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3、第123章

作品:《七零暴富日记

    六顺儿是真不信那小摊儿边坐着的小姑娘会鉴什么古董, 他也没那么闲,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姑娘身上浪费时间。他只想把自己弄来的玉壶春瓶转手卖出去,换点钱富裕一下生活。

    钱小川手里有钱, 对宝贝也是真感兴趣。

    他看出来六顺儿仍然不信苏瓷的眼力和见识, 但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废话,总不能掐着六顺儿的脖子让他说信吧他只让六顺儿先把东西拿来看看, 买不买都得看看再说。

    六顺儿也没多磨叽,进了胡同转一圈回来, 手里多了个箱子。

    他把箱子抱到钱小川面前轻轻放下, 示意他自己看货。

    钱小川看到箱子有些兴奋,蹲下来打开盖子,便见里面站着一个白地红纹玉壶春瓶。还没伸手把瓷瓶拿出来, 他就微怔了一下, 抬头看向六顺儿问“釉里红瓷”

    六顺儿对钱小川这样的反应甚是满意,微微有些得意道“有没有骗你是不是宝贝”

    釉里红瓷是瓷器中的珍品, 它是用氧化铜作着色剂,在瓷器的素胎上绘画纹饰以后,再在上面施罩一层透明的釉,最后在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因为红色花纹在釉下,所以叫釉里红瓷。

    钱小川没再废话,微微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把瓶子从箱子里拿出来。这只釉里红玉壶春瓶,瓶身上画的是缠枝牡丹纹饰,牡丹画得精细而饱满艳丽, 枝叶更是精巧生动。

    按照常规,钱小川先去看胎足,又仔细看了看釉色和花纹。

    底部款识他也看了, 上面写着“大明宣德成祖遗制”,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钱小川对自己的眼力没有底气,看完并不敢妄下定论。

    他轻轻吸口气,看向六顺儿认真道“我也说不出什么来,感觉釉色纹饰都很不错,但还是得拿去给我师父看一眼,这样我才安心。”

    六顺儿有点无语,“哥们儿,我都说了,我亲眼看着他们从下头拿上来的,这还能有假的咱俩什么关系,我还能骗你吗十几岁的小姑娘懂什么古董你要是不想要,你直接说就得了,我也不会对你有什

    么意见。这种好东西,你不要肯定有别人要。”

    钱小川不想错过真宝贝,但也确实有点依赖苏瓷。

    犹豫一会,他还是抱着瓷瓶站起了身,对六顺儿说“我不是不信你,我是不信我自己,我必须得让我师父看上一眼,只要她应一声,我立马给你收了。”

    六顺儿也是服了,之前没觉得钱小川这么磨磨唧唧的。

    既然他非要让那小丫头看,那就让她看吧,六顺儿轻吸一口气跟着钱小川站起来,看着他说“走走走,我跟你一块儿去。”

    钱小川小心抱着瓷瓶,带六顺儿回到摊位上。

    苏瓷不知道他突然跑去干嘛了,见他抱了釉里红玉壶春瓶回来,便好奇问了句“哪来的”

    钱小川到苏瓷面前的小马扎上坐下来,往六顺儿示意一下,“我兄弟,给我送了这个来,我自己不敢随便收,所以拿来给你看看,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苏瓷往六顺儿看一眼,又看向钱小川手里的瓷瓶。

    她没有伸手接瓷瓶,弯腰拿了放大镜过来,让钱小川换位置,自己对着瓶子看了看,一边看一边说“釉色和纹饰都还不错。”

    六顺儿在旁边很不屑地笑,只当苏瓷装样子呢。

    这些话但凡接触点古董的人,都能够说出来,根本就没半点技术含量。

    苏瓷当然没那多余注意力看六顺儿是什么反应,她拿着放大镜从瓷瓶的肚子看到底足。胎足她还没仔细看,忽扫到瓶底的款识,她直接便把放大镜给扔下了。

    钱小川看她这样就觉得不好,看着她问“有破绽”

    苏瓷笑一下,看着他道“破绽得不能再破绽了。”

    六顺儿听到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看着苏瓷道“姑娘,你就随便扫了两眼,就说出这样的话,怕是不妥当吧这东西来路我比你清楚,绝不可能出现破绽。”

    苏瓷往他看一眼,小声问“童家收的”

    六顺儿听到这个话,脸色瞬间一变,甚至还闪过去了一些慌乱。

    童家收的是古玩界的行话,意思就是地里墓里挖出来的。从老百姓家里收来的东西,叫孙家收的,而从上门的客人手里买的,叫

    臧家收的。

    童家收的不好光明正大地说,所以苏瓷故意把声音给压低了。

    但这四个字还是刺激到了六顺儿的神经,让他瞬间就有点没底气再小看苏瓷了。

    没要他确切回答,苏瓷又问“你多少钱抢到的”

    六顺儿屏屏气,撑着底气回了一句“这不合规矩吧”

    问卖家东西入手的价格,确实不合行规。

    苏瓷认同地点点头,于是按正常规矩又问他“你打算多少钱出”

    六顺儿还算实诚,伸出五根手指道“五百,没占便宜。”

    苏瓷看着他轻轻笑一下,“五块勉强能帮你收了。”

    如果是真的明朝釉里红瓷,五百确实算是低价出了。但这东西它就是个低级赝品,所以根本不值什么钱。

    六顺儿被苏瓷的表情和所说的话给气到了

    他觉得她就是故意说有破绽,然后恶意还价呢

    他对着苏瓷的脸说不出难听的话来,便看向钱小川道“哥们儿,你要是不要就直说,这样就真没意思了。你俩这是唱双簧呢五块钱买我明朝宣德年间的釉里红,可能吗”

    钱小川无条件站在苏瓷这一边,“我师父说不值,那就一定不值。”

    六顺儿被钱小川这一句彻底给气服了,他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本来念着兄弟情谊打算五百给他,现在出一千都不给他直接把纸箱子丢到钱小川面前,让钱小川把瓷瓶放回去。

    钱小川也没舍不得,果断把瓷瓶放回了箱子里。

    六顺儿抱起箱子这就准备走了,语气阴阳道“别说哥们没惦记你,你不要有的是人要,后悔了可别来找我。”

    说完这话他便抱着箱子走了。

    然后还没完全走出看热闹的人群,忽又听个老头儿问了句“丫头,你说那东西不值,你倒是说出个不值的原因啊,破绽在哪呢”

    六顺儿在人群里停步嗤笑一下,心想她能说出个鬼的破绽来,她也就拿着放大镜随便扫了一下而已。结果他还没再迈开步子,便听到苏瓷说“款识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常识错误。”

    六顺儿把要抬起的脚

    又落了回来。

    苏瓷这边问钱小川“刚才那款识写的是什么”

    钱小川记得清楚,回答道“大明宣德成祖遗制。”

    苏瓷又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钱小川也回答得出来,“就是这玉壶春瓶,是明成祖朱棣在世时候要的,但瓶子没有成功烧出来,等到烧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宣德年间了,所以是宣德成祖遗制。”

    苏瓷继续问“朱棣的庙号是什么”

    旁边有人出声回答“不就是明成祖吗”

    苏瓷看向出声说话的人,微微笑着道“那您历史学得真不行,朱棣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到嘉靖年间才改成的明成祖。嘉靖皇帝各位都知道吧,沉迷于修道炼丹那一位。”

    苏瓷这么一说,把周围人的兴致都勾起来了。

    来旧物市场的人,虽然大多对古董感兴趣,但真正精通了解的也真没几人,尤其古董市场都沉寂几十年了。大部分人都是玩个热闹,也最是爱听这些古董上的历史故事。

    苏瓷看大家都来了兴致,吊起来人家的胃口不说完可不行,于是笑着继续说“嘉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当时武宗朱厚照驾崩,武宗没有子嗣,唯一的亲弟弟幼年时也夭折了,于是只能找他的堂兄堂弟继位。武宗的大伯二伯也早逝没有子嗣,剩下一个四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死了,于是只剩下一个堂弟朱厚熜,也就是登基后的嘉靖。”

    说到这里,苏瓷找杯子喝了口水。

    旁边看热闹的人兴致正高,开口就问她“然后呢嘉靖为什么改朱棣的庙号”

    苏瓷喝完水放下杯子,“因为嘉靖的皇位不是他父亲传下来的,他想给他的父亲追尊皇帝的身份。这事和大臣们斗了三年,最后嘉靖胜利了,他的父亲兴献王被正式追尊为皇帝。”

    “追尊为皇帝之后,嘉靖还不满足,给他的父亲继续上庙号明睿宗,并将他的陵墓升级为皇陵,最后还想把他父亲的神主放到太庙里。太庙是什么地方,是正式皇帝的牌位才配进的地方。”

    有人接话“都追尊为皇帝

    了,那就把牌位放进去呗。”

    苏瓷笑笑,继续说“没那么容易,明朝的礼法有明确规定,只有九个皇帝能在太庙享受春秋大祭,多出来的皇帝神主要迁入远祖之庙,也就是太庙的后殿。当时呢,明朝太庙里的皇帝神主,刚好就是九个。如果嘉靖想把他父亲的神主放进太庙,那就得请出去一个。”

    有人又问“把谁请出去了”

    苏瓷发现自己成讲故事的了,不讲完还不行的那种,于是她继续说“按照祧迁制,是将时间距离较远的皇帝请出去。但是按照礼法,庙号是祖的皇帝是不能迁的,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主不能请出去,那么就只能请朱棣出去了。”

    有人思考得快,这又说“不对啊,既然庙号为祖的皇帝不能迁,那他怎么还把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呢而且祖这个庙号,好像都是开国皇帝用的,宗才是继位皇帝用的。”

    苏瓷冲说话的人点点头,“说的没错,所以朱棣给自己的庙号是宗。但认真论起来,朱棣其实也算得上是开国皇帝。要不是他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从建文帝朱允炆手里夺得了皇位,那么朱棣的后世子孙又怎么能当上皇帝”

    “各位应该都知道,朱棣也是明朝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所以嘉靖是不敢把他的神主请出太庙的。但是按照祧迁制的规矩,不请朱棣出去,也不能请其他庙号为宗的皇帝,必须请时间距离较远的皇帝出去。”

    思考快的那个人又出声了“我懂了我懂了,所以嘉靖就把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和朱元璋同等待遇,然后把朱棣的下一任皇帝给请出了太庙,把他父亲放了进去。”

    苏瓷看向他笑,“对,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牌位被嘉靖请了出去。”

    和苏瓷对上了话,这人又继续兴奋道“所以在嘉靖之前,根本就没有明成祖这个庙号。如果是嘉靖之前的古董,出现成祖两个字,肯定是赝品”

    苏瓷都想给他鼓掌了,又笑着应一声“完全正确

    ”

    那人可太开心了,喜得满脸都是红光。

    但在他后头不远处站着的六顺儿,整张脸已经变成了菜色,手指抠在纸箱子上,都快抠穿了。他反应倒是快,怕其他人看他笑话,忙抱着纸箱子匆匆忙忙走了。

    故事说完了,玉壶春瓶上的破绽也说完了,苏瓷端起杯子继续喝水。

    其他人听完故事慢慢就散了,互相嘀咕着说这丫头看起来不大,没想到这么有见识。

    而那个和苏瓷对上了话的男生,他年龄也不大,居然就站这儿不走了。

    钱小川在旁边用凶狠的目光瞪他,也没给他瞪走。

    然后那男生大着胆子过来,笑着说“能交个朋友么”

    苏瓷还没说话呢,钱小川在旁边凶乎乎道“交什么朋友,该干嘛干嘛去”想抢他徒弟的位置,门都没有

    那男生看钱小川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又看苏瓷没出声,便不情不愿地走了,一走三回头。

    然后那男生刚走没多一会,又有人华发老爷子站在摊位边温声问“怎么称呼姑娘”

    苏瓷转头看过去,蓦地愣了一下。

    愣完她连忙从马扎上站起来,礼貌叫了一句“王教授。”

    老爷子有一点意外,“你认识我”

    苏瓷忘了自己不爱学习,在学校完全没存在感了,于是干笑着说“我是平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大一新生我叫叶苏瓷”

    那难怪了,原来是他的学生啊。

    王教授仔细端详苏瓷一会,又看着她说“我也有给大一新生上课,怎么好像没见过你。”

    因为他脾气好课好缺,所以苏瓷缺了不少。

    苏瓷强装淡定,继续笑着说“我这人走哪都没有存在感,您应该是没注意到。”

    刚看她出了风头,王教授可不信这话。

    但他也没再继续多追着问什么,只笑着道“那行,我现在记住你了,咱们学校见。”

    苏瓷笑得贼有学习激情,“好呢,我们学校见。”

    然后她就用这样的笑容目送王教授走远,片刻落下嘴角坐回她的小马扎上,拿起杯子喝口水忧伤地说“完球,他的课以

    后不能逃了。”

    钱小川刚才没敢出声乱说话,现在问“你老师啊”

    苏瓷手握水杯,面色深沉且忧伤地点头“系主任”

    苏瓷在福长街出了风头,把钱小川的生意带得好了不少。

    生意略红火地摆完半天的摊,还是在傍晚时分收摊,和其他摊贩一样骑车走人。

    苏瓷骑了自行车来,不坐钱小川的板儿车。

    但她推上自行车还没有坐上车,忽有个人猛冲到她和钱小川面前,把她吓了一跳。

    冲过来的人是六顺儿。

    他拦住苏瓷和钱小川,气喘吁吁道“等会儿。”

    钱小川很警惕地看着他,“你想干嘛”

    六顺儿无语,“我还能干嘛”

    说着他看向苏瓷,“我就是没有想明白,我明明是看着他们下去现拿东西上来的,怎么会是赝品呢难道坟头里还埋赝品以前的人还用赝品陪葬”

    苏瓷看着他点点头,逗他“有可能。”

    六顺儿愣住了,半晌拧眉道“这么邪门的事情,就让我给碰到了搞赝品陪葬”

    苏瓷看着他怀疑人生,等他怀疑完了,她笑一下正经起来接着说“但更大的可能,你是被人给骗了,一切都是假的。盗洞是假的,下墓也是假的,全都是设计好做个样子而已。”

    六顺儿简直没办法接受“怎么可能他们怎么敢的”

    苏瓷认真看着他,“为什么不敢这个不比真去盗墓容易多了盗墓要是被抓到,判的刑那可重了。”

    六顺儿郁闷了一下午,现在又要哭出来了。

    他竖起右手的食指,看着苏瓷说“我花了一百块,一百块啊呜”

    确实挺惨的,让苏瓷不自觉想起来一句话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她却又有点忍不住,想要笑出来,于是便微微抿住嘴唇。

    六顺儿这样呜咽了一会,忽又看向苏瓷说“大师,要不你也收了我吧,我给您端茶倒水,我最会伺候人了,我一定好好伺候您”

    又来个抢师父的,钱小川上去就给他一巴掌,呼在他脑袋上,“这是我师父,她只收我这一个徒弟,懂不懂”

    六顺儿这会被揍也没脾气了,不止没脾气,还过去一把抱住钱小川的胳膊,粘着他继续嚎啕道“她做了我师父,你就是我大师哥啊,你们就好心带带我吧,我被人坑得好惨啊啊”

    哭着哭着他忽然又精神了,站直了身子正气凛然道“老子要去派出所告他们”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