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第三十七章

作品:《[清穿]皇阿玛脑子有问题

    乔熙觉得, 这些大臣磨磨唧唧的,太子册封大典这么一个事,一帮子人有事没事就坐在一起喝茶辩论, 哪怕有前朝那么多例子,搞了十几天都没能有个说法,乔熙直接就冲着他们发火了, 直接定截止日期,再没个章程就扣他们俸禄。

    事实上,有压力就有动力,这么一搞, 一帮子竟然三天就把章程送到了他跟前,而礼部和内务府也开始忙碌, 同时钦天监也拟定了日子,说是太子生辰那天紫微星高照, 祥光满瑞, 十分适合。

    会试放榜那天, 胡会恩、高聚才等之前和乔熙一起聚会的小伙伴都老早蹲守在放榜的地方了, 纳兰容若等权贵子弟也早早派了人来, 榜单一点点放下,露出了一个个名字, 无数人眼睛汇聚在那一张大红纸上。

    “会元出来了,会元是彭定求”

    边上还在往里挤的青年愣住了, 随后脸上露出了狂喜, 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会元是谁”

    “是彭定求,苏州府长洲县人士。”

    彭定求一下子挤开了身边的人,窜到了榜单前头, 眼睛死死盯着打头的名字,随后狂笑了起来,“会元,我中了会元”

    胡会恩却是皱了皱眉头,他努力踮起脚尖,却仍是只能看见黑乎乎的一片,连忙让跟着一起来的同伴看,“你快看看,这第二名第三名是谁”

    高聚才点了点头,伸长了脖子,随后道,“第二名是翁叔元,第三名是胡兄你”

    胡会恩一愣,又问,“那再下面呢”

    “我看看啊,看不清啊看见了,是乔乔琛,再下面是归斌,再下面是我,再”

    胡会恩整个人都傻了,“你没漏掉谁吗乔兄呢”

    “我又看了一遍,没有啊”

    人慢慢散去,胡会恩等人却是愣在原地,将榜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随后皱起了眉头,“没有,真没有,乔兄要么就是没有参加这次考试,要么就是给了我等假名字。”

    众人都沉默了,有人看向那第四名,“翁叔元我们也认识会不会乔熙其实是乔琛”

    “不

    知道。”

    胡会恩叹了口气,“大家都别乱猜了,先走吧,今天乔兄书童不也没来吗,说不定也是生病没能参加这次考试。”

    就在举人们进一步成为贡士欢天喜地之时,京中也彻底喧闹起来,无他,大清的太子三天后就要被册封了。

    册封前一天,乔熙领着胤礽在前头,去了天坛,祭了天地、太庙、社稷,最后领着小家伙带了一些酒和吃的去了巩华城,来到了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梓宫前。

    “保成,将这杯酒洒到你额娘梓宫前头。”

    酒撒完了,密闭的空间里一片寂静,乔熙最后握起了小孩的手,对着赫舍里氏同时也是对着他的崽子保证,“你放心,小家伙我会将他快快乐乐地养大。”

    一旁的胤礽忍不住抬起头,而乔熙也正好看向他,四目相对,胤礽先忍不住偏过了头。

    乔熙揉了揉对方的头,有些失落,自从知道崽崽可能是重生,他便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陪吃陪玩陪睡,但是孩子对他却始终有些戒备,乔熙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告诉自己,崽崽是太子,而且之前那么惨,对帝皇抱有戒心才是正常的

    这么一想,乔熙便又满血复活,问道,“明日册封,紧张吗”

    胤礽摇了摇头,“不紧张。”

    “明日有些地方,阿玛让乳母抱着你如何”整个册封大典过程不短,乔熙担心小孩子身子吃不消,可又怕流程删减太多,让人觉得保成不受重视。

    “不用,我想自己走,阿玛,我想自己走完。”

    “那阿玛陪着你。”

    册封当天,皇宫一片肃穆,乔熙牵着胤礽的手走在红毯之上,礼部官员仪仗队在后,一个二十三岁,一个三岁,一大一小,他们的影子却开始融合,看上去异常和谐。

    到太和殿后,乔熙率先坐在了高椅之上,他的面前则是太子的册、宝以及御杖。

    小小的孩子一身吉服慢慢跪了下来,看了一眼帝皇,随后朗声道,“儿臣谢汗阿玛,儿臣定不负汗阿玛之期待,百官之期愿,百姓之期许”

    乔熙一步一步走了下来,将册

    宝等东西放在了胤礽小小的手上,“汗阿玛相信你,一定会是这大清最优秀的太子,也希望你日后是这大清最优秀的帝王。”

    乔熙接过册宝以后,胤礽后退了一步,开始向乔熙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乔熙一愣,想上去将他扶起来,当时礼部给的流程确实有这一步,这是古代皇权至高无上的体现,可乔熙却觉得,没有必要,他和他的崽子不需要这个,而且崽子才三岁,怎么受得了,可没人告诉他,昨天乔熙也告诉他接受册宝这些,就可以起身了,没想到

    胤礽跪在地上没有起身,他紧紧盯着乔熙眼睛,道,“阿玛,儿臣想走完完整的。”

    乔熙抿了抿唇,到底还是松开了手,心里却是五味杂粮,他现在希望,他的崽子是个真正的三岁孩子,或者能失忆了,只有这样他才会有一个真正的童年。经历过废而复立、立而复废,经历过九龙夺嫡,经历过多年的圈禁,体验过从高峰滑落谷底,他的崽子可能真的不能再一次相信帝皇了,毕竟,历史上的康熙也确实十分宠爱过他。

    随后,乔熙走在前头,小小的太子跟在后头,踩着帝皇的影子,一起向前踏去。

    早在消息放出后,就有无数地方官员赶往了京城,册封第二日,文武百官、蒙古以及藩属国使臣到贺,长鞭鸣下,锣鼓声响,小小的孩子走过漫长的一段路,踏着一节又一节台阶,每一步都走的异常沉稳,表情庄重,若不是小小的个子,众人恍惚间都要以为太子早已成年。

    纳兰明珠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太子才三岁,就能于千人万人前面不改色,这等心性,大阿哥又如何能争可不争,太子日后登基,索额图那个老匹夫又如何会放过他

    乔熙站在上面,微笑着看着即将来到他跟前的孩子,一把握住了他的手。

    “跪”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叩首”

    胤礽站在高处看着跪着的众人,他偏头看向帝皇,却发现那人没有看文武大臣,反而是一直在看着他。

    “自古帝王

    ”

    等全部流程走完,胤礽身子晃了一下,乔熙立马就扶住了,“快坐会。”

    太子册封,全国为贺,免除赋税一年,开放宵禁一月,百姓高呼雀跃,甚至不少地方自发地举办了庆祝活动。

    尼古拉这时带着俄国大批的人马以及踏进了大清的国土,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欢声笑语的人们,他一愣,“詹慕斯,你去问问,那些人在做什么。”

    有翻译过去,百姓见是洋人,后退了一步,皱了皱眉头,“你做什么”

    “老人家,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老人昂了昂头,“我们在庆祝呢。”

    翻译有些好奇,“庆祝什么”

    “太子被册封了。”原先朝堂就下发了粮食,现在还免税一年,他们今年能过得非常舒服。

    尼古拉听明缘由,有些吃惊,前年大清不还处于内乱吗之前探子还说,那什么吴三桂都要打到他们都城了,如今不过过去一年,竟然就已经将内乱解决了不是说反叛的人很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平息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路上虽然仍有乞丐和一些瘦骨嶙峋的人,可整体精神面貌竟异常的好,时不时还能看见有人在路边施粥发粮。

    这让他心里有些没底,若是大清落后,他还能摆摆架子,要是大清此时仍在内乱,他甚至还能多谈几个条件,可现在尼古拉右眼皮跳了跳,心里总有些不安,他感觉此行可能不会太顺利

    康熙十五年四月,太和殿内,一个个桌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里头,胡会恩低着头,跟着前头的人往前走。鸣鞭奏乐,乔熙缓缓坐在龙椅之上,大臣和贡士开始行礼,礼后,礼部纷发卷纸,贡士依次入座。

    乔熙打量着这次的天才们,不出意外的看见了胡会恩,他排在第二个,正看着卷纸构思,乔熙不由微微一笑,他原还想下去打动打动,现在一想还是算了吧,要是路过胡会恩,别把人给吓着,耽误了殿试。

    殿试的结果出来的非常快,第二天晚上,结果就已经摆在了乔熙的案桌上,卷子都糊了名字,乔熙也没有拆,他

    一开始还在担心,他看过胡会恩的字,要是认出胡会恩的卷子,他心里的天平会不会对熟悉的人潜意识地倾斜。

    然后乔熙就发现,他多虑了,他去年年初看过胡会恩的诗文,而且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对方对朝廷的不满上,后来每天看一堆奏折,每天看各种字迹,他现在竟然一丁点都认不出来,甚至完全想不起来对方的字到底长什么样。

    也好乔熙看了看,随后皱起了眉头,“朕觉得这名贡士文章绝佳,为何排第三名”

    读卷大臣咬了咬牙,“他这卷面相对前二者”

    乔熙挑了挑眉,“难不成这殿试考得是书法”

    “皇上恕罪”

    等名次完整地定下来,乔熙将名字撕开,发现被自己提到第一名的是之前的会元,而第二名正是胡会恩乔熙叹了一口气,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

    作者有话要说会元因为书法稍微差一丢,成了第三,被康熙又重新提拔成状元是历史上的真事

    最近看了一些干货,很有启发,但是也感觉我这本写的有点糟糕今天被告知奶奶癌细胞扩散,她之前就病的非常快,现在连自己动都艰难,心情很差,很难过,很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