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第 121 章

作品:《在年代文里暴富

    “五十个”沈庆田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爷刚才一副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的表情。

    尔后便痛心疾首, 这么好的机会,咋不是招干体力活的呢不然他肯定能选上。

    不过现在也不错,他妹子有机会了。

    爷孙俩走出邮局, 一个刚忙完的工作人员见同事盯着大门口看, 好奇道“小芳,你在看啥”

    小芳表情古怪“刚打电话的老大爷,说他城里的孙子能给介绍工作”

    “那是好事啊,啥工作”同事当即来了兴致, 能给介绍城里工作, 他们这些人都没本事帮家里没工作的安排。

    “听说是服装厂的”小芳欲言又止。

    “服装厂”同事更激动了“这么好”

    能进厂子当工人已经够让人羡慕了,服装厂这种厂子,别的不说, 一些瑕疵品内部价购买,可是很让人瞧得上眼的福利。

    “那大爷是谁家的啊这么有门路。”同事一脸羡慕。

    小芳忍不住了,无语道“可不是有门路, 人家能给介绍五十个人去当工人呢。”

    同事“”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五个”

    “五十个。”

    “这骗人的话也不编得像样一点儿。”

    “吹牛的话也不编得像样一点儿。”上坎子村有村民也在说。

    沈老爷子接到沈鱼电话, 听他的话音知道他那边要的急,毕竟还得搞岗前培训, 所以一回来就把消息公布了出去。

    那会儿他刚从县里回来,家门口挤着一堆干活的、看热闹的人来问, 是个啥事,这么急, 还要打电话。

    他们可是听沈家人吹过, 打一个电话, 最起码几毛钱,要是离得远说得多,那得几块

    传个消息都这么贵, 得是多重要的消息,所以沈老爷子一走,一群好事的就在沈家门口等着了。

    “二爷爷,咱猫儿兄弟找你啥事啊”沈老爷子兄弟姐妹中行二,喊话的是他弟弟家的孙儿。

    “是啊,永河叔,又有啥好事,给咱也说了听听。”

    “是不是又请你们去城里耍呀”

    村人七嘴八舌,心里都羡慕得很,也有那么几个见不得人好的,盼着是沈猫儿在城里头出了啥事才好。

    不过现在沈家风头正盛,他们就算心里不想好的,嘴上也不会傻乎乎的说出来。

    “还真是有好处的事儿。”沈老爷子本来想矜持一下,可是忍不住哇,五十个招工名额呢,要不是亲耳听见,他自个儿都不能信。

    “啥好事”

    “是不是又给你们送啥好东西了猫儿可真孝顺”

    “就是,沈老哥,还是你们家会教孩子,娃儿出息,还孝顺”

    村人们纷纷吹捧着凑趣说着好听话,但没一个人想到沈老爷子要说的好事跟他们有关。

    怎么想得到呢,谁家娃有出息了,不带契自家人,自家人要是不成器,还有亲戚呢,哪轮的到他们这些一个村的老乡。

    沈老太太听见这话,急了“老头子,可别再让猫儿给家里花钱了,他一个学生娃,挣钱多不容易。咱有手有脚能干活,这么好的小楼房都快能住上了,咋能还让娃贴补家里头。”

    “奶,不是这么回事”沈庆田憋不住了,一脸兴奋“是好事,大好事,猫儿给安排了招工的机会”

    这话一出,围观的村人先炸锅了。

    “啥招工”

    “招啥工”

    “城里的招工,当然是当工人了,难不成招人种地”

    “我当然晓得是工人,那工人干的活也不一样吧”养猪场的工人和食品厂的工人能一样当然,都很让人羡慕就是了。

    “沈家运道正好,沈庆丰就留城里了,这又给安排了工作,沈猫儿也太出息了。”

    村里人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沈家这是祖坟上冒青烟吧,出了一个这么出息的,一下子给沈家带来这么多好处。

    沈老爷子刚准备拿乔说出来的话让孙子给抢了先,气得他白了傻孙子一样,轻咳一声,吸引来众人注意力后,才慢条斯理地开口“大家听我说两句哈,这个招工的事儿是真的,招的是服装厂的工人,不多,也就五十个”

    他故意停了停,想等一下大家的反应,结果没反应。

    所有人都傻了,张大嘴看着他。

    “我好像听错了,叔你说的多少个来着”

    “我咋听着,像五十呢”有人战战兢兢道。

    “我听着也像。”说话的人重重捏了一下自己耳朵,好像这样就能让刚才的幻听调整过来似的。

    沈家人自己都不敢相信,沈奶奶问“老头子,你说的是五十个”

    “我还没老糊涂。”沈老爷子不客气道“猫儿说的是五十个,那就是五十个。”

    他才不会告诉这些人,他在电话里头确认了好几遍。

    “怎么可能,就算要招人,也不能一下子招这么多吧”

    “就是,那城里头也不是人人都是工人,人家还念过书,还识字,凭啥就招咱这乡下人,沈猫儿有这么大面子”

    “永河叔您吹牛也悠着点儿啊,你们家有五十个人吗都安排着去当工人”

    要是说五个,大家伙儿这会儿肯定已经激动起来了,但五十个,因为听起来太假,众人都觉得沈老爷子要么被骗了,要么就是在开玩笑骗他们。

    “不信算了。”沈老爷子姿态摆的很高,这种好事只有别人求他的,何必费劲跟这些人争执。

    “庆田,你喊几个兄弟去你姑家,你姑奶家都跑一跑,她们家要有愿意来的,咱先记上,看能不能选上。”

    沈老爷子两个兄弟都忍不住了,老大沈永山杵着拐棍,满是褶子的老脸都藏不住激动“猫儿真给安排这么多招工名额”

    “哥,我还能骗你们那厂子啊,是个新开的厂,厂长是猫儿关系很好的长辈,人家说要招工,猫儿就惦记着咱们这些穷乡亲,所以才跟人家讨了这个好,紧促促地催我给打个电话过去。要不是这么要紧的事,干啥费这个电话费。”

    有条有理逻辑通顺,众人都没功夫去想什么新厂旧厂的,总归都是工厂,进去了都是拿工资的工人

    “沈二哥,咱这些人能有个机会不”

    “对啊,这么多人呢,永河叔能不能也拉拔咱一把”

    “沈二爷爷,我可是您看着长大的,我啥样人您知道,我最肯干了”

    “沈二叔,我们家柱子”

    沈老太太已经回过神了,高兴得满面红光,唉哟她猫儿真有出息,还认识但厂长的,人家还愿意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肯定是器重他

    “嚷嚷啥嚷嚷啥,都别挤,往后退。”老太太腰一叉,挥手几下,刚刚挤上来的人赶紧往后退。

    现在可不敢得罪这老太太,万一惹她不高兴了,回头自家人不让去当工人,多亏啊

    沈老太太往前一站,身板不高,嗓门不小“咱们沈家可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我们家猫儿给安排这么多名额,就是想拉拔乡亲,不过啊,工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得好好选选,你们说,是不是”

    沈老太太了解相处多年的男人,要是只挑自家人,他就不会在这说出来,肯定是先给家里人安排好了,闷声发大财,等事情敲实了,再拿出去炫耀。

    现在直接说了,肯定就是不怕人知道,要从村里招人。

    不过想想也是,五十个呢。

    沈老太太心里又念叨了一句,我猫儿真有出息,真有出息

    沈老太太话音落下,村民们纷纷应声。

    “是”

    “婶子你说的有道理,咱都懂,肯定是干得好的人被选上。”

    “猫儿真是好孩子啊,不忘本,连咱这些穷乡亲都惦记着。”

    “人好,这娃心眼太好了”

    省略无数吹捧

    “不过咋选啊比力气还是比啥”

    “服装厂的,咱女人能去吗”

    “老爷子,你给详细所说,要招啥样的”沈老太太说。

    “听我说。”沈老爷子不轻不重一句话,全场立刻安静了,都眼巴巴看着他。

    “这个招工,因为招的是服装厂的车间女工,专门踩缝纫机做衣服的,所以以女工为主,要是有谁家男人觉得自己这活儿干得好,愿意报名也成。”沈老爷子大声道。

    其实最后一句话就是白说的,这村里头有几个男人捻过针。

    标准一说,女人脸上都带了笑,男人们却有些丧气。

    不过沈老爷子说了,是因为人家这工作就要求得干针线活,他们选不上也怨不了谁。

    也有不死心的问“二爷爷,就没啥咱这些男人能干的体力活那厂里扛大包总得要男人吧”

    这个猫儿也跟他说了,说厂里别的岗位需要卖力气的男工的,人厂长给安排好了。

    女工招工的事安排给他,是因为当地会技术的女工少不好招人,他们打算自己培训。

    沈鱼还说,以后要是工厂还有招工机会,需要招男工,会尽量给哥哥们安排上,不过也得督促大家学习文化知识,不让就一辈子卖力气了。

    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沈老爷子心里一清二楚,沈鱼说的那些话他连家里小辈都不打算说,等以后真有机会了再说。

    沈老爷子大声道“你们懂个啥,扛大包的人家在哪不能招人,还稀的跑这么远到咱这招这做衣服的女工可是技术工种,选上了都得送去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人家要给你退回来的。”

    “那女人还不是到处都是,咋就非得在咱这招,非得要女人”这话听着就阴阳怪气了。

    这回都不用沈老爷子开口,其他人先把这个不会说话的喷了个狗血淋头。

    “你这脖子上顶的是个尿壶吧人永河叔的话听不懂看在猫儿面子上才给咱这个机会。”

    “扛大包有啥稀罕的,地里的活也不比扛大包轻松。真要比,咱女人也不是不能扛,咱又能扛大包,还能缝缝补补做衣裳,你们呢”

    “就是,这么好的事,非得蹦出你这么个拎不清的瞎搅和给咱泼冷水。”

    “叔、婶,你们可别听他的,咱都特别感激猫儿,选不选得上都感激他”

    “对,咱可不是那种不记好的人。”

    “二毛子,你这么多意见,不然你家人就别报名参加了。”

    “我觉得行你家亲戚也别参加了,浪费人家好意。”

    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五十个听起来多,可到时候消息一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来争来抢,巴不得少几个竞争者。

    “我觉得不行”二毛子他娘一声嚎,冲过去揪住不省心的儿子,啪啪几巴掌“快跟你爷道歉,你这张嘴吃大粪了是吧,一会儿不看着你就满嘴喷粪”

    她家里可有三个儿媳妇两个闺女,但凡能出一个工人,那他们家就不一样了可不能让这混小子给搞坏事了。

    “疼,疼啊娘你轻点儿”二毛子被揪着耳朵,疼得龇牙咧嘴,还忍不住嘀咕“咱一个锅里吃饭,我吃大粪,你们吃啥啊”

    众人轰然大笑,就连本来面带怒容的沈家人都没崩住。

    “算了。”沈老爷子摆摆手,二毛子就是嘴巴臭喜欢乱说话,坏心眼倒没啥。

    “该说的都说了,条件你们也晓得,要手脚灵活的,年纪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要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都算实岁。”

    这个年龄条件又引发一波议论,四十岁以下的大家都能接受,他们本来以为要招那种很年轻的,十几二十岁的那种,没想到这个岁数的也要,还能赶上的都高兴得很。

    有些年纪不到的女娃娃就急得不行,连声问虚岁到了行不行。

    “不行。”沈老爷子不假思索道。

    这可是猫儿再三强调的,说十六岁都嫌小。

    其实沈鱼本来打算定十八岁的,后来考虑到,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在乡下已经开始议亲了。

    如果有机会去城里当工人,就能拖延一下这些还未成年的女孩子们结婚的时间,也让她们开开眼界,打破一些思想禁锢。

    手里有了钱,有了自己挣钱的能力,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或许能改变这些女孩子们的人生。

    最起码让她们知道,女孩子并不是不能靠自己活着,不是到了年纪就必须嫁人生孩子,还必须得生男孩子,女孩子的人生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但再小也不行,十六岁他都感觉在雇佣童工,再小真过不去这个坎。

    “都回去通知一下,有亲戚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来我这报名。”

    老爷子琢磨着,这五十人他得优中选优,所以得先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情况。

    到时候,他选里头心诚的,手灵的,勤劳肯干不偷奸耍滑的,可得好好挑一挑。

    猫儿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就是信任他,老爷子打定主意,要把这事给办的漂漂亮亮的。

    “不是咱村的也行啊”

    “叔,干啥也让外村的人来,猫儿可是咱村里出去的娃。”

    村里人各有想法,谁家还没几个在别的村的亲戚,有的本来打算偷偷跟人说的,现在倒是不用偷偷说了,可竞争更大了。

    也有的觉得不应该让外村人也掺和进来,本村人竞争就很大了。

    至于开始沈老爷子让沈家小辈去通知他妹妹和两个女儿,这是因为她们是沈家亲戚,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

    沈老爷子才不搭理他们,人多了他才能挑出好的,难不成为了凑够人,捏着鼻子选一些歪瓜裂枣

    不成这不耽误猫儿的事儿嘛。

    老爷子甩手走了,沈老太太扔下一句“不愿意说的可以不说。”

    到时候你们亲戚从别的渠道知道消息,看不闹你们一群小心眼。

    这会儿,沈庆田和兄弟们兵分几路,已经到了姑奶奶和两个姑姑家。

    这个时间,勤快的人都在地里干活,沈家那是因为盖房子,家门口才围了那么多人。

    沈安国家的二儿子沈庆林去的是沈大姑家,离得最近,最先到。

    今天赶巧周末,村里有集,还有一些镇上的人过来买些鸡蛋青菜之类的回去,村子里很是热闹。

    沈庆林找到沈大姑家,沈大姑不在,只看见二表弟方小兵在院子里劈柴。

    沈大姑家比沈二姑家好一点儿,早就分家了,现在自己当家,过的还算松快。

    见到表哥过来,方小兵连忙招呼他,让他进屋先喝口水。

    沈庆林抹了把汗“大姑呢有急事。”

    “啥事啊这么急。”方小兵好奇道。

    沈庆林嘴一咧“好事,大好事,咋不见丹妮儿和虹妮儿”

    这两个是沈大姑的女儿,沈庆林表妹,一个二十,一个十七。

    “跟我娘去赶集了,说是买俩簸箕回来,你说费这个钱干啥,咱自己又不是不会做。”方小兵嘀咕道。

    沈庆林不接话,表弟编得簸箕把晒的萝卜干都给漏下去这事儿,大姑说了不知道多少回。

    “哥你坐着等会儿,我去喊她们回来。”方小兵给他端了碗水,一溜烟跑了。

    没等一会儿,沈大姑一行就回来了,除了两个表妹,还有方小兵兄弟俩的媳妇儿。

    沈大姑看见侄子,高兴不已“庆林来了,等着,姑给你冲碗糖水蛋,中午在这吃。”

    “不了姑,家里头忙着盖房子,我传完话得回去。”

    “啥话啊”

    沈庆林笑着把沈老爷子让他们说的都告诉沈大姑,直接把她给听傻了。

    “这、这是”她结结巴巴,不敢相信“我们家丹妮儿和虹妮儿能去不”

    “咋不能。”沈庆林说“姑,我跟你说实话,到时候人多,爷肯定会挑一挑,但话说回来,这机会是猫儿给争取来的,妹子们只要不比别人差太多,肯定不会让人给挤下去。”

    沈大姑连忙点头道“你说的是,是这个理儿,丹妮儿你晓得的,她打小这手上的活就干得好,七八岁就能自己缝补丁了”

    方丹和方虹也激动得不行,之前妈回来说表哥\\表弟有多厉害,她们心里好奇,但毕竟没亲眼见到,只记得小时候安静漂亮得像个女孩子。

    现在是真信了,城里的工作说安排就安排,一下子能给五十个名额,这得多有本事啊

    方小兵这会儿也回过神了,晕乎乎道“明个儿张家不是要上门”

    方丹年纪早到了,家里舍不得她嫁太早才多留了两年,所以这段日子忙着议亲,明天就是男方来相看的日子。

    沈大姑一咬牙“我去回了”

    这么好的机会,闺女要是能去城里当工人,干啥急着嫁人,她去城里的时候看了,猫儿也跟她们讲过,好多二十多岁的女娃娃还在念书呢。

    方丹也急忙表态“妈,我想试试。”

    妈妈从城里回来,她们听她讲那些城里的事,听得她们向往不已,她想这辈子,一定要去大城市看一回。

    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放弃。

    “走,现在就去你外公家,把你们名字先记上。”沈大姑当机立断。

    方家二媳妇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娘,我岁数合适,我针线活也做得好,我能去不”

    “你凑啥热闹,都结婚了。”方小兵被他媳妇吓了一跳,这是干啥呢。

    “结婚了不能去吗”方小兵媳妇儿不甘心地问。

    沈庆林老老实实道“这倒没说不能去,猫儿只要求了年纪。”

    方小兵傻眼了“那、那你走了,咱娃咋办”

    儿子才五岁,跟着堂兄弟们跑出去玩去了。

    “要是真能选上,娃我带。”沈大姑突然发话,又问站在厨房门口的大儿媳妇“老大家的,你想去不”

    她能理解儿媳妇,她是年纪大了,都过了四十了,换她在儿媳妇们这个年纪,有这么个机会,她怎么也得试一试。

    方家大儿媳妇愣了一下,脸上闪过喜色,用力点头“娘,我想去”

    沈大姑说“好,都去,都把名字报上,选不选的上的,总得给你们个机会试试。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自己有本事选上了,那是好事,家里我给看顾着,没本事让人家给比下去了,可别指望我去给你们说话。”

    “娘,我们懂。”

    “娘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比,不给您丢脸”

    一家子脸上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同样一幕,也在沈二姑家上演。

    不过沈二姑没闺女,就三个儿子。

    但沈二姑听沈庆田说完,二话不说放下锄头“走,我去报个名。”

    曹老太当场愣住“等等,老三家的,你都过四十了”

    “那是虚岁。”沈二姑理直气壮“我们猫儿说了,算实岁,我实岁才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