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3、第六十三章

作品:《红楼之重过礽生

    山西的叛乱最好平定, 将几个贪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百姓也就满意了, 湖南稍微麻烦了一点, 里面掺和了吴三桂的下属, 清军将叛军首领就地格杀,起义才渐平。

    南疆的事情, 胤礽派了一部分人支援,却是再也没插手。这些事解决总共花了一个月都没有,二月份,礼部就请示是否举行登基大典了。

    “可以。”

    胤礽夜里头看向黛玉,“当初没有举行太子妃的册封大典, 如今皇后的册封大典你觉得该怎么办”

    黛玉有些奇怪, “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我是担心你这小身板受不了,这规矩可有一百多条,礼仪都得背上个两三天,先伸哪只手,先迈哪条腿都有讲究,我想着,可以删减掉一些。”

    黛玉却摇了摇头, “我想完整地走下来。”有时候,虽然累,可这仪式却也会带来满足。

    登基前一天,胤礽带人亲往天坛地坛祭祀, 意思是告诉祖宗们,我要登基了。也是在这一天,仪仗都摆设完毕。登基当天,天还没亮,大门便开了,百官装戴整齐,按照官位依次而出,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好,各方乐队开始奏乐,声音低沉而又鸣长。

    红毯铺的很长,旗帜更是插了一路,胤礽并没有按照规矩坐在椅子上等着,而是站在了城楼上头,从上往下更直观,也更震撼。这么多世,他最遗憾的莫过于这一世,如今,终于登上皇位,他的心头的满足已经达到了巅峰。

    登基大典,是最为浓重且正式的仪式,没有之一,胤礽一步一步地坐上皇位,百官也依次前进,品级够的,在殿内,不够的在殿外。林如海也在百官之中,对于女婿登上皇位,他也是很高兴的。千百年来,太子顺利登基的不多,不登基的只有死路一条。

    “跪”

    “一叩首”

    “起”

    “尊阿玛玄烨为太上皇,尊祖母仁宪为太皇太后,福晋林氏为皇后。”

    “皇上任孝。”

    “臣等叩见皇上,愿皇上万福金安。”

    黛玉的册封大典,胤礽全程都牵着她的手,陪着她。两人四目相对,笑颜更是不曾离开,宫女太监个个都是人

    精,自然知道太子妃娘娘对太子,不对,是皇后娘娘对皇上的重要性。别说妾室了,皇上连通房丫头都没有,如今后宫竟然只有皇后娘娘一个。

    “今儿黛玉好霸气,看着威风十足。”

    黛玉把头一抬,“是吗”

    胤礽刮了刮她的鼻子,“自然。”

    在胤礽看来,黛玉的管理能力是不输宝钗的,大观园闹出那么多事,潇湘馆却是从没有爆出任何事,而且个个心系黛玉,她不理事,只是身子不好罢了。如今,黛玉被好好养着,身子骨也不错,定然能更好。

    所有的仪式都结束,胤礽又踏进了康熙的屋子,如今,为了避嫌也好,有事情耽搁住也罢,如今屋子里除了宫女太监,竟然再没有其他人了。

    他看向毫无知觉的康熙,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今早太医来过了吗”

    梁九功躬身道,“来了,说是没什么变化,便又走了。”

    胤礽点了点头,仔细打量了康熙两眼。

    回到毓庆宫,胤礽便对着何柱儿道,“让王太医来一趟。”

    “皇上。”

    “太上皇现在如何”

    “意识沉睡了,可以维持现在这个样子,也可以”

    胤礽摆了摆手,“不必,你在平时的药膳中掺着些解药。”

    王太医一愣,“皇上是想”

    “朕想让他好起来,却不能是现在,你先带着医治。”

    “臣明白了。”

    朝鲜知道胤礽登基以后,立马派了使臣过来,请求大清支援粮草。

    胤礽看完后冷笑了一声,“有借有还,下借才不难,你们来借粮,打欠条了吗”

    朝鲜使臣一愣,“臣等”

    日本攻打朝鲜,是大明救了他们,后来大清入关,他们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要替大明报仇雪恨,一派是管他统治者是谁,谁强谁是大哥。随着大清越来越强,大哥派压制住了报仇雪恨派,占据上风。可不管这么样,在他们看来,他们是附属国,出事了大清就有义务帮忙。

    “圣上,如今百姓民不聊生,城内死尸无数,臭味熏天,国王也是迫不得已”

    胤礽抬了抬下巴,“这和朕和大清有什么关系吗”

    “每年我国都会向大清朝贡”

    胤礽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可大清给

    你们的回礼不也很多,要是有人侵略你们,大清会派人帮忙,可如今,这是你们统治阶级出了问题,难不成以后你们但凡闹个灾荒出个瘟疫大清都要插手吗”

    反正不管怎么说,胤礽就是没欠条不帮忙,后来使臣没办法,打下了欠条,胤礽这才让户部着手准备筹粮。

    “我大清多地发生起义,登州更是饿得直接吃人,如今便也只有这一万石了。你可以出去打听打听,太上皇为何病倒,便知道大清如今的处境了,不是不想帮,是以目前的状况,大清也有心无力。”

    对于这件事,也是有大臣叽叽歪歪的,胤礽直接扔了一句,大清需要粮食赈灾,没存粮了,你们要想帮忙,就拿自己家里的粮出来帮忙,这话一句,所有人都不吱声了,跟鹌鹑一样,缩了起来。

    胤礽在后世呆过,被韩国不要脸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往自己身上扯的这种行为恶心到了。大清登记在册的十九个附属国,在大清没落的时候,就没一个帮忙的,甚至新中国成立,还捣乱搞事情。他如今位置没坐稳,等朝堂成为他的一言堂,这些附属国一个都不要

    要么就成为中国的领土,要么滚一边去,别没事就想着捞好处。你强的时候讨好,你弱的时候不是袖手旁观就是落井下石,面子工程什么的,不要也罢。

    胤礽登基,索额图官职没变,毕竟他已经是正一品,到头了,可他的两个儿子,作为胤礽的侍读,自然也通通升了职。

    林如海官位并没有涨,但是作为国丈,大家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胤礽准备启用纳兰明珠,明珠却推托自己老了,胤礽便直接问了纳兰容若,“你阿玛怎么一回事别说什么要养老,说出来你自己都不信。”

    纳兰哈哈笑了,“阿玛是感觉别扭了,他和索大人斗了一辈子,却是落入了下风,还被索大人救了,现在不想入仕了。”

    胤礽了然,就是某天夜里突然想不通,自闭了呗。

    第二天,胤礽就换了常服去了纳兰府。

    “你是”

    “还不快开门,这是皇上。”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胤礽之前来过,管家记性好,不过几面,就已经牢牢记住了。

    “起来吧。

    ”

    “皇上是来找大少爷的吗”

    胤礽摇了摇头,“来找你们老爷的,在家的吧”

    管家愣了一愣,上次皇上来找大少爷,他以为是来找老爷,这次皇上来找老爷,他却以为是找大少爷,“老爷在亭子里赏花呢,奴才带皇上过去。”

    “好。”

    看见纳兰明珠边喝茶边赏花,胤礽笑了出来,“明珠大人真是好兴致。”

    “皇上您怎么出来了”

    “大臣不乐意就职,朕心里郁闷,便来问问为什么咯。”

    “皇上折煞奴才了。”

    “没有舅姥爷和你作对,你觉得高兴了吗

    纳兰明珠一愣,迟疑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

    “反而感觉空虚对不对是不是感觉人生反而没有这么有趣了世界万物都是一对一对存在的,矛盾是必然的,正与反,强与弱,上与下,你和舅姥爷也是一对矛盾,但是你们既是对立的,却也是统一的。”

    纳兰明珠被他说的有些懵逼。

    “矛盾,这个词并不含贬义,矛盾双方更是相互依存的,正如正与反,哪个能离开哪个吗没有正又何谈反没有强,你怎么会感觉弱是弱的一方呢如果没有舅姥爷,你觉得你会爬的这样快吗”

    “没有。”纳兰明珠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虽然有能力,可这么多年在官场纵横,完全是因为太上皇要扶持一个人与索额图作对。

    “这不就对了吗你们两人早就成了彼此的动力,之前你遇事,舅姥爷还跟我说,他好像不是很开心。”胤礽将索额图那开心的笑容,畅快地笑声,选择性地遗忘,脸不红心不跳地继续说道,“舅姥爷刀子嘴豆腐心,见了你定然会嘲两句,可你真的不干了,舅姥爷也是会失落的。”

    至于舅姥爷只是说什么这个老匹夫不干好,不干就永远别干的话,就只是伤心地愤恨而已,他什么也没听见,没,听,见

    纳兰明珠迟疑了,眼睛倒是亮了不少,“那皇上”

    “来吧,你的能力我知道的,有你和舅姥爷,我也更加安心些。”虽然他信任舅姥爷,可朝堂上不能谁一家独大,纳兰明珠暂时不能退。

    “那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第二天上朝,索额图看见纳兰明珠,再看见他身上的服饰只感觉见了鬼,“老家伙,你不是说,不入朝堂吗”

    纳兰明珠心情好,呵呵笑了一声,没有答。

    “不要脸,朝令夕改。”

    纳兰明珠握住了索额图的手,语气很是感慨,“如今我才知道,你也是不舍我的,虽然我不计较你以前的事了,但是你这毒舌还是改一改的好。”

    这个老匹夫,在发哪门子的疯

    作者有话要说小说情节,这里就不考虑古代植物人的可能性问题了

    辩证法很有道理,嘿嘿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