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行业周期
作品:《重生之富贵逼人》 林家没固定电话,平日里都需要门口小卖部喊一下,一次要给五毛钱。
电话打通以后,小卖部的人说“林家没人。”
梁英留了个心眼,搭着话问“怎么会呢,林琳刚买了台缝纫机说要做手工活,这会不应该乱跑才对。”
小卖部老板也八卦,说“是啊,前两天的生意好得很,门口一堆学生过来改裤子。不过这两天消停了,今天一早她就关门出去了,我听说是去进什么货去了。”
“哦,谢谢,等她回来叫她回个电话,我是她师傅。”
“知道了。”
挂了电话,梁英开始琢磨着这波行情。
看样子乡下也流行起来了,林琳那边应该赚到了钱,今天出门难道是拉链用完了在想办法
附近几个市比较落后,广市因为有几个老牌国营服装厂做底子加之地理优势好各种因素,私人的服装厂才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想去其他市找拉链不切实际,唯一可行的就是在省城的批发市场进货,问题省城那边她可没门道。
许老板也坐不住打了个电话给省城那边的商行,时间上多少有点紧迫,发货过来一天一夜是有点久,不过怎么说还是能赚一些。
合作多年的批发商行接到他的电话,颇是郁闷道“这个尺寸的拉链我们存货也就几百条不多,前段时间全卖了。”
“没有进货吗,我这边着急要。”
商行的人苦笑着“老许你是不知道行情嘛,其他东西备点货是正常的,这种偏僻的尺寸我们肯定不会备货,一般来说是有了定单直接找厂里下单,要不砸手上压死多少货款啊。”
“按照这尺寸进货不就行了,25厘米的起码先给我来一批吧,客户催的紧。”
“老许,我倒是想马上答应你,问题我这边也傻眼了。”
拉链不比别的商品,没什么款式和乱七八糟的设计花纹一类的,比较单一所以利润很薄,省城的大商行背后其实也就是那几个一样的厂家在供货。
常规的外套拉链,或是包包拉链,这些厂子上百万的单都能接,但这种偏僻尺寸的就难了。
有的大厂看不上这点量,有的厂压根就没生产的设备,即使有的话没有足够的量人家也不会生产。
说白了就是太冷门,从生产到供应链没人会备货。
商行的人说“一般这种偏僻的尺寸,就是年初开生产线生产半个月就能供应一年,没特殊情况的话机器生产一次就抹好油放回仓库了。”
“没点量的话,人家厂子绝不会专门给你开个流水线的。”
这一说,许老板就有点心虚了。
特殊情况肯定是有定单,像省城那些商行还好,一百两百的也批发,但那种厂子的话定单量起码上千,这种冷门尺寸可能要过万才会生产。
“那您帮忙问问有没有存货吧,尾货也好只要尺寸符合就行。”
许老板是退而求其次,不管是存货,还是去找同行高价拿的串货都行,因为打电话的功夫又有两拨人进来询问。
这种细规格,又是短尺寸的拉链,他娘的从厂商到整个供应链都是冷门货,谁能想到一下就火起来了。
送上门的钱赚不到手,这让人感觉无比的恼火。
等电话的功夫许老板狠狠的抽着烟,梁英这会也过来了,问道“许老板,补到货了吗”
她也是急,梁英曾想过自己办正规的服装厂,奈何手上没有客户暂时没落实,不过她也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名片。
为的是可以绕过河西街直接和省城的商行接触,从成本考虑进一些比较便宜的货。
梁英一咬牙打算自己进货,看这行情多一点也卖得掉,甚至可以反过来铺货给河西街,哪成想打了三个电话省城的商行居然也没货。
许老板摇起头,说“没呢,我合作那几家都断货了,现在等他们回消息,看能不能搞到一点存货。”
没多一会电话就回了,商行的人也是纳闷无比
“邪了门了,这玩意是冷门不过市场上居然断货了,也就把样版凑一块几十根而已,我还找厂家打听了一下,他们的存货也不多都被买走了。”
许老板挂了电话,苦笑道“梁师傅你也听见了,在省城这都是冷门货,市场上都被扫光了,只要厂家不生产的话暂时谁都补不到。”
梁英来之前就算计好了,煽动道“许老板,既然这样要不我们合个伙,现金定一万条咱们俩人一人一半。”
厂家要是连夜开工的话,起码后天就有一批货能到,在这三角债风气还盛行的时候,现金的货款可是香饽饽,私人厂家肯定趋之若骛。
“一万,不太可能。”许老板摇起了头。
整个河西街缺货,省城那边的也是,就这样的趋势别说一万了,就是有两万条现货他姓许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敢拿现金吃掉。
“许老板,你这是在开玩笑吧”
梁英脸上带着笑,心想这姓许的不是找到了门路想吃独食吧,尽管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但利益面前可没什么交情好讲。
许老板无奈道“你是不知道这一行的季节性,现在那些拉链厂已经在准备生产冬天的外套用的拉链,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时候。”
“冬天”梁英听着有点懵。
许老板点头道“没错,现在外商都在做版准备下单了,在这之前拉链厂正在赶工做书包拉链,也是最不愁定单的时候。”
“不是,这清明才刚过了一天,现在就开始做冬天的衣服”梁英听着有点懵,这时候还没入夏啊。
许老板说“这是正常的,梁师傅不信你去服装厂问问,现在他们都在生产冬天的校服了,速度快的厂不只备好了料而且已经投产了。”
事实上服装生产的反季节性极强,冬天卖的毛衣大多在夏天生产,圣诞节的饰品一般八月份就开始生产了。
行业特有的周期性,身为裁缝的梁英自然不可能知道。
梁英一听也懵“许老板,按你这意思,这会就算我们拿着现金,那些厂子和商行不一定理我们”
“一两万的定单,就算拿着现金去人家还以为我们在捣蛋。”
许老板挠着头说“梁师傅,那可是省城的大批发商行啊,到了这季节正是冬季外套的最忙的时候。人家走的单量那么大哪看得上这点小钱,万一耽误了活得罪了大客户可是得不偿失。”
一万条的链,货款才两三百,人家当然看不上了。
“许老板,你觉得多少的量,能找个厂专门开个工。”梁英还是不甘心啊。
小厂应该没这设备,太冷门的东西专门投产就是找死,大厂有这设备也就当个添头而已,压根就看不上那点三瓜俩枣的利润,这是最头疼的。
许老板苦笑道“按这情况来看,起码得十万以上。”
说话间又有几人进来询问,最后都是摇着头走了出去。
梁英很急,从一开始想赚钱,到现在担心自己的徒弟跑去外边拿货。
许老板何偿不是,这种拉链突然火了起来可市场上却断了货,说难听点谁手里有货这会就是大爷了。
这已经不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能抢多少客户的问题,他作为街上第一大户现在要担心的是自己的老客户会被别人撬走。
别看裁缝进货量少,可他们人多而且价格可以卖高,细水长流下来利润特别的可观。
许老板说“梁师傅,要不我找几个老板问问,实在不行大家合伙一起下单。”
“我看行,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通知我。”
梁英先离开了,嘴上说的好听不过她是坐不住,回去查了一下林琳的地址后自己开着摩托车就往镇上跑了。
十万条拉链,按照目前火爆的行情别说许老板这专业人士了,就是梁英都敢拿现金出来赌一把。
铺整个河西街的话应该消化得了,甚至有点野心的话还可以去省城那拼一拼,那边的大商行们现在也缺货。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住客源,谁手上有货谁就是大爷。
梁英眼眯了一下,如果能弄到一批货在手的话徒弟们就稳住了,把钱赚了不说还可以从河西街抢一批客户过来,一石二鸟啊。
刚才二人嘴上说的都好听,不过都各怀鬼胎。
她刚一走,许老板就开始打听了,想自己找一下林琳的联系方式,他有点后悔现在才反应过来。
天近傍晚,姐弟三人坐了台三轮车回到家。
刚到街口,小卖部的阿姨就喊道“林琳,刚才有人打电话找你,说是你的师傅姓梁。”
林文敬过去给了一块钱,回头笑道“姐,我说的没错吧。”
林琳难掩吃惊“你怎么知道师傅一定会来找我”
“天机不可泄露。”
这信息落后甚至是滞留的时代,交通一样落后得令人发指,加上各地海关还是人力清算的时代,进出口通关时花的时间比花在路上的还多。
服装行业的反季节性是有特定的,比如夏天的羊毛厂热火朝天,3到5月又是拉链厂的黄金期,这三个月他们要加班加点把一年的成本赚出来。
除了这三个月以外,你什么时候去下单都是大爷,因为其他的9个月开工赚的就是纯利润。
梁英一个小地方裁缝,哪懂这些
林文敬忍不住笑了,这一个坑,不怕她不一头扎进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