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虚弱(2)

作品:《云胡不喜

    静漪等急诊室的医生将孩子接手,等在诊室外,才发觉自己是忙了一身的汗。一转身,看到小梅带着这些小毛头也都还站在身后,便说:“医生会给他把伤口处理好的。因为受了伤,伤口发炎,他才发烧晕过去的。放心吧,并没有生命危险。你们跟这位姐姐先去吃饭。吃过饭,由她安排你们也做一个检查,然后再去病房看往他,好不好”

    “丁富贵,程先生问你话呢。”小梅拍了拍那高个子少年,笑着说。

    丁富贵兀自发呆地看着静漪,被小梅提醒,也不说话,而是过来又给静漪鞠了一躬,还没站直,拉了身旁的伙伴们,一同深深鞠躬。

    “这是干什么。”静漪忙说。

    这是在急诊室门口,好多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医护,大伙儿都好奇地看着,让她觉得不好意思。

    她忙示意小梅快些带他们去,说:“我该上去办公了。这里我会交代清楚的。快去吧。”

    小梅答应着,带小毛头们离开了。

    静漪在诊室外等了一会儿,才回她的办公室去。

    白薇看她来,忙给她泡了茶,等她换好医生袍,才进来将一早就等着她回来处理的事情一一报上。静漪喝口茶,听白薇说一样,便交代清楚一样。事情都不是棘手的,她很快便全部处理好了。白薇一出去,办公室里就剩下她一个人,她才喝第二口茶。她转了下椅子,望着面前被雨滴打的布满水珠的玻璃窗,浅浅松了一口气。

    茶香里混着一点点淡淡的霉味。下雨令这老房子返潮了。她的脑海里不住翻腾着一些人和事,尽力使自己保持镇定和清醒。她回了下头,书桌上的相框便落入眼底。是她刚刚到这里时,同这里的医生们合影的那天,她的单人相片她总留心不要让办公室里出现太过私人化的物品,所以她没有放家里人的相片。但是这张相片,能时时提醒她,她的责任。

    门被敲响,她说了声请进,来的是梅艳春,几乎与此同时,桌上电话铃声响起来,她接了起来,示意小梅稍等。

    梅艳春将门关好,轻手轻脚走近些,站下时看了接电话的静漪。她面色平静,但是只听着对方说话,并不出声。只不过以她对程院长的了解,她那冷静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这电话的内容觉不寻常她不由得屏住呼吸,直到程院长低声说了句“知道了”,扣下电话,才缓了缓,但也没立即开口。

    静漪手仍放在电话机上,停了一会儿,才问小梅:“都安排好了”

    “把他们交给乔治神父照顾了。那个在治疗的孩子,叫衣大帅的,已经送到病房了。李医生说他会很快恢复的。”梅艳春忙说。她看看静漪,“这是刚刚上来的时候,有位工友送来的,说是有人在看门人那里留了封信,是给您的。我已经检查过了,没有什么异常。”

    她把信封放在了静漪面前。

    静漪扫了一眼这信封,目光像是被吸住了。她目不转睛地看着信封上的字迹,问道:“工友还说什么了”

    小梅摇头。

    静漪拿起信来,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笺。米黄色的,左下角,一支枯瘦的梅花但纸笺上什么都没有。

    “拿煤油灯来,小梅。”静漪说。

    小梅忙去找了一盏煤油灯来,看着静漪点燃,将纸笺在火焰上烤着,字迹现了出来。

    “这”小梅不由自主地低声惊呼。

    小梅倒看不清那纸笺上都写了些什么。但是这样密写的信,她是头一次见到,未免自己都觉得是大惊小怪了些,尤其看到静漪声色不动、只顾专注在纸笺上。看上去,她对怎样处理这种密写信,半点不陌生。令她震惊的反而是这个小梅莫名有点心里慌乱。

    静漪看看她,轻声说:“替我取消今天下午的日程。我得回家去。”

    “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小梅看静漪,那张纸笺被她折好放回信封里,她的手罕见的有点发颤。

    “的确是发生了点事情。”静漪起身脱了医生袍。她思索片刻,说:“那几个小毛头,麻烦你照顾下。我恐怕得明天才能来医院我希望能安排他们进博文读书。等我和逄将军商量下这件事。博文是他创办的,收留这几个孩子不知道成不成问题费用倒是小事,只担心老师们照顾不了这么多学生。”

    小梅点头,说:“交给我吧。”

    “拜托了。”静漪说着,拎了包离开办公室。

    小梅送她出来,交待给白薇让她给司机打电话备车。

    静漪走的很快,下了楼车子已经在等她了。

    陈师傅等着她吩咐,她轻声说:“去海格路程公馆。”

    雨下的越来越大,雨滴打在车前挡风玻璃上,密集的像是谁在大力泼着水静漪闭上眼睛,耳边的声音是山呼海啸,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

    “停一下车。”静漪看到良友书局的门脸时,说。

    陈师傅立即停了车,看她要下车,很是意外。从后视镜看看,紧跟着他们的车子也停在不远处。

    静漪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在这里停车,只让陈师傅在这里稍等一会儿。

    “程先生!程先生还是等等吧至少让人跟着呀。”陈师傅有些担心,但见静漪开车门下去,撑了伞就往书局去了。后头车子里也有人下来,但是被她摆手制止了。他也就安心等在这里了。程先生绝不是冒失的人</p>

    <strong></strong>    静漪快步上着台阶。

    良友书局门前的台阶很是有些高。雨水顺着台阶向下流淌,静漪踏上去,雨水溅到她的小腿上,原本就觉得浑身上下都有些寒意,这下就更觉得冷。等到她推开门进了书局,被扑面而来的霉味裹住,禁不住就打了个寒战。

    许是下雨的缘故,偌大的书局空荡荡的。除了有限几名店员或在柜台里打盹儿、或在书架下溜达,简直不见一名顾客。

    静漪将伞收起来,放在了门边的伞桶中,站在脚踏垫上,静静等着鞋上的雨水渗进麻编的垫子里。趁着这会儿工夫,她的目光在书局里谨慎地搜索着。终于,她的目光定在了通往二楼的木楼梯上。没有人来招呼她,她也安之若素。

    良友书局毕竟是家卖书的铺子,不是咖啡馆。

    她款款迈着步子往楼梯处走去,等她站下来,望着坐在楼梯中央那个低着头看书的人。深灰色的山东丝长袍,黑色的麻质礼帽和很高级的手杖以及精致的小羊皮质地公文包都搁在身旁,手中的书是一本很古旧的线装书空气里散发出来的霉味似乎是越来越重了,重到呛鼻子,重到令她呼吸有短暂的阻滞感。

    书架之间窄窄的过道里,尽管没有人走动,却也好像是有涌动的气流。静漪挽着手袋,握紧了他手中的书,从她站到他面前来,就没有翻过一页了。

    “随身带着枪么”他慢条斯理地开了口,将书慢慢地合上。

    这异常熟悉的声音,令静漪心头猛猛一震。

    她已经做足了心里准备,还是难以控制地感觉到了腿软。

    他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阴着天呢,这里距窗子很远,有些看清楚她的样子。而灰暗的书柜,又令她黑色的身影更加的暗。只是她的眼睛,在无论怎么黑暗的地方,也都会像星星那样闪耀着璀璨的光彩无论她的目光中会有着怎样的含意。

    他说:“我还以为你说不定不会来或者是不想来。静漪,你还是很有胆量的。这真是好极了。请吧,我们上去谈。”

    静漪沉默着,看着他将书随手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了他的随身物品,请她上楼。但他并没有先走,而是站在那里,将狭窄的楼梯通道让给了她。

    静漪没有犹豫,抬脚便踏上了楼梯。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静漪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音量,轻声道:“我来,是因为你这里,有我想得到的情报孟元。”

    戴孟元一点头,说:“情报已经给你。你来,是想知道情报的真实性。”

    静漪没有否认。

    戴孟元她已经很久不曾想起过这个名字。他的生死似是早已经有了定论的。她叫他孟元,但其实她并不确定他的名字究竟是什么了。

    她走上楼去。

    楼上更加的寂静,也更加的昏暗。

    静漪站在楼梯口。她的听觉非常灵敏,但她几乎听不到身后的这个人的声息她将手袋抓的更紧些,极力保持着镇定。

    戴孟元似并没有留意她的反应,主动往窗边去。窗边有一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这是供客人挑书累了休息的。他问:“你还记得这里从前你喜欢坐在这里看书的今天天气不好,客人少。”

    静漪回了下头,恰好看到一名店员经过楼梯口。他似无意地抬头看了一眼,与她四目相对,他谦恭地笑笑,过去了。

    “客人少,恐怕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因为你要在这里见客吧”静漪低声道。她走到桌边,坐了下来。

    戴孟元也坐了下来。他将手边的东西都放在了桌上,对静漪道:“对我来说,你永远不能算是客人。”

    “我不是来叙旧的。”静漪说。

    她看着戴孟元的脸。戴孟元并不回避她的目光,反而伸手,将窗推开了些,光线明亮了些的同时,他也从百叶窗缝隙里看了看外头。他还是那样的警惕静漪将手袋放在膝上,默不作声。

    他看上去,面容有了不少变化,伤疤浅了许多,皱纹也多了些。未免有些太多了。虽然是修剪的极整齐的发型,细细碎碎的白发也很扎眼,这都令他看上去像个年过四旬的、有些脱俗气质的中年人。

    “我没想到还会再见到你。”静漪说。

    “我也没想到你会来见我。”戴孟元终于转向静漪。他静静地望着她,“藤野晴子今天凌晨被关进了丁家村。”

    静漪盯着戴孟元。她的心提了起来。

    信上虽然已经透露了这个消息,但是再次确认,她还是觉得难以面对。

    “已经被处死了。”戴孟元说。

    静漪紧攥着包柄。

    “她被抓进来的时候,并没有用本名,也没有经过多次审讯。所以身份确认上有些困难。而且,我刚知道你在设法营救她怕你介入太深,招来更多危险,才想办法通知你的。本来,我想通过其他同志,但想想恐怕来不及。何况我也想见见你。”戴孟元说。他看着静漪,“静漪你还行吗”

    “尸体呢”静漪问。

    “会通知家属认领的。如果她的养父不认领,就会处理掉的。”戴孟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