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出差

作品:《后娘文里的炮灰前妻

    第二天, 刘青松春光满面。

    王勇见了,略显暧昧地笑笑“咋样啊老刘,我的主意不错吧”

    郑长征在一旁有些纳闷。

    刘青松脸一黑, 把手里的信塞给王勇“净出馊主意,我以后再听你的我刘字倒过来写”

    郑长征从王勇手里把那封信抢过来,大眼一看, 忍俊不禁道“老刘,你还真信他的话了”

    刘青松没说话,王勇在一旁冤枉道“我这主意咋了我这主意好着呢, 你没看刘青松红光满面的,肯定起效果了。”

    郑长征质疑地瞅瞅,咦,这刘青松真的不一样了,尤其是跟昨天那副黑面阎王相比,今天是怎么看心情怎么不错。

    难道王勇那烂主意, 真的有用不成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郑长征心中存疑, 心道, 等以后他跟向情闹矛盾, 也试试这主意行不行。

    日后别提郑长征有多后悔, 不过现在, 郑长征跟王勇,只能跟在身后, 看着刘青松一路哼着歌去了部队。

    王勇“老刘脑子没啥毛病吧”

    郑长征“我看八成有点毛病。”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去, 转眼间第一场雪来了。

    余桃终于见识到这里冬天地威力。

    北风裹卷着鹅毛大地雪花,漫天遍野席卷而来,不到一个小时地功夫, 地上已经下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出门望去,放眼都是白色,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窗户最外侧贴上白纱布,泼上水直接结一层冰,这是天然的挡风玻璃,后面还有一层玻璃,不过就算如此,北风依旧顽强,随便一个缝隙,它都能钻进房内,弄得夜里不蒙上被子睡觉都不感觉冻耳朵。

    余桃只能在屋内用薄膜再贴上一层,窗户边缘的缝隙都用棉花塞紧了,这样到能勉强保持室内的温度。

    火炕早就烧起来了,屋内还好,能有十几二十度的温度,出了门,零下十几度,顿时冷得发抖。

    余桃怕冷,非要穿得厚厚的才行,夜里脚总是暖不热,扒着刘青松汲取他身上的火气才能睡觉。

    三个孩子倒还好,余桃让他们跟着她和刘青松一起睡,睡了一夜,都吵着不舒服,夜里被窝里都是腿,伸也伸不开。

    余桃无奈,只能让他们睡在西屋里。

    白日里,余桃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和她不同,三个孩子吃完饭一溜烟地跑出去,带着的卢和赤兔,拿着刘青松给他们做的简易木雪橇,跑到营地前面的那条河上玩。

    河水一入冬就结了冰,如今厚厚的一层,附近的农民牵着牛在上面走,都不担心冰会裂开。

    因为实在是太冷了,河水的冰层都有十几米深。

    余桃也不管他们,反正一到饭点,不用喊,一个个跟归巢的小鸟一样,乖乖地回来了。

    回来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取下兔毛帽子,头上直冒烟,一看就知道下了力在玩,头发都被打湿了。

    每天的饭很简单,各种干菜,腌制菜,腊肉,要么就是白菜,萝卜

    闲了的时候,磕点松子,在火炉里烧上板栗或是红薯,听着收音机里面的评书或新闻,偶尔,刘青松和余桃会围着火炉,给三个孩子讲故事。

    一家人生活得平淡幸福。

    离过年还有一个一个多月的时间,刘青松又要出差了。

    余桃听到这个消息一顿“这冰天雪地的,你们去哪”

    刘青松笑笑“不能跟你说,是机密。”

    余桃心里淡淡的不舍,转身站起来,去给刘青松准备东西。

    她打得羊毛衫,刘青松要穿在衣服里面,还有羊毛袜子,手套,耳套,至于大衣和棉鞋,部队里发的已经足够好了,在外面买都买不到。

    余桃默不作声地收拾着,想到刘青松这么冷地情况下,还要出去,说不定风餐露宿,还要遇到什么危险,余桃心里就不是滋味。

    刘青松见她默不作声,背对着自己,忍不住走到余桃身后,抱住她的腰“怎么了”

    余桃挣扎一下。

    刘青松把余桃的身子扭过来,看见她眼眶微红,心中一软“怎么还流猫尿了”

    余桃听了这话,气得忍不住打了他一下“师长怎么这个时候让你出去出任务天这么冷,能受得住吗”

    刘青松用粗粝的手轻轻抹去余桃的泪光,笑道“不是我,也会是别人,再说了,这个温度算啥啊,以前在朝鲜的时候,天更冷,还不是扛了过来。我皮糙肉厚,没事”

    余桃别扭着不说话,她也不是怨师长,只是,只是心疼罢了。

    上次刘青松出去一趟,挨了一个枪子回来,这次有没有危险,余桃不敢想。

    “那你保证,不能受伤。”余桃道。

    刘青松只笑不答,又道“明天就要出发,中午我就不回来了。你跟孩子在家里,注意用火,注意安全,室内常通风,没事多出去走走,下地窖之前先通一下风,让二娃直接拿出你们够吃一个星期的东西出来。”

    刘青松说完,又不放心地交待道“出了什么事,直接去找师长,老郑这次在家,你也可以去找他,别嫌害臊张不开嘴。”

    余桃道“我知道了,你出去就别记挂家里了,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的。主要是你在外,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你要多留心,保重好自己。”

    说着,余桃的眼睛又红了。

    往日对刘青松无情也好,现在拿他当自己共度余生的丈夫,拿孩子她爹看待时,余桃只觉得,刘青松还未走,她已经牵肠挂肚了。

    这一夜,余桃依偎着刘青松睡,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刘青松就穿戴整齐出发了。

    余桃给他准备了各种东西,其实不过是拖累,部队为了战士们的安全,各种装备早就准备齐全。

    不过为了让余桃放心,刘青松还是带上了,准备走到半路找个地方藏起来,回来的时候再带回来。

    余桃不知道刘青松心里藏着这个主意,吃过早饭,余桃带着三个孩子目送他去营地,一起送别的还有隔壁的李爱丽,王母还有王小娟三个女人加上三个大孩子。

    三个女人眼睛一个比一个肿,也许是被家里x3的泪水攻势下住了,王勇离开的背影颇有些迫不及待。

    看着刘青松出门,急忙喊着刘青松一起走,要不然,不知道这些女人还能哭多久。

    “真没良心,就这么走了,不知道家里人多为他操心。”李爱丽红着眼睛说道。

    说完,走到余桃身边“也不知道咋这个时候出去出任务了,往年都没这种情况。”

    想起最近广播里报道的新闻,他们跟苏维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李爱丽心里发慌。

    王母和王小娟不懂,怕就怕李爱丽和余桃这种对形势一知半解的人,总是忍不住把事情往坏了想。

    天气实在太冷,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一样,余桃跟隔壁的娘子军道别,带着孩子回了家。

    三个孩子也因为刘青松的离开,有些闷闷不乐。

    余桃把担忧和思虑放在心里,道“你们三个是不是该写作业了”

    老师寒假可是留了不少作业。

    果然,一听余桃这么说,三孩子都跟霜打了似的,捏儿了。

    把炉子放在桌子底下,桌子上围着一层葛布,四个人一人占一个桌边,再打开灯,就着灯光,一时间,屋里只有笔摩擦本子,还有翻书的声音。

    今天外面没下雪,不过天空依旧阴沉沉的,室内若是不开灯,光线极低,根本看不了书。

    孩子们写着作业,余桃看看时间,就去灶屋做饭去了。

    今天做鱼粉,前段时间,有村民到家属院前面卖鱼,余桃特意多买了几条,直接悬挂在外面,一点也不怕坏。

    刘青松最喜欢吃鱼粉,鱼骨面,余桃做饭的时候下意识多舀了两碗水,等反应过来,刘青松已经出去出任务了,归期不定,余桃叹一口气,又从锅里把水舀出来。

    中午的鱼粉,受到三个孩子的一致好评。

    只是,吃饭的时候,少了一个刘青松,怎么都不习惯。

    下午,余桃没拦着孩子,直接放他们出去玩了。徐红果过来串门,手里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

    “你这屋里收拾的真好。”徐红果围着桌子一坐下,直接说道。

    余桃道“还行,我不习惯坐炕上,感觉窝得慌,坐在下面又嫌冷,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子。”

    “你这火炉子怎么做的回去我也让我男人整一个。”徐红果道,“整天坐在炕上,脚蜷起来,天天脚麻。”

    她是南方人,更喜欢跟余桃这样,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想动就动,想起身就起身。

    余桃细细说了桌子底下弄个炉子的法子,再三交待道“烧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在。这跟炕不一样,家里还要多注意通风,不然中毒了可不好。”

    徐红果点头了解了,她用针往头上挠了挠,又纳进鞋底里,随口说道“李招娣该快生了吧。”

    余桃一愣,最近都没咋看到李招娣出门。

    下雪路滑,李招娣最宝贝她那个肚子,以防万一,一直待在家里不出门,平日里洗衣做饭都是秋草秋苗的活儿。

    幸好孙秀娥跟杨和平谈过话,强制让三个孩子都去学校,听说秋苗那小姑娘成绩不错,次次一百分呢。

    余桃“算算日子,也该快了。”

    徐红果说“我今天在院子里看见她了,穿着一个大红袄,胖的不像人样了,肚子也挺的老高,估计也就年前年后了。”

    余桃道“那么胖啊,太胖了生孩子可不容易,她年纪又大。”

    说着余桃忍不住皱皱眉,心中有些担忧。

    不过,人家快生孩子了,这话说出来,跟咒人一样,余桃止住嘴“希望她一切顺利,这次可千万生个儿子出来,李招娣心心念念有个儿子,希望她有了儿子之后,秋草三个姑娘的日子能好过一点。”

    肚子里要是个女儿,投生到李招娣肚子里,又是受苦的命。

    “唉,谁说不是呢”徐红果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叹气道,“秋草那姑娘,老实,李招娣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手都冻烂了,相比之下,秋苗就要聪明的多。”

    说完,徐红果又叹息一声“李招娣那个性子,我说她两句,李招娣磋磨秋草磋磨的更厉害,外人也没法子管。”

    “她胖成那样,走个路都喘,我看她生孩子的时候怎么生。”

    徐红果恶狠狠的说了一句,末了又觉得自己的话太严重,道,“孙嫂子劝过她,我也说过让她少吃点,向医生也婉转提醒过,李招娣不听,死命地吃,咱们也没办法。”

    余桃道“咱们多注意一点,你跟她住的进,杨和平上班的时候,你多留意一点她家的动静,有苗头就喊一声,我肯定去。”

    几人跟李招娣闹过矛盾归闹过矛盾,可是谁也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她出事。

    余桃只希望她们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徐红果坐到天边擦黑,她前脚走,后脚三个孩子就回来了,几个人走之前拿的红薯干已经吃完了,一个个小手红扑扑的,鼻头也是,鼻子下面还有冻得控制不住留下来的清鼻涕。

    余桃看着三个人脏兮兮的样子,嫌弃地摇了摇头“你们生怕我洗衣服清闲了,二娃,看看你裤子后面,全是泥,你是在泥堆里打滚了是吧明天你们的衣服自己洗,我是不洗了。”

    说完,余桃手上的动作不慢,把几个人玩湿的帽子,手套和围巾,都挂在火墙上烤着,过了一夜,几乎都能干。

    二娃听了不服气道“我自己洗就自己洗。”

    余桃一乐“行啊,明天上午,你们先把自己穿得泥裤子洗干净,洗完衣服再写作业,等作业做完 ,才能出去玩。”

    二娃听了余桃的安排,隐约有些后悔,不过他是那种爱面子的人,说洗就洗,不带反悔的。

    “三娃也洗吗”三娃问道。

    余桃说“对,你们三个一个都跑不了。”

    三娃性子安静,又会撒娇卖乖,小时候还粘人,余桃一直当他小,总是护着他。后来余桃发现,这孩子跟二娃那个有一股莾劲的皮小子不一样。

    三娃坏着呢,有些坏主意都是三娃在后面出的,干完坏事他还能把自己撇清。

    三娃记性也好,书上的字他看两遍就能记清楚,耐性也好,有股专研劲,一个问题弄不清楚,他能不声不响蹲一天。

    生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余桃也不知道怎么教。

    后来,她跟刘青松商,三娃小的时候,正是培养三观和是非理念的关键时间。

    她跟刘青松能做的,不过是以身作则,日常生活里,把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地对待,赏一起赏,罚一起罚,俩人陪着他长大,让他度过一个有父母陪伴的幸福快乐童年。

    “先把脚上脏的鞋换了放在走廊里,在家里要穿我给你们做的软底棉鞋。”余桃一边去灶屋,一边絮叨着,还未等她腾出手,大妞问道“娘,我们可以烤红薯吃吗”

    “可以。”

    一会儿变成了三娃“娘,我想吃牛轧糖。”

    “不行,今天你们已经吃过了。”

    “娘,我的袜子破了。”是二娃。

    余桃揉了揉额头,刘青松还没走一天,余桃已经想念他了。

    “你们三个要是没事,就过来帮娘做饭。”余桃喊了一声,“大妞,你和二娃削红薯皮,三娃,你看着火,娘炒菜。”

    “有什么事情,等吃完饭再说,你们一个两个吵得我头都大了。”

    孩子们倒是听话,余桃一喊就乖乖地过来了。

    “今天做的啥饭啊”大妞问。

    余桃“红薯稀饭,馒头,虾米炒萝卜。”

    “又吃萝卜,我们已经吃了一个月的萝卜了,天天吃萝卜,我放屁都有萝卜味了。”二娃哀叹道。

    余桃听了笑了一声“没办法,不吃萝卜就只能吃白菜和土豆。明天娘去食堂看看,想法子给你们弄点豆腐回来,行不”

    “豆腐好吃。”三娃道。

    余桃笑着摇了摇头,几个人合作,很快就把晚饭做好了。

    饭桌上少了一个人,大人小孩都不适应。

    “娘,我爹啥时候回来啊”大妞问道。

    余桃道“娘也不知道,不过过年之前应该可以回来,咱们今年冬天,不是计划着回老家吗离开老家一年了,想不想爷爷奶奶”

    大妞点点头“有点想,家里这个时候肯定杀猪了。”

    二娃道“我刚开始的时候想,后来就忘了。爷爷给我做的陀螺都被我打烂了。等会到家,我再让爷爷给我多做几个。”

    余桃笑笑“你们三个这一年都长高了不少,回去爷爷奶奶肯定吓一跳。”

    说完,余桃摸了摸三娃的头发。

    看着面前几个活泼可爱,健康聪明的孩子,余桃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到了时间,余桃就催着几个孩子去睡觉,刘青松走了之后,她夜里睡觉都不安稳,习惯躺在一个人怀里,猛然失去,余桃怎么都感觉不习惯。

    被窝里暖不热,余桃翻来覆去,到了半夜才睡着。

    如此,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

    天气越来越冷,刘青松走了一个多月,隔壁的双胞胎都已经认人了,还未见刘青松和王勇回归的消息。

    一直过了腊八,过了小年,刘青松还没回来。

    余桃到隔壁向邱文辉打听,邱文辉直说不知道,孙秀娥劝她放宽心,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

    余桃倒是挺放宽心的,她相信刘青松的能力,午夜梦回中她就靠着刘青松上辈子安安稳稳活到最后,这一点来安慰自己了。

    可是另外一个邻居家里,可不那么安生了。

    三个女人,并着三个不顶事儿的半大小伙儿,还有两个吃奶的娃娃,王勇一走这么多天,他们家几乎阴云密布,每个人出来都是愁眉不展的。

    王勇是他们一家人的顶梁柱。

    久等不回,余桃只能写信回老家,告诉他们大雪封路,刘青松任务又忙,今年大概不能回家,让父母在家安心过年。

    本来要在过年带回去的那些礼物,风干野味,也被余桃花了钱,一股脑地寄了回去。

    先不说家里人收到信之后,是怎样的失望。

    过了年二十八,刘青松还未见归来,这下余桃彻底坐不住了。

    家里过年用的东西,余桃已经备齐,两挂鞭炮,门画。

    汤圆做好了冻在外面,还有炸的猪肉,鱼肉,鸡肉,以及做的油豆腐,豆腐丸子

    门外冻着的,室内装着的,应有尽有,可是余桃没一点想吃的兴致。

    三个孩子似乎也察觉到余桃心情低落,也许他们同样担心刘青松,其他小朋友喊他们出去放炮,他们都没了兴致。

    到了二十九,夜里。

    窗外的北风呼啸,“呼呼”的声音刮过荒野,吹过无一丝人际的小路,窗户也被它吹得“哗哗”作响。

    它如同一个鸣冤的幽魂,带着席卷一切的威势,在深夜里啸厉。

    余桃裹紧被子,无法入睡。

    直到后半夜,她半睡半醒之间,听见敲门声。

    余桃瞬间惊醒,竖起耳朵,门外的确是敲门声,真真切切。

    还有刘青松隔着风声的小声喊门的声音。

    余桃急忙打开灯,套上棉裤,披上棉袄,踢拉着拖鞋去给刘青松开门。

    门外大雪纷飞,刘青松跟个雪人一样,衣服上,帽子上,眉毛上,睫毛上,都落了雪。

    他穿着一身军装,很厚实,手上还套着厚厚的手套,只有一双眼睛漏了出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