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不愿接收(2)

作品:《云胡不喜

    办公室里其他两位,林之了静静地端坐在那里,老僧入定般不动,不知在想些什么。刚刚日本人来了又走了,他始终保持着这样一副样子,仿佛事不关己。白薇则忙着准备文件。打字机被她敲的忙碌不堪,在寂静的办公室里,这几乎是唯一噪音的来源

    小梅等了等,才又去敲门。

    当她看到拿着听筒耐心地同对方讲电话、面上之色又恢复到温和平静的程院长时,她忍不住心底叹息:头一次,她宁可这位美丽的女士,不在这个位子上辛苦工作

    蝉噪声阵阵密集尖细,昭示外头仍是炎炎夏日,病房里倒甚为凉爽,逄敦煌还要余外再加上一件长袍才不觉得冷。

    他看了眼正在给他泡茶的程静漪。来了已经有一会儿了,倒并不怎么说话,看上去脸色还好,只是眼圈儿发黑,显见是最近没休息好他示意元秋挪了下轮椅,来到静漪身边。

    静漪正好将茶泡好,看了逄敦煌,问道:“准备好了今晚安排车子送你过去。”

    自从阿部春马住进医院,出入这里的日本人虽受到严格限制,毕竟还是有。静漪同杜文达商议,转移伤员的计划提早实行,在这里的绝大多数伤员都已经安全转移。只有逄敦煌和几位重伤员还留在这里。重伤员是不便转移,逄敦煌是不愿走。

    “急什么呢秋老虎一来,热的要死。外头装了冷气机的,都没有这里舒服,正适合养伤。”逄敦煌说。

    静漪看了他,颇有些嗔怪。

    逄敦煌伤势好了很多了。早前伤略好些,就不太肯在床上躺着,如今偶尔能下地走,虽得元秋搀扶着,还是坚持要多活动活动。他着急恢复的心情她很理解,不过这“赖”在这里不走的理由也牵强了些。

    “当初是谁说的,听我的安排难不成是行动不便的时候你听我安排,行动便利了就得我听你的安排了”静漪问敦煌,也不搭理敦煌示意要杯香茶喝的举动。

    “这里凉快。上海的秋老虎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能吃人。”逄敦煌皱着脸。他脸上浮肿已退,外伤也基本好了,只有疤痕还是粉嫩的颜色,与四周黝黑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就是这样,也不损他的英俊帅气,反而多了几分俏皮。

    “那你到底要怎么着”静漪无奈。总不能强逼着他走,住惯了,这里的确舒服些。何况她也知道,逄敦煌不走,大约也是担心她。阿部春马手术的事,逄敦煌听说了。她没提,但是之了自打来看过敦煌,总是每天都来。两人都谈些什么,她不清楚。敦煌后来就是知道了。虽然敦煌没有说什么,这毕竟是她的工作,但看得出来他心情很糟。

    “给我香油蒸蛋吃。”逄敦煌见静漪不给他倒茶,干脆自己动手。

    静漪看着他受伤的手臂,行动还有些不便,只好阻止他,说:“又来了你在这里,倒是不惊动人。可到杜先生那里,更方便些高医生每天过去的。”

    静漪说着,看到敦煌嘴角一牵。不知是她提到高瓴还是他手中那碗茶让他愉快。

    “吃到蒸蛋就走”静漪问。

    “嗯。”逄敦煌回答。他脸上笑意加深,唇角的弧度弯的更大,露出白灿灿的牙齿来。连他那握着茶杯的手,都因为在笑,有些抖动。

    大概是知道无论如何都是玩笑,故此一说起来,越来越像是一个笑话。

    静漪秀美舒展,美丽的眼只望了他,又问:“那你吃了蒸蛋,就得听话去杜先生那儿养伤,可不能反悔,知道”

    “嘿,你什么时候看我反悔了吃了蒸蛋,我麻溜儿滚蛋!”逄敦煌笑着说。一旁的元秋见他这样,也笑了。

    静漪故意叹了口气,看着敦煌。

    逄敦煌笑笑的。

    他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软帽,软塌塌地覆在头顶。别的伤员养伤的时候,多半会胖些,只有他,反而比先前健康时瘦上许多静漪想着他软帽下那因动手术被剃的难看的头发,满嘴刻薄话留着可以和逄敦煌斗嘴的,一时也出不了口,反而目光更温柔了几分。

    连元秋都等着静漪对逄敦煌反唇相讥,看到她好一会儿只是笑而不语地望着逄敦煌、像看着个耍赖的顽童般的也有些宠溺的意思在内,就愣愣地在那里,气儿都不敢大出了

    “小元,今天高医生还没来”静漪问元秋。

    元秋忙摇头,说:“高医生说今天孟医生有手术,她要做助手,得等到下午才有空来。不过密斯梅一早来过了。她还给军长送了起司蛋糕来。是密斯梅亲手做的呢。”

    “咦,是这个吧”静漪转眼看到床头柜上一个精致的盒子,故意嗅了嗅,“密斯梅做的起司蛋糕可是非常好吃的。”

    “你喜欢吃那就拿去吃。”逄敦煌说。

    静漪一笑,道:“你倒是大方。人家送你的东西,你转手送人,一点不心疼。”

    “心意我记下了。送给我,我就做得主。”逄敦煌喝着茶,看静漪望着自己微笑说了句“让小梅知道多不好”,也只是笑,“我又不是三岁孩子。”</p>

    <strong></strong>    静漪想想,逄敦煌这话大约还是有几层意思。他不是三岁孩子,蛋糕哄不好他;他不是三岁孩子,所以有些事他会自己看着办这是当然的。可哪里有三十多岁的人,还要耍赖非跟人要蒸蛋吃的呢

    倒是也有她清了清喉咙,说:“看样子你就是不爱西点。我跟小梅说,以后不要给你做这个了我得走了,你吃点东西,好好休息。到时候有人来接你走还是过去吧,牧之来电报也嘱咐了几次。再这样,我如何给他回信照顾不好你,他要同我闹意见的。”

    静漪站起身,见逄敦煌茶喝完了,不要他多喝茶,将茶杯取了过来。

    逄敦煌是真贪这茶的香气。茶杯被拿走,还十分留恋。目光一溜那茶杯,竟露出顽童贪吃蜜糖的神气来静漪看了发笑。

    “亦不可过量饮茶。”静漪拿了包要走,又交代给元秋,“小元,逄军长再要喝茶不可给他。我带来的盒子里有家里给逄军长预备的吃食,你记得拿给他吃。还有不要总是惯着他,他不喜欢吃的也要给他吃一点,营养均衡,恢复才快。”

    最后一句显然是说给逄敦煌听的,静漪故意把字咬的格外清楚。

    逄敦煌自然明白,也正儿八经地哼了一声给静漪听,静漪笑着走了。

    元秋送静漪到门口,回来问逄敦煌道:“军长,要吃什么不我看陶太太带来一大包东西。”他有点兴奋。静漪如今不是每日都来,但每次或是她亲自来,或是林之了来,无不大包小包带来些吃的用的。陶家的女佣制作吃食都神乎其技,吃起来味道绝美。逄敦煌吃不了多少,都分给了病友。时间一久,连他这个小副官都养的白净胖大起来。他又去洗洗手,“我来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逄敦煌看着这个贪嘴的副官,又哼一声,挥挥手表示他不要。

    元秋打开了一个保温袋子,愣了一下,叫道:“军长军长!你看这是什么!”

    逄敦煌“嘶”了一声,瞪眼骂道:“你这小子,一惊一乍的。”

    元秋却只顾忙着,不回答他。他将一只盖碗从保温袋子里取出来,端过来给敦煌看。盖碗一掀开,顿时鲜香扑鼻。

    逄敦煌也愣了一下。

    这分明是一碗蒸蛋。嫩滑的蒸蛋几乎看不到一个细孔,还冒着热气呢元秋拿了勺子给他,说:“尝尝这回怎样,您老说要吃香油蒸蛋,那有什么好吃的呢,肯定没有上回李婶做的瑶柱蒸蛋和张妈做的海参蒸蛋味道好、营养足您快尝尝”

    逄敦煌拿了勺子,看了这光滑的、完美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好一会儿不曾动。

    “军长”元秋端着瓷碗等着,“都快凉了”

    “先放着吧。”逄敦煌将勺子放回元秋手上,“我这会儿不饿。”

    他说完,自己动手,将轮椅挪动,转了过去。

    元秋往常总是在他说不饿的时候,都能编出些话来逗他吃些,今天却只安静地照他的吩咐将东西收好了。

    外头又下雨了,屋顶的窗子上噼里啪啦落着雨点子。

    他仰头看着,雨点子落下来,在玻璃窗上化成银元大小的一摊。很快就看不清形状,玻璃窗被密集的雨点铺满了他看了好久的雨,脖子都酸了,也不想动。

    元秋过来,将轮椅推到床边,搀扶他上床休息。

    好容易躺好,他出了一身汗。

    “军说长,您就听陶太太的劝,过去杜先生那里养伤吧陶太太跟您这儿,脾气真好的没话说。上回孟医生在这,说起陶太太对付日本人时候那气势,我听着都怕的慌您可别等着她跟您着急。不然到时候儿瞧谁救得了您”元秋边收拾着东西,边悄声说着。

    逄敦煌瞪了大眼,骂道:“婆婆妈妈的!我看得把你送回部队去了。再这么待下去,你就变姑娘了。”

    元秋抱着逄敦煌的水杯,张了张嘴,忽的做出女气的模样来,扭了下身子,眨着眼说:“军长在哪儿,元秋就在哪儿!”

    “滚去收拾东西,不是说晚上要走”逄敦煌一脸嫌弃地斜了元秋一眼,说。

    “真的我这就告诉陶太太去”元秋一高兴,粗声粗气地大声说。然后一拍巴掌,转身而去。

    逄敦煌听着他沉重的脚步声在走廊上回响,间或还同护士打个招呼,听上去是很愉快的。他心情也跟着愉快了些似的。

    他按摩着头部伤处。伤口奇痒不说,时不时的还要头疼大夫们说,像他这样的伤情,恢复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奇迹,后遗症什么的不可避免。

    静漪说后遗症也不可怕。何况还没发生的事,不用担心。

    静漪许是怕他有负担,给他举了好多类似的例子,都是恢复的不错的。但她定是有意回避,并没有提到陶骧。他总算是知道一点,陶骧长时间被病痛折磨,靠什么样的意志才能忍下来如今轮到他自己,他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