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老知青
作品:《七零年代宠妻书》 “熙延啊。”饭后,苏曦跟着苏母嫂子进了厨房,大堂只有苏父,苏爱国和林熙延三人。“村里这几日发生了不少事,你是个文化人,懂得多。早在前些年,就有一些返城名额下放,用于病退的知青。”
“是,这我清楚。”
“政策规定,在当地结婚的知青自动失去知青的身份,不能返城,在当地招工,脱离农村的知青也不能返城。我和苏苏她大伯商量了,这名额,你是怎么想的”苏父吸了一口烟,“虽然你不符合,但在青山村,她大伯还是说上话的。”
显然,苏父的话既是征求自己的意见,又带着试探,林熙延心念着明年十月的高考,自然不会有这个打算,“爸,我不想要这名额。所谓的知青病退名额,说白了,不过是背后有势力的知青返城名额。只要装病盖章,就可以回城了。”林熙延看了一眼身在厨房的苏曦,“再说,如果我回城了,苏苏势必不能跟我离开,那我回去又有何用”
“那行,我这就告诉她大伯一声。”苏父就怕林熙延如果返城,那他自然不能在当地结婚,否则就不是知青身份了,自己的苏苏可怎么办
“爸。”知青下乡再不是一两年的是,
“她大伯心中也有数的。你既然回来了,就随我一块去吧。”
“行,苏苏也去,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去看看,顺便去表哥那去一趟。”
“嗯,去叫苏苏一声。”苏父率先出了门。
去了村长和赵队长家,林熙延和苏曦慢慢落在后面,苏父看了一眼身后的俩人,感觉自己多余了,“果然是女大不由爹。”直摇头,径直回了家,也不管身后的人。
林熙延见四周没有什么人,拉住自家小姑娘的手“爸走这么快干嘛”苏曦掩饰自己的害羞。
“嗯。”
“大闷罐子。”苏曦小声嘀咕,若是别的小姑娘早就气跑了,谁让自己偏偏喜欢上了。
“怎么了”林熙延看着自己小姑娘气鼓鼓,像只发怒的小仓鼠。
“熙延哥哥不要名额了。”苏曦想到之前在大伯家的谈话,突然问道。
“嗯。”林熙延看着还没有自己肩膀高的小姑娘,“我要回去了,我的小姑娘可不伤心死了。”揉揉小姑娘的头发。
“不要。”苏曦用手去挡,“弄乱我头发了。”看着小姑娘动人的双眼,“我爱你,乖姑娘。”率先一步走开,不去看身后一脸恼怒又害羞的小姑娘。
林熙延在一处老知青点停下,“这是”
“哦,这是早些年下乡知青的知青点。毕竟几年下来,知青来了不少,一处肯定不够住,我们结婚住的也是其中的一处。”
“算下来,他们在这待了好几年了。”
“是啊,村里有不少知青娶妻生子了,也有不少还固守在知青点。”苏曦看了一眼身旁的林熙延,“熙延哥哥,明年如果高考重启的话,他们是不是就解脱了。”
“大概会吧。”看着知青点的老知青,被岁月摧残的和村里人无异,“回城,早已成为他们某些人中难以放下的执念。”见自家小姑娘有些伤感,“没关系的,一切都会好的。”
“嗯,我希望他们都能回到家。”苏曦笑笑,“不希望,他们变得和熙延哥哥一样。”被家人疏远,抛弃。
“走吧,一会妈该念了。”林熙延牵着小姑娘的手,是啊,一切都会好的。
村长家,“村长,这政策我可听说了。”胡三一脸急切,自家女婿张军可等着这回城名额,眼前女儿马上要成为城里人,自己以后在村里也更有面子。
“胡三,你急什么”村长淡定的坐下,“你可知道这是留给病退知青的名额。”
“这我知道,不就是装病嘛。张军是我女婿,也是青山村的一员,你可不能只顾着林知青。”胡三温和的语气带着丝丝威胁,“到时我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胡三,我还能亏了村里人。”村长吸了一口烟,“我们熙延可不要这个名额。”
“什么”村长是林知青的大伯,有好事怎么不念着林熙延,“村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村长看了一眼急切的胡三,“政策可说了,知青娶了当地人,可就失去了知青身份。你想想,张军如果回了城,这和你闺女的婚事肯定不能承认了。”
“那怎么行”张军那小子一向不老实,只要自家的傻闺女才能看上他,长的好看有屁用!如果真让张军回城了,山高皇帝远,,把自己闺女抛弃了,女儿的后半生可不毁了。还是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放下,再说,人林知青可是村长的侄女婿,不照样留在身边。“那行,村长,这事就当我胡三没说过,你也别见外,我就这暴脾气。”
“行了,我是那小气的人吗”
“那是,村长,我就先回去了。”胡三气冲冲的回去,心里觉得这次,肯定是张军骗了自己。
村长冷眼看着胡三的背影,“胡三一家,迟早会被张军拖垮的。”
村中心的广播响起,村里人都被召集在大柳树下。“经过我们商议,返城的人分别是张援朝,李茂荣 ”
“这不都是早些年的知青吗”村里人议论纷纷。
“是啊,怎么林知青也不在其中。”
“还说呢,我可看见胡三昨天去了村长家,以他的脾气,可不是为了这名额,怎么也没拿下。”掩在人群中的张军,想到胡三昨天对自己拳打脚踢的模样,眼底是掩饰不住的怨恨,转眼,又对身边的媳妇笑盈盈的。
“安静。大家也知道这是病退的明额,早些年下乡的知青在村里这些年表现得也好,身体也大不如前了。我想着不如就让这些老知青回去,让新来的知青留下。”村长扫了一眼人群,“大家有反对意见吗”
“没有。”对于村民而言,知青干不了什么活,年底还要分粮,留下一部分担任村小老师,教教孩子就行了,没必要那么多人。
“那行,就这么定了。这些知青可以回去准备准备,明天来我这盖章,后天村里安排牛车,送你们去县里搭火车。”
话落,底下的老知青早已留下的眼泪。“太好了!太好了!”
“是啊,茂荣,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在大多数村民眼里,自己不过听从了村长的安排而已,但在这些知青眼里,他们决定的,是他们的命运。
林熙延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看着远方的天空,“熙延哥哥,天晴了!”
“嗯,天晴了!”俩人的背影消失在小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