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4、第544章 八府巡按

作品:《我在诏狱看大门

    第54章 八府巡按

    成化年正月二十日

    朱见深亲御奉天殿, 向朱明皇朝的列祖列宗,宣告昨日皇长子降生之事。

    这个皇子是年轻的小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他与此生挚爱的万侍长的第一个孩子。

    在这个皇子到来的前几年里, 他们这对历经无数苦难的夫妻, 已经承受了太多的流言蜚语。

    帝国的大臣和百姓们似乎并不看好这对老少配的爱侣,尤其是迟迟等不到皇嗣降临的消息,让大臣们对于“国本”忧心忡忡。

    在某些顽固的朝臣的看来,一个年轻健壮的皇子存在的意义,甚至可能超过了皇帝本人的重要性。

    如今皇长子的到来,让这些曾经困扰年轻小皇帝心头的阴霾, 至少在目前一扫而空。

    按照皇家添丁之后的惯例, 朱见深迫不及待地命令礼部官员协同内侍们,快马前往各地名山大川。替他为皇子给菩萨神仙们挂锦袍,上高香, 祈求神灵护佑龙子。

    同时,新乐伯爵府内,万贵领着全家老少, 焚香告祝, 感谢天恩。

    前来报喜的覃昌也是满脸喜气洋洋。

    作为万贞儿的贴身内侍, 他也是与有荣焉,满心欢喜。

    上一回有孩子诞生在紫禁城,还是大行皇帝被囚禁在南宫时候的事情了吧。

    这么多年的期盼, 这下终于被娘娘他们盼到了。

    覃昌激动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公公, 我什么时候能去看我姐,我想看看她。”

    万达拉着覃昌走到一边,满眼期盼。

    “我还想见见小皇子呢。”

    也不知道皇帝姐夫和姐姐的孩子长得什么样子。

    白不白,胖不胖, 漂亮不漂亮,是不是像阿直那么可爱

    “不急,杂家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明天就是皇长子出生第三天了,按照惯例,要举办洗三礼。到时候作为娘家人,您和您兄长,还有命妇赵氏都要进宫观礼。”

    在明朝,婴儿出生三天的午后,家人会为其洗浴,并送上祝福。

    尤其是万贞儿是山东人,特别看重这个仪式。作为产妇的兄弟,两位舅老爷是必然要到场的。

    万达连连点头,心想要不要做点“营养月子餐”进宫,给姐姐好好补补。

    其实按照朱见深的心思,诞下皇长子的万侍长就应该做皇后,这样一来他的这个儿子也会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不过现在的王皇后并无犯错,低调得有时候他都几乎想不起来坤宁宫里还有这么一个名正言顺的“国母”存在。

    朱见深的身母周太后,在得知她升格成为皇祖母后,虽然也感到欢喜,但还是暗自遗憾,为何皇长子不是其他年轻的妃嫔所生,偏偏是这个和自己同岁的万妃。

    倒是钱太后那边,是真的为万贞儿感到欢喜。连夜派贴身宫女从宁清宫送来各种赏赐,和之前就做好的小孩子的衣服,帽子等物件。

    这宛如母亲的举动,叫独自生产,没有娘家人陪伴在身边的万贞儿感动不已。她拖着还虚弱的身体,趴在床上,对着清宁宫的方向长长地匍匐行礼。

    覃昌不知道万达已经在考虑煮什么汤可以帮助产妇分泌乳汁的问题了,他接着说道,“等皇长子的满月礼办完了之后,皇上就会给你赐字,并着人为你行冠礼。”

    过了年,万达就十八岁了。

    虽然还没有到二十岁,不过明代男子普遍会在得到官身,或者结婚之前就提前加冠。

    小皇帝自己在第二次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就进行了加冠礼。因此在朱祁镇重病时,他才能以“监国太子”的身份临朝处事。

    “都做了皇长子的小舅爷了,那个混蛋崽子也应该成人了。”

    小皇帝如是说。

    覃公公如实转述。

    听到“成人”两个字,混蛋崽子脑中闪过一些不可描述的“废料”,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

    他和广怀约定好了,等他行过了冠礼,就带着小鱼干去杨家“下聘”。到时候,再“成其好事”。

    两辈子加起来都做了将近四十年“在室男”。

    如果穿越进魔幻小说,说不定直接拥有魔法师身份的万达,内心波涛荡漾得都可以划船了。

    成化二年,注定也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三月初,工部尚书白圭,同时也是征缴湖北荆襄总提督来报,即将兵分四路,围剿在湖北掀起反叛浪潮,与广西叛逆们互为呼应的贼首刘千斤。

    吸取了父亲朱祁镇的惨痛教训,朱见深一贯信任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就像是之前信任韩雍一样,他立即批复,让白圭不用多问,便宜行事。

    如果荆襄能够平复,意味着从广西蔓延到内陆的战火将在今年之内彻底平息。

    三月初八,不久前才作为“正宾”,代表皇帝来到伯爵府,参加万达加冠和赐字仪式的首辅大人李贤,收到了父亲过世的消息,祈求回乡守制三年。

    这个请求,被朱见深以“朝廷正在用人之际,请阁老视国为家,克制孝情”为由驳回。

    三月十一,李贤作为执事官进入昭德宫,授予万氏贵妃金册金宝。同时授予栢氏贤妃银册银宝。

    整个后宫中,除了皇后的份位升无可升,所有宫女,内侍,女官都晋升一级,作为皇长子诞生的奖励。

    宫内为此一度欢腾,众人纷纷感念万娘娘和陛下的恩德。

    整个紫禁城都充满了春天的祥和暖意,除了一个人

    明朝内宫,皇后以下,以“贵妃”的份位最为高贵,一般只有太子之母,才能封为贵妃。

    即便是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在生下朱见深时,不过也只是被封为“贤妃”而已。

    一直到丈夫朱祁镇二度登基,朱见深第二次被确立为太子后,才晋升她为“周贵妃”。

    在见到儿子居然在万贞儿生下皇子后,迫不及待地就将她封为皇贵妃,周太后怒不可遏,与朱见深发成了冲突。

    “陛下不要忘记了,您的叔叔,废帝他当年宠信唐氏,在她刚怀孕的时候就将唐氏封为贵妃。但是唐氏是什么下场,您的叔叔又是什么下场陛下难道没有看到前车之鉴,想做个昏庸的帝王么”

    朱祁钰最后的下场是在“夺门之变”后,莫名死在囚禁他的西内永安宫之中。

    而唐贵妃最后的下场是被迫殉葬,那个孩子也夭折了。

    朱见深听得气的发抖,他憋红了脸,用手指着这个恶毒地诅咒自己,诅咒万侍长,甚至诅咒自己的母亲。

    他一个字都不想说,拂袖离开了清宁宫。

    当时的他虽然盛怒,却不曾将这恶毒的诅咒放在心上,满心都是初为人父的欣喜。

    因为他深信,这个孩子无疑将会是自己的太子,是大明帝国下

    第54章 八府巡按

    一任的主人。封太子的母亲为“贵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册封礼的第二天,朱见深让怀恩唤来正在昭德宫给万贵妃请安的万达。

    怀恩公公来到昭德宫的时候,就看到万达和小汪直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小皇子的摇篮边。

    一个手里拿着布老虎,一个手里拿着小金玲,嘴里都是嘟嘟囔囔的,把已经两个月的小皇子逗得咯咯直笑。

    照理说皇子生下后,都有奶妈抱养哺乳。

    不过万贞儿却想要亲自抚育这个孩子,不假他人之手。

    对此,朱见深也乐见其成。

    他知道,他的万侍长是全天下最好的母亲。

    于是这一家三口同住昭德宫,宛如民间寻常小家庭一般和乐融融。

    皇长子如今已经逐渐长开,越发白净可爱。

    他继承了父亲的浅色眼珠和母亲的雪白皮肤。

    甚至可能因为“外甥似舅”的关系,总是嘴角带笑,乐乐呵呵,非常好带,有点小万大人整日里都笑嘻嘻的意思。

    甚至在夜间他也极少哭闹,让皇帝得以继续睡在昭德宫内,与万贵妃共枕。

    这么一个金尊玉贵又雪白可爱,不喜哭闹的孩子,带给了这对皇家夫妇无比的快乐和喜悦。也让宫人们都喜爱不已。

    “小皇子真可爱。”

    汪直抬起头,一双黑葡萄似得大眼睛亮亮的,“素素,小皇子什么时候能够站起来走路啊。阿直想要和他一起踢球呢。”

    这几天汪直每天从内书堂放了学之后,就跑来昭德宫和小皇子一起玩耍。一大一小两个娃娃围绕在万贞儿的膝下,也算是宫内一景。

    “这个怕是还要等等。”

    万达放下布老虎,走到正在给孩子缝制小肚兜的万贞儿身边,拉着她的胳膊说道,“自己做针线多累啊,姐姐让小宫女做呗。陈司膳的手艺就不错。”

    这个鲜艳可爱的布老虎就是陈司膳的杰作。

    没想到她刀工有一套,针线活也有一把手。

    “又在胡说八道了,给孩子做衣服,这是做娘亲的本分。别人做的再好,哪里比得上自己动手。等小皇子将衣服穿在身上,就能感到我这个做娘亲的心意了。”

    万贞儿笑着斜了他一眼,满身的母爱光芒让万达都觉得睁不开眼了。

    这么可爱贤惠的女人,那些写史书的居然骂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妃。

    请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

    一想到这里,万达就觉得愤愤不平。

    “你呀,都是行了冠礼的人了,还那么莽撞。要我看啊,早晚给你娶一房厉害的媳妇,才能把你的野性子管束起来。”

    万达嘿嘿一笑,心想我“媳妇儿”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他想着,摸了摸自己有些疼痛的不可言说的部位。昨天去杨休羡家住了一晚,几天还有些没缓过来。

    等等,觉得好像管杨休羡叫“媳妇儿”有点不太对头

    搞了半天,给人做了“媳妇儿”的竟是我自己

    听到怀恩公公叫自己去文华殿回话,本来还兴致勃勃的万达一下子恹恹地低下了脑袋。

    根据他的以往经历,皇帝姐夫在书房找自己,不是要他去搞钱,就是要他去搞事

    反正不会有什么好话就是了。

    “你收拾收拾,下个月就出发吧。”

    果然不出所料,朱见深一开口就是打发他出去办事。

    这次到是去个好地方江南。

    “邱子晋是监察御史,代天子巡狩天下,我为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去”

    万达有些不想离开京城。

    万贞儿这边刚生下孩子,他还有些不能确定这孩子是不是下一任皇帝。

    这几天他搜肠刮肚,终于想起来,下一个明代皇帝的名字应该叫做“朱佑樘”。

    不过现在皇长子还迟迟没有被正式命名,他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他。

    对于礼部和内务府拟好呈上来的名字,皇帝姐夫一个都不满意。不是觉得太普通,就是觉得还不够贵重,配不上他儿子尊贵的身份。

    导致孩子都生下来两个多月了,大家只能“皇子”“皇长子”这样叫着。

    要不是可能会涉及“大不敬”,万达真想拉着姐夫的肩膀,把“朱佑樘”这三个字强制“安利”到他脑子里

    另外就是老万家的那些破事。

    上回他不在家,他大哥就搞了一个妖里妖气的万氏小妾回来,把大嫂气个半死。

    这次下江南,都不知道要去多久。

    他怕回来之后,已经被封为伯爵的万通能把家里搞的妻妾成群。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万贞儿被封为贵妃后不久,万贵老爹就从“新乐伯”被升为了“新乐候”,长子万通则承袭了伯爵的封号。

    万达虽然暂时还没有封号,不过万家上下,乃至皇宫里的内侍们都知道,朱见深最宠幸的就是这个小妻弟。

    从广西回来之后,不止邱子晋呈上了关于盐业改革的奏章,万达还将他历经一年多的辣椒种植经验和食用方法也一并呈到了朱见深的案头。

    作为一个明朝时期的半文盲,万达尽可能地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他这一年半的种辣椒心得、成果,以及辣椒的经济价值落实在了奏章上。

    并且声称这种农作物非常适合在广西,云南等地区播种。可以为当地的农民带来巨大的收益。

    小皇帝看着这封白文不白,还加上了一堆鬼画符的奏折半天,干脆下令让怀恩把万达和他说的什么“域外奇珍”给一并带来,现场来个示范。

    当晚,朱见深就吃到了万达亲自在御膳房掌勺的“水煮鱼”、“麻辣香锅”和“烤羊肉串”。

    吃的嘴巴都有点肿的朱见深被深深震撼了。

    当即表示这个玩意儿可以使人出汗祛湿,可作为军用物资,配给给驻扎在南方各省的将士,帮助他们抵御湿寒之气。

    并且决定派吏部官员,跟随万达学习具体的耕种之法,尽快将其推广到大明的南方各省,尤其是饱经战乱的两广地区。

    回到昭德宫后,朱见深抱着胖乎乎的儿子,同万贵妃说话时,才知道原来这个“辣椒”很早就作为广东地区进贡的贡品,栽种在宫内。

    只是一直被宫里的人轻视为只能作为观赏的玩物,并不当回事儿。

    直到小郎舅进宫后,带回家去研究,才发现了其作用和价值。

    小皇帝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去有点太小看这个小郎舅了。

    万贞儿则感到欣慰不已。

    娘家兄弟里,也就这个小弟可以倚靠了。

    万通娶了同姓小妾的荒唐事,她也有所耳闻,只不过陛下不想追究罢了。

    万达这个小弟弟,如此能干,将来小皇子长大了,他这

    第54章 八府巡按

    个舅老爷,必定能够成为他的助力。

    万贞儿伸出手指,逗弄着被丈夫抱在怀里的儿子。

    二弟的福气,还在后头。

    就在半个月之前,六科给事中金绅上了一份有关京杭大运河的奏折。

    京杭大运河,为春秋时代吴国开凿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期被进一步延长并拓宽。并在元朝定都北京后,将原来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流,改造并形成了目前北至京师,南至杭州的格局。

    一直到六百年后的今天,这条流经大半个中国的千年人工运河,作为联通南北经济带的主动脉,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更不要说在缺乏快速运输手段的明朝,大运河堪称帝国的经济的命脉。

    金绅呈上的折子,说的就是大运河因为长期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沿岸泥沙俱下,河路阻塞,水闸损毁大半,导致舟楫无法正常运行。

    南方的大米、粮食因此无法正常运抵京师,导致近年来米价飞涨。

    尤其是今年,北方的春雨稀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山西等地已经隐隐有缺粮的征兆。

    一路上更有流民扮做行游僧人,道士,四处乞讨,并散播谣言,妖言惑众,挑起无数事端。

    如果这个问题不尽早解决,恐怕北方将会发生骚乱。

    万达虽然这段时间没什么机会亲自上街打探米粮价格,但是他知道,东厂的番子们,在每个月的月底,都会将京师和北直隶各县市场上的米粮鱼肉价格汇总给皇帝过目,好让皇帝知道物价情况。

    既然皇帝决定派小邱作为监察御史下江南,看来这个金绅所言不虚。

    如果说“监察御史”这个名字还让万达感觉有些陌生的话。那么周星星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那个“八府巡按”的名头则更加让人如雷贯耳些。

    虽然这只是个七品官,但是权利极大,负责巡视全国郡县,纠察百官,整肃刑狱。

    这个“十三道监察御史”的官职,在日后的戏曲创作中,被作为皇权与公正的代表,数百年来被老百姓们津津乐道,是“青天大老爷”的化身。

    “邱青天”就是最新出炉的一位。

    皇帝让他下个月下江南,视察沿岸百姓生计,稽查盗捕,慑伏当地顽疾。

    “邱子晋不是你好兄弟么”

    小皇帝白了他一眼,“他是江西人。这次除了做御史,还要回乡成亲的。你们北镇抚司这帮人,作为兄弟不应该去看看”

    虽然“江西”名为“江西”,但是“江西”指的是“江南之西”,而不是“长江之西”,自古属于江南道的一部分。

    万达瞪大眼睛看着朱见深,心想皇帝就是皇帝啊,人家结婚你作为上司,不给放婚假就算了。居然还让人在“出差”的间隙,抽空成个亲

    这是何等的剥削精神,全世界的资本家加起来都没有您那么狠啊

    兄弟要结婚,万达自然不能多说什么,只好领了旨,回北镇抚司通知其他人,收拾收拾准备下江南。

    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

    虽然万达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四月,而且也没有腰缠万贯,更不能骑鹤,不过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去到以春景闻名了数千年的烟雨江南,还是让万达很兴奋的。

    这次他们将会在徽州和江西做停留,查看当地的民生,“顺便”把御史大人的婚事给搞一下。

    自觉已经是“过来人”的万达站在甲板上,拍着兴致看上去不是很高的邱子晋的肩膀,“怎么成亲不是高兴事么为什么闷闷不乐的。”

    他就觉得成亲很快乐,就是快乐之后有点腰酸背痛。

    一身春装,青丝被江风吹的到处乱飞的邱子晋抬了抬眼皮,没有回答。

    “小邱,你最近很不对劲啊。你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吧。虽然我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过见过的事情也还算多,我给你分析分析。”

    万达关心地问道。

    上回他“出狱”之后,万达在伯爵府大宴宾客,把北镇抚司几个交好的同僚们都请来了。

    本来以为会屁颠屁颠赶来吃席的邱子晋却托人传话,说自己日前吃多了,肠胃不适,当天居然没有到场。

    后来万达和杨休羡向刑部的人打听,确实都说邱子晋最近身体不好,平日里办公的时候都是无精打采的。

    好在胃口还行,一天还是要吃五顿,恐怕是真的吃伤了。

    “可能是近乡情怯吧。”

    邱子晋苦笑了一下,“自从被选为监生,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以来,我已经差不多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一想到回家要见到我娘,就太紧张了”

    说着,就不再多说什么,进船舱休息去了。

    万达迎着猎猎江风,眯起眼睛,看着他萧瑟的背影,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刚才和高会去小邱的船舱看了一下”

    杨休羡和高会朝着万达走了过来,两人都是一脸凝重。

    “你知道邱子晋带了好几个箱子上船么”

    他们几个人加起来的行李,都没有邱子晋一个人的多。

    “我知道啊,那不是书么”

    万达点了点头。

    上回他们去广西,因为是微服私访,只能轻车简行。除了那几大筐子辣椒和各种香料,没有带上什么随身物品。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这次是巡按老爷出游,加上探花郎回乡夸耀,邱子晋可是带上了好多东西呢。

    据万达对这个小书虫的了解,那些箱子里面应该都是各种书籍和准备发给家里亲戚的京师特产吧。

    “都是吃的,各种吃的。”

    高会抬起头,面容有些扭曲,“各种糕饼,点心,蜜饯,瓜子儿。”

    简直就像是搬空了一个点心铺。

    不,不止一个,至少是两个。

    “江南的灾情已经到达这种程度了我们需要自备口粮了么”

    万达闻言,大吃一惊。

    “这倒不是,我听说,目前只有北方地区有干旱的苗头。南方地区并没有什么天灾”

    不是江南没有米,而是航道淤塞,大船不方便在江上游弋。几个重要的渡口和水道繁忙的地方,往往需要等待好几天,大型船只才能继续开行而已。

    “那小邱这是干什么我以为南方没吃的了呢”

    万达一路上可都盘算好了。

    江南是鱼米之乡,他这次可不要再动辄抄家砍头了,这次是轻轻松松的“美食之旅”

    徽州和江西可都是出美食的好地方。比如徽州的渔亭糕,臭豆腐,臭鳜鱼。还有江西的三杯鸡,浔阳鱼,萍乡腊肉等等。

    邱子晋这是发的什么疯呢

    站在甲板上的三个人,都疑惑不已。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