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八章
作品:《(快穿)我其实超甜的》 三年后
陆琅考中的举人的消息, 从州府传到山水村, 整个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东家大姑西家大姨全都去陆家道喜。
陆家一时间门庭若市,不仅仅是村里人来陆家, 连清水县的许多富商也跟着来拜访。
这可是二十岁不到的举人, 明年春闱若是中了,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这些富商自然在商场上混了这么多年, 自然是有眼色的, 心里盘算好了, 趁着陆琅尚未功成名就的时期, 抱抱大腿, 落下个善缘, 日后有所求的话, 也能方便些。
一群人算盘珠子打得响,可来到陆家却是结结实实的吃了一回闭门羹, 陆家儿媳妇快生了,家里老太太要照顾儿媳妇,又没个顶事的男人, 没人来招待他们。
心思活泛的想把东西留下,想着人没见着东西留下了也是一份人情,没想到被陆母直接拒绝,一点面子情都不给。
说她一个寡妇, 收别人的东西要让村里人说闲话的, 要是逼着她收下, 这是愧对陆家的老祖宗。
话都这么说了,他们总不能逼着老太太愧对陆家祖先吧,要真这么干,这可不是结善缘,而是结仇了。
如意算牌落空,一群人风风火火的来,又灰溜溜的走了。
陆母见这一群贼眉鼠眼人出了陆家的门,瞥瞥嘴,吊梢眉微微挑起,手里的一盆水泼出去。
重重的哼了一声,陆母才进了屋子,想骗她一个老太太,还嫩了点。
“娘,他们走了吗”
李婉坐在凳子上绣孩子的衣服,小孩子衣服嫩,身子娇,料子绵软细腻才不会刮伤皮肤。
陆母见李婉绣衣裳,赶忙接过她手里的活计,关心的念叨着;“你现在是双身子的人,可不能干这种活,有了孕的妇人可不能拿针线,你要做什么衣裳让春柳来。”
李婉无奈的笑了笑,放任陆母拿过她手里的针线,爱娇的道“娘,我就给孩子绣个衣裳,很快就可以做完的。”
“你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大家都说了,有了身孕就不能动针线,这话传了好几百年肯定是有道理的,咱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陆母顿了顿,颇有些不好意思道“这话是这么说的吧。”
李婉原本认真的听着陆母说话,听见陆母后面的话,噗嗤一声笑出来,点头附和,“是这么说的,娘说的真好。”
陆母笑了起来,对李婉的婆婆吹很满意,让李婉躺床上休息会儿,拿着针线活计就出了门。
陆母养成一个每天晚饭后,出门日常一吹嘘的活动,每天听着村里的人嫉妒又羡慕,但又不得不拐着弯的夸自己一顿,心情都好了很多。
“大郎娘,你现在是好福气了,大郎这么争气,考上了举人,等明年考完就能当大官了,你就等着享福吧。”
“谁说不是呢,这大郎打小就聪明,我老早就看出大郎肯定有大出息的,你们看看我说的没错吧。”
“狗子娘,你先前不还说大郎考上秀才只是侥幸,说他这辈子都考不上举人,现在咋变了说法哩。”一个约莫四十几岁的妇人打断了前头人说的话,咧着嘴惊讶道。
话音刚落,热闹的氛围一肃,几个聊天的妇人皆是抬头看陆母,见她脸色不好看,默默的闭住了嘴。
陆母脸色发沉发黑,嘴角下弯,显然是心里不得劲,望着狗子娘的眼神不像先前那般和善。
狗子娘尴尬的住嘴,极力否认道“根子娘,你莫不是听错了吧,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大郎是我从小看到大,我当然盼着大郎好,怎么会说这种话呢莫不是你自己这么想吧”
狗子娘扭头朝陆母讨好的笑了笑,表明自己的立场,心里却道,现在可不能得罪这陆母,她还指望这泼寡妇在举人老爷面前说说话,让她们家狗子跟在举人老爷身边。
她可是听说了,等陆琅考中进士是没问题,这样一来,陆琅就要去当大官了,这在大官手底下干活,指不定就能变成个小官哩。
根子娘看不惯狗子娘这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样子,所以才出来说出事实,可没想到被狗子娘倒打一耙,气的直喘粗气,脸上涨的通红道“你别胡说,我亲耳听到你跟春花娘这么说的,现在倒是不敢承认。”
这下泥拔萝卜扯出来一大串,春花娘也是在旁边上蹿下跳的讨好陆母中的一个,听见根子娘的话,一蹦老高指着根子娘道“根子娘,你这话可不能胡说,我可没说咱们举人老爷的坏话。我告诉你,举人老爷刚生出来,我就说这孩子有福气,还送了两个红鸡蛋呢,更别提举人老爷五岁的时候,我”
唾沫星子直飞,春花娘喋喋不休的从陆琅小时候,自己是怎么慧眼识英才开始说起,又讲陆琅五岁的事情,讲的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周围的妇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陆母撇撇嘴,从正中间的位置上起来直接回家,没有理会后面的人。
这春花娘讲的还跟真的一样了,陆琅刚出生的时候,春花娘是送了两个鸡蛋,不过是因为生他们家春花的生不出来时候,大郎他爹借了牛车帮着送去医馆,结果送过去还被赖上了,帮着付了四十文的医药费,春花满月了,这钱都没还上。
后来拿了两个红鸡蛋,说是当做还了四十文,陆母在月子里被气的心口疼,这四十文钱就拿两个红鸡蛋糊弄过去了,这哄傻子也没这么哄啊。偏偏大郎他爹是个憨的,还觉得人家重情重义,知道报恩。
还有狗子娘说的话,陆母自然知道,她家狗子去年考童生没考过,说起陆琅就是酸溜溜的。
陆母现在也不愿意跟她们这群乡野妇人计较,她可是举人老爷的亲娘,哪有这闲工夫跟这些长舌妇一起,平日里可要忙着照顾家里,可不能像这群懒婆娘一样,光知道讲闲话,正经事都不做。
嫌弃了一番其他人,陆母美滋滋的回家看孩子去了,她的小孙孙快要出来,还有婉娘身子骨太瘦,陆母怕她生孩子不顺畅,听完每天的吹捧后,都要回去陪着婉娘走动走动。
多动动,生孩子也能舒服点,这可是医馆里的老大夫说的,陆母本以为让李婉好好休息,躺在床上养胎比较好,去医馆看了才知道原来生孩子还是要多动动,生孩子才快呢。
自认为有一番见识的陆母,还特地让老大夫给她念念注意的事情,还让老大夫抄了下来,虽说她不识字,可这好东西自然要当成传家宝一样传下去。
陆琅自是不知道他娘都想好了传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他现在还在参加巡抚大人的鹿鸣宴。
鹿鸣宴是在秋闱之后,为考中的举人们举办的宴会,由当地的巡抚主持,规格自然是极高的,来往的都是主考官和当地的官员,以及秋闱的举子。
宴会上的珍馐佳肴,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的热闹,宴会四周,灯盏交错,
想要给大人们留下好印象的举人们,纷纷展露自己的才华,吟诗作对,诗词歌赋,样样都来了一遍。
陆琅自然不能免俗,能够在巡抚大人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当官人脉是一大利器,有才华是好的,但你也要有发挥的余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人多了去了,想当个官就要学会做人。
陆琅对于自己的定义很明确,考中进士,分配到一个小地方当个知县,带着母亲妻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足够了。
参加完鹿鸣宴,和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庆贺了一次,陆琅便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自从要准备秋闱起,陆琅已经快三个月没有回去了,上回回去的时候,婉娘的肚皮才刚刚冒了个尖,现在三个月过去了,估计孩子都会动了。
想到还在肚子里的孩子,陆琅难得的露出一个傻爸爸的笑容,手上的动作加快不少,恨不得立马飞回到李婉身边。
紧赶慢赶,陆琅在九月之前,终于赶回了家。
陆琅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本来他应该在清水县歇一晚上再回去,可实在是想回家,连歇都没歇,直接赶到山水村。
陆家在村子南面,陆琅进了家门,夜色已经深了。
是春柳给他开的门,陆母和李婉坐在堂屋里等陆琅,她们前几日便收到陆琅寄回来的信,说是快要回来了。
陆母估算着日子,就是最近这两三天,早就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好,就等着陆琅回来。
陆琅是带着一身风霜回来的,人瘦了不少,脸上越发瘦削,脸颊上的肉都没了,下颚的线条更加明显,只是两只眼睛熠熠生辉。
“娘,儿子回来了。”
陆母点点头,望着陆琅憔悴的样子,心疼的念道“怎么瘦了这么多,这脸上的肉都瘦没了,在外面是不是没吃好,你想吃什么,娘现在去给你做。”
儿行千里母担忧,陆琅出去一趟,陆母一直惦记着,现在见到人了,又心疼坏了。
说完不等陆琅回话,风风火火的出门去厨房给陆琅做饭去,还让春柳在旁边烧水,好让陆琅可以洗个澡。
陆母出去了,堂屋里就剩下李婉和陆琅两个人,夫妻两三个月没见面,也是想得狠了。
陆琅不顾平日里君子如玉的形象,上前抱住李婉的后背,亲了亲她额头道“我不在家这几个月,你还难受吗”
不怪陆琅这么问,而是因为李婉刚怀上孩子的时候,整个人都没食欲,没吃几口就开始吐,可吐完了,为了孩子还得逼着自己咽下去。
陆琅在旁边看着都替她难受,又不能做什么,只能想法子给李婉找止吐的东西,最后还是桂花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没事了,你别担心,你看看你都瘦了许多,这次回来要好好的补一补。”
李婉可心疼自己相公了,瘦了这么多,原本丰神俊朗的脸都瘦没了,李婉可失望了,打算好好的给陆琅补一补,争取早日恢复往日的容颜。
陆琅见李婉担忧的样子,立马转移话题道“这次我在州府给你买了个好东西,你猜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