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因为太丑而屹立不倒的马甲

作品:《大清第一作家

    胤禟因为马公公长相太丑而挪开了视线。

    康熙瞥了他一眼, 那一瞬间,似乎猜到了胤禟脑子里在想一些什么。

    是不是特别丑丑到没眼看

    朕还天天要面对这张老脸,鬼知道朕经历了什么。

    康熙没提让胤禩易容好看一些, 就怕他抛弃马公公, 又穿回女装。

    胤禩盯着这位最亲近的弟弟看了两眼,发现他真的被丑到不看自己, 目光幽深起来, 他不由深思九弟, 怕不是个憨子吧

    作为已经互通有无的兄弟, 胤禩的提示已经那么明显了再过一分就会让汗阿玛注意到, 错过了一次眨眨眼的机会,下一次站汗阿玛视线的死角打眼色可没那么容易。

    因为太丑眼睛受不住, 而错过了发现老太监身上的违和感。只是听老太监道“指使御史弹劾之人”, 胤禟心里紧绷的弦立刻就松开了。

    汗阿玛相信八哥是被人针对陷害的了,他无需过于担心。

    老太监马公公被他在心里打上了“自己人”的标签,因汗阿玛纵容马公公说出比较狂妄的话, 比起梁九功的谨言慎行, 马公公倒像是汗阿玛放纵之下养成的恶犬。

    胤禟浑然不觉他的八哥正在腹诽自己是个憨子, 见汗阿玛没有对八哥心怀芥蒂, 又思及八哥这一世是在为汗阿玛做事, 早就秘密效忠于汗阿玛, 避开了争夺,轻松地谢过康熙, 便打算告辞离去。

    康熙另拎着他问了一些话生意做的怎么样了听说你的商船出海了

    胤禟笑道“儿臣生怕被御史们弹与民争利, 于是但凡是百姓及小商户会经营的产业儿臣都不去沾,尽可能发展外头的生意,赚外毛子的钱总不至于被参了。汗阿玛, 您说会不会有人参儿臣一个与外洋私通”

    他可是给关税纳税的大户,外洋贸易是暴利,自造成商船与外交易以来,为国库赚了不少进项呢

    康熙过去曾骂胤禟“不务正业”,骂管骂,胤禟在生意场上有了成就,也没真触及到不该碰的东西,时间久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淡淡告诫胤禟“你现在生意小,不至于引人注目,待你再做一大一些就要有人参奏你了。树大招风,万事不可太过,太过了,风必摧之。”

    胤禟在朝中毫无根基,钱赚再多又如何在权利的争夺之中,光有钱可不能自保,只能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这又是康熙警告之下的另一重提醒,以前胤禟不懂,等他懂了,又兴了去争的心思,如今再听一回劝,心里的体会也完全不一样了。

    距离上一世太子被废的日子越来越近,康熙四十六年,汗阿玛第六次南巡,距离太子一废只剩下一年的时间。

    朝中局势如同上一世那般暗潮汹涌,表面上看去来和睦,一切平静如常,水面之下却如同沉睡的巨兽在慢慢苏醒,随时会掀起滔天巨浪。

    乌云已至,气压低沉,却迟迟憋着不下雨的感觉很是令人难受。

    敌不动我不动的局面僵持至今已是一年,大家都在等,在等对手先出手,谁先出手,谁就落入了被动。就好比江南那折磨人的梅雨天气,沉闷、潮湿,黏糊糊的,又不下个干脆利落,反而引人心情烦闷。

    南巡至江南时,下边人给汗阿玛进献了许多美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汗阿玛将这些美人给收了下来。

    年纪大了以后,汗阿玛又开始喜欢宠幸年轻貌美的妃嫔,当然也没人会腹诽皇上好色,除了被增加了工作量的胤禩

    要保护汗阿玛,每一个纳进来的美人牵扯到那些关系网都得查清楚,出身如何过去是做什么的,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被送来。

    朝臣们劝皇上以龙体为重,太医劝皇上莫要纵欲,养生多年至今身体健朗的康熙是听不进去的。

    年纪大了以后,思及自己一生做了那么多的事,多年来勤于朝政,难免沾沾自喜,又随着精力的减退,也生了一些倦怠之感。康熙的想法是朕都这么多年操劳下来了,松快一下怎么了

    他开始回忆往昔,说起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现在不也将大清治理的很好

    兴致高时,周围皆是称赞之声,无一反驳之言,遂更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他的倦怠,并不会令他下放权利,只会令他更加握紧自己手中的权柄,维持自己的权威。

    汗阿玛比起前些年的冷静自持更好于享乐,这其中的改变皇子们并非感觉不到。他们会认为康熙老了,认为他的倦怠是力不从心,也是,汗阿玛已经五十四岁,生了白发白胡子,原本的黑胡子中混杂了数量不少的白胡子,就成了灰色,更加显得年迈。

    他眼角的皱纹加深,眼神却越发锐利。

    为了证明自己仍然雄风依旧,又服用太医院出品的那壮什么的药丸子。已经五十四岁的人,非得证明有二十四岁的能力。其中的骄傲和好胜心,胤禩是一点都不懂啊,他愁啊,原本看上去能活到十的健康汗阿玛,这要是把自己的底子放纵折腾没了克怎么办

    真正会劝皇上适度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指望着皇上那儿撬开的口子,能给他们带来荣宠与好处。

    不太自律的汗阿玛,让胤禩有些伤脑筋,他也不想在汗阿玛宠幸美人的时候待着当一根蜡烛。

    他忍了忍,脑子灵光一闪,向汗阿玛提出了为他染发染胡子的建议。

    康熙微微一怔“染胡子”

    “儿臣的染发剂是从外洋进的材料,除非您长出新的胡须与头发,凡是染过的地方颜色可以持续很久,并不会在清洗时褪色。”

    马公公笑呵呵地在皇上耳根边进献谗言,悄悄道“染了发,儿臣保证您看起来年轻十岁不止,其实您还年轻着,身体又硬朗,偏偏就因为胡须而显得老,您就是吃了胡子的亏,早知道如此当初该多吃一些黑芝麻。”

    康熙瞥了他一眼,哼声道“别用这张脸做献媚之态。”

    朕竟忍了马贾这张脸那么多年

    越是年纪大,他越不想看到身边有皱巴巴的橘子皮脸在晃,可面前这个,是自己儿子,他才二十六岁,正在由青年走向人生中最鼎盛的壮年。

    透过马贾橘子皮脸的表象,通过他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眸,仿佛能看到自己那温柔儒雅第八子正面带笑容。如果他不低头驼背假装自己是老太监就好了,如果他能洗去那一脸橘子皮,他又该是怎样的俊秀清隽。

    康熙恍然间想起,自己似乎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胤禩原来的面貌了。大部分时候,“八贝勒胤禩”不是在被人骂,就是在被“禁足”,由于他写话本时太能折腾,让人们对他又爱又恨。

    大唐传奇在写了长孙皇后、上官婉儿两位女子后,又写了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大唐女诗人,一位女道士“鱼玄机”。

    鱼玄机在那个时代,被人门称呼为“乱礼法、败风俗”1,从聪慧有才华的妙龄女子,到为爱情写下众多妙诗、情根深种为夫做妾,再到被抛弃后的蜕变。她说了什么她不要再做妾困于后院,她受了情伤后写下了一首诗,诗名叫赠邻女。

    诗中说有心郎君太难得,说被抛弃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紧跟着又来了一句“世界上像宋玉、王昌这样的美男子多的是,愁啥愁,看上了就大胆去追”

    鱼玄机此人,传世之作太多,可不仅有这一首诗奔放豪迈的,号称为女诗圣的大才女,如鱼玄机这等惊世骇俗写情诗追求看中的美男子,也难怪会惹来众多争议了。

    男子三妻四妾算风流,女人就不能风流了大唐的公主,还养了一群男宠面首呢

    写了鱼玄机以后,八贝勒就又把舆论的油锅也炸了,一连数月霸占了舆论之首,到处都是在议论。

    更妙的是,京城贵女们、才女们,还真有人写诗附和倾城,赞同倾城的观点。

    于是便有人指责23书网闹事”、“罔顾圣人之学”。

    圣人之学教了,夫为妻纲

    教了存天理、灭人欲。

    女德,女戒,才是正道。

    “呸圣人从未说过女子不能学习,圣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说女子若是才华不足,有德行也是很好的。别当女子就不学圣人之学,经史子集、四书五经,郎君能学会的,我们也能学会。”

    大清的贵女们可不少会拉弓射箭的,如今盛行剑气之舞,女子闺阁之中开始学剑技了

    宋明之时的思想,与唐、元之时思想碰撞。她们渴望追求情感自由,她们不愿落入卑微,不愿活在一方庭院之中。

    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妙,若此生将困于后宅,宁愿出家为道士。

    便有人发出质疑“倾城心中,根本就没有对圣人之学的敬重”

    真正博通古今又有才华的士人并不在意这些,他们更加在意在话本的潮流下宽松了许多的文学环境。

    与朝堂上压抑暗潮不同,民间整天跟抓开了锅一样。

    舆论环境的松动,使得百姓家中妇女也加入了劳动之中,无形之中令妇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抛头露面的人多了,就不叫抛头露面了。

    胤禩写了这些,看似对朝中局势没造成什么影响,康熙眼光放长远,发现这么闹倒是利大于弊。

    因为不涉及政务相关,算不上国家大事,未引起官府重视。

    又因为变化来自民间内部,他们自己斗来斗去,全都是扯嘴皮子,喷口水,也没动刀动枪。

    大清过去曾推行禁缠足,之后因反抗激烈而不了了之,现如今禁缠足的风声又起,这回是民间出现争论呼吁起来的,与朝廷的政令可没关系。

    康熙静观其变,又听胤禩“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得说自己手艺好,“连皱纹都能以假乱真”,让汗阿玛相信儿臣的手艺。

    他点了点头,应允了胤禩为他染胡子与发辫。

    一天折腾下来,染发的味道并不好闻,康熙便命人点了熏香。

    照着镜子中年轻了不止十岁,神采奕奕的自己,帝王左右看看,很是满意地勾起了唇。

    哪儿还有半分老态分明是个壮年帝王

    康熙一连几天都召集朝臣前来面圣,又恢复了勤于政务的样子,每一位朝臣见到年轻了十岁的康熙,都面露惊奇,惊叹之色,这让康熙笑容满面。

    现在五十四,还没有到遮皱纹的地步,胤禩表示等汗阿玛到了七十八十岁,把皱纹减少都是能做到的。

    康熙笑骂道“还八十岁八十岁朕就该颐养天年了,你想让朕到八十岁还勤政做事到那时候就该是儿孙们的天下了。”

    胤禩没有说话,但看其神态便知他还真是这样想的。

    在见识过兄弟们的闹腾劲儿以后,胤禩便认为,还是汗阿玛在位时日子最好过,以后不管哪个兄弟几位,他都得谨慎起来,可不能瞎闹腾了,兄弟们可没这个耐心给他收拾摊子。

    胤禩道“汗阿玛身体底子好,好好养生,定能再干四十年。”

    他这个态度,让康熙心情大好,他笑道“好,朕能不能到八十岁不一定,但朕定能做到七十。”

    老八说朕还能干四十年,虽是拍马屁的话,却真心实意,这马屁动听。

    心情好了,到了晚上康熙便打算召美人侍寝。若只是要宠幸江南送来的小美人,胤禩一般是不管的,结果他还召太医院给他进献小药丸

    “您之前还说能做到七十,怎么又打算吃小药丸了呢万事得要适度才是。您再这样,儿臣劝不住您,就只能用别的法子了。”

    “怎么,你还想请来太后劝说朕”康熙横眉道。

    胤禩摇了摇头。

    他知道康熙瞧上的小美人,与赫舍里皇后年少时有三分相似,身份上有些问题,却因那张与元后有三分相似的脸而被康熙收下了。

    胤禩悄悄告诉康熙“汗阿玛,二哥打扮成的金氏你可有见过”

    康熙打了个激灵,已是明白了胤禩言下之意。

    您思念元后娘娘,世界上与元后娘娘最像的当然是她的儿子太子殿下了,他就在您身边呀

    康熙呵斥他“胡闹”

    胡闹就对了,胤禩自己打扮的江南美人儿,可比那几个庸脂俗粉好看多了。

    想要清冷款儿、妖艳款儿还是俏丽款儿儿臣都会扮。

    小药丸还吃不身后势力盘根错节有大麻烦的美人还收不

    不管是妃嫔、宫女、太监、侍卫,还是女官、武将、文官、蒙古大胡子谙达,神出鬼没的胤禩,哪一个都能扮得活灵活现,他还会假扮异域风情的舞娘。

    各种各样的人冒出来,南巡这一路,总是遇到有猝不及防的人一接近就脱口而出一句汗阿玛,害得康熙现在一见到江南的美人儿,下意识就在猜她会不会回头来一句男声喊他“汗阿玛”。

    世俗的欲望都被折腾淡了,康熙头疼得揉揉眉心,对故意露出破绽给他看的蓝衣汉服美人道“够了胤禩,朕不会再服药了。”

    蓝衣美人闻言,笑容满面地俯了俯身。

    康熙有些恼意,让人去将良妃给叫来,将良妃引去收拾那“以下犯上”得蓝衣美人。

    也亏得胤禩鸡贼成功溜走,不然还真差点儿被良妃立规矩,指李嬷嬷按着他学礼仪。

    吓得胤禩一连几天都恢复了马公公的身份,老老实实跟着仿佛改邪归正的汗阿玛处理政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