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第二十章(修)

作品:《红楼之重过礽生

    “最后一世”

    顺治点了点头,“没错,你前几世都是不得好死的吧”

    胤礽翻了个白眼,却还是点了点头。

    顺治也不介意他如此,哈哈一笑,“该是如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你入轮回,必得经此劫难。”

    胤礽只感觉脑袋都运转不了了,难不成他还是什么神仙不成这么想,他也这么问了,不过顺治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说,“你如今可遇着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了”

    胤礽只感觉这个世界都玄幻了,这t肯定不是他皇玛法吧

    “用不着惊讶,这是我顿悟以后,那个癞头和尚告诉我的。”

    胤礽揉了揉眉心,“你说我轮回之路都不好走,都会不得好死那这一世难不成也是如此”

    顺治摇了摇头,“不会,这一世将不会有任何意外变化,全看你怎么走。”

    “为什么这一世没有”

    “因为你对大清之事耿耿于怀,几世都不能忘却,故而多出了这一世。”

    胤礽出顺治门的时候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整个脑子里都是一个想法,他若是有可能是神仙,那么黛玉哪怕回归仙班,他也能遇着她

    “谈完了”

    胤礽看着康熙,点了点头。

    康熙看见儿子这幅失魂落魄的模样,皱起了眉头,皇阿玛究竟和胤礽说了什么

    四个人再次落座,顺治这次直接看向了康熙,“玄烨。”

    “儿臣在。”

    “你如今29了吧。”

    康熙一愣,有些摸不着头绪。

    “准备干到多久”

    “干到多久”康熙直接傻眼了,他如今正值壮年,何曾考虑到这个问题。

    “人老了就得服输,老了脑子就不如以往灵活了,容易犯傻,你要是上了年纪还没死,就早早退位。”

    康熙哭笑不得。

    “你依不依我不曾与你开玩笑。”

    看着自家皇阿玛严肃的表情,康熙也认真了起来,他顿了顿,出了声,“依”

    “林家的小女孩叫黛玉吧”

    康熙被他有一出没一出的问懵了,一时间也不知道他在问什么,只是被这双眼睛盯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

    那个女孩是天降的福星。”

    胤礽狐疑地看向了顺治,也搞不清楚他是不是在撒谎。

    康熙还没有回过神,“那我将其收为义女”

    顺治谐谑地看向胤礽,却发现对面的人一点反应没有,不由感觉到无趣,“不可,入不入我皇族当由她成年后自行选择。”

    “那要我做些什么吗”

    “不需要,这女孩和胤礽有缘,你没事别拦着就行,还有这林家,你万万动不得。

    胤礽虽然面上显露出什么,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虽说皇玛法不靠谱,却也给他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康熙犹豫了一下,问道,“阿玛,之前地震,皇宫内出现了一封预示信,和您有关吗”

    “无关。”

    之后,顺治又单独留下了康熙,也不知道两个人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反正再出来的的时候,康熙便对胤礽道,“你以后有空,便多去去林府。”

    胤礽整个人又惊又喜,恨不得抱住顺治亲一口

    就在他们三个人就要走的时候,顺治还是忍不住出了声,“额娘”

    一直没有作声的太皇太后,一下子哭了出来,她没有回头,只是跟着康熙一直往下走。

    在宫里修整了几日,胤礽便去了林府,如今,黛玉已经有五岁了,林如海还替她请了一位老师。

    “黛玉,怎么样,学的如何”

    “哥哥之前都教过我,很简单。哥哥,你家里有妹妹吗”

    胤礽点了点头,“有。 ”

    黛玉张大了嘴,她一直以为哥哥对她这么好,是因为家中没有女孩子,“那你怎么还对我这么好”

    胤礽哈哈笑了,“因为她们没有你可爱。”

    又过了几日,五台山派了人来,因为顺治圆寂了。太皇太后直接昏了过去,康熙脸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胤礽发现他手上的笔已经戳到了跟前的奏折上,染了一大片墨 。

    胤礽虽然不舍,却保持了理智,皇玛法虽说离世了,却也有可能是完成了他的任务,得以登天。

    康熙二十二年四月郑氏拒绝剃发登岸,台湾与大清爆发澎湖激战,五月,清军大胜,康熙对郑克爽等人招降,六月初,朝廷对台湾的去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4

    “阿玛,今个

    又是为了什么犯愁”

    “没什么,只是一些大臣总会给我找麻烦,我说向东这些人偏偏就要往西”康熙把手跟前的两份奏折拿给了胤礽,“你看看这两份奏折。”

    一份是施琅的台湾就抚疏,一份是姚启圣的舆地既广、请立规模,胤礽一目十行,很快就把两份奏折看完了,施琅的台湾就抚疏主要是说台湾去留的重要性,他本人的态度模糊,但是看得出来,是偏向留的。姚启圣的舆地既广、请立规模态度十分明确,就是留,并且把留的理由都列了出来。

    “儿臣觉得当留”

    康熙点了点头,“为什么”

    10岁的太子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智,康熙在一些事情上也会与他商议。

    “凡大清之国土当寸步不让我大清国的领土只有加没有减,送上门来的更不可能不要。”

    康熙哈哈哈笑了,胤礽的话很对他胃口,除非弊实在大于利,那么台湾他就绝不可能放弃。

    “明个你和阿玛一起上朝吧。”

    胤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朝,胤礽早早地站在了自己的位置,大臣们看见一些朝服的太子都是心里一惊。

    “诸位大臣,昨天一天可考虑清楚了台湾去还是留”

    “臣以为,应去。”

    “臣附议。”

    “臣以为,当留”

    康熙拍了拍桌子,“行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朝堂是民间的闹市呢”

    “李光地,你觉得该留还是该去”

    一直没有表态的李光地走了出来,“臣以为当去。”

    “哦”

    “台湾一直被郑氏掌控,大清此时入驻,根本得不来民心,且台湾即使被荷兰占去了也无大碍,荷兰一直没有什么大志气,只要他一直纳贡通款,大清便会一直有收入,是为永逸长安之道。”4

    胤礽直接转过头,看向李光地,“第一,荷兰的这一届君主胸无大志,不代表下一届也是,若是他与其他国家勾结,毗邻台湾的福建必然深受影响。第二,台湾地方不大,却是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陈永华的治理下,台湾可谓蒸蒸日上,虽然陈永华走后,有所下降,却还是优于很多省份。第三,民心问题。我大清刚刚入关,民心又

    何曾在只要治理的好,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不会管是谁统治。”

    李光地哪想到小太子会蹦出来,一时间被说懵了,连反驳的话都想不出来。

    “臣也赞同留下台湾。”

    索额图一开始并不准备表态的,只是太子都站出来了,他作为太子的舅姥爷还能不站台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康熙见状直接拍了板子,“如此,台湾便留下吧,置台湾府,归属福建省,其余事项,之后详议。”

    施琅带着奏折,原本是决心来劝导的,结果发现,台湾的事情竟然定下来了。他打听了过程,知道胤礽说的话后,更是大呼知己。心头喜悦,施琅看着手跟前的文章,哈哈一笑,直接撕成了碎片。

    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因收复台湾,康熙携胤礽亲祭南京明孝陵。4

    “在发什么呆呢”

    “总是听说江南风景宜人,儿臣在想和京城里头区别大不大。”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自然有区别。”

    虽说皇上和太子只是来祭祀,各地的官员却还是绷紧了身子,一个个心里都火热的不行。

    如今,无灾无难,叛乱皆平,康熙浑身都透着轻松二字,祭祀所花的时间并不多,朝中也无事,康熙便转头问现任的两江总督,“总有大船”

    “皇上是要做什么的船”

    “太子年幼,朕意欲乘船返京,带其游历这水乡之景。”

    总督想了想,道,“倒是有一艘大船,只是许久不用,有些陈旧了,臣这就差人修整。”

    康熙点了点头。

    船造出来以后,当地的官员试航完毕后,立马通知了康熙和胤礽。

    船上挂着不少灯笼,在黑漆漆的夜晚,照亮了一片天,船身很大,看上去很是威武。船空间很大,里面竟然还分了不少房间,里面茶几,书柜样样俱全,可以说是海上之家

    返航的时候,他们果然是坐的船,行驶的速度也不快,让胤礽都有种他们在游山玩水的感觉。

    这天,胤礽正在睡觉,却发现听见了一片吵杂的声音,他爬起来后,发现船上竟然走水了

    火势越来越大,一桶一桶的水浇上去却是一点用没有,胤礽皱着眉头,感觉到了不对劲,他拉住了一个小太监,刚刚准备问些什么,却发现对方神色好像不对。他打量对方几眼,发现对方桶里拎的竟然不是水,是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