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胤禩最喜欢干的就是发刀子!

作品:《大清第一作家

    “百姓们也不担心议论八哥会拿他们怎么样, 他们都说八哥不像那些权贵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胤禟兴致勃勃地说外头的传言“八哥你以后出行得带着侍卫了,我听说有好多姑娘打算向倾城丢帕子、丢香花。”

    京城闹出来的动静,任何与上一世不一样的地方都会让胤禟开心, 不同的地方与记忆中差异越大, 代表着距离上一世的结局会越远, 这能很好地缓和他的焦虑。

    况且这话题的主人还是八哥呢

    “若非有八哥帮着, 那美味不用等的话本也不会这么快卖出去,大街小巷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好吃的了。”

    紫禁城以南的商业街自前朝起就已经设立了栅栏,距今已形成商业中心,在这儿可以看到把守的卫兵, 可以看到大街小巷的商铺, 还能看到各种卖小吃的。

    其实百姓家中的家常菜,并没有那么多美味, 为何便宜坊的烤鸭在京城有名气生意兴隆还将其他人都比下去了是秘方

    多少大厨是口耳相传, 师傅带弟子的形式, 有菜方的还不得藏着掩着生怕自家生意被人家学去。

    但郡主小厨娘不一样,那小厨娘可是御膳房大厨的后人啊

    倾城都夸美味不用等写的好, 而倾城是谁,是皇子贝勒

    那就更加令人深信不疑了,这话本出名以后,教了人们许多将菜烧好吃的小秘诀, 丰富了百姓家里的餐桌,也让菜馆警铃大作,更加用心去钻研特色菜方。

    若是能做出一道郡主小厨娘中罕见的宫廷菜, 就这名气, 足够菜馆吹嘘半天了。

    “九弟你看好了, 之后准有人得骂我, ”胤禩摆了摆手,让胤禟别太兴奋。

    毕竟描绘了那么多道菜,还不触犯了某一些人的利益

    “就因为几个菜因为一个话本”胤禟乐了“谁要是敢用这事来弹劾八哥,那才叫跳梁小丑,让人当笑话看了。况且朝中现在是大哥与太子的战场,八哥处在其中,就跟路边的小石头一样不起眼。”

    胤禩瞥了他一眼“其实还是很起眼的,这不是前一阵子还在说八贝勒拉拢文人,与兄弟们相交拉帮结派”

    胤禟就不理解“为何八哥没有掺合任何一方,他们还是对八哥有那么大的敌意”

    “因为我写了他们不敢写的,说了他们不敢说的。因为脱离了三纲五常,也因为女孩子们也开始写文章,学习,眼界变得高了,他们害怕。当然,也有嫉妒,或是别的,总归这些与我无关,”胤禩看得清人心,也看得透彻,他们之所以敢骂,不是因为不畏惧权贵,而是因为自己“好脾气”。

    “可是现在没人骂你了。”

    胤禩笑道“因为我写了大秦传奇,有众多才子文人参与,他们比不过啊”

    “骂还是有人骂的,他们骂我吊人胃口,还说我有时间吃烤鸭没时间写话本。”

    胤禩低头,睫毛在眼下洒下一片阴影,弱小可怜又无助。

    “可是他们越是骂,我越是写不出,话本那么难写,我考据古代一人之力终究不够,找人帮我,他们说我故意借此拉拢文人。我写后宫,他们说我满心算计,我写朝堂,他们说我心机深沉。如今我在内务府,凌普排挤我,防备我。我回府写话本,他们又说话本不务正业。我,哎,我真的太委屈啦”

    胤禩忍不住拍桌大笑起来。

    胤禟目瞪口呆“凌普不是,才被太子骂了一顿”

    他总觉得八哥这调调不对劲

    好一朵无辜纯洁的小白莲

    都怨你们骂倾城,这下好了,倾城不写后续了

    胤禟几乎能猜到外头得乱成什么样了。

    这边胤禩留九弟用膳,大着肚子的福晋来晃悠了一圈,与胤禟笑着打了招呼,道是去后院招待九福晋。

    这些年来,康熙将留在宫中的儿子们一个个赶出去建府,很快就轮到了胤禟与胤誐。

    他娶了董鄂氏为嫡妻,出宫独立,府邸就在八哥隔壁,与老四家一起将八贝勒府给夹在了中间,这不串门也方便。

    胤禟面露欣喜之色,八哥提前做阿玛,比他自己当阿玛都让他高兴。

    郭络罗氏走后,他悄悄对胤禩道“八哥,你说八嫂怀的这胎会是弘旺吗”

    弘旺是八哥上一世的独子,直到八哥中年才出生,且并不是嫡子,而是侍妾张氏之子。

    胤禩敲敲他脑袋“你都是从鬼过来的,还不知道投胎转世之说多想这些做什么,反而将自己给想糊涂了。会不会是弘旺,要看缘分。注定该是我儿子,该与我有父子之缘的,他自然就会过来。”

    胤禟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他自己都是跳的重生池,八哥幼时还差点被女鬼夺舍了呢

    上辈子八哥子嗣艰辛其实不仅仅是他与福晋的身体问题,或许还有一些环境因素。

    比如他们成亲以后,安亲王府就给汗阿玛削了,八哥那时与八嫂的感情显然没有这一世那么深厚,家宅也不宁。

    胤禟至今没想明白八哥是怎么做到让聪明绝顶,手腕果决,性格如母老虎似的福晋独独对他温柔如水的。

    当年的八嫂,那也是巾帼须眉,满身的刺,可扎手了

    要是上辈子的八哥看到这辈子的八哥是什么待遇,恐怕得羡慕死了。

    胤禟来串门,是打秋风来了,他旁敲侧击,强烈暗示胤禩八哥,你第三篇写得怎么样了

    胤禩白了他一眼,让人去将抄录后的手写本“秦王嬴政”拿了来。

    “匠人们已经在拼字了,等印出来还要等一等,先拿手抄本看吧”

    胤禟好耶

    他们聊得差不多,于是去后院找两位福晋。就瞧见郭络罗氏正将一支好看的发簪插在董鄂氏发间,也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董鄂氏小脸红扑扑的,一阵小鹿乱撞,小手拧着帕子,紧张又羞涩地低下头。

    胤禟与胤禩面面相视。

    “八哥,我福晋就没对我害羞过。”

    胤禩还酸呢

    “那我福晋也没对我露出过宠溺的神情啊”

    “你福晋没对你害羞,一定是因为你有问题。”

    胤禟呆了呆“我能有什么问题八嫂撩我福晋,八哥你醋什么醋的该是我才是啊”

    他也很无辜好不好你怎么不说八嫂见一个姑娘就撩拨一个姑娘

    弟弟和媳妇待遇能一样吗

    胤禩黑着脸“还不快把你福晋带回去”

    胤禟撇撇嘴“行吧”

    待回到府中,胤禟问董鄂氏“你怎么对八嫂脸红呢”

    董鄂氏捧着小脸“八嫂,好飒啊”

    胤禟质问她“难道爷不够俊吗”

    董鄂氏“额”

    她想了想,眼神心虚地瞥向一边,见胤禟手里有话本,顾左右而言他“爷是不是得偿所愿,拿到了大秦传奇第三篇”

    胤禟受她提醒,顿时来精神了,眉飞色舞吹嘘道“我得到秦王嬴政了其他人都还没有呢,汗阿玛也没有,兄弟们也没有,只有我有,八哥果然最喜欢我。”

    董鄂氏见禟三岁那么兴奋,试探问他“那爷何不去对兄弟们炫耀一番”

    “好主意”胤禟眼睛一亮,他行动力极强,打定了主意就立刻去做。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让胤禟看透看淡了许多,他现在没了什么约束,就是要快乐,想到了就立刻去干。

    及时行乐

    千金难买我高兴

    嘿,就是玩儿

    一溜烟,胤禟就跑没了影。看他去的方向,好家伙,他去撩四贝勒老虎须了。

    董鄂氏“”这就是为什么她不觉得爷俊了。

    她看了看天色,还是大白天。

    “的,爷应该不会被其他兄弟套麻袋吧”她喃喃道。

    她想了想有点担心,忙让人去隔壁找十阿哥来救场。

    “老四,你看知道不,大秦传奇第三篇八哥写完了,我是第一个拿到的,你们都没有,羡慕吗哈哈哈哈哈”

    胤禛“”

    拳头硬了。

    另一边,胤禩的莲言莲语、茶言茶语,已经发进步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至少郭络罗氏知道,他每一次被人骂了心情低落,都会来找她要安慰,郭络罗氏当知心姐姐都当习惯了,她半点没有怀疑自己丈夫其实是个“绿茶”,还真当他“因为脾气太好而受人欺负”。

    这不,骂不了大秦传奇,那就骂八贝勒做的事吧

    “那美味不用等的话本就不该售卖,应该列为禁书他竟还宣扬出去,对这书大夸特夸。”

    “就是啊,出了这事,我家饭馆以后还怎么做生意现在人人都知道我家菜的配方了。”

    “还是贝勒爷呢就将宫廷菜给吹嘘出去,让庶民百姓与皇室吃一样的菜,这是对皇家的不敬”

    “都怪倾城宣扬的那话本,害我们酒楼生意都不好了,百姓都知道了我们的菜怎么做,我们日后靠什么留客”

    “随随便便就将配方写在话本里给人看,什么人啊”

    八贝勒“大度”、“贤良”、“不与人计较”,人人都知道他脾气好,之前骂他的人没事,之后蹬鼻子上脸骂的人也不怕有事,因为法不责众。

    郭络罗氏气愤道“就算是有菜方,也得有人去尝试,去钻研让它变得好吃。不是谁都能还原出文字所描绘的菜色,现在因为话本里一个菜方而心生警惕,有这时间来攀咬,没时间去钻研创新菜色吗就因为御膳房的名儿,就说是对皇家不尊,那更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爷啊,您得强势一些,拿出您贝勒爷的气派来,现在谁都来踩您一脚,您得让人知道您不好惹。”

    胤禩总不能说,如果让人敬畏他,对他诚惶诚恐,这还怎么钓鱼虽然能爽一时,可是他想玩儿就没人陪他玩了。

    他忙安抚郭络罗氏,免得大肚子气出好歹来“等第四篇汗阿玛为我作序,那我就更可以狐假虎威了。能借汗阿玛威名,何必自己去出头你家爷是扮猪吃老虎,既然要扮猪,就别拿出老虎样子啊”

    郭络罗氏一听,惊奇道“竟有这事皇上答应给您作序了”

    如今骂胤禩的声音响亮,背后免不了有人在推动,京城花楼,还有传闻中的“胡同深处风尘之地”,胤禩在布网,准备将他们一锅端了。

    “汗阿玛,八弟近日被骂得有些惨,”太子听闻此事,还挺同情胤禩,一边嘀咕“他不是挺聪明的,怎么那么性子那么软”,一边来与康熙商议“御史台这边也以菜谱来上奏,实在儿儿戏。”

    康熙颔首道“是该收拾一下他们。”

    太子道“八弟善于隐忍,若是换了儿臣,儿臣是忍不住。”要是他,早就怒而抽鞭子上去了。

    康熙瞥了他一眼“与其说胤禩善于忍耐,不如说他根本没往心里去。”

    在这一点上,胤禩的性格洒脱,心宽大度深得康熙之心。

    “以后遇上不平之事,保成可以学学老八,别事事都年轻气盛。”

    康熙指的是太子受人指责后不以羞愧反恼羞成怒,诚然言官总是盯着太子一举一动,事事都“忠言逆耳”令人烦躁,可也不能表现出来不满啊

    朕都忍着他们,你就忍不了了别往心里去,宽心一些嘛

    太子听君父要他学别人,心里自然不乐意,但是一听要他学老八,心里诧异更多“学八弟”

    康熙自知失言,他一想到那“思颖格格”、“马公公”,胤禩还说自己能打扮成宫女、妃嫔、侍卫、甚至是老臣,康熙立刻改口“还是别学了。”

    太子松了口气,实话实说道“还好汗阿玛改口了,要学八弟真挺难的,别人是听见有人骂都避开走,唯独八弟,他自己迎面撞上去,还”吸引了众多火力

    唯恐天下不乱

    太子自诩稳重、优雅,他纠结起来原来汗阿玛好这一口越折腾,他越喜爱

    康熙揉了揉眉心“是朕说错了。应该他学你,不该是你学他。若是老八能有你一半稳重,朕就不会这么头疼了。”

    太子

    好啊汗阿玛果然还是偏爱折腾款的,就是因为太稳重,君父的爱就不在了

    却说大秦传奇第三篇“秦王嬴政”,第四篇“横扫六合”,那么第五篇就叫“天下一统”。

    最难写的是“横扫六合”的灭六国之战,因为其中包括了百家争鸣,合纵连横,荆轲刺秦等典故。

    之后的天下一统也很难写,因为要写始皇为政举措,还要写到他的儿子,公子扶苏与秦二世胡亥。

    也要透露一些始皇欲求长生寻仙,暮年壮心不已,天命难违等。

    虽然结局并不是完美的快乐结局,却符合历史规律与人类生老病死的记录,能引起看客们的共鸣、探讨。

    结尾再发一点刀子,那就更催人泪下,思及恐极,心痛如绞。

    胤禩想想就兴奋,他最喜欢干的就是刀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