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八个世界

作品:《我在三千世界当保姆[快穿]

    皇子公主在皇宫里出了事, 这已经不是后宫里能解决的问题了,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皇帝耳中。

    易欣赶去的时候,刚进宫门就听见皇帝在坤宁宫大发雷霆“堂堂一国之后,连两个孩子都护不好既是如此, 你又何必把他们从娴妃身边带走”

    “皇上若是有人刻意陷害,哪怕本宫整日守着他们也无济于事”

    “有人陷害那为何不在永和宫下手你坤宁宫的宫女太监比永和宫还多,怎么就看护不好两个孩子”

    皇帝大怒,就差没指着皇后的鼻子说是她干的了。

    易欣也明白皇后为什么不受宠了, 贵妃遇到这种事,绝对能哭得让人心都化掉,甚至还会在皇帝面前长跪不起,边哭边自责。

    “娴妃娘娘,您且等一会儿, 奴才进去通禀一声。”

    易欣才到正殿门口,就被小太监拦住了,只是他还没进去,就听见皇帝在里面道“是娴妃来了么让她进来。”

    “皇上万福金安”

    易欣进去后低着头给皇帝行了礼, 声音有些沙哑,好像刚刚才哭过。

    “快起来。”皇帝看着易欣拜倒的样子心头一软, 伸手去拉起易欣。

    皇后冷眼旁观, 面如表情只是衣袖里的手已经紧紧攥在一起, 指甲深深的陷入肉里。

    “皇上”易欣眼眶红红的, 刚喊出这两个字声音就哽咽了, 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掉下来。

    “太医已经在看了”

    皇帝看着有些憔悴的易欣, 不是他记忆中艳冠六宫的模样,心里有些失望,但想起和易欣的过往,声音还是柔和了几分。

    “我想进去看看他们”

    “好,朕陪你去。”

    玄寅已经醒了,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太医全都围着自己,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中毒暗伤

    “玄寅,你怎么样身上疼不疼”

    玄寅看见易欣穿着宽袍广袖的衣服跑过来,他刚想摇头说自己不疼,也没什么奇怪的感觉,然后就发现易欣被广袖挡住的手轻轻捏了捏他的手。

    再一看易欣的眼神,玄寅聪明的点了点头“疼,浑身都疼。”

    易欣朝他一挑眉,表示满意,而后就泣不成声“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照顾好你们”

    皇帝一听,再一想皇后的态度,心里对皇后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

    “六公主也醒了。”

    旁边人有来禀告,易欣又跟着宫人去了偏殿。

    玉林比玄寅年长几岁,想得也多一些,故而头脑才清醒几分,听见太医问哪儿疼,她就“无力”的开口“头疼。”

    太医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检查结果告诉他们这两人身体健康得不行,可是看着两人,他们实在不好意思把这话说出口。

    “躺着休息,别乱动,你看你一病,把你父皇都急坏了。”

    玉林迅速的接收到易欣的信息,抬头看向皇帝,勉强挤出一个笑“是孩儿不好,让父皇担心了,孩儿现在已经没事了”

    皇帝看玉林脸色苍白、嘴唇青紫,突然想到玉林两岁多时,白白嫩嫩的丫头,喜欢穿桃红色的衣服,说话比其他公主都说得早。

    有一天他刚要离开永和宫,玉林就跌跌撞撞跑来追他,追上后偷偷给了他一块桂花糕“父皇你吃这个,甜的。”

    皇帝蹲下逗她“你怎么不吃呢是不喜欢吃吗”

    玉林瞪大眼睛解释说道“不是,这是我最爱最爱吃的桂花糕,所以要留给最好最好的父皇吃。”

    说完玉林又悄悄的凑着皇帝耳朵补充了一句“你偷偷吃,娘娘每天只让吃一块,你别让她知道,晚上还能再吃一块。”

    类似的记忆很多,虽然皇帝的公主很多,但是自己养过的和嫔妃养着偶尔才去看一眼的,还是有很大差别。

    “你现在想不想吃点什么想吃桂花糕吗今儿随你吃。”

    皇帝在玉林床沿坐下,慈爱的摸摸玉林的额头问道,这可是玄寅都没得到的待遇。

    玉林很早就不爱吃桂花糕了,但是皇帝不知道,在他印象里,这一直是那个把桂花糕当宝的小女孩。

    “父皇”玉林鼓起了腮帮子,“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我现在可不会再把桂花糕放荷包里”

    “哈哈哈,当初你给朕的可不就是偷偷放在荷包里的么”

    皇帝大笑,宫人们低眉垂目的站着,可心里把玉林的位置偷偷拔高了两个等级,再次成为公主里面的第一位。

    原主是听宫人回禀过这事的,但她没一直没提过,所以易欣假装才听到“原来皇上和玉林还有小秘密没告诉我。”

    皇帝一愣,随即又笑道“没错,这是我们的小秘密。”

    说罢,冲玉林炸了眨眼,玉林很给面子的认真点头“是我和父皇两个人的小秘密”

    皇帝怒斥皇后、安抚玉林的事,如同一阵春风一般,没一会儿就被有心人传满了整个皇宫。

    慈宁宫里,皇太后气得将茶盅扫落在地“这事来得如此蹊跷,和娴妃脱不了干系只怕她是想借玉林那丫头重新上位。”

    旁边的崔姑姑急忙上前轻轻帮她顺气,旁边的小宫女悄然无声的将地上的碎瓷片收走。

    “太后何须为这些事操劳,此次出了事,陛下必然不会再让玄寅玉林留在坤宁宫了。”

    “今儿皇上的态度您也知道,若是担心娴妃有此心计,莫不如将玉林接来慈宁宫和您作伴,至于玄寅,看皇上态度并不甚在意,不如送回永和宫”

    皇太后略微犹豫了一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崔姑姑微微垂了垂眸。

    崔姑姑是京城人氏,父母缘薄,两三岁时父母就都去了,她是在长兄崔啖背上长大的。

    崔啖也不过大她五六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带着一个两三岁的,日子的艰难之处不必说。

    后实在难继生活,崔啖将自己卖身为奴,将崔姑姑安置在族伯家里,每月都会寄回银钱和一些小东西。

    族伯是个老实正直的人,从不贪昧崔姑姑的东西,故小时候崔姑姑过得还算不错。

    后来有一次,皇帝出巡,七岁的崔姑姑跟着族伯一家正好在街上,看见一辆马车里穿着精美的女子,带着金发簪,后听人说那只是宫女。

    崔姑姑就此萌发了进宫当宫女的想法,她天生有主见且胆大,就把这想法告诉了族伯,族伯只能传给崔啖听。

    崔啖为此还向主家告了假,回乡劝说崔姑姑,想等她到年纪给她寻一户好人家。

    可崔姑姑死活不听,甚至还准备去人牙行打听进宫的流程,崔啖吓坏了,安抚住了她,声称自己会想办法。

    恰好,崔啖所在的是一大户人家,见多识广的人多,崔啖问了许多人,得知管采购的杨二有一族妹就进宫做了宫女。

    花了三个月的月钱,崔啖得知一个大概的流程,和考核的内容,把话传给了崔姑姑,也告诉她想入宫当宫女得学刺绣,最好认字,端茶倒水得好看且不能有声响

    崔啖本想着崔姑姑只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下来,没想到七岁的小姑娘自己摸索着练了六年,十三岁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成为了一名小宫女。

    起初,崔姑姑是在浆洗房工作,因人机灵,第一个月的月钱就孝敬了浆洗房的岳姑姑,待了两年,岳姑姑发现她刺绣不错,就推举给了绣房。

    成为绣女后崔姑姑越发认真的学习刺绣,熬了四年,中间斗倒了不少人,后找准机会在荷花上绣了露珠,被爱荷才人看中,成功成了才人宫里的小宫女。

    只是后来被才人身边的人陷害,打去了尚膳局,崔姑姑又在那熬了六年,悄悄记着每个宫里菜肴的用量。

    眼看着就要因为年纪到了被送出宫,她终于等来了她的机会。

    因她银耳粥熬得好,十五那日皇帝在皇后宫中用膳,随口一句粥不错,就让她一飞冲天,成了皇后宫中的宫女。

    后来随着皇后斗贵妃、斗贤妃,崔姑姑把浆洗房、绣房、尚膳局观察到的东西都印在了脑子里。

    哪个宫的贵人喜欢哪件衣服、喜欢什么刺绣、喜欢甜的还是酸的,她都知道。

    在皇后成为皇太后的时候,她从一个熬粥的小宫女一跃成为大宫女,众人才知晓她一直为皇后出谋划策

    崔姑姑不是个心软的人,先贤妃之死就有她的影子,但崔啖是崔姑姑的软肋。

    崔啖二十五岁才娶了媳妇,二十七岁才生了个儿子,谁曾想那孩子出生就带有眼疾,眼睛里似有一层白絮,完全看不清东西。

    崔姑姑三十岁成了大宫女时,悄悄托人带了信和银钱给崔啖,得知她有了个八岁的侄子,天资聪颖,千字文听两遍就会背,每天都缠着人给他念书

    但是个瞎子。

    这几年来,崔姑姑为侄子的眼疾找了很多人,求了很多药,可是都没用。

    直到昨天,易欣在路上对她说“我知晓怎么治好那眼疾,但需要你帮一个小小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