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作品:《我那造反的未婚夫

    替卫珩挡了这把直面而来的匕首的,是一旁呲牙咧嘴表情凶狠的季连赫。

    他好歹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小习武,又天生力大无穷,手里握着把锃光瓦亮的长刀,看似毫无章法地乱挥一通,竟让那黑衣刺客一时近不得身。

    屋内已是混乱一片。

    季连赫这边在缠斗,燕瑛华也挥着长鞭对付那送菜的假伙计,她武力值不如季连赫,在这狭窄的空间里,长鞭也不如大刀好用,因而只能是勉力支撑。

    刀剑长鞭交缠间,扫落无数杯盘瓷器,屏风四倒,连帘都被刮了下来,地上一片狼藉。

    祝府的丫鬟婆子哪里经历过这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颤着嗓音尖声呼救,除了橘堇在慌张中还晓得忠心护主,把四姑娘死死地揽在怀里,其余的,眼睛里除了能往外逃的门窗,什么都看不见了。

    刺客手起刀落,一刀刺进一个意图绕过他逃出屋门的丫鬟心口,那丫鬟惨叫一声,双目瞪得死大,鲜血从刀刃下汩汩流出,染红了她整个胸脯。

    其余还有命活着的丫鬟婆子们望着这骇人的场景,僵住脚步,都像被捏住了嗓子的鹌鹑,竟连哭声也再发不出。

    有个婆子吓的狠了,瘫软在地,浑身直哆嗦,屋内很快就出现一股子刺鼻的尿骚味。

    那被刺中胸膛的丫鬟,正正好是祝宜宁的贴身大丫鬟。

    祝宜宁到如今也不明白,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撞上这么一桩祸事。她捂着心口,面色苍白,只觉喘不上气来,而后直直往下倒,正倒在那被刺死的贴身丫鬟身上,彻底晕了过去。

    鲜血染透了她的发髻与珠钗,却没有人敢去扶她。

    在这混乱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自顾不暇,唯独被讲义气的好兄弟季连赫挡在身后的卫珩,还能在危急里空出点脑子,思绪转的飞速,琢磨起眼前这场景来。

    他敏锐地发觉,这两个刺客,就是冲着他和燕瑛华而来的。

    且目的似乎并不是他们的命。

    那正与燕瑛华缠斗的刺客,武艺上明显要高她许多,之所以被她拖了这么久,全是因为不敢下死手。

    招式虽凌厉,却都避开了要害,与季连赫这边出手狠辣的刺客形成了鲜明对比。

    宁王嫡女出行,还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哪怕再低调,也不可能没有护卫跟着。

    但除却屋内的狼藉与混乱,卫珩能听见,楼下大堂也传来极反常的喧闹,与宾客逃窜的尖叫脚步声、刀剑相交的铁器声交汇在一起,状况应该也比这屋内好不到哪儿去。

    卫珩从这里头迅速捕捉到了两个信息:

    一,他们人手派的正正好,完全能拖住的隐在茶楼各处的暗卫,目的是活捉他跟燕瑛华,对于屋内的其他人,最好是灭口,灭不了口也不放在心上。

    二,这帮人不在乎闹得多大,有恃无恐,背景应该极深,绝不是一般的内宅阴私这么简单。

    可为什么会是冲着他和燕瑛华来

    哪怕这刺客要对付的是季连赫和燕瑛华,或者祝宜臻和祝宜宁,卫珩都不会这么困惑。

    但偏偏就是他跟燕瑛华。

    他跟燕瑛华究竟有什么联系

    一个异姓王的嫡女,一个江南县令之子......甚至哪怕是他前朝余孽的身份,都八竿子也打不着一起。

    难道是为了他给燕瑛华的东西

    不可能。

    那东西虽然新奇稀罕,却也绝对不值当动用这么大的阵仗。

    卫珩蹙着眉,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他微微凝眉,伸手把一旁躲在丫鬟怀里的祝宜臻给拉了出来,轻声道:“你去姐姐那儿,她功夫好,护得住你。你从府里偷跑出来,父亲定会派人来寻你的,不要怕。”

    宜臻早就被唬的呆住,什么话也不会讲,被他往燕瑛华那儿一推,就真的乖乖地呆在燕瑛华身后,像只木愣愣的小尾巴。

    燕瑛华原先是愤怒的,她搞不明白卫珩则怎么在这关头还净添乱,把祝宜臻往她身后塞,她鞭子都使不顺畅,这家伙不会是刺客这边的,故意诓骗了季连赫在这儿跟他们设套吧!

    但是下一刻,燕瑛华就发觉了不对。

    自打小姑娘巴巴儿地跟在她身后,比起自己,面前这刺客反倒更加束手束脚起来,他的匕首刺过来,燕瑛华会躲,祝宜臻却迈着一双笨拙的小腿压根躲不开,是以对方反倒要自己生生地收回攻势。

    没一会儿,他身上的衣衫就被燕瑛华鞭出了几道口子。

    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燕瑛华虽心里困惑,但到底也是又几分急智,发现了刺客的弱点后,上手倒是大胆了几分,有时候故意一侧身,把祝宜臻直直地暴露在面前,那刺客就能被挡回去。

    只不过很显然的是,对方不敢要了小姑娘的命,却不在乎会不会在她身上留伤,至多不死便罢。

    不到半刻,祝宜臻脑门上的两个揪揪就已经散成好几团,小衣裳乱糟糟的,小腿肚上挨了一道鞭风,手臂也被划出了道口子,因为跑着时被鞭子绊倒,在地上摔了一跤,手指头还摔折了。

    她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吃过这种苦头,幼圆的眼眸里含了一包泪,张嘴就要哭。

    “不许哭。”

    卫珩一边帮着季连赫挡匕首,一边朝她瞪了一眼,语气凶狠,“咱们燕家的儿女,从来就没有在敌人刀剑下流过一滴泪的。”

    宜臻其实压根儿没听清楚他冲她说了什么,只被他冷漠又警告的眼神吓到,一下就真的不敢再哭,瘪瘪嘴,小身子一抽一抽的,努力止住抽噎声。

    卫珩注意到,这两名刺客的眼睛里头明显出现几分慌乱和疑惑,连手上的招式都错了几分。

    越发验证了他的猜想。

    ——但祝宜臻这只笨手笨脚的挡箭牌,最终也没有成功拖到救兵来临。

    反而是刺客的救兵先来了。

    他们是直接破门而入的,用了迷香,手起刀落,动作利索的很,一屋子的丫鬟婆子,没留一个活口。

    至于祝宜宁,她运气好,晕的悄无声息,还刚好倒在了一个大出血的丫鬟身上,鲜血染红了半张脸,卫珩看出那些刺客要灭口的意图,出于对亲家的最后一丝仁义,趁刺客不注意,在她脖子上划了一刀。

    他划得很有技巧,在那样的场面下,依然不慌不忙,手很稳,没伤着动脉,反而造出了一道长长的伤口,配合上身上的血,看上去还真像被人抹了脖子。

    季连赫和燕瑛华是真晕,他们方才与人打斗,都运足了气,迷香一下入了肺腑,顷刻便不省人事。

    小小的宜臻更不用说。

    唯有卫珩,前世作为京城里头的纨绔头子,家里掌事的接连出事后,怀璧其罪,不知道被暗算过多少次,就连最后死亡,也是被最信任的兄弟动了手脚。

    种种经历,让他养成了非常人能理解的谨慎和机敏,在第一时间就屏息克制住,虽免不了吸入了少量迷香,好歹还能勉力维持清醒,双眼紧闭,假装昏迷。

    他听见刺客低沉沉的嗓音:“老大,这女娃看样子也是宁王府的。”

    “不是说此次进京的就只有昭华郡主和宁世子再说,宁王府统共就一个姑娘,怎么会又冒出一个女娃来”

    “属下也不知,方才宁世子说漏了嘴,属下亲耳听见的....许是,宁王防着外头,偷养在府里的也不定。”

    那“老大”迟疑了不过片刻,就果断地下了决定:“上头吩咐了,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走一个,若这女娃真是宁王瞒着外头偷养的,怕是比昭华郡主还看重些,都带走。”

    “那这个......这个可是季连府上的。”

    “......也一并带走。”

    卫珩确定了。

    看来这帮人的目的真是宁王府。

    但比起直接弄死燕昭华和宁世子,显然是留下他们的命比较要紧。

    掳走这两个孩子有什么用

    宁王六个儿子,虽只有宁世子是嫡出,却并不缺继承人,且宁世子只有七岁,读书习武天赋都一般的很,远不及上头几个哥哥。

    燕昭华再受宠,她也是个姑娘,在重男轻女极为严重的宣朝,损失一个姑娘,顶多让王爷王妃悲痛一阵,却不会对宁王府造成什么伤经痛骨的影响。

    是以如此大费周章地,冒着无数风险地,掳走两个不那么要紧的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威胁

    不。宁王是个谋略极深,颇有大局观的人,不然不可能在这当口,派嫡子嫡女进京为太后贺寿。

    自打他把一双儿女送入京中,想必就已经做好了他们落为人质的准备。

    所以,倘若背后的人策划这场绑架刺杀,真的只是为了威胁,那么未免也太愚蠢了些。

    更何况,这些刺客明显认得季连赫。

    之前缠斗时,招招狠辣,明显不像对付燕瑛华那样留手,而现掌握了局势后,却又愿意宽宏大量地放他一马

    有一个猜测在心里呼之欲出,几乎已经确认。

    卫珩能感觉到自己被扛着丢进一架马车内,背脊骨磕在木板上,痛的很。

    但他一声不吭,连表情都没有半丝变化。

    但对于掳走他们的人来说,燕瑛华明显才是那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刺头。

    像卫珩、祝宜臻这样的稚嫩孩童,根本不值当付出太多的精力去看护。

    卫珩闭着眼,握紧袖口里的银簪子和刀器。

    好歹,现在确定了,在自己“燕世子”的假身份被揭穿之前,死是肯定死不了的。

    此刻最要紧的,就是如何在在自己“燕世子”的假身份被揭穿之前,逃出去。

    哦,还有自己的这个妹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更新时间一般是24点,但是有时候写的快的话,就会早一点放出来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衣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晓婻婻 6瓶;阿雾、阿莫夕林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