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7、第 167 章

作品:《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

    “素素, 你不愿意待在马车上,某也能明白,这坐牛车虽说慢了些,颠簸了点儿, 却能时时看到四周的风景;但是换了坐在马车上, 则不然, 我要是想看风景的话, 必须还得撩开车帘, 麻烦得紧”

    钱讯都这么说了,金素自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在同其又开口, 说了几句话之后,金素这才起身, 向对方道别, 领着自家阿父和身旁的阿黄,回到了后面的牛车上。

    从槐里城去往河内郡,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走驰道,驰道平直, 路况又好,速度自然会快上很多。

    不过,钱讯眼下已经辞了官,没有了官职, 他再想走驰道,便有些艰难。

    虽然说以钱家的声望和他自己的人脉, 他想在驰道上通行,也不是不行,但是, 钱讯想来想去,却觉得实在没这个必要。

    他这次去往河内郡,随身带了这么多人,很多人都需要徒步,那些牛车也赶不了太快,自己上了驰道,他们这么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行进,速度一慢,只会阻碍旁人的通过,到时候被人参上一本,实在没那个必要。

    是以,他们这一路上走的,便是普通的道路,这些道路连接了不同的郡县,亭里,自然比驰道要曲折很多。

    仅仅从他们出发,到到达长安城,就花了快三日的功夫。

    而到达长安城外后,却也只能算是他们这一趟旅程上的

    “郎主,我们离长安城眼下只有十里之遥,待会儿您可要进城中,去休息一晚,拜会些客人同时咱们再补些食水”钱讯身旁的仆役小声开口,出声询问道。

    钱讯撩开了车帘,抬眼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眼见着天色尚早,足以再赶路几个时辰。

    他便直接对那仆役,摆了摆手说道“现在这个时辰,我去长安城中休息什么呢至于拜会客人,我又不打算继续做官,那座大城里的所谓客人,还是不用去拜访了,平白浪费时间而已;”

    “至于食水,我记得先前不是说带了许多么哪里又需要现在就去补充若是一遇到个大城,我们就停歇下来,三个月都走不到河内郡的”

    “郎郎主,您您说的对,是奴想想得

    不够深远”那仆役被他吓得不轻,连忙跪倒在地,求起饶来。

    钱讯看对方如此作态,只觉得有些腻歪,他挥手让那仆役起身后,有些意兴阑珊地出声道“我们待会儿,暂时便先在这附近的亭子处歇歇脚,之后继续上路即可,旁的无需多言。”

    对钱讯的吩咐,他身旁的仆役自然无有不点头的。

    于是,他们一转身儿,便直接吩咐了下去,队伍也开始缓慢地行进起来。

    等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没什么人的凉亭后,他们这群人才停下了脚,开始歇息起来。

    而金素也终于从旁人的口中,知道了前方不远处,那在视线中就肉眼可见的高大城垣,就是大城长安

    若说她不激动那定然是假的任凭哪个穿越人士,到了古代后,不想看看古代的皇城呢

    之前自己所居住的槐里城,在金素眼中,实在是有些过小了些,哪怕她是扶风郡的治所所在,但金素却依然觉得,它晓得有些可怜,仿佛现代的普通乡镇一般大小,人也不多

    那些大城就不一样了,起码,眼下隔了这么远,金素还能感受到它的气势

    不过,她这样的心思,也只能在心中想想罢了,除非是钱阿翁他们打算进城,这群随行之人,才可能会去长安看看;

    否则的话,他们只能待在原地休息,金素更是不可在中途,突然抛下大部队,跑去长安城游玩一番,那不是随性恣意,而是任性愚蠢

    不过,金素在感慨之余,略一回头,却发现自家阿父的双眸,也盯着长安的方向,其眉头紧锁,脸上的神色也有些奇怪,金素怎么看都觉得,阿父的面容似有悲色

    她有心想要开口,去询问一声,结果话到嘴边儿,她却又将其咽了下去。

    因为金素突然意识到,自己先前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长安城不仅仅对自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阿父眼中,它所代表的含义,可能会更微妙些吧

    原主那位狠心的阿母,眼下就住在长安城中,享福呢吧而她们父女二人,则需要长途跋涉,前往河内郡避难

    而这一切的缘故,还都是因为,她那所谓的母亲,阿父心中会有所怨,也实在是很正常的事

    情

    想明白了一切之后,金素便退到了一旁,不再去打扰自家阿父,一直等金木匠回过身来后,金素才抬起手,从旁边儿递过去了一壶水,然后对金木匠说道“阿父,我看你嘴角有些起皮,你喝些水,润润嗓子吧。”

    刚刚,金木匠心中有多么激荡,现在,在看到女儿的这番动作后,他就会有多么感慨

    娡儿那个狠心的女子,抛弃了他和素素,去追寻荣华富贵去了,若说自己不怨,那自然是假的。但好歹有一点儿,她把这么好的素素,留给了自己,仅仅是这一点儿,金木匠就觉得,自己要感谢她

    只见金木匠对女儿笑了笑,然后从她的手中接过了水囊,在喝了口凉水后,他只觉得心中甜丝丝的

    与此同时,未央宫中,王娡依然在和自家妹妹王儿姁谈天。

    这几日,听闻陛下又和皇后娘娘,发生了些许争执和龃龉,其心情很有些不好,她们姊妹二人,正商量着如何讨好陛下,好趁这个时机,多在陛下面前露一次脸,让陛下能更记得自己

    当然,她们所谓的“谈天”,自然不可能在这边儿,纯粹地干聊,二人身侧的条几上,放着的便是宫人进奉过来的乳酪“阿姊,还是你这里的乳酪,更好喝些,我那殿阁里啊,就用不到这么好的东西呢。”

    王儿姁一边开口,一边对自家阿姊,眨了眨眼笑道。

    当然,其面上带笑,心中却还是有些微酸,阿姊她再怎么说,过的都比自己要更好啊

    妹妹心中的那一丝酸味儿,王娡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感受出来,其将自己面前的乳酪,推到了妹妹身旁,然后对她开口说道“儿姁,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你想喝的话,待会儿让宫人多带回去,也便是了,膳房进献过来的这些吃食,我吃着都觉得没那么好”

    同样的时空,相似的场景,有人在城外的亭中,喝着清水,也觉得开心非常;也有人在巍峨的宫阁中,用着珍馐,却觉得索然无味

    这,或许就是最大的讽刺吧

    未央宫中发生的事情,长安城外的金家父女,自然不会知道晓,等他们略歇息了片刻之后,这支前往河内郡的队伍,便再度出

    发,朝着东方而去

    启程之后,金素甚至还突然回头,看向了身后的长安大城,她在心中立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说不得将来的某个时候,自己也能到长安城中,探看一番,而不是永远待在州郡里,忙到昏天黑地,劳碌一生,那样的生活终究太过乏味,不是金素所期待的

    此时的金素绝不会想到,未来会发生多大的改变,而她的那一愿望,实现的速度,也比她自己所预料的,要快的多

    他们这一行人足足走了,近两个月时间,从初秋走到了初冬,方才赶到了离河内郡不远的地方。

    这一路上,他们确实耽误了不少功夫。

    因为人数众多,他们基本上隔一会儿,就要休息片刻,而钱讯从来都不是那等,会苛待仆役的主儿,每逢下雨或者大风,他们都会找一处地方暂避,而不会迎着风雨前行。

    不得不说,钱讯的这一行为,对金素她们一家,也很是友好。

    若是有风雨打来,钱讯他们前方的马车,倒是不用担心什么,哪怕外面暴雨如注,马车内也依然如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金素他们家的牛车,可就不一定了。

    遇到小雨尚好,虽然说会淋湿车子边缘的部分箱笼,却也勉强能够支应过去;要是遇到了大雨,那被金木匠用巧手,撑起来的那个木质盖子,就完全遮挡不住了

    那些风雨会直接从双侧,泼洒进来,打湿他们的衣衫,到时候,若是因此而生了病,那就更不妥当了。

    就这么走走停停的,他们才用了这般长的时间,但时间花费的长,自然也有时间长的好处,金属确实看到了许多不同的风景。

    从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顷,到她们路过潼关时,雄关盘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再到穿过弘农郡时,那无穷无尽的大山,奔腾不息的黄河,都给金素许多壮观绝美的画面。

    这时候的诸多大山,都没有因为被过度采伐,而裸露山石,风景自然是极好的,黄河也没有因为太过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满是泥沙,其河水依然很是清澈,带给金素的震撼,自然更大了几分

    同时,又因为这一路上的道路,都是紧贴着黄河的两岸

    ,为数不多的谷地,修筑出来的,所以说,金素中途甚至还看到了,她幼时课本上,所记录的“中流砥柱”,其正耸立在黄河中央,水流激荡之下,看起来极有气势

    不过,金素在感慨“中流砥柱”时,却也被声旁,叫她来谈天解闷儿的钱阿翁,给出声教导了一番

    听钱阿翁说,就是因为这么个“中流砥柱”,立在河中,导致船行不畅,影响了从豫州,转运粮食去关中的道路,朝廷便只能命人,在两侧的峭壁上,拉纤行船,导致每年都有不少纤夫,不慎从峭壁上坠落,殒命河中,其风景虽好,却实在是害人之石

    而金素在听了这么一通解释之后,她再抬眼去看,河中的中流砥柱时,直接心境变了许多,原先那震人心魄的态势,依然存在,但金素先前在心中,对它的赞美,却已变得寥寥无几,荡然无存。

    而这,或许就是因为,她心境改变了吧

    进了弘农郡之后,她们接下来便先要穿过函谷关等关隘,至东都洛阳,那也是一座自商周便开始营造,足可以媲美长安的大城

    当然,从弘农郡到达洛阳的途中,他们也经历了无数山川,金素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彻底的明白了“山河形便”的道理

    以及,为什么古代那些皇帝和王朝,都将都城放在长安洛阳两地,其实在是因为,想要突破关隘,行进起来实在是太过麻烦,能保护住帝国方核心。

    等他们穿过七里涧之后,巍峨的洛阳城,便突现在了眼前

    不过,他们这次的选择,和过长安时一样,不会做停留,更不会进城去,这不由得让金素,心中又有些失落。

    而当他们翻过北邙山。到达盟津渡,其前进的步伐,便又暂时停了下来。

    此地名为盟津,便是在几百年前,周武王姬发意图伐纣时,曾有八百诸侯会于津津而得名。

    以眼下的生产力,自然是没有什么黄河大桥的,他们想要过河,便只能从沿岸为数不多的渡口,坐船过河。

    而盟津渡,则是洛阳前往河内郡的必经之路,也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渡口。

    此时的黄河,刚刚从弘农郡的大山中奔涌出来。既气势如虹,又秀美和婉,和金素之前所见到的黄河,多有不同。

    看着那渡口处的大小船只,金素在心中对自己开口暗道河内郡,我来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