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不安(2)

作品:《云胡不喜

    “只是不可勉强。她若不肯,另外斟酌合适人选就是。”静漪说着,打开文件。

    小梅还有事要告诉静漪,看她忙着处理文案,也不急着说。她只侍立在侧,等静漪将文件处理完毕,这才正色道:“刚刚卫理事秘书来电询问您的日程,是否有时间给他单独同您会面。我照您的意思说请卫理事若不是急事,可以安排在明日或后日下午三时。”

    “很好。”静漪点头。卫立显理事是慈济理事会的常务理事之一,一向与她不算合作。前番她将同东京帝国医药合作的案子提交理事会讨论,其他人或兴趣缺缺,或严明立场绝不赞成,唯独他当时未作反对意见,事后颇联络了几位理事,讨论此案成功之可能性。此事经由其他理事传到她耳中,令她颇为惊诧若卫理事与人联合起来,提出议案,她还得小心应对才是。

    无论如何,她都很难接受一心维护的医院成为日本人颐指气使的地方。哪怕有一丝的可能性,她都想要扼杀。

    “不过依我看卫理事即便践约而来,恐怕也谈不了什么大事的昨晚在跑狗场那里,就是辣斐德路口,听说出了点事情的。有个东京帝国医药的人,听说是和人在那会面的,不晓得怎么搞的,许是喝多了酒,竟然在回去的路上落水这事情那边秘而不宣,对外说是意外,人只是受伤,没有大碍。不过知情的人讲,恐怕伤的不轻”

    “卫理事最近几日同帝国医药似乎往来密切。”静漪拧好自来水笔,端了咖啡在手中。她面上声色不动,眼却亮的出奇。

    “是呢。所以我说,卫理事恐怕就是来同院长会面,怕也谈不出什么来老天开眼,让日本人张狂。如此不可一世,几不知头顶尚有青天。”小梅低声说着,语气甚是激愤。

    静漪略一沉吟,问道:“今天家里有没有什么情况”

    “一切正常。孟医生昨晚值夜,一夜无事。”小梅说起这个来,脸色稍霁。

    静漪点头。

    她喝着咖啡。

    “院长,要是没其他事,我先出去了。”小梅将桌上的文件都收起来。

    “等等。”静漪将桌上的一份电报稿拿给小梅,说:“这是我刚刚拟好的。你做完手上的事,把这封电报发出去。出去请林先生进来一下,我有事问他。”

    “是。”小梅接过去,粗粗一扫电报稿,吃惊地问道:“程院长您这是打算”

    静漪轻声说:“若能赴任最好,如果不能,我将向理事会提交辞呈、请他们另选贤能。”

    小梅顿时着急,道:“但是理事会现在最信任的就是程院长您。如果没有您这将近一年的努力,他们不会继续支持慈济,慈济也没有眼下兴旺的局面如果您一走,万一水土不服,医院要怎么办程院长,您可不能轻易动了这个念头。”

    “我何尝想一走了之。”静漪低声,“现如今便是这般境况,我出入言行都需更加隐蔽些。”

    小梅也是了解静漪的处境的。可是她一想到静漪要辞去院长职务,十分不舍。

    “程院长,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她还是说。

    静漪点头,说:“这是我慎重考虑后的决定。为了我的安全,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此时国难当头,有限的物资人力都应该投入到抗日大业中去。因我和家人做如此耗费,我于心不安。再者我虽然是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为慈济也应承担责任,可是若因为我,令慈济受到影响,哪怕是万中有一,造成恶果,我也不能让此种境况发生。”

    梅艳春心里一阵乱。她知道静漪说的有道理。静漪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医生。

    “前两日三叔还同我谈过。他说您一个女子,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有胆色在这里承担整家医院的职责,实属不易。但是如果要他说,也建议您到大后方去。”小梅声线已微微发颤。

    静漪点头道:“为了保护我们投入的力量,还不如放在更为需要的地方。我能救助的人不多,若因我而使人牺牲或难以得到医治救助,倒是件再坏不过的事了。我先打电报回复老师。接下来,即使能来,或选出新的院长,都需要时间。这期间我当然会尽我的职责。”

    小梅神情黯然。

    静漪轻声说:“这个位子,我能做得,许多人做得,我可放开;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我责无旁贷。”

    “是,程院长,我能明白。只是万分舍不得。也替您舍不得这份事业。”小梅说。

    静漪轻轻一笑。

    小梅如今时常见她这般一笑。</p>

    <strong></strong>    比起初见程静漪时,大到国家、小到医院,境况又都已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已觉得情况够糟糕,却想不到此时更加糟糕,令人时时生出些悲观的念头来。可重压之下,反而时常见其举重若轻之展颜一笑,委实能给人带来相当大的鼓舞。她还不能想象慈济不在程静漪的领导之下,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可是她此时再能理解不过,程静漪的选择。如果此时她这个人、这副笑容能鼓舞的是她是同事是医院和病人,那么在陶司令身边,这力量将会传播的更远她很希望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小梅望着静漪是发了呆。

    静漪正要提醒她出去做事,白薇敲门进来,说:“程院长,有客人到访。”

    “咦,这个时间没有预约的。”小梅立即说。

    “这是客人的名片子。”白薇忙过来,将名片子放在静漪面前,“是她的随从先上来的,说她人就在楼下候着。”

    静漪的目光落在名片子上,长约两寸的风格简洁的名片子上中央是四个清秀的汉字。阿部晴子。

    雪落的时候会有幸福降临,要好好看看雪哦!

    晴子她统共只认得一个叫晴子的女人。也只认得一个姓阿部的男人。

    静漪看着名片子上印的住址和住宅电话,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些影像。

    白薇和小梅目不转睛地望着她,见她将名片子一放,说:“告诉来人,请阿部太太上来。”

    白薇领命离去,小梅默不作声,静漪继续道:“先让林先生进来。”

    “是。”小梅见静漪将桌案上多余的东西收了起来,自己立即出去向林之了转达了静漪的意思。之了起身去敲门,小梅忙着将手中的文件分别归类地安置好,顺手将院长办公室的门掩好。办公室里很静,之了立于长案之前,负手而立,身材挺拔峭直,像株雪松,沉默冷峻

    “这么说,昨晚在跑狗场辣斐德路口出事的果真是阿部春马”静漪问过之了,神色稍显凝重。

    之了点头表示确定。

    见静漪望着自己,他从容地说:“今早报上登了消息的。十小姐想是没留意。您请看。”

    静漪心想自己一早忙到现在,哪有工夫自己个儿读报呢但是这么重要的事儿,她直觉是哪里有些不对之了往前两步,将静漪案头的报纸拿了一份展开来,打开到第三四版,指了指中间的一个豆腐块,示意就是这篇文章,然后便又退了两步。

    静漪扫了眼那文章,只是个很简单的通讯,并没有讲的很详细,连阿部春马的名字都没有提,仅指出是帝国医药的代表。

    “是与友人相聚知道是同什么人会面么”静漪看着报纸,轻描淡写地问。像是随口问的一句话罢了,并不等着人回答。一旁的文章都是毫无干系的社会新闻,都比这篇有看头。

    “应该泰半是在沪上经商的日侨。他的寓所就在那附近,出事之后很快通知了他的太太。当晚送去的是最近的公立医院。因伤势严重,需要动脑部手术,今晨送到了圣玛丽医院。不过圣玛丽医院的大夫不敢贸然替他手术。”之了声音低沉。

    静漪合上报纸,沉吟片刻,看了之了。

    之了点点头,道:“十小姐慎思之、明断之。”

    “你先出去吧。”静漪说着起身。之了颔首后退时,她看到之了垂下去的目光,极锐利深沉,“多加小心。日寇借口日侨安全生出大大的事端,已经不是一回。”

    “是。这是有数的。”之了答应着,退了出去。

    只是短暂的一段独处时间,静漪习惯性整理了下身上的医生袍。待小梅来敲门说客人到了时,她恰好将衣袖上的褶子抹平,轻声地说了句请进。随后,她便看到晴子从门外走了进来。果不其然是她认得的晴子。同时跟着晴子进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个男子,皆瘦小而精干。但看上去晴子并不是一身和服出现在她的公馆中的那个温柔的少妇了。此时的晴子一身洋装,满面干练,挽着坤包对她利落地深鞠躬抬起头来晴子轻声地说:“程院长,我是阿部春马的太太阿布晴子,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她的日语速度非常快。身旁那位年长的男子担任了翻译,他的中国话带着东北口音,语气生硬而稍显别扭。显然他并不是本土译者。

    “阿布太太请坐。”静漪瞬间便明白了,那个悄然出入她公馆的藤野晴子,起码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不知道阿部太太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我知道程院长很忙,那我就长话短说吧。我先生阿部春马,昨晚发生意外,头部受到重创,此时命悬一线,除非医术高明者替他动手术,否则必死无疑。但这一夜辗转沪上医院,不是没有条件或能力医治,便是人手不够不能接诊,故此只能来慈济请求程院长。若程院长方便的话,希望程院长发句话,请慈济收治阿部先生。”晴子说。

    静漪目光转向译者,听完了,才道:“阿布太太,门诊上的事,我一向不干预。我们医院的医生,会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判断是否接诊、替病人医治。”

    晴子顿了顿,先没开口,她身旁的两位脸色已经变了。全因静漪这几句话,显然是先封死了路。晴子再从她这里请求慈济收治阿部春马,已经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