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作品:《不知阿姐是男主

    这事儿不是什么大事儿, 姜闻音本只想让陈棠派遣两个衙役过来,威慑围观看戏的人,倒不想陈棠竟亲自来了。

    他一身黑色劲装, 领着群穿着盔甲的将士,各个身上带着冷肃煞气,拨开人群大刀阔步地走过来, 只皱眉问了句“何人在此喧哗”

    围观群众便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一下,纷纷瑟缩,拿着买早点的篮子纷纷撇清干系, “我们只是路过买早点的, 这就走, 这就走, 军爷莫要怪罪。”

    陈棠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 看向姜闻音。

    众人期盼地望着眼前这个看起来还没自己女儿大的姑娘,结结巴巴道“我们是猪油蒙了心, 胡言乱语, 还请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姜闻音似笑非笑道“你们还真是欺软怕硬。”

    “姑娘赎罪, 就饶过我们吧”噗通一声, 人群中有人扛不住跪到地上,磕头求饶。

    有了这个打头,其他人也纷纷跪下。

    姜闻音有些愕然, 她不过就是讽刺了一句, 这些人怎么吓成这样。

    看来陈棠不是一般的好使, 只用往旁边一站,什么事儿都不用做,就能把这群人吓得磕头求饶。

    她扫了人群一眼,也没说饶不饶人, 只说了句“都起来散了吧。”

    虽然不打算计较,但吓吓人也好。

    众人看了陈棠一眼,果然有些忐忑不安,但见没人拦他们,一窝蜂地往跑开了。

    姜闻音心想,经历过这次,短时间内这群人恐怕是不敢在议论是非,更不敢议论卫娘子的事。

    “小姜姑娘可受惊了”人群散后,陈棠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关切地问候了一句。

    这会儿他又看起来是个温和的青年,脸上疤痕虽然还在,但半点没有刚才那个冷面煞神将军的痕迹。

    姜闻音一面感叹他变脸快,一面道谢道“我没事,只是劳烦将军跑一趟。”

    陈棠笑笑说“我正要去城外巡逻,便顺路过来走一趟,小姜姑娘不必这样客气。若日后这群人还来闹事,便让寒月再来找我。”

    “不过”他话头一转,揶揄道“小姜姑娘可是越来越有你姐姐的威严了,方才我还以为看到了姜姑娘在这。”

    姜闻音眨眨眼,“多谢将军夸赞。”

    美人姐姐样样优秀,和他越来越像多好,不管陈棠是不是揶揄她,自己就当是夸赞的话了。

    陈棠倒不想她如此耿直,失笑拱手,心里感叹他们二人天生一对,一样的厚颜。

    “将军吃过早饭了吗”

    虽然这样问,但天还早着,姜闻音猜测他们一定还没吃早饭,就请陈棠等等,让锦娘去厨房把她让寒霜做的牛肉饼全部拿出来,给陈棠和他手下的兵带上。

    总不能叫人跑一趟,还饿着肚子。

    牛肉饼是姜闻音想吃,拉着寒霜一起琢磨许久,才捣鼓出来的,总共烙了一篮子,大约十来个饼子。

    肯定不够分,寒月又往里面捡了写煮熟的鸡蛋和姜闻音自己做的牛肉干,篮子里塞得满满的,递给陈棠身边的随从。

    陈棠闻到香味,随即一笑,“那就多谢小姜姑娘了。”

    这些东西闻着就香,瞧起来也比他母亲做的肉干好吃,陈棠拿姜闻音当自己人,也就不客气。

    等出了胡同,陈棠便从随从手里接过篮子,从荷包里拿出一吊铜板扔过去,对那些眼巴巴瞅着篮子的将士说“拿去买些吃的分了,这篮子吃食我拿去有用。”

    他身后的小将失望极了。

    其余人倒不在意,只是悄悄挤眉弄眼。

    陈棠背后像是长了眼睛,回头似笑非笑道“想什么呢那是我未来的嫂子。”

    陈棠虽然是陈家长子,头上没有兄长,但将士们以为他说的是表嫂或者堂嫂,便立即收敛。

    出了城,陈棠拎着篮子慢悠悠地去了他爹的营帐,营帐里在议事,聚了不少将军千户,他笑着向各位叔伯行了礼,把篮子放到桌上说“这是小姜姑娘一点心意,各位叔伯尝尝。”

    在座的,或多或少听说过,他们公子极为宠爱的姑娘前阵子来了肃阳,因陈父下了命令不许打搅那位姑娘,他们便忍着好奇没让自家夫人上门拜访。

    没想到那位姑娘如此有心,还让人送了吃食来。

    众人刚吃完早饭不饿,但吃的是和将士们一样的粗茶淡饭,哪抵得住这篮子里的食物香气扑鼻,纷纷拿了食物吃起来,边吃边夸赞姜闻音手艺好。

    陈棠也不解释,而是宣布了一个消息,“公子来信,凤池之战裴济胜了,如今裴济正乘胜追击,想要取牧云寺那狗贼的项上人头。”

    “咱们清点好大军,静候公子消息,一旦起义军离开青州,便率大军从冀州出发,攻其腹背。”

    陈父捋着胡须,点头道“你给公子回信,我们这里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早饭给了陈棠,寒霜又重新做了份,等早饭的时间,姜闻音让寒月把锦娘拎到屋里训了半天,自己懒懒地躺在窗下的美人榻上,拿着戒尺对着锦娘笑,只是皮笑肉不笑。

    “我知道错了,小姜姑娘你别这样看着我,我害怕。”锦娘耷拉着脑袋,小声地说。

    “我又不会吃了你,怕什么”

    “您这副模样比要吃了我还可怕。”

    姜闻音轻呵一声,转头对寒月说“寒月姐姐你继续,好好教导她,今日舌战群儒有我出面,日后再惹了别的事,我不一定能摆平。”

    寒月点头,扭头问锦娘,“你今日错在哪里”

    锦娘嚅嗫半响,“错错在不该骂人。”

    “手伸出来。”寒月手里拿着一个同款戒尺。

    “不对吗”锦娘缩着脖子慢吞吞地伸出手,闭上眼睛,哀求道“寒月姐姐轻点。”

    啪地一声,戒尺打在锦娘手掌心上,寒月面无表情道“宁昭远那位新夫人不是省油的灯,她跪在外面的目的,就是逼我们出去,让那群街坊邻里指责卫娘子,逼她回宁家。你错在冲动易怒,赶着往圈套里钻。”

    锦娘被打的一哆嗦,结结巴巴道“那新夫人为什么要逼卫娘子回去,卫娘子和离她不应该高兴吗”

    “这个时候,你还在好奇不相干的事儿。”姜闻音被气笑了,“卫娘子嫁妆丰厚,又因为咱们与陈家扯上干系,若是能留在宁家,未必不能助宁昭远飞黄腾达。且宁昭远心里眼里都是卫娘子,此时二人和离了,难免会对新夫人有怨怼。”

    “所以让卫娘子留下,才是对新夫人最有利的。”

    姜闻音没有说的是,卫娘子为人光明磊落,不屑耍心机,真留在宁家,可斗不过这位小白花新夫人。

    为锦娘解了惑,寒月又继续教导她,屋里时不时地传来清脆的戒尺声,姜闻音眼皮子都不带掀一下,拿着小梳子先给小肥啾梳羽毛,梳完后又给锦娘养的小哈巴狗梳,偶尔在旁边煽风点火。

    早饭时,卫娘子的屋门终于打开了。

    她妆容一丝不苟,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恬淡,向姜闻音道谢,感谢她替自己照顾宁瑜,以及方才出面打发走宁昭远的新夫人和外面那群看热闹的。

    姜闻音看她气色虽差,但眼里有神采,便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没再提宁昭远的事情。

    裴夫人腹中胎儿终于无大碍,可以下地走动,所以早膳是和姜闻音几人一起用的。

    裴夫人和卫娘子意外地投缘,二人都是熟读诗书的,常常一起谈古论今,讨论诗词歌赋,精神头都还不错,姜闻音悄悄地松了口气。

    几日后,宁昭远亲自把和离书送上门,一切还算干净利落,没有要拿宁瑜为难卫娘子的意思。

    和离后,姜闻音问卫娘子今后作何打算,卫娘子说先留在肃阳,等战事停了,再带宁瑜回南洲,立个女户抚养他长大。

    帮卫娘子寻夫一事,最终以夫妻二人和离而告终。

    姜闻音准备回凤池了。

    小院留给裴夫人和卫娘子继续住,还买了几个侍女,请陈棠拨了几个护卫来保护二人,收拾好行李便要踏上回凤池的路程。

    得知她要回凤池,裴夫人有些沉默,但直到她出发的时候,裴夫人都没提要回青州的事。

    或许是怕回去后,依旧没自己的容身之处。

    出发的那天清早,小院里来了位意想不到的访客。

    那位在鹤壁不肯分道扬镳,差点把姜闻音掳去鹤壁的柳都尉柳珏,在天还未亮的时候,敲响了小院的门。

    “姜姑娘,别来无恙。”

    柳珏手里的弯刀架在寒月脖子上,眼神肆无忌惮地在姜闻音身上打量,最后落在她胸口上,笑容慢慢扩大。

    “蓼城杨柳胡同,最里面那户人家。”他眼睛微眯,“姜姑娘骗得我好惨。”

    姜闻音扫了他一眼,寒月的身手极好,还没见过她败在谁手里过,这是第一次,看来柳珏这人很难对付。

    “柳都尉来这做什么”

    见她没回自己的话,柳珏只当她是心虚了,露出抹志在必得的笑容,“自然是来请我家夫人回鹤壁的,只是没想到此行如此幸运,还有意外收获。”

    姜闻音“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