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下元洲

作品:《将军夫人很有钱

    宋知州虽然将话说的十分强硬,听起来好似全无转圜的余地,但是当徐臻提出陈粮换新粮这个主意之后,他的双眼一亮,立即想到其中关结。

    元洲许多百姓日常艰难,若是将一年的新粮卖了,换成陈粮,能多换许多,这样下来家里上下人口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在活下去跟饿死之间,那必须选前者啊。

    徐臻本来想的是新粮跟旧粮用二换三的法子,也就是说二斤新粮能换三斤陈粮,但想到宋知州刚才的强势,也就不客气的故意道“我想的是用三斤新米换四斤陈粮,这样一来,三口之家几乎能省出一个大人的口粮,要是养孩子,那差不多能够多养两个孩子了。”

    宋知州比她更有数,但是下意识的还是为百姓争取“换的太少了,三斤新米怎么也得换五斤。”

    徐臻立即站起来“那没什么好谈的了,这事儿您就只听听就行了。”

    宋知州一看她的样子顿时大笑起来,伸手摆着“你坐下这做买卖本来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觉得不合适可以谈啊,怎么说走就走”

    他亲自递上梯子,徐臻便顺势下来了。

    宋知州又道“这陈粮的成色”

    徐臻“保证不发霉,不泡水。到时候可以找中人来将双方的粮食都验过。”时人去拿米麦换面的时候,总是喜欢前一日用热水倒进米麦中,这样可以多换些面,但是对于商家来说,收到这样的麦子是吃亏的。

    “其实,这件事是互利互惠的,百姓不仅可以用家里的新粮换成陈粮多吃些日子,要是那日子过得去的,也可以用陈粮换些新粮来吃。”

    宋知州点头,“这倒是真的。”

    宋端远坐在下头敬陪末座,看着上首的族伯春风满面,心中的好奇跟诧异都快止不住了。他当然也知道徐臻提出的这件事的好处,但又觉得这些实在算不得眼前最要紧的事,像保靖安民,扫荡流寇,兴修水利,治理河道,这些做好了,百姓自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种出更多的粮食来,而不必依靠着新粮换陈粮来过日子。再说,眼前还有征收粮草的事呢本来是谈公事的,怎么谈着谈着成了谈生意了

    这么一想,宋端远反而对坐着不动只拿着茶杯喝茶的宋尧有好感,觉得人家这样才是个为官一方的样子,于是便主动朝宋尧那边倾了倾身子,同他搭话。

    “行远兄”

    叫了一声,宋尧没反应,再叫一声“行远兄”

    宋尧方才回神,这次倒是给了个笑脸“抱歉,刚才听宋大人讲话入神了。”

    宋端远本来是想问宋尧是不是觉得乏味无聊的,听到宋尧这么说顿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徐臻也看过来,宋知州就笑道“端远一向不大通庶务,喜欢读书作诗,从前听文先生说宋将军也是敏而好学的,若是听着我们谈话乏味了,不妨出去逛逛。”有些话,知道的人越少,对事情的进行反而越顺利,所以宋知州也想让宋端远跟宋尧先出去站站,他跟徐臻可以就一些细节再做些磋商。

    谁知宋尧压根没听出他的言下之意,直接道“不必,末将年轻见识浅薄,听着大人的话,感觉受益匪浅。”

    徐臻偷笑一声,连忙拿起茶碗来遮挡。

    宋知州只能干笑,这可真是

    他只能瞪宋端远一眼,不是他动来动去,他也不会分神看着俩人。

    不过宋尧在也好,他想了想道“宋将军可不能妄自菲薄。本来,元洲境内近来也有些小股的流寇到处扰民,本府曾多次派人,然而收效甚微,反而惹得那些贼寇暴起伤人,听闻宋将军于剿匪一事上很有经验,本府麾下将领都想请你指点一二呢。”

    徐臻看了一眼宋尧,怕他答应的爽快,正要回答,就听宋尧开口道“指教谈不上,末将要学的东西更多,过往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本地的情景,若是听了末将的话,反而闹出更大的乱子,那就是末将的罪过了。”

    宋知州差点被这夫妻俩的“双剑合璧”给整抑郁了。

    连最后谈妥了新粮换陈粮以及宋尧出兵帮着扫荡流寇的事情都没叫他缓过劲来,再看自己侄子宋端远,还双眼发亮“伯父,没想到宋将军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等下次见到他,侄儿一定跟他认真讨教一番。”

    宋知州看了一眼侄子,脸上的表情是“这孩子学傻了,没看出人家根本不想跟他玩来。”

    不过他也没多少功夫打击宋端远,“你跟我过来,有些公文你也得学着处置起来。”

    徐臻好不容易来元洲一趟,自不会急着回去,她将宋尧带到曾经挖矿炼铁的山上,问他“将军看此处山林如何可能做练兵之用”

    宋尧道“若是单单为了练兵,沣城附近也有山林,除非此地有更要紧的关系。”

    徐臻便笑,失忆之后的宋尧比失忆之前要可爱的多,最起码现在是有话就说,不对她藏着掖着了。

    她伸手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句,宋尧的眼眉挑了起来,双眼闪闪发亮的看着她“我能去看看吗”

    徐臻道“这有什么不能的”

    说着招呼了侍卫们过吩咐了,一起进了山。

    至于宋泓打发来的探子,在半路上就将他们跟丢了,到现在还在路上徘徊呢。

    此行跟着的都是亲信,宋尧也就不避讳同徐臻走的近些,他见徐臻极有自信,终究没忍住就问她道“以新粮换陈粮,是怎么能够把十万石粮草给换出来的”

    徐臻道“这件事其实只是解一时之急,并不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新粮换陈粮,就拿这三斤陈粮换二斤新粮来说,户主家里需要先交上二斤新粮,至于陈粮么,却不是将三斤一下子都给他的,而是要等一个月后再给,这样农户家里可以用得到的陈粮上交一部分,剩下的先吃着,等他们吃的差不多了,那边陈粮也好,陈米也好,就置换出来了,正好可以跟以新换旧的农户结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