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72

作品:《权臣之妻(重生)

    杨思远被狱卒伺候着梳洗过, 又换了干净衣服, 真的就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去的路。

    途中,蒋磊喊了杨若说话“杨大人得了冷热病, 你们回去后, 要赶紧找个大夫给他医治。”

    “啊”

    杨若十分吃惊“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从来没有人和我提起过。”

    蒋磊看了他一眼,答非所问“在下愚钝, 有一事不解, 还需杨大人开导。”

    “你说。”

    杨若桃花眸微眯。

    “你觉得杨阁老为什么能从牢狱里放出来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无罪开释吗”

    “不。”杨若摇摇头“若如此,父亲就不应该有牢狱之灾。”

    蒋磊笑起来“杨大人, 你是个明白人,为何会纠结有没有人和你提起杨阁老的病情大家不言语就是证明不能言语。”

    蒋磊的话,字里行间虽然隐晦, 却也足够让杨若明白了。大家之所以闭口不谈,当作不知道此事。不过是圣上的意思。最狠莫过于帝王心, 谁能拗的过他还不太清楚朱佑妄把父亲关在狱里到底为了何事却能想通是圣上的私心所为。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就能拿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开刀, 折磨到如此境地了还想着加以利用。

    朱佑妄

    他跑上跑下地为父亲打点, 大把的银钱洒下去, 却一点的动静都没有恍然大悟。

    “多谢蒋大人指点。”杨若拱手“来日方长,杨某必有重谢。”

    “不必了。”蒋磊笑着摆手“杨阁老的病症是昨日发现的,大夫说是才开始并没有外表看的那么严重。好好将养一段,保不齐就痊愈了。”他算是安慰杨若吧。现在的杨家风雨飘摇, 杨阁老基本上废了, 能依靠的只有杨若了。他要是再失去信心, 那杨阁老才真的无救了

    杨若“嗯”了一声, 挑帘子吩咐德顺去请德济堂的宋严。他听张居龄说过此人,医龄久,医术也很好。

    杨思远离开北镇抚司的时候,几十个衣饰统一的锦衣卫前呼后拥,称得上震撼果然。半个时辰未到,凌王爷朱高知便得了消息。他先找了王府里的幕僚商议,之后才前往皇城。想直接找父皇打探一下。刚到午门,便遇到了从马车上下来的安宁郡主。

    “安宁。”朱高知和她说话“你怎么这时候进宫”

    安宁郡主娇俏一笑“皇后姨母说想我了。”她一身红衣,发髻上带着金钗,明艳无双。

    皇后一直很疼她,朱高知是知道的。他笑了笑,伸手揉揉她的齐眉额发“我也很久没有给母后请安了,陪你一起去。”难得遇见安宁一次,见父皇的事情还是往后拖一拖吧。

    “好啊。”

    安宁还是很喜欢这位自小就疼爱她的凌王爷,甚至比她亲表哥裕王爷都喜欢,因为凌王爷会无限制地宠她,她在他面前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说任意妄为都不为过。

    “知表哥,宁儿很久都没有见到你了很想你呢。”

    她亲昵地抱住朱高知的胳膊蹭了蹭。

    “是吗”

    朱高知俊秀的脸上都是笑意,心里十分熨贴“我也想你。”

    “当然啦。”

    安宁郡主举起小手保证“宁儿从来不说假话知表哥不相信吗”

    “我相信你。”

    朱高知的声音温柔极了。

    俩人说说笑笑地往长寿宫去。皇后娘娘住在长寿宫。一路都是宫女、太监行礼问安的声音。

    长寿宮是前后两进院,和其他宮宇的规格是一样的。皆五间正殿,东西配殿各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闳敞轩昂,富丽堂皇。

    安宁郡主到的时候,皇后正在后进的院落里喂锦鲤。巴掌大的锦鲤在一搂粗的青缸里自由游动,十分活泼。水面上还种植了莲花,含苞欲放的,与锦鲤相映成趣。

    “姨母安好。”

    安宁小跑着过去,对着一个慈眉善目,身穿深紫色对襟宽袖春衫的中年妇人屈身行礼,乖巧道“宁儿好想你。”

    “又说巧话了,想我怎么不进宫还偏让我去召你。”

    皇后伸手点她的额头,“淘气。”

    安宁吐了吐舌头,解释道“母亲给我请了个女红师傅,整日里忙着练习针线连吃饭、午睡的功夫都没有。”

    “这么可怜呢。”

    皇后笑着逗自己的小外甥女。

    恰在此时,朱高知也走了过来,拱手行礼,恭敬道“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

    皇后摆摆手,问他“贤贵妃最近怎么样许久未见到她了。”

    “多谢母后挂念,母妃一切都好。就是得了风寒,暂时不宜吹风”朱高知笑道“前几日,她还说要来长寿宮给您请安呢。”母妃因为四弟的离去,精神不济,也无心出来各宫应酬,对外就只说得了风寒。

    “请安是最不要紧的等养好了身子也不晚。”

    朱高意去西北军营的事,宮里传的是沸沸扬扬贤贵妃作为他的养母,心里应该挺不是滋味吧。尽管不知道皇上为何做此决定,但其中的因缘定然不少。皇后敛眉,可惜朱高意走了纵然真的发生过什么,也无从提起了。

    安宁却不甘心被晾在一旁,她拉了拉皇后的衣袖,撒娇道“姨母,我饿了,想喝一碗掺了桂圆肉的牛乳粥。”

    “你呀,无论多久不见,小嘴还是一样的刁。”

    皇后说话间,转身吩咐宫女“去小厨房安排,按照郡主的喜好做。”

    宫女屈身应“是”,退了下去。

    “走吧,咱们去屋里。”

    皇后拉着安宁,和朱高知开口。

    “一切听母后的。”

    三人进了正厅,按身份坐下,有宮人上了茶水和糕点。安宁拿起桃花酥就吃,“咯吱咯吱”地,十分随意。

    皇后皱了皱眉头“宁儿,你是个姑娘家注意礼仪。吃东西怎么能发出声响呢,教习嚒嚒没有教你规矩吗”

    “姨母。”

    安宁委委屈屈地放下了桃花酥“人家觉得和您是最亲近的,所以才敢放肆。出门在外,都是规规矩矩的,一步路都不会走错的。”她看向皇后“您不信的话,可以问问知表哥。”

    朱高知咳嗽一声,端起盏碗喝茶,“母后,宁儿所言不虚。”

    皇后摇摇头“宁儿,你是个大姑娘了,又出身高贵,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你母亲和裕表哥都拜托我给你找个好婆家呢。”

    安宁低下头,食指对食指“我知道了。”

    朱高知听皇后提起安宁郡主的亲事,心里微动,问道“母后,宁儿有着落了吗”他端着盏碗的手都绷紧了。

    “嗯”

    他说话很含糊,皇后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笑了笑“倒有几个合适的,都是京都的青年才俊,家世模样都不错。就不知道咱们宁儿能不能瞧上眼了。”

    朱高知脸色当时就不如原来好看了,他惦记安宁不是一年两年了,怎能让她被别人定去呢。皇后一向和母妃不和,她肯定不会把安宁许配给自己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父皇来赐婚。

    “姨母”

    安宁郡主的小脸都羞红了“这样私密的事,您怎么”

    皇后“呵呵”地笑“宁儿真是长大了你知表哥是自己人,有什么可害羞的。”

    安宁还是不好意思,低着头不吭声。

    朱高知却坐不下去了,随便找个理由告辞。有宮人挑起靛蓝色云纹细布帘子,他抬脚走了出去。

    身后的皇后还在和安宁说话“宁儿,现在也没有外人了你和姨母好好说一说,想嫁个什么样的夫婿”

    安宁大眼睛眨了眨“真的能说吗”

    “当然了。你说出来了,姨母才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朱高知听到这里,愣了一下,鬼使神差地躲在了门口。守门的小宫女刚要说话,他就“嘘”了一声,示意闭嘴。然后,凝神静气。

    隔了一层帘子,安宁的声音听起来就有些弱了,好在还清脆,朱高知勉强能听清。

    “我喜欢当朝的状元郎。”

    少女说到心上人时不自觉的喜欢晕红了脸颊。

    “状元郎”

    皇后一愣,“你是说杨若吗”她记得,杨若是名噪一时的状元郎,三元及第,很有才华的一个小伙子。

    “不是他。”

    安宁抿唇一笑“是张居龄。”

    “张居龄”

    皇后问道“他是谁成家了没有”她久居后宫,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是哪号人物。

    “他是今年的状元郎,长得可好看了。”

    安宁的语气带着淡淡的骄傲“比杨若还有才华呢,裕表哥都很佩服他对了,他现在做了裕表哥的侍讲侍读。裕表哥还夸他讲的好。”

    听见外甥女说的这样详细,皇后忍不住地问“你见过他了”

    安宁“嗯”了一声,“宁儿见过他几次就是想嫁给他。”

    皇后还说了什么,朱高知已经听不下去了。又是张居龄他简直无所不在

    安宁郡主只能嫁给他,别的人想到不要想。

    他气冲冲地出了长寿宮,直奔父皇批折子的乾清宫而去。到地方才发现人不在,等问了才知道,父皇去慈宁宫瞧皇祖母了。

    “凌王爷,您要是不忙,去旁边的庑房等一会儿吧皇上一般是吃了晚膳后,才会回来”伺候朱佑妄笔墨的宫女说道“奴婢让人给您砌一盏茶水。”

    朱高知想了想,答应道“好。”差不多酉时了,最多半个时辰,父皇就会回来的。他心里藏了几件事,一定要问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