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喜

作品:《孰能不朽

    与龙伯敲定了商贸事宜, 喜出了龙伯控制的地盘便往对面的人族地盘去。

    这做法不论是看着她离开的龙伯还是知道龙伯境内有人族使者的少昊氏都惊讶了。

    勾结异族这种事还能做得这么光明正大吗

    喜几乎一过边境便与少昊部的巡逻队“偶遇”了,喜非常干脆的拿出辛侯的信物她是辛国使臣, 奉辛侯之命来找少昊君离的。

    巡逻队伍愣了下, 但还是带喜一行人去见君离。

    喜留意了下,这场大范围的旱灾同样波及到了这边,龙伯控制地盘里很多的草都枯死了, 但因为龙伯当时因为人手不够的缘故种植最多的是龙伯草, 将草籽撒下去,草籽落地自然生长, 虽然比不上精耕细作, 但在人少的时候这种做法最合适。

    枯死的龙伯草很多, 但剩下的也很多, 而龙伯这边人口少, 食物仍旧够吃, 最多就是吃得差点。

    而且,喜没看错的话,龙伯街道上吃的不少食物是羽族的蜜实。

    少昊部这边就惨淡了点, 除了水渠与大的河流边的田地基本没什么活的作物, 但这种情况下, 秩序仍旧未乱。

    喜沿途看到很多氓隶在修筑水渠和工事, 显然是学辛侯以工代赈了。

    可少昊侯哪来的这么多粮食

    辛侯给的粮食够干这么多事

    喜下意识思考了一番君离的人脉。

    钱不是问题, 少昊部数千年的底蕴, 只要君离豁得出脸学辛筝将祖宗攒下来传家的珍宝拿出去卖, 甚至于找已经去了的祖宗借点珍宝,要多少钱有多少钱。

    但如今真正麻烦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没有人卖粮食, 每个人都只想囤粮而不会想卖粮, 疯狂囤粮给自己的未来增添几分把握。

    必须有特别特别好的关系才能让别人卖粮食给他。

    喜很快务色到了可能的人选。

    连山氏。

    连山氏聚族而居,自治一城,为了不被任何人找麻烦,据说寻常年月里城中便囤积着足够整座城吃五十年的粮食。

    不是仅够城中贵人吃五十年的粮食,是城中几十万人吃五十年的粮食。

    对于这个传言信的人不是很多。

    囤粮能理解,但囤着足够所有人吃五十年的粮食,这得对饥荒有多深的心理阴影才能囤食囤到这份上

    可考虑一下很多神裔氏族的寿命,再考虑一下官序课文里的小冰期周期囤食囤到这份上还真有可能。

    思考与观察中喜终于抵达少昊部与貊国前线的营垒,见到了少昊君离,见到人时喜的眸子不由流露出了惊艳之色。

    喜从前没见过君离,只听说过君离很美,如今一见,传言根本没有描述出全部。

    她一直以为辛氏公族的美貌已经很出色了,未曾想竟有更出色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喜觉得这话仿佛是在少昊侯打造的。

    玉给人的感觉总会有些柔美,但君离的美一点都不阴柔,多年征战领军的英武与天人般的皮相完美糅合在了一起。

    喜脑海里不由闪过一个念头,或许辛侯这些年给少昊侯的帮助是冲着眼前的美色。

    蒲阪王城里有很多关于少昊侯与辛侯的传闻,真真假假难以判断。

    喜估摸着是真的。

    如此美人在眼前,除非身体有问题,力不从心,否则正常人很难忍住不尝尝。

    当然,可能是少昊侯中看不中用。但即便中看不中用,这张皮相做饭也很增添食欲。

    辛侯居然说分就分了,完全没想过把人带回家,着实神人。

    君离面无表情的看着走神的喜,总觉得喜内心想的东西很失礼。“辛侯让你来见我做甚”

    前脚从龙伯族出来后脚就来找他,这种事也只有辛筝做得出来,即便如此君离也很好奇辛筝究竟在做什么。

    回神的喜将自己出发时辛筝让自己带的书函呈上。“大君托我将此书函交予少昊侯,少昊侯见了自会明白。”

    君离与辛筝的联系因着瘟魔肆虐而稀少,送信要么用禽鸟要么用人,前者鬼知道路上会不会吃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疫病又不是只传人,至于用人传信,沿途不是关卡封锁就是瘟疫横流,多想不开啊。

    这也使得他与辛筝的书信往来变成了如果正好有公务往来时捎个信。

    君离疑惑的接过书函打开,取出里头的信纸摸字迹,笔迹是辛筝的,没让人代笔,但笔力仿佛弱了些许。

    信函的内容并不长,就是告诉他,她并非要与龙伯结盟,也不是要捅他刀子。

    因为修道路水利修得有点凶,而她许诺给人的待遇是隔天吃一顿肉,辛原上自己养的肉食不够吃了,还有奶粉,给幼崽吃牛羊乳成活率更高也更健康,但辛国的氓庶们太能生了,牛羊乳也不够吃了。

    瞅了瞅周围的邻居,龙伯恰好能她需要的东西。

    只是单纯的贸易,当然,肯定会对少昊部造成一点影响。而因为需要的量太大,不可能瞒得过他,辛筝就不瞒了,写下了这封前因后果明明白白的书函。

    君离同不同意不打紧,反正她就是通知一声。

    君离看完沉默须臾,问喜“辛国还研究不同食物对幼崽的生长的健康影响”

    喜理所当然道。“当然要研究,不研究怎么知道幼崽怎样吃才能长得健康”

    虽然孩童的夭折率很高,但辛筝有命人对每个夭折孩童的生活作息与饮食做登记,再通过对比那些没夭折的来判断两者的不同是受了什么影响。

    有什么成果都会登在邸报上,这也促使了邸报开始盈利,不管是什么身份,总归是要做父母的。

    君离闻言露出了错愕之色,须臾,道“是这个道理。”

    喜总觉得君离的语气很复杂。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普天之下几个人会研究这个

    君离问“可否等我一日,我想给辛侯写回信。”

    喜表示没问题,她本就有事要在沃西境内停留一段时间。

    君离也没真的让喜等足一日,不到两个时辰便将一封书函以及一只尺长的匣子,交给了她,知道她打算从云水回辛国还给了她一枚可以在沃西境内自由往来的符节。

    “辛侯身体可安好”

    果然有旧情且旧情难忘。

    喜道“辛侯的身体已养得差不多了,少昊侯无需担心。”

    也不是完全养得差不多了,只是恢复了大半,至于剩下的,御医表示只能细水长流慢慢的调理。

    但喜也没忘了君离的身份,再怎么有旧情,辛侯与少昊侯也是两个国家的君主。

    君离拧眉。“已她身体出过什么问题”

    “去岁条邑大疫,辛侯困于其中,又有洪水,为了抗洪,辛侯在洪水中泡了数个时辰,身体不免小病了一场,所幸最终无恙。”喜道。

    君离的眉头拧得更紧。

    被水泡几个时辰就病了,辛筝的身体底子不可能这么差

    他练锻体操练到现在身体越来越结实,水里泡一天都不可能生病,同样练锻体操的辛筝不可能这么弱不禁水。

    喜察觉到异样,问“少昊侯怎么了”

    思索了须臾,君离问了一个问题“在条邑时,辛侯可曾染过疫”

    “不曾。”喜疑惑的看着君离,这位少昊侯究竟是怎么了

    喜的语气很确定,君离却一点都不确定。“我突然想起有件事忘记写在信中了,麻烦你再等我一会。”

    喜“”

    她能怎么办

    自然是微笑的包容他原谅他。

    不看在符节的面也要看在美貌的面。

    这一回君离让她等了好几天,最终将书函与一柄剑鞘是原木雕成的三尺长剑交给了她,

    喜拿着剑瞅了瞅,剑鞘上雕刻得图案甚为精美,她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工艺。

    剑鞘上的图案是三株枝繁叶茂的高大树木,工艺精美得喜感觉自己看到了树叶的叶脉纹路。

    更神奇的是,喜握着剑,莫名有一种清新宁神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森林里。

    这不是一般的剑。

    喜找了找,在剑鞘上找到了两个疑似文字的符号,却发现自己不认识。

    喜不会自信的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毕竟官序里随便出来一只比她有才华,但她也没到文盲的境界啊。

    “这是”

    君离道“宁神剑。”

    喜顿时觉得手里的剑有点烫手。

    很多王侯贵族都有收藏宝剑的爱好,历史上越是有名的王侯,收藏宝剑就越多。

    炎帝没这方面的爱好,但她的身份也决定了那些宝剑会流向她,炎帝的做法是得到一柄宝剑就赏给别人。但也不是所有的宝剑都送人了,有一些留了下来,其中有三柄更是因为经常被炎帝佩戴和使用成为了人王的象征。

    第一柄自然是至今收藏在薪火台的薪火剑,材质未明,色泽很像骨质白,但并非骨头,骨头没那么结实,也不可能数千年不腐不朽。据说是炎帝斩杀獙獙时从獙獙身上得到的,原来叫什么名字已不知,反正炎帝给它起了新名字。薪火剑摸着是温暖的,大抵也是因此被炎帝起名薪火剑。

    第二柄是赤霄剑,被收藏在玉宫,据说是炎帝兴之所至时自己铸造的,铸剑时以人血淬剑。做为反奴隶者,炎帝自然不会像很多铸剑师一般用奴隶试剑淬剑,她用来淬剑的人血是自己的。

    第三柄便是宁神剑,炎帝从哪获得的不得而知,但炎帝晚年时此剑从不离身。炎帝逝后,此剑由太昊氏继承,后来太昊氏分出了少昊氏,这柄剑也在那个时候随着少昊氏来到了沃州。

    这种东西也能拿来送人吗

    惊讶之余喜也瞬间意识到了这柄剑的价值。

    自家大君是给了少昊侯什么好处才能让他送出这样的礼物

    抱着宁神剑,喜忍不住想向君离要了五十名护卫,虽然她本身也带了护卫,但那是对普通外交官吏的保护标准,不是对宁神剑的,但喜又很快冷静了下来。

    莫名其妙的增加五十名护卫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君离让她给辛侯捎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吗

    本来别人秉着不斩外交使者的共识不会对她动手也会因为她的反应而想做点什么。

    喜最终的剑法是将宁神剑弄了一个好看但廉价的皮鞘,将宁神剑连剑带鞘塞进皮鞘里当做普通的剑放进了她这一路上兴之所至购买的各种东西里,那一堆的东西值钱的有价值数金的,廉价的有只值几枚铜锱的。

    贼偷也只会选最值钱的偷。

    如果偷不值钱的碰上这种眼瞎的贼算她倒霉,做为回报她一定会把人全家逮起来剐了。

    出了快发展成城邑的军营,喜第一站便是最近的官序。

    辛侯无偿为沃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少昊侯只了场地,剩下的辛侯自己包了。

    但少昊部与辛国很长时间都不接壤,辛侯对沃西官序的掌控并不强,来都来了,便让她顺便走走看看。

    如果官序不顺利要如何,辛侯没说,但喜估摸着,辛侯可能会以此为借口把手伸进沃西,从沃西咬下几块肉。

    喜希望看到不顺利,现实却是官序虽然不能算一帆风顺,却也很平顺。

    每座官序都有许多学生,学生们也都很勤奋刻苦,感觉比辛国境内的学生还刻苦。

    喜在一座官序课堂外瞧着里头的学童,目光透着一丝不忍,以前没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有辛国做对比,辛国的学生们光是身上的肉都比这些孩童多出几斤。“我听说有贵族找过官序的麻烦”

    “是有过。”官序祭酒道。“因为一些课文上的内容。”

    见喜不解,祭酒解释道“我们教给孩子们的历史里有一些是关于帝国最早期的。”

    喜顺懂。

    如今的帝国贵贱有别,血统神圣,贵族们告诉世人,亘古如此,此谓天理,但辛国的历史教材告诉你不,贵贱有别,血统神圣是最近三四千年发展起来的,更早的时候没这玩意。

    “我记得这部分是五年级的教材内容。”喜疑惑道。“你们教得这么快的吗”

    来沃西才几年,就算全是天才学生也不可能教得这么快。

    “我们的教材是改过的,有些东西提前教了。”祭酒回道。

    喜懂了,辛侯这是生怕官序和贵族冲突不起来啊。“官序如今怎么还好好的”

    祭酒颇为感激的道。“少昊侯制止了那些贵族的暴行,官序这才平安无事”

    喜安静的听着。

    少昊侯令得贵族们无法用武力解决官序,但贵族们也没放弃,私底下换了别的招,但官序待遇太好了,给孩子衣服穿,给孩子食物吃,只要去读书就行。

    衣食住行,其中食第一,衣第二。

    没有人能拒绝人生第一和第二的诱惑。

    喜有些疑惑,少昊侯这是看懂了辛侯的目的还是没看懂若是看懂了还送神木剑给辛侯,这么开明的吗

    诚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辛侯这般奇葩的一次出两个也未免令人惊奇。

    喜带着自己的疑惑一路向南,越往南,疫情便越严重,但这个严重是相对北边,若是和沃西之外的地方比,那沃西还挺不错的。

    君离第一次封城没结束问题后又封了第二次,这一次将给他捣乱的全给杀了,做到了最严格的封城封村。但南方显然有难度,没法那么搞,封锁城邑聚落停止生产,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不是每个贵族都舍得。更别说氓隶一天不干活就没有食物,封锁停止生产,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沃西最普遍的做法是,发现那里有疫病便将该村社城邑给封起来,必要时,一把火将里头的感染者和可能感染的统统烧掉。

    这种做法效果颇佳,尤其是在沃西。

    绵延战火多年,沃西的人口比二十年前少了不是一点两点,哪怕是瘟魔肆虐前的兖州也可以骄傲的说自己的人口比如今的沃西稠密。

    地广人稀,瘟魔散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也使得沃西的整体情况居然比如今的兖州要好。

    最重要的是,少昊侯手里有粮食,以正常的价格往外卖粮食,稳住了粮价自然也就稳住了秩序。

    那些低价粮能到氓隶手里

    能。

    少昊侯采取限购的方式卖粮的。

    他找官序的学生给每个买粮食的人写了一块和传差不多的木牍,辛侯办官序很大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胥吏,官序每年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进了官署,因而官序有教学生很多辛国胥吏应该掌握的东西。

    木牍非常的细致,不仅有当事人的名字、年龄,还有家庭住址、职业、外貌以及一个编号,氓隶凭着传就可以买到廉价粮食,但每天只能买够吃一天的,第二天还得再来买。

    非常有创意,有稳定的廉价粮食来源,氓隶们自然不会被囤积居奇的商贾贵族逼上绝路,顺便还完成了人口清查。

    登记些信息就能买到廉价粮食,为什么不干

    喜惊叹于少昊侯的奇思妙想一举多得,亦惊讶于这么干的少昊侯为什么还没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