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作品:《快穿之科举文男配

    旁人一惊“你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

    韩毅不答, 只执拗的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蔺洵,蔺洵微微一笑,“没事, 这是以前同村的孩子,我认识。”

    可这人的气势不对劲啊, 万一冷不听捅漏子呢

    蔺洵把韩毅带到街道边缘, 上下打量他, 经过磨练过看起来的确稳重多了。就是现在神情恍惚, 带着说不出的萎靡。

    “有事吗”蔺洵特别好脾气的问。

    韩毅看着他温声说话, 曾经那是他最讨厌的窝囊, 他舔了舔嘴唇, 艰难说道“你相信前世今生吗”

    “喔,佛家的学说。修今生求来世,是吧”蔺洵沉吟后回答。

    韩毅紧张的觑着周围,确认没人听到他们说, 这才低声说“不是, 我说的是前世。”

    “你知道吗我曾经做过一个梦, 梦里的我娘嫁给了你,我成了你的孩子。我知道你的喜好你的关系,我们相处的很融洽。”

    “你信吗”

    蔺洵没回答他这个问题, 看着他烧红面颊和滚烫的额头, “你生病了”

    “回答我你信吗”韩毅反问。

    蔺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原本如沐春风的笑容沉了下来, 气势一变竟然成了浓浓的压迫。

    他跟那么多高官大臣来往还不落下风,气势是何等恐怖,韩毅怎么遭的住他一直倒退到墙角,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额头冷汗狂涌。

    蔺洵突然又收起了气势,重新换成温和,他一步步靠近,语调柔和“毅儿,我怎么会不信呢”

    不信呢不信呢不信呢

    那叫着毅儿的口吻,就像从前教导他做人的道理一样。毅儿,你懂了吗毅儿,你明白吗

    韩毅背脊已经靠在墙上,退无可退,心脏狂跳,竟然竟然他竟然早就知道这一切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就这么冷眼看着他上蹿下跳吗

    没等韩毅理清前因后果,就听着蔺洵继续道。

    “你瞧,你本来的运气是很好的。我对你如何你心知肚明,可是你却冥顽不灵。”蔺洵遗憾的摇摇头,“你不惜福。从前不惜福,现在也不惜福。”

    “我本来是打算让你继承我的一切的,可惜。”蔺洵轻飘飘的从他身上略过,“没了。”

    没了两个字在韩毅的耳边如同炸雷响起,他反复念叨着,没了

    没了

    他不仅没能继承到亲爹那边的事业,就连继父这边的也没能拿到。那他重生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看清自己到底有多无能吗

    韩毅慢慢的滑下去,连别人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他游魂一样跑回住的地方,韩官家到处没找到人急的满头是汗,看他回来连忙问没事吧,韩毅充耳不闻,只顾着自己。

    韩管家暗道一声晦气,自己又要照顾自个还要留心这个不省心的外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他对着屋子喊了一声,等着喝药,然后先去厨房热早上的汤药。

    高烧如果不彻底治好,很容易转成伤寒丧命的。

    等他端着药碗进屋时,韩毅人靠在桌面上一动不动,韩管家推了一下,韩毅就顺着往下滑,心口上插着一把匕首,殷红的鲜血正在往外头冒。

    韩毅两眼半眯,突然又来了力气,从嗓子里挤出一句,“我要重来”

    他既然能够重来一次,肯定能够重来第二次,这一次,他一定要选好,一定要选好

    可上天允许你重生一次,已经是难得的幸运,奇迹如果发生第二次,就不叫奇迹了

    韩管家连忙把人送去医馆,可匕首插的深已经救不活了。

    没了最大的指望,韩管家还能怎么办他入狱后家人都跑个精光,他也只能慢慢熬过后半辈子。

    蔺洵听说这是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毕竟他现在还在忙于继续做第六第七厂。

    朝廷上的阻力已经慢慢淡了,已经有人松口,估计在等上不久就该有消息了。

    他正这么想着,城门口突然来了一行车队,打头的人手里举着明黄色的绸布,“懿旨到”

    小皇帝虽然没了,但他的母妃还在,因为皇帝不在,所以朝堂之事都是几个顾命大臣商量着办。

    蔺洵赶到将军府时,懿旨已经传完了,香案跟摆设还没撤,大将军随意把懿旨一捏一揉,看的旁人心惊肉跳。

    “什么时候进京”大将军道。

    “三日之后,将军安排好府中事务就行。”

    大将军直喇喇的“不用三日,一日就行。”他府中的事情按部就班,什么人就做什么事,其实真的吩咐下去,一个时辰都用不了。

    蔺洵刚踩进来,大将军如获至宝“来来来,正好跟我一起进京。”

    “我”蔺洵心知这次进京必定是精锐,他武力值又不高,上去不是拖后腿吗

    “当然。”大将军点点头,“走,去准备。”

    他说着准备,其实暗中做了几个手势,这是军中常用的,蔺洵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看懂了。那是情况危急,做好万全准备的意思。

    其实不用他提醒蔺洵也知道,此去危险,他把平日的玉簪换成了内藏刀刃的竹簪,同时腰带内藏了一圈钢丝,必要时还能挡一挡,一切准备完毕后留下一封书信给蔺老汉,请管家把人接到将军府的暂住。

    毕竟蔺老汉是他的弱点,不得不防。

    事实上他真的很有先见之明,蔺老汉真的差点遭人绑架,所幸管家是个久经风浪的老手,这点子绑匪根本不够他看在眼里。

    大将军府里常常备着战马,为了赶时间换马不换人,以最快的速度回了京师。

    那道懿旨是让大将军进京城继位的,名分虽然已定可是位置还没坐上去,万一路上发生什么变故,到手的鸭子也会飞,所以大将军带了亲兵五十人,这已经是亲王进京的极限了。

    五十个人加上来传旨的太监和仪仗队,一共一百人飞奔在官道上,亲兵倒还罢了,那些太监和仪仗队叫苦不迭,他们本身养尊处优长途赶路啃干粮喝凉水怎么受得了没几天就拉稀跑肚人瘦了一大圈。

    可人瘦的还得继续跑啊,毕竟赶着时间入京,误了吉时就完了。这时候他们都会万分羡慕的看着旁边的文弱书生,同样都是吃苦受累,别人的小身板怎么就撑得住呢

    其实蔺洵也是硬撑着,他也不好过,但当着外人的面,就要云淡风轻轻而易举。

    他们灰头土脸到了京城,亲兵被留在住处,只有五人能够随着入宫。

    “将军”亲兵不愿被留在住处,为了抢那五个进宫的名额大打出手,最后跟着入宫的是唯五脸上不带伤还能见人的。

    蔺洵跟随其中,虽然是头一次进入这个世界的皇宫,但是入宫的礼仪他很熟悉,面对昔日威严的皇宫也不会有什么犯怵。

    大将军昂首阔步的入内,御道的尽头就站着皇太后,一身庄重威严的宫装,白发被纯金的首饰挽的整整齐齐,看到大将军过来顿时含着眼泪。

    “来了”

    “皇嫂,我来了”

    旁边站着几个王爷装束的男子,不爽的撇嘴,不过他们再怎么撇也没用了,事情已经到了落定的时候。

    “既然你已经到了,择日就举行登基大典吧”皇太后对着礼官吩咐,“先准备大典的礼服和礼器。”

    这些东西哪怕是赶制,也需要数月之久,并且耗费一百多位绣娘和工人,现在大将军不欲这么奢靡“等等,用我皇兄以前的旧物改造就行了,也免得劳民伤财。”

    “礼不可废,帝皇登基怎么可以用旧物”礼官立刻冒了出来,大声说道。

    “什么旧物就连皇位都是从皇兄处继承的,照你怎么说,皇位也是旧物了”蔺洵见势不对,立刻接话。

    礼官憋红了一张脸,呐呐无言的退下去。

    既然没人在小节上纠缠,此事很快就商定好了,登基大典就安排在三日后。

    礼仪又繁琐又复杂,蔺洵光是看着都够累人的,可大将军看起来神采奕奕一点没见疲累。

    他坐在属于皇帝的宝座上,突然自己研墨写了一张纸,写好之后让蔺洵交给传旨太监,还叮嘱他务必不能偷看。

    蔺洵莫名其妙的把旨意叫了出去,传旨太监展开一瞧,惊的差点摔一跤。

    “这写的什么”因为答应不偷看,蔺洵好奇的问,不偷看他可以问看过的人嘛

    传旨太监瞧着上面那特意夹的纸条,战战兢兢的回答“没,没什么。”

    没什么你还吓成那个样子蔺洵才不信。

    “奴才去传旨意了。”太监一看这情景脚底抹油,跑的飞快。

    第一道旨意啊,是大赦天下还是休整民生呢

    接触到这道旨意的翰林院秉笔差点吓死,抖抖索索的不敢往下传,他们几个人推来推去,终于找到一个背黑锅的,让他亲自去问问新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立太子啊”新帝诧异的说,“继立后嗣不是最重要的事吗难道朕做的不对”

    继立后嗣是对的,本来就算新帝不提,他们也要说起纳后宫的事,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嘛小皇帝不就是因为没有子嗣才大位旁落的吗只是

    为什么新帝立的是个外姓旁人翰林院表示他脑补了很多不可说的东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