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作品:《穿越七零之包租婆的幸福生活》 “好了, 同学们, 你们各自作业吧。”聂桩组织一班的人来到丝厂家属区。
叶小雨拿起随身的图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这地方被拆后, 留下坑坑洼洼的土地。
没有遮挡物后, 这地方的面积也显现出来了, 面积不大不小, 三面都是墙,只有前面对着大门,光照比较好。
叶小雨拿出工具测了具体的数值, 标在图纸上,有观察了下这里的土质,结束了这次的实地调查。
“小雨, 你好啦”韩小禾看叶小雨关上了画本, 出声问道。
“嗯,可以了, 我们回去吧!”叶小雨说完收起工具, 和韩小禾她们一起走了。
“小雨, 他们有说建什么样的房子么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哥特式风格……”韩小禾叽叽喳喳地问道, 她对这个很感兴趣。
叶小雨白了一眼韩小禾:“你看家属区都是些什么房子, 建这种风格的也太格格不入了。”
“可是,我们也不能建那种老房子呀, 不管怎么建都会有点违和吧!”黎妮妮疑惑道。
“对呀,你们说何老师干嘛要让我们在这里建房子, 在学校划块地建房子不可以么”韩小禾对这个作业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道, 管他呢,不是听说他最会让人出乎意料嘛,果然名副其实。”叶小雨也想不明白,可能这么多届学生也没想明白,可能是为了锻炼学生,也可能纯粹就是一时兴起。
“就是,哎,小雨,你看!”韩小禾突然捅了捅叶小雨的胳膊,示意她往前看。
叶小雨还以为有啥大事呢,没想到是吴易梦。看到吴易梦正看向她,动作自然的打了个招呼。
“吴易梦,你们三班也来啦!”
“对呀,你们弄完啦”
“嗯,那你忙去吧,我们回去了。”
吴易梦就这样微笑地看着叶小雨几人的远去,直到旁边的人叫他才反应过来。
叶小雨回到学校没有第一时间回家,去图书馆画初稿去了。
叶小雨前世完全没有了解过建筑学相关的知识,今生从头开始,叶小雨要学的还有点多。
丝厂的地理位置不错,家属区的人流也比较多,叶小雨想着在家属区的空地上盖一座两层的小楼,既不遮挡住户的阳光,也能满足日常所需。
第一层就充足小卖部,日常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满足家属区居民的需求。
第二层就建一个活动室吧,兵乓球室,羽毛球室等让老人小孩平时可以到这里打发时间,就是中年人空闲的时候也可以来娱乐娱乐。
这样一来,工程就比预期大了,得找岳书j出点血才好。
想了些有的没的,叶小雨开始画起初稿来。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叶小雨伸了伸懒腰:终于完成了,不容易呀。收拾收拾东西回去了。
何老师随时关注着这边的进展,下一次上课的时候问了大家的进度,这时候的学生们都很刻苦,初稿都完成了。
何老师没说什么,让学生们把初稿都交上去。
“上一次课我将你们几个班的初稿都收了上来,你们的创造力很丰富,各种各样风格的都有,下面我想问一下你们的创作初衷。”何老师拿起讲台上的稿子翻了翻。
“叶小雨同学,你来说一说,你的作品。”何老师翻到一页停了下来。
叶小雨被叫到的时候有点懵,不过还是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理了理思绪。
“我设计的房子,主要用于购物加娱乐。在家属区开一个小型的日用品市场能够节约家属区人员的时间。二楼的锻炼场所能够增加家属区人员的业余生活。总得来说,就是考虑道家属区人员的物质生活需求以及精神生活需求。”
叶小雨说完,课堂上的人一片寂静,都在思考着什么。
何老师让叶小雨坐下,又叫了一个人起来回答。
“我想的是能够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建筑物。”
何老师仍是没有说什么,继续让下一个人来回答。
“验证我的所学,建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
“建一座苏州式的小园林。”
“建一个……”
“你们听了这么多,再结合你们自己的设计,又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何老师点了一些人,就没再继续,然后让学生们反思。
“聂桩,你来。”
聂桩满脸通红的站起来:“何老师,我们就考虑到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家属区居民的需求。”
何老师点点头,示意聂桩坐下。
“不错,总结得很到位,看来你们也知道了你们的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何老师又接着说道:“我们做建筑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客户的需求。哪怕客户要让你建一座最简单的茅草屋,你也得建。不要你想建什么就建什么,你的想法得跟着客户的走……”
台下的学生们静静地聆听着台上老师的教诲,各自都有所得,实践出真知,这件事成功让学生们学到了建筑学的精髓。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希望下一次你们的稿子能够一次通过。”何老师将每个人的画稿返回给本人,并点评了每个人的作品。
何老师走后,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出教室,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
“小雨,你真厉害!”韩小禾向叶小雨竖起了大拇指。
“没有,一般般啦,何老师不是说我们应该倾听居民们的想法么,我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叶小雨明白,这是她这么多年发号施令带来的副产品。
合作社的事情基本是叶小雨的一言堂,退伍jun人们因为在这方面不是太懂,再加上有张胜利几人压制,所以很少有人出来和叶小雨唱反调的。导致叶小雨做事虽然会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但那个想法也是叶小雨以为的,并没有真正的核实他人是否愿意。
现在叶小雨发现了她的这个毛病,也不太晚,还有时间改变。
“小雨,你就是太谦虚了,你已经比一般人做得好啦!”黎妮妮赞叹地看着叶小雨,很佩服她。
黎妮妮在家就是一个小公主,全家围着她一个人转,她的想法挺自我的。
“妮妮,你不要夸了,我都快不好意思了。”叶小雨强自转移话题道:“我们要怎么去个人居民们的意见我们去挨个调查”
“这不可能吧,很耗时耶。还是让丝厂里的人自己去调查好了,反正我们都是做白工,还没向他们讨工钱呢。”韩小禾立马就不同意了,反驳道。
“此计可行!”叶小雨和黎妮妮狂点头,这样也好,免得时间拖太久。
最后三个班集体讨论的结果差不多,由三个班的班长负责去和厂里边交涉。
果然厂里边自己人的效率就快多了,厂里听说了q大学生们的想法,来了一个小短会。对于日用品店倒不是很喜欢,因为厂里不远处就开了一个。
不过厂里的人由此得到了启发,仍然是休两层楼,每楼分成了四间。一楼的由厂里的租出去,厂里的职工如果要租便宜一些,外来的人要租就要贵一些。
二楼就是家属区家属的活动区,选了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投票的前四名。
得到了厂里的反馈,叶小雨她们又马不停蹄地改了起来。
前后耗时两周,图纸才定稿。还是由三个班的班长负责去交涉,如果厂里的有意见,他们继续修改。
这时候的人对于房子的美观程度和实用程度要求没有后世的严,图纸拿过去,那边并没有多说什么,这图纸就定稿了。
接下来,学生们负责算建这个房子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工人,需要多少资金,一一安排下去。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们忙得团团转,已经没有精力去想其他的了。
叶小雨算好了各项费用,就无事可做了。想了想以后的职业规划,叶小雨来到了b城最大的建材市场,准备亲自挑选并学习辨认各项材料。
叶小雨来到卖砖的地方,砖头按最后的成品颜色分为青砖和红砖,按砖头的厚度分为“一二”墙、“二四”墙和“三七”墙,按厚度从小到大排列。
按叶小雨这种颜控的想法,自然是选青砖了,毕竟红砖在她眼里有点丑,还不精致。不过叶小雨担心这样选的砖头质量不好,特意询问了一下。
没想到青砖真的比红砖好,无论硬度还是耐久度都比得过红砖。
叶小雨看了看市场上的砖头,大部分都卖的是红砖,青砖寥寥无几。
“老伯。您这砖头怎么卖的”叶小雨走到青砖摊子面前问道。
“十块钱一车。”那老伯愁眉苦脸的。
“老伯,你们这价格比旁边的红砖贵呀”叶小雨故作惊讶道。
“红砖哪里有青砖好,你看这青砖,再看看旁边的红砖,质量一比就能看出来。”那老伯听到叶小雨这么贬低他的青砖,激动了起来,一激动,就开始咳嗽。
“好好好,老伯,你别激动。我就是好奇一下,您能回答么”叶小雨赶紧安抚道。
“哎……”那老伯平复下来,开始向叶小雨讲诉这其中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