”听说肉票没怎么用叶桑怀疑的看了赵水柏一眼“您自己在家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

    关于这位老爷子的各种黑历史,除了隔壁王老爷子会说,赵空青也写信来跟叶桑说过一堆。

    赵水柏一脸无辜的摇了摇头“没有,我最近都在医院食堂跟着你师爷吃,用不太着肉票。”

    叶桑

    回头去跟李院长再验证下真假。

    定好晚上请王上行老两口过来吃饭,叶桑喊着叶平湖去了百货大楼。

    留下赵水柏去隔壁请人,顺带跟王上行炫耀叶桑要转正的事。

    “不是买几个菜就可以么咋还来百货大楼”到了以后叶平湖才想起来问这茬。

    “看看有没有围脖卖,天冷了给你买条戴,还有手套。”

    叶桑身上还有不少票证,这一个月她没空也没就用,但是票都有期限,再不用都该砸手里了。

    一圈逛下来,兄妹俩不止买了围脖手套,还买了帽子跟毛线。

    见叶桑买的还是黑色毛线叶平湖好奇道“你买毛线干啥你还会自己织”

    “学学呗,反正也不难。”

    说起来叶桑是打算给赵空青织件毛衣给邮过去,毕竟下午刚收到对方特意邮来的各种海产品。

    上次她只是在信里提了句京市不靠海,没怎么见过海里东西,这次就见到了海米鱿鱼干螺肉干等等一系列海里东西。

    虽说是死的,不过吃起来却美味无比。

    傍晚钱桂花早早过来帮忙,可能是不好意思白吃还从家端了凉糕跟豆腐过来。

    饭做到一半她给赵水柏告起状“你不在家你爷自己都不咋吃早饭,你回来就好咯,有人管他。”

    结果赵水柏耳朵灵的很,在外面听到这话立马高声反驳道“桂花同志别瞎说,我吃早饭的时候你是没看到。”

    “赵大夫敢作可得敢当啊,我们家老王都说了你就是不吃早饭。”

    赵水柏被自己老伙计卖的相当干净,他立马掉头看向王上行压低嗓音质问“你咋啥都跟桂花同志说,你嘴咋跟个破一样没个把门的。”

    王上行被看的有些心虚,瞄着桌子角嘟囔“本来你就不吃,咋能怪我说实话。”

    旁观完全程的叶平湖

    简直大开眼界。

    叶桑做饭挺快,没一会五个菜就端上桌了。

    知道叶桑要入军籍,钱桂花跟王上行比当事人都高兴,加上赵水柏,三个老人打心底里觉得年轻人还是跟着组织走才是上策。

    借着转正名头赵水柏又成功要到了一茶碗酒,这次还加上了王上行也跟着沾光倒了一杯。

    平日钱桂花控王上行的酒控的比叶桑控赵水柏严的多。

    毕竟前者是两口子,啥话都能说。到叶桑跟赵水柏这有些话还是不适合,所以叶桑只能跟哄孩子一样,半哄半威胁的来。

    这次聚完没多久,医院那边的流程就走了个差不多,最主要的家庭背景审查医院这边直接打电话给当地要的资料。

    接着又过了没多久叶桑就被通知成了军区总院的一名正式职工,并且成功有了军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