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0

作品:《风情似我

    周身人流如织,

    他启唇想说点什么,最终也只是把所有情绪压进眼底,用那双波澜不兴如黑海的眼睛淡淡凝视她。

    姜忻丝毫没有作为偷拍者的心虚,反而合上单反的镜头盖, 冲他小幅度挑眉“不用对我这么冷淡吧, 都认识这么多年了, 做不了恋人应该也能做朋友。”

    林知舟微微抿唇, 兀自敛起目光垂下眼皮, 而后勉强附和似的“嗯”了声, 旋即又道“什么时候来的”

    “今天上午刚到, ”她边答边低头检查相机肩屏里刚拍的照片, 没等他再问就主动交代, “你也看到了,我是过来玩的。”

    “知道。”

    “对了, 你吃饭没”

    “还没有。”

    “那正好一起”她一顿, 又补充,“我请。”

    这也不怪姜忻这么晚还抱着两斤多的单反在外面跑, 她原定计划是午睡半小时去景点打卡,结果一睡睡到天色微暗。

    闹钟都没能把她震醒来。

    这会儿正出来觅食。

    林知舟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问道“你想吃什么。”

    “都可以,我不挑。”

    人对视线总是敏感的。

    这话一说出口, 姜忻明显感觉到身上多了一道注视。

    她抬头, 两人对视片刻。

    林知舟不知想起什么,反问“是吗”

    毕竟姜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气和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挑嘴在人际圈里都是出了名的。

    她佯装不懂“我想吃阳春面, 你吃什么”

    “我依你。”他说。

    两人有些久违的并肩走在这条窄巷里。

    相比帝都的繁华,祥水巷更具烟火气,沿路是璀璨霓虹灯、复古海报、歌剧院, 甚至还有站在路边与人交谈的旗袍女,就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宛若地上天宫的上海。

    而他们是误入民国时期的现代人。

    他们在巷尾的一家小面馆坐下。

    姜忻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椅子上,扯过抽纸擦掉一层桌面的油渍,林知舟扬声点了两碗阳春面。

    几分钟后,老板端着托盘过来。

    林知舟微抬下颚示意“不加葱和香菜的那一碗是她的。”

    大腹便便的老板爽朗的应一

    声,把汤面上盖着荷包蛋的那一碗推到姜忻面前。

    她顿了顿,然后客气道谢。

    习惯使然,她先拿筷子戳了戳荷包蛋,在蛋黄的位置挑开一个豁口,没流出糖心。

    林知舟掰开一双筷子,不经意道“不是不爱吃鸡蛋黄给我吧。”

    姜忻无言片刻。

    一时不知道应该说他记性太好,还是他对所有人都这样无微不至。

    她不吃葱和香菜,有的时候在饭店点单连自己都会忘记跟服务生备注,偶尔赶时间容不得她挑剔矫情,她也会硬着头皮吃。

    她不吃实心蛋只吃糖心蛋。

    不是因为吃不了,只是不那么喜欢罢了。

    姜忻扶着筷子把包在外层的蛋白扒拉下来,林知舟动作自然的从她碗里夹走那颗蛋黄就好像小时候那样。

    她低头闷不吭声的吃面。

    林知舟吃完以后等了她一会儿。

    见她放下餐具,才说“吃好了”

    “好了。”

    她晚上吃的都不多,只把荷包蛋都吃了,面还剩一半。

    林知舟多看了两眼“不和你胃口”

    “不是,是我吃不下。”

    他也没劝她再多吃一点,只是不咸不淡的“嗯”了声。

    她起身去结账。

    林知舟在外面等她。

    姜忻拿着手机预备扫码付款,老板拿着大号汤勺从后厨探了个头“姑娘,你们那桌刚才有人结过账了。”

    她一愣“请问是谁付的”

    “就跟你一起来的先生。”

    “好,谢谢了。”

    姜忻撩起门帘出来,林知舟站在贴满小广告和脏灰色胶痕的老旧路灯下,地上是投落下来的灰色阴影,在暖黄色光束的衬托之下,意外的为他原本清冷的神色染上几分柔和。

    她微挑眼梢“你什么时候结的账”

    “进店就结了。”

    “不是说好了我请你吗”姜忻不想占人便宜,折中道,“我过会转给你。”

    “不用,你就当这顿我请。”

    她还想说点什么,林知舟再度开口,“你下榻的酒店在哪我送你回去。”

    姜忻也不好再纠结“就这条巷子里,走吧。”

    一路上她一直在拍照。

    林知舟随口一提“很喜欢这里”

    “算是吧。

    ”

    “有想过以后留在这里吗”

    “等我打不动官司了,说不定会来,”姜忻随手把一对相互搀扶着慢慢挪步的老夫妻记录进相册,漫不经心的接话,“养一猫一狗,找一处清净的地方开家民宿,黄昏之时坐在门外的躺椅上吹晚风看日落,听过路的旅人讲故事。”

    “嗯,听上去不错。”

    “等林医生老到拿不动手术刀了,我可以收留你住在我的小店。”

    林知舟无声的弯了弯嘴角,话音很轻“好啊,老板娘。”

    姜忻抬指勾起被风吹乱的碎发挽像耳后“你说的这么认真,我会当真的。”

    “嗯,我也会。”

    翌日,

    林知舟这趟来是为了工作,白日里顶着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忙得脚不沾地,来咨询问诊的人在屋檐下排起长队,之后还要挨家挨户的上门走访做好调查。

    姜忻上午去找过他一趟。

    卫生院门前户限为穿,往来如织,远远的只能瞧见红色横幅的一角,她连林知舟人都没见到。

    她只在远处看过一眼。

    转而带着相机轻装出行,把昨天没去成的地方挨个拍照打卡,顺道买了点市的特产桃胶。

    据说炒菜炖汤还能养颜美白。

    一直挨到下午四点,

    姜忻才提着东西坐上返程的公交。

    这座小县城刚通公交不久,车次不多,一趟要等上半个小时四十分钟才来。

    她在车上整理照片,挑了几张出来准备回去以后做成明信片,又单独选了一部分风景照出来发给余初念。

    余初念秒回她微信

    先是回过来一堆风景图,其中夹杂着东京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柬埔寨吴哥窟,还有意大利比萨斜塔,最后跟上一句控诉。

    敢敢,你终于来找我了qaq

    姜忻有点嫌弃的暼着字句末尾故意卖萌的颜文字,不疾不徐的回了她一个问号。

    余初念我人在外地出差这么久,你都没有关心过我的近况,连电话也不打。

    姜忻回她:越洋电话不便宜。

    余初念:真让人摸不着头脑jg

    余初念要不我给你报销

    姜忻啼笑皆非,按下录音键给她发语音“你朋友圈更新得那

    么勤,最新一条还是半个小时之前发的,上个周末在巴黎看秀,前两天还在唐人街吃法式中餐,我猜你现在应该在英国伦敦aion一边享用下午茶一边跟我聊天”

    余初念

    余初念所以你暗中窥屏连个赞都不给我点

    姜忻

    某余姓名初念的女士侧重点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两个百无聊赖的人batte了一会儿,以姜忻到站要下车作为结束语。

    离祥水巷最近的公交站是附近的卫生院,绕过站牌就能看到摆在门口的长桌和歪七扭八的椅子。

    林知舟穿着熟悉的白大褂,袖口往上折了两圈挽到肘弯,他被一群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团团围住,正蹲下身与只有半人高的小孩平视,耐心的与其交流。

    姜忻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正犹豫要不要上前,林知舟忽而偏头看过来,却又像是没看到她一般,扭身跟另外两个同龄小孩说着什么。

    他虚指姜忻所在的方向,对晒得像黑泥鳅的小屁孩道“不是想玩游戏吗现在我们缺一个人,看到穿鹅黄色上衣的漂亮姐姐了吗”

    一众人像朗诵课文齐声答“看到了”

    “去帮她提东西,然后邀请她加入我们,好不好”

    “好”

    于是,原本以为林知舟是不欢迎自己来转身要走的姜忻猝不及防觑着一群朝她跑来的小鬼头,差点没反应过来。

    走进了看,她才发觉这群半大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健全的身体,有的一只脚穿着义肢,还有的戴着助听器,但他们都同样明快活泼,围住她叽叽喳喳

    “姐姐,姐姐,我帮你拿。”

    “姐姐可不可以跟我们过来一下。”

    “姐姐,你想跟我们一起玩游戏吗”

    于是二十八岁的老阿姨被这一声声糖衣炮弹打败了,稀里糊涂的进入阵营。

    林知舟刚脱下外面罩着的白大衣,露出内搭白t,眉目是一如既往地清淡。

    “大家想玩什么”他问。

    小鬼头又叽叽喳喳起来

    “小猫钓鱼”

    “玩老狼老狼几点钟”

    “可是我想玩123木头人。”

    这群孩子正处在变声期,姜忻听着此起彼伏的公鸭嗓和嘶哑烟嗓

    就觉得头疼,不走心道“那就玩老鹰捉小鸡吧。”

    众人一静,十几双难不定主意的眼睛默契的看向沉默的林知舟。

    他眼底笑意如涟漪荡开“都听姐姐的。”

    “好”

    姜忻挽起袖子“那我当老鹰。”

    她不介意在游戏里当个坏人,随后明眸半转,“所以,你们还不躲到鸡妈妈的翅膀下吗”

    一群孩子乱成一团,撒欢似的牵起林知舟的衣摆,在他身后连起了“小火车”。

    姜忻嘴角微翘“我来了。”

    她到底是成年人生得腿长脚长,轻易从尾巴上逮住两只反应不及的“鸡仔”。

    姜忻抚掌,故技重施向侧面错开,屈肘绕向林知舟身后,没想到他骤然移过来半步。

    她脚下没刹住车,乃至脸上的笑都没来得及敛起,冷不丁撞进他怀中,两两相拥

    “我抓住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小可爱留言说林性格有些变扭,这个在后文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只是因为他的病才这样的,所以大家等等我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