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二个世界
作品:《我在三千世界当保姆[快穿]》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喜嫔在崔云姑姑的搀扶下出来,三皇女十二三岁左右,看样子已经对这套礼节很是熟悉了。
说起来也奇怪, 承帝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儿。
大皇女是娴妃所出, 二皇女是皇后所出,现都已经出嫁了。而在皇后生了太子之后,慢慢的宫中才多了几位皇子。
而太子和二皇子又都是承帝未登基之前出生的, 所以三皇子这个炮灰才最让赵贵妃介怀。
宫人们都站在两侧, 微低着头,等温公公和崔云姑姑侍奉喜嫔礼成后, 才能轮到他们。
易欣看着喜嫔走到那画像前, 打了个奇怪的掌印, 然后又好像有规律的走了一圈, 然后又是一套繁杂的掌印, 最后是三拜九叩。
喜嫔起身后,崔云姑姑递上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几张纸, 写得满满的。
听崔云姑姑念了几句, 大抵是感谢易先生的各种功德,然后是祈求易先生在未来的一年里能保佑承帝, 保佑子民,保佑喜嫔
易欣一点都不想知道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是谁弄出来的, 肯定不是云杰, 看那些华而不实的礼节, 感觉是皇家才能发明出来。
待礼成后,喜嫔便照例给每人赏赐了一些东西,而后回了正殿。
小太监们就没那么复杂,恭恭敬敬的磕几个头就开始各自祈祷,声音低低的,每个人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易欣没想到她死以后三十年,会成为“神灵”般的存在。
“小易子你怎么不求易先生保佑你不信易先生么”
小帽子叽里咕噜自己说了一大堆,然后回头就看见易欣怔怔的,声音不大不小的问。
不少磕完头的小太监都看着易欣,她本就是今儿才来的,和各人都不熟悉,在这个大家都把“易先生”当神的年代,谁若是不信,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视对象。
“我信啊,但是我想易先生今天听那么多人许愿,肯定很累了,我明儿再许好了。”
小帽子嗤笑一声“易先生只有忌日这天才会魂归,明儿易先生早就回去了。”
这又是什么奇葩理论
“我觉得心诚则意达,哪怕先生未曾魂归,只要我心诚,肯定能听到我的心愿。”
易欣的话让不少小太监决定从今天起,每天早晚都许愿,万一不小心就被易先生听见了呢。
小太监们许愿后就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是那幅画得在正殿前放一整天。
易欣看着那画像,突然想起单翎,那丫头最爱吃桃子了,现在算起来应该六十多了,也不知道还爱不爱吃桃。
“小易子,你跟我去慈宁宫领素食。”
天大亮的时候,大概早上七八点的模样,温公公就喊了易欣,知道她不了解这些,就多解释两句。
“每年太后都会赏一些素食,前几年都是陈公公让人送来,但咱们西六宫距离慈宁宫太远了,加上慈宁宫宫人也不多,所以近两年就各宫自己去领了。”
易欣听出来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按照宫里的弯弯道道,背后缘由只怕深着呢。
“你应该是第一次出永和宫,出了宫之后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温公公提点了易欣几句。
慈宁宫比易欣记忆中远,得从坤宁宫后的御花园穿过,然后还得再穿过东六宫。
易欣跟着温公公到慈宁宫时,已经有人在慈宁宫殿门前等着了。
“宁主子。”
温公公朝慈宁宫前那女子行了礼,易欣听见这姓氏,立即反应过来,这就是三皇子的母妃。
易欣也跟着行了礼,听见温温和和的声音“温公公免礼。”
易欣用余光打量孙才人,身姿窈窕姿态优雅,面容应该也不差,皇帝大醉时恰好被她遇上了,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太巧了。
后宫六位嫔妃,除孙才人之外,其他的都是派了太监来,传说中的赵贵妃没派人来。
易欣大抵猜到了各宫太监来慈宁宫领素食的原因。
想必太后对赵贵妃独宠后宫心有不喜,但是要赐素食又不能单单绕过翊坤宫去,所以就让各宫自己来领。
若是赵贵妃派人来了,就证明她向太后俯首了,以后少不得要被太后拿捏。
可是赵贵妃和后宫其他女人不一样,她根本就不在乎太后想什么,所以从未让人来领过素食。
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带着五个小太监提着食盒出来,各宫分的素食都不一样,宫里最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亲疏远近了。
易欣刚从小太监手里接了食盒,准备跟上温公公的步伐,孙才人身旁的小太监就凑了上来“公公是永和宫的吗以前没见过呢。”
易欣看了一眼朝温公公走去的孙才人,脚步微微顿了顿,应了小太监的话“我是近日才跟在温公公身边的。”
“我是景阳宫的,叫小珠子。”
小太监不太习惯和人搭话,几句话说得干巴巴的,不过这对易欣来说倒是意外之喜。
景阳宫可就在永和宫后面,距离并不远。
温公公没走几步,就看见孙才人跟了上来,关切的问道“温公公,喜嫔姐姐最近头还晕吗”
“多谢才人关心,我家娘娘近来身子骨好多了。”温公公停了脚步行礼,余光瞥了一眼不远处和小珠子说话的易欣。
“如此便好。我给姐姐做了个安神的香囊,劳烦温公公带去给姐姐,改明儿有时间了,我再去永和宫拜访。”
孙才人递过来一个绣着梅花的香囊,温公公双手接了“奴才替我家娘娘谢过才人。”
“我先不跟你说了,下次有机会咱们再聊。”小珠子见孙才人往前走了几步,急忙跟了上去。
温公公站在原地等了易欣几秒,见孙才人和小珠子走远了,才带着易欣走了另一条道,明显不想再和孙才人有交集的样子。
易欣老老实实的跟着温公公,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脑子里则是在想孙才人的事。
系统曾经说过,高级世界的任务对象不是随意选定的,而是有人为其付出了灵魂。
听孙才人说话这感觉,总觉得她有点白,可是刚刚易欣偷偷看了她的面相,与她的为人完全是两种性子。
一个至刚易折,一个善柔不败。
而且似乎和皇帝偶遇,还真不是她的原意。
只可惜时间太短,易欣没看出更多的东西来。
快到永和宫的时候,易欣看见温公公拿着香囊看了好几眼,而后徐徐道“刚才那小珠子和你说什么呢你为何迟迟不过来”
“他就问以前怎么没见过我,说了名字。”
易欣垂头回道,多余的话就没再说。
温公公看了他几眼,没再说话,眼神又落在手里的香囊上,孙才人和喜嫔平日联系不多,这会儿突然在慈宁宫门口送香囊,也不知意欲何为。
易欣犹豫一会儿,慢慢道“香囊里好像大多是安神的药,有助眠的功效,但是不能长时间用。”
温公公闻言倒是收回了香囊,仔细的看向易欣“你懂药”
一个又懂卦又懂药的人,真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
易欣摇头“我不懂,就是能闻得出来,以前那铃医让我闻过这些东西。”
在易欣口中,一个任性而胡乱教学的卦师,和一个懵懵懂懂不知学了什么的孩童,渐渐出现在温公公脑海里。
“为何不能长时间用”
“用多了不好。”
易欣抓耳挠腮的想解释的更清楚些,可是好像又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是不好。”
“学了半桶水就到处显摆行了,跟我把食盒送进去吧。”
温公公忍俊不禁,易欣觉得浑身都轻松了许多,无剧本演戏实在是太难了。
正殿里。
喜嫔看上去很憔悴,脸色苍白,嘴唇也毫无血色,和祭礼时判若两人。
三皇女被喜嫔打发去了偏殿。
“一会儿若是穗儿过来,就说我头晕歇着了,千万别让她进来。”
喜嫔说这两句话都好似费了天大的劲儿,脸色愈发白了几分。
“奴婢知晓,不会让三皇女知道的。娘娘,你先歇息着吧,可别说话了。”
崔云姑姑搀扶喜嫔让她躺下,心底满是愁云。
喜嫔娘娘这病说来也奇怪,一点累都受不得,早上就那么一会儿的祭礼时间,回来整个人就不成样子了。
温公公刚好进门把香囊交给了崔云姑姑,又重复了孙才人的话。
崔云姑姑皱着眉“这孙才人突然示好,谁也不知道这香囊里装了什么,还是放远一些比较好。”
“那小易子说,这里面的药材用多了不好,一会儿你弄出一点来,过了晌午我拿去太医院问问。”
也好明白那孙才人到底想做什么
崔云姑姑点了点头,突又想起什么“小易子他还懂药怎么这么巧”
温公公将易欣解释的话说了“我倒觉得他说的像是真的,有些卦师做事本就随心所欲,又不说个清楚。”
崔云姑姑还是有些不放心“你去许公公那儿的时候,顺便问问小易子的来历,看是什么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