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作品:《在年代文里暴富

    沈鱼最终没有穿那件防护服, 虽然有点儿辜负沈桥这段时间花费的心力,可是真的太热了。

    不过沈桥也没有在意,他拿出来是因为成品做好了想给沈鱼看看, 并不是让他穿的意思。

    两人说开以后, 沈鱼把自己枕头贡献出来试了一下,一刀戳下去,棉花胖枕头凹下去一点点,毫无损伤。

    沈鱼竖起大拇指, 他彻底服气了, 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是他男朋友不会的,感觉好像真的没有沈桥不会做的东西。

    交流完感情,两人各自去工作。

    沈鱼去店里, 张小山一见到他,激动地过来道谢。

    沈鱼疑惑不解,张小山简单说了杨黑娃的事, 唏嘘道“要不是小老板你好心, 黑娃这次是真难过了。”

    他们这些老兄弟,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杨黑娃腿脚不灵便, 种地卖苦力,是下下等选择, 可正因为他腿脚不好,想做别的活也比别人困难, 根本不会给他公平竞争的机会。

    沈鱼被他说得不好意思, 摸了摸鼻子, 摆手道“我没做什么,他工作,我付工资, 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他是真这么觉得,听见张小山说他帮助到了别人,沈鱼感到很开心。

    他困难的时候,也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受。

    可他也不觉得,自己给了人家一份工作,就得对他感激涕零。

    就跟他说的一样,人家付出了劳动力,他支付报酬,天经地义。

    “还是得谢谢您。”张小山认真道“这也是黑娃的意思,等他到了,会自己再来跟你说一声谢。”

    沈鱼被弄得越发不好意思了“这就不用了。”

    张小山笑了笑,小老板脸皮薄,做了好事还不经夸,那他就不多说了。

    之后两天,张小山邀请的朋友们陆续到位,一共五个人,两个腿上有伤,一个是杨黑娃,另一个是叫葛成的男人。

    他们两个一个瘸左腿一个瘸右腿,但都不算很严重,不影响日常生活,力气也大。

    一个叫宋建国的,手上有残疾,右手少了两根手指。

    剩下两人手脚健全,但是一个听力有问题,一个一只眼睛看不见。

    听力有问题的叫董大柱,他的耳朵在战场上被炮声给炸坏了,只剩下微弱的听力,需要凑在他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见。

    还有一个叫张小兵的,跟张小山名字很像,但两人只是战友关系。

    张小兵小半边脸上布满了细碎的伤疤,右边那只眼睛也受了伤,看不见了。

    五人被张小山带过来,脸上都有些忐忑。

    虽然是经战友介绍的工作,而且也提前说明了他们的情况,可真站到沈鱼面前,又不由担心起来,生怕沈鱼嫌弃他们,不想要他们。

    杨黑娃和葛成努力站直了,不让自己的伤腿显露出来。

    宋建国紧张地把右手往身后背,纠结片刻,又把手放了回来。

    董大柱因为听力出了问题,别人说话他总是反应很慢,显得有些呆愣,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傻。

    张小兵微微低着头,他脸上的伤吓哭过小孩子,小老板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学生娃娃,不想也吓到他。

    沈鱼没有被吓到,只是有些难过,尤其是这些比他高壮的男人,顶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却用担心胆怯的目光看着他。

    他藏起自己的难过,笑容满面对他们说“欢迎各位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

    他鼓掌,张小山等人跟着鼓掌。

    杨黑娃几个愣了愣,董大柱耳朵不好,所以特别注意其他人的反应,看见其他人拍手,他就也用力拍着巴掌。

    杨黑娃几个蒙头蒙脑跟着鼓掌,心里渐渐安稳,这是接纳他们的意思吧

    住的地方早就安排好了,张小山他们住的那房子隔壁,沈鱼也买下来了。

    再改几间员工宿舍出来,轻轻松松,够住。

    房子张小山几人已经收拾过了,家具什么的自然是沈鱼给备齐的。

    不是多好的东西,两人一间房,一人一张单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书桌,两人共用,各自一个带锁的抽屉。

    这些都是沈鱼从之前合作那家具厂定做的,对款式没什么要求,简单大方结实耐用就够了。

    横竖杨黑娃他们不讲究这个,相反,他们还很满意。

    张小山带他们去看住的地方,光洁的水泥地面,新做的床和柜子,床上还铺了新被褥,被褥上还有凉席。

    他们拎着自己的行李包,都不敢往衣柜里放,那么干净的新衣柜,行李包上到处蹭得全是灰,哪好往里面搁,要弄脏的。

    “我们就住这儿”杨黑娃咕咚咽了口口水,不敢置信。

    这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免费住

    张小山笑着点头“可不是,我和强子、海林他们,就住隔壁,你们要是休假,可以过来找我们,带你们到处转转,这省城可大了。”

    “休假”

    “对,你们具体休几天不清楚,像我们,安保队的,一个月能休四天,哪天休都成,攒着一起休也成,只要当天安排好了巡逻的排班。”

    张小山解释了一下他的工作,然后特别强调“休假不扣工资,一个月该多少是多少,只要你们好好干,尽职尽责,咱小老板从不胡乱扣人工资。”

    杨黑娃几人纷纷表示,他们肯定好好干,这么难得的机会,谁会偷懒把工作丢了,哭都没地儿哭。

    董大柱听不太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看其他人点头,他也跟着点头,看着周围环境,知道这是给他住的,美滋滋的。

    住的地方都安排得这么好,也不嫌弃他们,张小山说得对,主家就是心眼好。

    宋建国有些紧张地问“小山,你们能干安保,我们能干点啥啊”

    虽然他觉得要真打起来,他们打几个成年男人不成问题,可是毕竟有残缺,不那么适合安保工作。

    况且,看样子目前安保队不缺人,招他们来吃闲饭小老板有这个好心,他们也没这个脸。

    “别担心,小老板心里有数,会给你们合适的安排。”张小山安慰道。

    他们来之前,沈鱼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已经给张小山透露过他对这些人的安排。

    董大柱听力有问题,张小兵脸上有比较吓人的伤,都不适合在店面里做服务工作。

    所以沈鱼打算让他们在后厨干活,董大柱可以杀鸡,鸡叫得再大声都不会影响他出刀的速度。

    张小兵可以在后厨打下手,洗菜腌肉洗盘子碗都可以。

    沈鱼从不在小处克扣员工,后厨常备热水,塑胶手套等,需要随时能拿。

    杨黑娃和葛成,之前打算好了让他们去烧烤店或者炸鸡店。

    葛成在炊事班干过,厨艺活算是几人中间最好的。

    宋建国虽然右手少了两根手指,但最关键的拇指还在,平时正常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而且他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右手不行就练左手,虽然不是天生左撇子,现在练得左手跟右手一样灵便。

    他们三个具体做什么还没定,到时候炸鸡店和烧烤店培训考察的时候让他们一起试一试,如果能上厨就上厨,上了灶工资肯定会高一点儿。

    之前张小山给他们报的五十块钱,是基础工资,年后沈鱼给员工们涨过一波工资后,几个店里最低工资也有五十。

    一些老员工或者特殊岗位,工资更高。

    像张小山他们,工资都已经涨到了一个月七十块钱。

    “对了,要带你们去领工作服和其他东西,你们先把行李放这,跟我走。”张小山说。

    几人迟疑了一下,干脆把行李放地上,等回来了再收拾。

    关好门,张小山去跟沈鱼说了一声,然后带着其他人去仓库领物资。

    现在店越开越多,员工越招越多,杂物也越来越多,沈鱼干脆弄了间屋子当仓库,还弄了一套房子当员工食堂。

    仓库钥匙余婶子一把,张小山一把,需要什么跟他们申请,他们两个谁去领了东西谁登记。

    张小山带杨黑娃几人过去,一人一个不锈钢饭盒,一个搪瓷杯,两个盆两条毛巾一个牙缸一把牙刷一小管牙膏。

    一边给他们发东西,张小山一边念叨“这些东西都是小老板给咱的员工福利,记住,是员工福利,发了得用,不能藏着不用,更不能转卖,听见了吗”

    “那不能,咱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就是,那不成挖挖小老板墙角了。”葛成说。

    他本来想说挖社会主义墙角,后来觉着不像,就给换了一下。

    “你们宿舍那些东西也是,都是可以用,但不能损坏,不能拿出去卖。”张小山再三叮嘱,虽然兄弟们品行都信得过,可就怕有些人搞不清楚,以为东西发了就是他们的了,自己舍不得用,转头给卖了换钱。

    “知道知道。”

    “肯定不能干那种事。”

    “不过,这么好的东西,给咱这些大老爷们用,糟蹋了。”

    “可不是,这些东西都好,看这个饭盒,这么厚实,还有个把儿。”

    “这搪瓷缸子,我们村村长就有一个,早些年去公社开会的时候公社奖励的,老村长到哪都捧着。”

    “给我也我到哪都捧着。”

    其他人顿时笑起来,气氛不复沉重,一下子活泛了。

    “小山,这有两个盆,咱用一个就成了。”杨黑娃说“还有这毛巾也两条,太浪费了。”

    其他人也点头,董大柱不知道他说什么,反正大家伙都点头,他就跟着点。

    “浪费啥啊,一条毛巾洗脸,一条毛巾洗脚,盆也是,可别给弄岔了。”

    “这还要分啊”葛成不由感叹“城里人真讲究。”

    张小山摇头,他待在城里这么久,也认识了几个本地朋友,其实很多城里人,也没那么讲究,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的也不少见。

    讲究的是他们小老板,小老板处处好说话,唯有在员工卫生方面,要求格外严格。

    “你们可记住了,小老板脾气好好说话,但最讨厌员工不讲卫生,你们平时得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再去上班。这些洗漱用具,都发给你们了,可要注意。”

    一听说沈鱼在意,这些人都不敢轻忽了。

    现在经历的一起就跟梦一样,还没开始干活,东西先发了一大堆。

    还有免费住的房子,红砖水泥房,这在乡下,条件最好的人家都住不上这样的屋子,他们,白住

    所以有点儿要求算啥,不就是让他们多打理自己嘛,这还不简单,大男人有水就能洗。

    “算了,这个等员工培训的时候,会有人详细跟你们讲。”张小山带他们回宿舍,让他们先把各自领到的东西放下。

    “面盆脚盆上图案不一样,你们自己分辨,别弄错了就成。”张小山看他们小心翼翼把东西放下,又说“饭盒和杯子上,最好留个自己名字,到时候好认。”

    店里员工包吃,都有一个这样的饭盒,中午有时间的自己去吃,没时间的饭盒放那,会有人装满了饭菜给送过来,所以最好留个名。

    搪瓷杯平时用来喝水,天热的时候小老板让后厨给他们煮绿豆沙酸梅汤,直接拿搪瓷杯去打就行,免费的,也是员工福利。

    这些看起来小事,大家都记着,心里念着沈鱼的好,平时同事之间相处得也好,特别有凝聚力。

    “小山,我不会写字。”

    “我写的丑。”

    “我也写的丑。”

    “没事,我去跟小老板说,让他给你们写一个。”张小山笑着炫耀“我那饭盒上名字,就是小老板给写的,写得可好看了,一看就是文化人。”

    几人纷纷心动“可以吗”

    “会不会太麻烦小老板了”

    “没事,小老板人很和气,我去帮你们说。”

    张小山去找沈鱼,沈鱼果然没拒绝,拿黑色油性笔给他们一人写了个名字。

    各自接过自己的饭盒,都小心翼翼不敢碰那几个字,怕给弄糊了。

    杨黑娃捏着饭盒把手,鼓足勇气问“小老板,咱啥时候开工啊”

    拿了这么多东西,不干活,他心不安稳。

    “别着急,这几天先做个员工培训。”沈鱼安慰道“放心,培训期间虽然没有工资,但是管吃管住。”

    杨黑娃呐呐点头“我、我肯定好好培训。”

    他也不知道培训啥,但是小老板说要培训,那他就好好训。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会努力训练。

    他们对此接受良好,在部队里日常就是训练,所以要工作先训练也正常。

    实际上他们可以提前拿到这些生活物资,是沈鱼特批的,如果是其他招聘来的员工,都得先通过培训,才能领到这些东西。

    张小山领他们回去安置,边走边说“等你们培训完了,一人能发两套员工服,衣服都不用买了。”

    他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看见没,我这衣服就是小老板发的员工福利。”

    其他人顿时投来羡慕的眼神,跟他关系最好的两个,直接上手摸了一把。

    “真好,新衣服。”

    “就是,一个补丁都没有,太享福了。”

    “这也太美了,啥都给发,还管吃管住,员工福利真好。”

    张小山连忙解释“你们可别误会,也就咱小老板心善,对咱们这些干活的人好,才有这么些好处,等熟悉了你们四处打听打听,再没比咱小老板给员工待遇更好的主家了。”

    “懂,咱们可不是白眼狼,外头人嫌弃咱呢,更别说给咱这么好的待遇。”宋建国闷声道。

    他是个心气儿要强的,伤了手种地不方便,为了养活家人,他试过去给人打短工。

    可要么嫌弃他是个残疾不要他,要么就是克扣他的工钱,明明他做的活跟其他人一样,甚至更多,可就因为他少了两根手指,他就不配挣跟普通人一样的工钱。

    听懂了话里含着的苦意,另外几人感同身受。

    他们这是遇着好人了,小老板心善和气,他们肯定得好好干。

    沈鱼之前贴了招聘启事,今天上午招人,余婶子带几个老员工主持招聘,沈鱼抽空去看了一眼。

    以后他的事业规模会越来越大,光靠他自己亲力亲为,什么事都办不成。

    所以沈鱼有意识地开始发掘自己手底下的一些人,首选的自然是老员工。

    余婶子就是个很不错的人才,性格稳重也不乏机变,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愿意学习。

    收银的时候发现算术不够好,就下功夫补算术,后来觉得自己需要多认识字儿,又重新开始学认字,现在都认识一百多个字了,正常的听说读写都没问题。

    当了这么久店长,店里账务从来没出过问题,人品靠得住,人也历练出来了,越来越拿得住事。

    沈鱼有意给她加担子,这次招聘让余婶子主持,也是想名正言顺再给余婶子提一提位置。

    现在他有三个店,马上又会多几个,所有店长平级,都对他负责,放假的时候还好,等上学了,有点儿什么事,如果店长解决不了,那就麻烦了。

    以前沈桥还能帮着处理一下,可沈桥现在有了自己的事,忙得很,哪有功夫给他管这个。

    余婶子就挺合适,把她提上来,当个大总管,沈记麻辣烫分店,也可以再提个店长。

    上午的招聘没什么意外,沈记麻辣烫和有间奶茶店的员工待遇好,是出了名的。

    平时没什么事都有人来打听他们招不招工,招聘启事一贴出去,早上一下子来了上百人。

    也就是张小山今天正好轮班,接待远道而来的兄弟们,其他四个安保队的成员,都去维持秩序去了。

    因为火锅店和蛋糕店还没装修好,这次只打算先开炸鸡店烧烤店,而且还有杨黑娃他们五个,两班轮换,两个店剩下大概只需要招五六个人。

    后续还有听到消息的人,以及看见人群聚集跟着聚过来发现这里在招聘也加入进来的路人,人越来越多。

    只招六七个人,好像收不住。

    余婶子就跟沈鱼请示了一下,说可以这次先把另外两个店的员工一起招了,先培训,到时候通知他们来上班。

    让他们等十天半个月,这些人应该会愿意。

    沈鱼觉得可以,不然下次招聘再来这么一遭,真有些吓人。

    招聘扔给余婶子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没忙完。

    厨房做了午饭,员工们轮班吃饭,轮到的人都拿着饭盒去打饭。

    张小山也带着杨黑娃几人过去了,打饭的是之前生意太好另招的员工曲阿姨。

    曲阿姨四十来岁,脸圆圆很有肉,原本是招来在沈记当服务员的,后来发现曲阿姨做饭很好吃,就让她做员工餐了。

    曲阿姨性格爽朗,见着谁都能说上两句,看见张小山,笑眯眯打招呼“小张,今儿有你爱吃的炒鸡杂”

    张小山苦笑,他就比曲阿姨小两岁,而且曲阿姨脸圆圆的看着显小,喊他小张,感觉怪怪的。

    不过谁让曲阿姨掌握着饭勺子,所以人家喊小张,他就老老实实应了。

    指了指后面跟着的杨黑娃等人,张小山介绍道“他们是新来的,小老板让我带他们来吃饭。”

    曲阿姨点头“知道,小老板上午就来说过,让我多做点儿饭。来,小伙子们,饭盒拿来打饭。”

    杨黑娃几人不敢动,一大盆白米饭,还有几盆菜,还有汤,这能免费吃

    张小山先把饭盒递过去,曲阿姨给打了一大盒米饭,用力往下压了压,然后每样菜都打了一大勺,堆得冒尖。

    “快,到你们了。”张小山把自己饭盒接过来,催促道。

    杨黑娃迟疑地把饭盒递过去,收回来跟张小山一样满当当一大碗菜和饭。

    曲阿姨笑眯眯道“不够再来添啊,小老板说了,饭菜管饱。”

    其他人都打好了饭,张小山带他们去外间找了个空桌子坐下。

    “忘了带搪瓷缸了,不过没事,吃完了拿饭盒去盛汤。”张小山说完,就开始吃饭。

    其他人对着丰盛的饭菜,用力咽了口口水,见张小山已经开始吃了,就跟着下筷子。

    中午三个菜,一个泡椒鸡杂,一个红烧鸡块,还有一个素炒青菜。

    泡椒是曲阿姨自己腌的,她腌酸菜特别有一手,酸爽够劲儿,沈鱼家里的酸豆角就是曲阿姨送的。

    泡椒鸡杂和红烧鸡块都是下饭菜,吃得几个大男人头都没抬,不到五分钟,一大盒饭菜都下了肚子。

    宋建国抹了抹嘴“这饭菜也太好吃了,米饭真白,油真多,肉真香。”

    “好吃,真好吃。”

    “成子,比你做得好吃。”

    葛成笑骂道“你当初吃我做的饭的时候,咋不这么说。”

    张小山站起来“吃饱没没吃饱可以再来点儿,也可以去打汤,我刚看见今个儿好像是西红柿蛋花汤。”

    “还能再吃啊”董大柱难得说了句话。

    张小兵笑他“这你又听得见了。”

    董大柱冲他嘿嘿笑,离得近嘛。

    “不喝汤,汤汤水水有啥好喝的,不如大米饭实在。”听说还能添饭,除了张小山,其他人都选择了再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