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省亲
作品:《红楼之祁玉》 大年是团圆的日子,早膳东西两府虽然是分开的,不过等到早膳结束,东府所有人就过来给老太太磕头,顺带中午就留在这里一起吃席,也取团圆之意。
之前为了给贾元春准备省亲园子,贾府专门从南方买了一群小戏子养在府里,自买来之后还没听过,老太太看大家干坐着无聊,干脆提议让他们出来演上一出。贾老太太是贾府的老封君,她的话在贾府自然没人敢不放在心上,底下的人当时就开始忙活着搭戏台,隔着一道帘子男女分开而坐。
贾宝玉照样腻在老太太那边,贾祁玉虽说年纪小,不过身上有了举人功名,贾政就让人把他叫去了男客那里,席间大家说说笑笑,贾宝玉又提起“要是云妹妹在就更热闹了,老太太,咱们把云妹妹一起接来好不好”
贾老太太笑了笑没接话,史湘云每次来都与黛玉闹,虽然黛玉在老太太心里比不了贾宝玉,然而与史湘云相比,自然是黛玉更亲,再加上上次史湘云过来,又把贾祁玉惹恼了,原本贾府就在极力与贾祁玉修复关系,自然不希望再为了一个史湘云让他心存芥蒂,所以如今接来的便少了。
黛玉倒是没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小姑娘几句拌嘴,她有时虽爱恼却也不记在心里,见老太太不说话也只以为是贾府不方便,倒是一旁的薛宝钗若有所思,大概能猜出什么原因,就把贾宝玉拉走与他说起了别的事情,以免老太太尴尬。
听了一会儿戏就腻了,贾政又过来派人提议去逛园子,贾元春已经定了正月十五要回来省亲,如今省亲园子已经全部建好,能提前摆上去的也都摆好了,剩下不能提前准备的,才在那一天再摆出来,现下趁着娘娘还没回府,大家先过去游玩一番,也是贾府的显摆之意。
因为方才听戏是坐在大暖阁里,这会儿大家又要重新回屋里换上暖和的衣裳,这才一起出发去了园子里,远远的就看到一座高大的门楼,上面写着天仙宝镜四个大字,只一眼望去,便能想象出内里是何等的奢华至极。
众人架船游至园子门前,一进去居然是扑面而来的鸟语花香,全然不似冬日,倒像是一下子进入了春天,贾琏得意道“这些花草都是专门从南方运过来的,京城里少见的很,还有这些鸟,都是派了专人来喂养,这一天的花费,可不比咱们用的少。”
贾老太太点了点头,又往前看去,只见每棵树上都用名贵的纱绸堆了花,远远看去像是真的一样。贾祁玉抬头环视了四周一圈,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琉璃宫灯装饰,白玉黄金做栏,简直犹如入了人间仙境,没一景不精致,无一处不奢华,让人叹为观止。
贾祁玉暗自叹了口气“太过了。”
且不说这园子有多靡费,毕竟是贾府自己出银子,但里面很多摆设明显都已经超出了规制,贾府如今当真论起来,早已不是原来的爵位了,贾赦现在承袭的是一等将军爵,贾元春也只是一个贤德妃,有些东西非正宫不能用,可贾府也不知是没注意还是压根就不在意,大大咧咧就这么摆上了,贾祁玉想起陛下对四王八公越来越深的不满,这时候也不得不叹一句当真是自寻死路。
贾政在前面笑道“除了正殿要留作娘娘题匾,剩下的都为宝玉跟祁玉所作。”
黛玉偏头看向贾祁玉,他笑了笑,附在黛玉耳边轻声道“不过是老爷好面子,这里面的匾都是宝玉所题,与我却没关系。”
黛玉点头“我知道。”
贾琏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两日还会有雪,所以竹帘跟猩猩毡等过几日再挂,省的弄脏了,娘娘回来不好看。”
贾老太太满意的点头“合该如此。”
正说的热闹,天空中突然纷纷扬扬下起雪花,把整个省亲园子装扮的更加如同仙境,几个小辈兴奋的跑出去接雪花玩,黛玉嫌冷躲在贾老太太身边,贾祁玉也陪着她。
往前走了一段,贾宝玉怂着鼻子扬声道“哪里来的梅香”
其他人四处看了看,贾探春指着前方一处围起来的园子“那里”
凤姐忙出来说道“那是栊翠庵,里面养了几颗梅树,只是如今住进了个道姑,却不好进去了。”
然后又把那个道姑的来历说了一遍,贾老太太便道“那就不去扰她清修了。”
贾宝玉听说是个年轻姑娘,且生的冷清绝色,心里有些向往,一心想去看看,然而因为贾政在旁边不敢放肆,这才不甘不愿的往其他地方去了。
贾祁玉见黛玉也有几分失落,开口道“除了这里,我知道还有一处地方有梅树,带你去看看”
黛玉眼睛一亮“在哪里”
贾祁玉指了指前方远处的一个坡地“那后面,梅花不比栊翠庵的差。”
黛玉便看向贾老太太,老太太笑着点头“去吧,小心些。”
其他人听了,也闹着要一起,老太太干脆挥手打发了他们“仔细别摔着。”
见他们撒风似的跑远,又笑着回头对其他人道“还都是一群孩子呢。”
大家都笑着附和,王夫人一抬头,见贾祁玉跟黛玉正说着什么,薛宝钗走过去也加入两人,贾祁玉却立刻走远几步,并不怎么理会,心里便不高兴了些,只是碍于老太太不好表露,却叫过身边的丫鬟,找了个借口打发她去把贾祁玉叫回来。
贾老太太见了,伸手拦下“大过年的,由着他们去玩,你不要管。”
王夫人只好应下,脸色却不怎么好看,王熙凤见状,连忙开了几句玩笑,把话题岔了过去。
贾祁玉带黛玉找到的是几株红梅,应着漫天飞雪,反而有种冷清到极致的艳丽,其他人都感叹梅花好看,黛玉却唯独盯着枝干看,贾祁玉道“要说梅花好看,最有韵味的确是这梅枝,没有梅枝耐苦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黛玉回头笑道“我爱看梅枝,是因为它把热闹留给了梅花,却能独自承受苦寒过后的寂寞;而且比起梅花的美,我更喜欢梅枝苍劲有力、傲雪凌霜的气魄。”
贾祁玉抬手抚摸着一瓣梅花,叹道“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与其说花,不如说树。”
黛玉转眸看他“你近来似乎有很多心事。”
贾祁玉放下手“不过凡俗纷扰罢了。”
黛玉道“你虽未说为何事烦恼,但我大抵也猜的到,你往日总说我心事重,不过我看你也差不多,梅花宁折不弯固然令人敬佩,然而若能令你好过一点,我却宁愿你丢弃这些坚持吧。”
贾祁玉怔了怔,随后看向黛玉,眼中有些感动“身在红尘,哪有不为俗事所忧的道理。”
黛玉取笑他“你再忧虑下去,都快成一个老头子了。”
贾祁玉也忍不住笑了“妹妹倒是好看,前几日安国公夫人还在念叨,说从未见过如妹妹这般出色的人品。”
黛玉白了他一眼,有些骄傲,又有些不好意思“一会儿带几支梅花回去,好让紫鹃插瓶。”
薛宝钗走过来笑道“你们两个又在说什么热闹快过来,宝兄弟提议剪一支梅花回去,大家在暖阁喝酒作诗呢。”
黛玉跟贾祁玉遂停下话题随着她一起去了众人那里,听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提议着让人准备些酒菜,又说要玩击鼓传花,拉着那几个买来的小戏子也一起参与进来,让她们帮着击鼓。
之后几天,贾府就开始待客或者走亲戚拜年,黛玉是贾府的客,只在各家夫人来时陪着贾老太太招待一会儿,并不跟着她们去别家,贾祁玉怕她一个人闷在府里,看着别人都有亲戚可去心里羡慕,干脆禀了老太太,拉着黛玉陪他一起到那几个教他的大人府上拜年。
初十摆了一天宫宴,从十一号开始,各位妃嫔就陆陆续续请旨出宫省亲了,而贾府也开始忙碌着准备起来,要把帘子、灯笼、彩绸等等全部挂起来,又要确定席面、戏单、迎驾等事宜,虽然忙的人仰马翻,但对于好出风头的贾家人来说,依然办的热火朝天。
就这么忙碌着到了正月十五,天不亮就把所有人都折腾了起来,老太太她们身带诰命的要按品着装,至于小一辈也要穿戴隆重。贾祁玉起来的更早,被小太监叫着去了宫里一趟,陪皇上说了会儿话就急着要告辞,皇上拦住他“你急什么贤德妃一会儿要去皇后宫中拜见,按照今日所有省亲妃嫔的顺序,轮到她时都要到下午了,再耽搁一番,到你们府里不是晚上也是黄昏了。”
贾祁玉一听,摸了摸身上的衣裳,这都是贾府为了迎驾专门给每个人做的,华丽却不保暖,就是个空架子,他们穿着尚且觉得冷的刺骨,若让黛玉在那里等上一天,不出明日只怕就要病倒了。
皇上见他心不在焉,气道“我怕你在那干等着,才特意把你叫进了宫里,如今倒像是白操了一番心。”
贾祁玉忙请罪,索性陛下也知道他在意黛玉,就没掩饰,打发人先回去给黛玉说一声,让她在里面套个大毛衣裳,还有就是晚一点出来没事,左右站在那里也是白等。
皇上摇头失笑“朕倒像是做了坏人。前两日葛夫人来宫里给太后请安,说起你带的那个姑娘,听说是个聪明灵秀、品貌非凡的姑娘,被葛夫人夸的跟天仙一样,弄的太后也有了好奇心,还跟我说呢,让你哪日有空,把那姑娘带过去给她看看,朕也想知道当年的林探花,会养出怎样的女儿。”
贾祁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只是个小姑娘,当不得如此夸奖。”
皇上瞪了他一眼“当不得你还整日的魂不守舍”
贾祁玉
今日的天气似乎比往日更冷,紫鹃起床后到外头转了一圈,冷的咯噔着牙齿跑进来,对还没起来的黛玉道“今日只怕要受罪了,我只出去了一圈都觉受不了,姑娘可该怎么办”
正说着,宝扇敲门走了进来,送了一件大毛褙子“这是祁二爷才吩咐来的,是用作紫貂皮做的,说是让姑娘穿在里面就不冷了,府里做的那外衫宽大,姑娘又太过瘦弱,即便多穿几件也看不出来。”
黛玉谢过宝扇,又问道“祁玉去哪里了”
宝扇回道“天不亮宫里就来了圣旨,被皇上召进宫去了,刚才打发人过来说还要在宫里待一阵,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让姑娘好生用膳,今日娘娘出发的迟,等到了府里只怕天都黑了,还说让姑娘迟一会儿出去,不然白等在那里,身子也撑不住。”
旁边的紫鹃听了,连忙让人备膳,都是一些即能撑肚子又不会难以克化的食物,之后又道“姑娘一会儿找个借口迟点出门吧。”
黛玉摇头“都在那里等着,偏偏少了我,回头再让人挑出理来,还是快些准备好,同大家一起过去要紧。”
用过早膳,所有人都先去了老太太那里汇合,男人们被贾政带去了另一个暖阁,剩下的陪贾老太太坐着等旨意,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就有太监过来宣旨,说后宫已经准了贾元春回府省亲,以及省亲的一些流程跟禁忌等等。
等太监离开,贾府就火急火燎的准备了起来,贾老太太领着所有人都出门去迎驾,黛玉虽听贾祁玉说了贾元春大概到府里的时间,不过未免王夫人觉得她多事,还是隐住不提,同大家一起站在门外,从不到中午就开始等,一直等到下午,才又有太监过来,而此时养尊处优惯了的贾府人已经等的精疲力尽,再也不见上午的喜气洋洋。
贾老太太忍不住询问“还有多久能到”
太监回道“多早着呢,这会儿还在灵宝宫拜佛,过后要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之后才可动身呢。”
贾老太太谢过太监,回头看了看疲惫的众人,想了想到底没说让大家先休息的话,只让下人快快备了点心,一人填了一点就算完了。贾祁玉陪着皇上待到下午,看着时间差不多,也不好让他留的太晚,皇上这才放了他回去。
刚进了宁荣街,远远的就看到候驾的队伍,一旁同样候着的太监连忙上前给他请安,贾祁玉悄声问“多早会儿就在这等着了”
太监殷勤回道“不到午时便等在这里了。”
贾祁玉皱了皱眉,抬头看到黛玉也站在人群中,就问道“娘娘还有多久到”
太监垂头算了算“还得一会子呢,过后会有宫人先来通知。”
贾祁玉给了他一锭银子“劳烦公公通融一下,你看府中老的老、小的小,再站下去怕支撑不住,好歹让他们喝口水喘息一下,也好过一会儿在娘娘面前丢了丑。”
太监自然不敢接他的银子,连忙一边推拒一边道“祁公子可使不得,娘娘鸾驾未到之前,本就可随意安排的。”
贾祁玉谢过他,走上前跟贾老太太说了一声,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纪,这会儿已经觉得有些头晕眼花,闻言立刻千恩万谢的让大家散了,喝口水休息一下,贾祁玉这才去了黛玉身边,扶着她到暖阁坐下,又是吩咐紫鹃拿水、宝扇取点心的,忙了个不亦乐乎。
王夫人看的气愤不已,贾祁玉越来越不将她放在眼里了,刚才过去只与老太太说话,甚至后面与邢夫人都打了招呼却没理会她,之后更是无视的从她身边走过,竟然连个眼神都没有,径直的走向黛玉,这会儿也是满眼的关心林黛玉一人,压根没注意到她这个母亲也腿脚酸软。
让紫鹃跟宝扇两人帮黛玉捏了捏手脚,大概坐了半个时辰,另一个传旨太监就快速跑到他身边“祁公子,娘娘的鸾驾出发了。”
贾老太太闻言,立刻放下茶杯站起身,又率着众人迎候在府外,总算这次没等多久,贾元春的轿子就远远出现了,大家依礼磕拜,贾元春自然不可能在府外下轿,一路抬到府里,黛玉等人作为外亲就退下了,剩下贾老太太他们继续留下迎驾。
贾祁玉跟她坐在一块下棋,薛宝钗跟贾宝玉在旁边看着,剩下贾府三春都去迎驾了,薛宝钗问道“祁兄弟,皇上刚才叫你进宫去做什么”
贾祁玉头也不抬道“闲来无事,随意聊几句罢了。”
贾宝玉抱怨“你倒是好运气,才刚刚回来就开始迎驾,可不知道我们今日等了多久,腿都麻了,想必林妹妹就更加难过了。”
黛玉抬头道“你说你的,可别扯上我。”
贾宝玉不服气“这怎么叫扯上你,难道你就不累”
薛宝钗拍了他一下“真是个呆子,今日迎的是你亲姐姐,你累了自然没什么,别人要是被传出这话,那就是大不敬了。”
贾宝玉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林妹妹,我刚才一时忘了。”
黛玉也不与他争执,低下头专心下棋,二人都是棋盘高手,不过贾祁玉常年在外奔走,见识自然远远高于黛玉,下棋即人生,黛玉虽灵慧,到底有些不敌,不过贾祁玉暗中让着她,二人你来我往倒也许久没分出胜负。
心里盘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贾祁玉故意露出一个破绽,让黛玉赢了这盘棋,果然这一局刚结束,就有太监过来找黛玉跟薛宝钗,说是娘娘有请;又不过多久,他跟贾宝玉也被叫了过去。
贾元春的邀请在贾祁玉的预料之内,她如今虽位居妃位,然而却无宠,不管是皇上那里,还是甄家那里,她要是想好好把握,就必须拉拢自己,这半年来她也借了不少人的手想与自己修复关系,然而自己没这份心思,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她定然不会放过的。
也许是在宫中磨练多年,贾元春身上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变的内敛平和了许多,看到贾祁玉跟贾宝玉跪拜,连忙上前拉起他们,眼泪控制不住就往下掉,贾祁玉不动声色的推开贾元春拉住他的手,又推拒了她要让自己与她坐在一起的邀请,淡淡站到一旁,贾元春也没强求,只拉着贾宝玉眼泪汪汪的问可还记得自己
贾宝玉点了点头,表情也有些酸楚,贾元春跟他说了说儿时的事情,又抬头看向贾祁玉“如今再回想起当初在府里的日子,竟像在梦中一样,亲生的骨肉再不得相见,原先那些打闹似乎都成了难得的回忆。”
贾祁玉装作没听到,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宫妃回府省亲,身后都会带着女官专门记录一言一行,况且贾元春身后四个女官,除了宫里派来记录言行的,剩下两个只怕不是甄贵妃的人,就是皇后的人,他必须谨慎再谨慎,绝不能给任何人做文章的机会。
贾元春叹了口气“祁玉,你可还在怨怪姐姐”
贾祁玉反问“娘娘何出此言”
贾元春起身拉住他的手,眼圈立刻红了起来“当初年幼无知,只以为不过是兄弟相争的一点小事,因着你比宝玉大一点,这才求了老太太依了他,不想竟给你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这几年在宫里,我常常想起此事,每每想起总是睡不着觉,又是心酸又是愧疚,只以为你我姐弟再没解释的机会了,不想老天疼我,到底还是给了我们相见的机会。”
贾老太太跟王夫人不断用帕子擦着眼泪,附和道“姐弟哪有隔夜仇,他心里也惦着娘娘呢。”
贾元春垂首拭泪“那就好、那就好”
贾祁玉冷淡的看着她们自说自话,抬眸观察了后面四个女官一会儿,一个女官走出来,毫无情绪的宣布“请娘娘归位。”
于是贾祁玉就确定了,这个是皇后的人,贾元春看着贾祁玉,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贾祁玉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淡淡道“请娘娘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