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胤禩:汗阿玛,老色批
作品:《大清第一作家》 如果八弟有心, 他还写话本挨骂
如果八弟他想,他不勤勤恳恳干活他又不是没能力,用得着惹一堆烂摊子让汗阿玛又是骂他, 又是禁足他
如果他有如其他兄弟般盯着自己, 便不会提醒他,暗示他“挽回”君父之心。
他更不会夹在老大与他之间,却又谁都不帮, 没了老大的帮助, 在朝局孤立无援,这不就在汗阿玛削安亲王府前将他给关了。
娶个家室显赫的福晋,到头来那家室也成了拖累。
八弟心大太子倒是认可的,不是指野心之大,而是心宽体胖的那个心大。
太子回忆起了自己此前因为被人盯着揪小辫子,而在沉默中爆发愤怒。
他对索额图道“御史忠言逆耳, 太傅亦劝说孤要修身养性, 您也劝说孤忍耐。”
“孤忍不了, 发怒反斥回去, 留下一地烂摊子。”
索额图沉默了。
“那时候若非有八弟吸引走御史们, 孤的事不会这么顺利就揭过了。”
在京城掀起血雨腥风的倾城, 将御史们的火力全都吸走了,汗阿玛也一阵无言以对,那段时间他们就跟旁观者一样, 听着人们群起讨伐倾城,竟然让他们有一种站在亭子中看远处雷电交加的悠闲
那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 多少人盯着八弟骂, 太子至今还记得, 也记得胤禩一通骚操作反而替他解了围。
太子问索额图“索相以为, 八弟是有意还是无意”
若八贝勒如索额图所说的那么精明,那他就是有意替太子解围,聪明人不会做没有根据的事。
若是无意,只能说明八弟是个憨,那就更加不需要担心他会算计。
太子眼神冰冷,清隽的五官蒙上了一层阴影,瞧上去有几分阴郁“其他兄弟或许会盯着孤,唯独八弟不会。”
索额图不再继续劝说,低声道“老臣明白了。”
太子心里的想法没有人知道,他自己也身在局中,又怎么看得清前方的路
千万双手要将他推向高处,内心的欲望也促使他顺着这股推力往前走,权力与地位的道路会令人慢慢迷失本心,目标唯有向着最高处的位置攀登。
也许前方是万人之上,也或许是全崖峭壁、万丈深渊。
诚然胤禩也帮老大,还帮老三、老四,看似没什么章法,做事还荒诞,却是兄弟几个之中唯一用心尽力在维持兄弟情谊的人。
难道他以为尽力维持表面平静,日后他们兄弟之间就会亲亲爱爱一家人吗还是太天真了。所以哪怕至今没有将八弟给拉拢到手里,他也可以肯定他不会成为老大的人,他只会站在汗阿玛身后,以前为了他们这些兄弟奔波,日后也会如此。
太子一边冷笑,偷偷在心里嘲讽他,却又有几分羡慕他的这种“天真”。
他承认,有了他的一通折腾他与老大之间还没到不死不休的那一步。
不过也快了,那一天终究会来。
太子已经是太子,本就没有思考退路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他只需要往前走,不断地顺从自己的欲望,在身边人的助力下向着更高的位置前进。
然而事到如今,太子怦然醒悟过来,他回过头看了看那一双双推动自己的手,其中有多少双“猪蹄”他数都数不清
发现自己的队友有一大半是有案底的猪队友,还不断在给他拖后腿,太子不由头皮发麻
尤其是面前的索相,他排除异己,嚣张跋扈全是为太子而做,就差在脸上写上两个字“反派”了。
好像欲更进一步,每一次急躁,也有索相在推,太子深深看了他一眼。
“索相近日,可有做什么大事”
索额图闻言,笑着禀告太子。
他又排挤掉了几个大臣,“顺太子者昌逆太子者亡”
他还为太子捞了好多钱哟
底下盘根错节的孝敬可不少,他一点不贪,太子殿下想要多少都可以。
现在纳兰明珠不在了,他的后人不足以撼动自己,他已经只手遮天了
“此消彼长、唇亡齿寒,”太子警告索额图“还请索相收敛一些,莫要引来杀身之祸。朝政,从来都没有一言堂之说,上一个一言堂权臣,叫鳌拜。”
其下场如何,您自己知道。
索额图犹如给他泼了一盆凉水,通体发寒。
“老臣,为殿下身边肱骨重臣,”只要有太子一日,他便不会死,因为他本就是皇上指定为太子党羽,维护太子之势的重要之人。
除非,皇上对殿下已然心生不满
索额图大骇。
“还有,注意清理身边小人,莫要被人反咬。”太子不欲收揽更多权势,获得更多财富,这与他的本心违背。
固然,他比汗阿玛更喜享乐,倒也不至于脑子昏头到还未坐稳位置就霍霍财富,收拢美女。
皇上宠幸的南书房宠臣高士奇,原是索额图幕僚,从前身份低微时靠索额图相中才得以一飞冲天,如今索额图见到他,仍以奴仆视他,却不知高士奇心气之高,绝不是会忍耐之人。
还有凌普,太子奶娘一家干的事情也是,侵占他人良田,犯下人命大案等
全都是太子的左右手,还舍不得去剁了他们
太子一阵窒息“若孤发现再有人借孤之名义狐假虎威,定严惩”
他也知道,就算撂狠话也已经晚了,之前发生的事已然存在。
其中有他的失察,也有他的放纵,他也有错,但若是这些错全都累积到他的身上,脏水越泼越多,那他是受不起的。
太子开始排查手底下的人,开始剔除庞大队伍中劣迹斑斑之人,如同自己削去自己的羽翼,令人摸不着头脑。
“太子那边最近在搞什么鬼”胤禔自己悟不明白,就去询问幕僚、军师。
这些人之中有一些是纳兰明珠培养出来的人才,头脑灵活好使,但也令胤禔警惕。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所以作为主上,他就有些刚愎自用。
胤禔看不懂太子搞自己人是为了什么,但他乐于太子党羽起内讧,并且在“有心人”的指点下,趁此发动攻势。
外戚、人情、关系网,这些盘根错节又藕断丝连,黏糊糊地黏在太子身上,过去他借此获得多少好处,如今就都缠绕上来了。
他下不去手收拾凌普,也下不去手来收拾索额图,这些全都是太子党羽的弱点
对比起又一次打起来的老大与太子,由于八贝勒没掺和进去,良嫔封妃就成了一件于朝局而言不那么重要的小事。
良妃娘娘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盼到儿子成亲生子,老人家盼的都盼到了,每天心宽乐呵,保养得容光焕发,虽已经到了三十九岁,成熟的风韵还是那么动人,让康熙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夕阳红”,比起年少青涩的小妃嫔更有魅力
良妃的反应很奇妙,甭管皇上怎么突然又想到她这个老人,能享受就使劲享受,谁榨干谁不一定呢
都不需要别人来说,胤禩就知道汗阿玛“好色”,他后宫妃嫔的数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儿子与女儿也是一个接一个生。
据胤禟所统计,如果照着上一世来算,汗阿玛共有儿女五十五人。到了六十二岁仍雄风不倒,还有个老来子胤秘。
额娘与汗阿玛之间的事情,胤禩做儿子的管不着,可怎么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汗阿玛五旬万寿节办得盛大,喜气洋洋,儿子们联合给他送万寿屏风,上面用各种字体写满了金色的寿字。
大臣们赞美皇上乃圣明之君,细数继位以来做的大大小小事,功劳巨大。
众多宽仁政令下达,减免赋税,赏赐修书有功的举人,颁布诏令赏赐各位亲王等。
这时传来喜讯,三十九岁良妃娘娘怀上了龙子
后宫哗然,朝臣也一片哗然。
自古以来,三十五岁以上的女子怀上孩子,那叫做老树开花,是有大福气的
他们恭喜康熙,康熙乐呵呵地接受了,颇有些骄傲自满的感觉。
他们又去恭喜八贝勒,额,八贝勒脸色有些难看
兄弟几个面面相视。
胤禟一脸震惊上辈子可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啊
再看八哥,就像是被晴天霹雳击中一般
老大胤禔,太子胤礽反应出奇一致汗阿玛牛人
这回就别怪胤禩用有色眼镜盯着康熙直瞅了,额娘都多少岁了,三十九了。
大清不兴打胎,可女人生孩子,那是鬼门关走一遭,汗阿玛是半点不心疼,敢情生孩子不是他啊
康熙处理政务的时候,都感觉到了马公公的幽怨又灼灼的目光。
康熙给他盯着挺不自在,尴尬地轻咳一声“怎么不说话”
胤禩问道“儿臣能说什么呢外头人都在传良妃娘娘老树开花,这个孩子是大福气啊”
康熙老脸一红,他总不能说,“老树开花”、“雄风不倒”让他觉得很得意,还挺期待良妃肚子里的这一胎。
胤禩目光幽幽“西洋来的大夫都说,高龄产妇危险,生育如同在鬼门关走一遭。”
这要是出事,他得恨死汗阿玛。
康熙心虚了一瞬,又理直气壮回他“太医说你额娘身体好着,又是第二次生育,不会有问题。”
这一日,皇上恼了“马公公”,当众斥责了马公公“以下犯上”。
乾清宫不明真相之人,还当是马公公终于要倒台了,普天同庆,唯有知道真相的梁九功,苦着脸劝说马公公“贝勒爷您放宽心,皇上不会让良妃娘娘有事的。”
若是皇上能决定生死,当初就不会眼睁睁看着赫舍里皇后生太子后血崩而逝了
胤禩生怕自己额娘因为这一世的改变,比上一世更早去世。
胤禟也说了,良妃娘娘活到了四十九,现在她三十九,那句四十九听起来很吓人,让胤禩忧心苦恼了许久,特别注重额娘的养生。
“那是您的汗阿玛,是皇上,他现在心虚,对贝勒爷愧疚,不代表您一直对他不满他不会生气啊”
皇上,是最自我自私的人了,他已经习惯了众人捧着他,谁敢打他脸呢
现在对胤禩忍耐着,是因为事情刚发生,时间久了,若是胤禩一直不满不高兴,皇上还能这么宽容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是不闹一闹,君父还真当他是个愚孝的儿子,屁都不敢放呢
“既然马公公被恼了,梁公公给我安排个新身份吧”
胤禩揪住了梁九功的领子,笑嘻嘻的样子,威胁的口吻。
胤禩在他耳边嘀嘀咕咕说了两句话,冷汗哗哗地从梁九功后脑勺滑落“贝勒爷,不行,这样不行啊”
不行也得行,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乾清宫宫女,钮祜禄氏盈盈了
康熙正斥责了马公公一顿,正后悔,次日没见到马公公来,心里开始想着该怎么“补偿”胤禩。
他正在出神,边上有人端茶倒水,也没注意,一口喝下去,差点没烫坏了舌头,“噗”一声喷了出来。
康熙抬头一看,一个酷似良妃的小宫女,手里拿着茶壶,正笑意盈盈地盯着他。
他用温柔婉约的变声,刺激着康熙“皇上,能看出来奴婢是谁吗”
“胤禩”
乾清宫里传来了康熙恼羞成怒的怒喝声
正打算来找康熙商议政务的太子,站在乾清宫外头,抬头望天,看惊起的飞鸟扑棱着翅膀往蓝天飞去。
太子脚步一顿,诧异“八弟又惹汗阿玛生气了”
不会吧他不会真的憨到冲去汗阿玛面前责怪他搞大了良妃娘娘的肚子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