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5章 第 575 章

作品:《外挂回收临时工[快穿]

    闻人广泽没想到, 喝下毒酒后眨眼地他就成了一个即将出生的婴儿。

    为了不让这辈子的母亲难受,闻人广泽不过犹豫一会的就立马努力顺着力道,滑出母体。

    被拍打着屁股哇哇地哭出声时, 闻人广泽才开始思考,他这再世为人的经历和他想的很不一样。

    那些牛鼻子道士和大光头不是说,死后不是去什么轮回殿就是得去什么极乐世界的吗

    他这是立马成为婴儿了

    虽然婴儿的视力不行,不过闻人广泽肯定, 他这辈子出生的家庭不怎么样。

    身上裹着的襁褓应该是浆洗过很多次,已经发硬的就不说了,他睡的的摇篮中,被子锦帛皮毛都没有, 铺着的都是干草

    他临死前的确是希望过, 来世再也不生在皇室权贵之家,宁愿只在普通人家。

    但是,这和他期望的普通人家,差距太大了。

    反正,在皇帝闻人广泽的印象中,普通人家不是这样的。

    也不对。

    闻人广泽觉得,他大概是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 什么是普通人家。

    他理解的普通人家,绝对不是现在这个, 家贫到母亲母乳稀少都没法补救, 新生儿的他都只能喝水饱肚子的人家。

    连饱肚子都不成的人家, 算什么普通人家。

    他是娇贵的婴儿,也不能填饱肚子,勉强只有一天一顿米汤续命,那也太过了吧。

    偏偏这还真的是大易朝广义上的普通人家。

    大易朝对普通人家普遍定义是, 家里只靠种田为生,户籍全是农户,三代内没有为奴为婢,下九流业的人家,就是普通人家。

    闻人广泽通过每天难得的米汤时间,听一家之主爷爷的话确定的,这辈子他真的是再纯粹不过的一个农家子了。

    一个人丁兴旺农家中的第三代。

    父亲为爷爷第四子,他也是父亲的第四子。

    爷爷有八子,最小的十岁,他的娘正值盛年,以后肯定也还会有孩子。

    这生孩子的能力,着实可怕。

    就是,闻人广泽是第一次知道,普通人家的生活是这么的贫苦的。

    作为新生儿,他每天的米汤口粮,已经是一家之主爷爷发话,特许花钱给他买来的米熬的了,得算着天数算着量煮,吃完就没了。

    其他人吃的都是带壳的粟米、野菜、豆子。

    家里是有家禽、肉蛋的。

    只是,这些都是奢侈品,得攒着换钱给五叔和大堂哥当读书束脩的。

    她娘这种为家里生了第十二个孙子的孙媳妇,没有这个殊荣享受所谓的月子餐。

    嗯,闻人广泽不能想象,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生产完的孕妇,五天不到就要继续下地劳作这样的事情。

    但是他这辈子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居然还觉得能休息五天什么都不敢,已经非常好了。

    甚至感叹,要不是她生了三个儿子,她可能得像大嫂那样,生完儿子第二天就去干活。

    吓得闻人广泽都不敢大声哭了。

    开始的时候,饿得发慌的他是大声哭的。

    拉撒后也会哭。

    虽然没用。

    家里人都忙着呢。

    他家三岁不到的姐姐也要负责家里的打扫活了。

    他这个新出生的婴儿在家里没有任何优待,只要保证在摇篮中,不出大事就好。

    只是,闻人广泽还是难受。

    有着成人思想的闻人广泽理智上能接受,对他,家里已经不算虐待了,但是他还是饿啊。

    饥饿的感觉太难受,出生以来的日子,在他这小小的身躯开始有了饱、饿的感知后,他就没有真正吃饱过。

    重活一辈子,他最大、最强的感受竟然是,下一刻,他可能就要饿死。

    这种肠胃无时无刻都在灼烧抗议的日子,每一刻都是煎熬。

    但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婴儿,从未知道饱腹的滋味,或许能习惯这恒常的饥饿感。

    然而他不是。

    上辈子的他是大易之主的帝皇,什么苦都可能受,这饥饿之苦是肯定不会有。

    有一个事事为他打算的母妃,他掉了根头发都会得到最好的关心。

    就是他作死地想要绝食威胁母后的时候,也不过是饿两天而已,实在忍不住地,他有的是参汤糕点糖水补充。

    那只是闹脾气,根本算不上饿。

    哪像现在,只要活着,吃喝拉撒完全没有人照顾。

    闻人广泽觉得,被人搁置在摇篮中的自己,地位比家里后院养的鸡鸭猪都不如。

    最起码,那些畜生,家里人都紧张地每天喂得饱饱的。

    生怕饿着它们、病着它们后,来年凑不齐五叔和大堂哥上学堂的束脩,阻碍了家里改换门庭的路。

    他呢。

    忙活生计的大人,这里特指这辈子的母亲和待嫁的三堂姐,只会忙活完手上的活,歇息的时候,才会记起他的存在。

    匆匆给他喂点水,再草草地换走身下脏污茅草的,又去忙活。

    开始他是不服的,敞开嗓子哭。

    没用。

    大人各忙各的,根本不会有空理他。

    等他哭得嗓子哑了,饿极了,自然地消停。

    只是,重活一辈子的他,根本不会屈服。

    有点力气就继续哭,继续闹。

    直到“你家夜哭郎不是被什么脏东西附身了吧,没完没了的,这样哭下去,可能都养不活了,要不送到山上去,给老佛祖看看。”

    这是这辈子的大伯娘受不住他苦恼后,不怀好意的话语。

    所谓的送给老佛祖是民间暗语,大意是将家里养不活的孩子,送去出家,祈求佛祖保佑,能好好长大。

    也就比明码标价卖为奴好一点。

    闻人广泽会知道这个暗语,还得感谢他上辈子的闲时无聊,和身边有两个贴身太监聊天,问及他们出生身世时知道的。

    那两个小太监自述,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家里养不活,嗨体时候就被送到山上老佛祖那,又被转送到宫里净身的。

    这就造成了,在闻人广泽的印象中,送到山上给老佛祖看看就等同于送进宫净身。

    但凡有一丝可能的,他都不敢赌,自然就不敢闹了。

    还好的是这辈子的亲娘是个有成算的,很快活和大伯娘说起了坐月子的话题,再次震撼闻人广泽认知的,算是彻底认命了。

    不认命不行。

    作为一个婴儿的他,就是想死,也没有那个力气。

    更何况,闻人广泽其实挺怕疼痛的。

    上辈子要不是有父皇留下来的,能让人无痛苦死亡的宫廷秘药,他也不可能会选择轻生。

    受不了苦的他,自然不可能自己找罪受。

    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快快长大,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家庭的骄傲。

    自以为认命的闻人广泽,莫名地升起了一股,这辈子他要靠自己的本事,成为让家族骄傲的人的使命感。

    只是,这真的只是他以为。

    随着他一天一天地长大,他发现,他这个使命感,没什么发挥的余地。

    主要是,家里的资源,没有他发挥的余地。

    一家三十多口齐心合力地供五叔和大堂哥去学堂拜师,已经是耗尽了家里的一切了。

    特别是在闻人广泽六岁,正雄心勃勃地想要展现自己的天赋,获得爷爷的青睐和支持,成为新一代被看好的孩子的时候,大堂哥因为不懂得藏拙,得罪了里长的长孙,被诬陷入狱了。

    家里几乎是倾尽一切,才将大堂哥赎回来。

    这变故就导致了,想要再送五叔和大堂哥去读书,那是不可能了。

    要不是这辈子的父皇一直是个明君,治下吏治清明,还创新地弄出了一个武林盟,一定程度对地方吏治有了强大的监督作用,里长不敢太过,他们一家子恐怕都得家破人亡。

    里长可是掌握着十乡八里百姓徭役名单的人,但凡朝廷想要征集徭役,里长在里面使点劲的,他们家充裕的劳力,恐怕得死几个。

    只是,即使这样,一家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从有田有地有家有畜的盈余家庭,变为一贫如洗的人家,生存对于一家子来说,就是最大的难题了。

    为了不被大堂哥拖累,叔伯们争吵中将这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家给分了,各奔东西。

    按闻人广泽的意思,这时候分家是最不明智的,里长一家也不是一言堂,只要他们家人手足够,齐心合力地,里长也不敢欺负太过。

    当然,分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最起码大伯大堂哥一家就和大家都没太大关系了,里长也不会迁怒到其他人身上,也是真的。

    重点是,这一大家子散了,闻人广泽也就不可能享受五叔和大堂哥那般的,全家齐心合力供养的待遇了。

    闻人广泽比谁都清楚,这辈子的亲爹,只懂得种田,养六个儿子已经跟艰难了,根本没能力供养他去拜师。

    严峻的环境,逼得闻人广泽只能铤而走险地去走神童路线了。

    执念吧。

    通过打听,闻人广泽知道,这辈子他还是大易朝的百姓,如今当皇帝的,还是他上辈子的父皇。

    只是和上辈子不同的是,这辈子,大易皇朝多了一个安亲王,没有太子泽。

    他上辈子的亲娘更是毫无音讯。

    应该说,他所在的小村子对朝廷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作为孩子的闻人广泽,最多也就能打听到朝廷明面上与切身利益有关的大事。

    他母后这种涉及后宫一个小小寄养的亲眷的事情,根本打听不到。

    这辈子的闻人广泽,很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去见一见他上辈子仰慕的父皇,还有上辈子从来都没有给予他认同自认为的母后。

    他想要向他们证明,他是一个能让他们骄傲的人。

    闻人广泽觉得,凭借他上辈子的学识能力,做个被夫子相中的天才,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上辈子他可是看了不少,出生贫穷,凭借天赋被富人赏识、夫子相中、贵人扶持的学子,从底层到封侯拜相的戏文呢。

    虽然不太靠谱,但是总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打算得很好的闻人广泽,有了主意后,果断甩开手里父母交代给他的活,徒步八里,靠近了五叔和大堂哥曾经就读的学堂。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靠近学堂的他,在听到朗朗读书声的时候,突然宕机了。

    哦,宕机这形容有些跨时代。

    准确的说,是傻眼、大脑一片空白。

    他靠近学堂,第一次听到文化课的时候,闻人广泽才发现,对于他上辈子学识过的东西,此时的他是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明明学堂中传来的书本内容,应该是他最熟悉、倒背如流的,但是此时的他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

    甚至,他此时的脑子,连重复背诵一遍学堂里学子念过的内容都不能。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一直在他脑子里的,关于上辈子学过的学识,在他准备再学习一遍的时候,瞬间清空了。

    他废了

    大受打击的闻人广泽,被惊慌失措的父母找到后,遭遇了人生第一次联合双打,痛得十天下不了床。

    只是,恍如活死人的他,提不起劲。

    直到他听到,大易皇帝前所未有地要大开科举、武举,诚邀天下英才一起共襄盛世。

    倒不是他看到了科举武举的希望,而是他听到了,大易皇朝第一届科举,皇帝钦点的状元是个女的,名字叫常灵依

    这不是他上辈子的亲娘吗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立马活过来了。

    刺激的。

    他不能相信,这辈子没有了他,常灵依这个名字还能以这种方式出现,闻达天下。

    闻人广泽是真心的觉得,上辈子他的亲娘常灵依,能成为掌权太后,是因为生了他这个大易唯一继承人才有的机会。

    不然,不管她母后多么聪慧无双,最多也只是一个后宅妇人罢了。

    这就是闻人广泽觉得他母后就必须该对他比谁都要好的底气,毕竟,她母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有他这个皇子的基础上的,不是吗

    然而现实再次打脸了。

    这辈子她的母后,竟然成了第一届科举,力压所有才子的状元

    更让闻人广泽震撼的是,随着女状元的出现,大易皇朝迎来了第一任的皇太女。

    皇太女不是谁,是闻人广泽上辈子瞧不起呸,羡慕妒忌的,放弃身份,投入江湖的七姐闻人熙柔

    按理说,上辈子最反对牝鸡司晨,只想他主政的文武大臣不是该严厉反对的吗

    怎么这辈子,又是女状元、又是皇太女的,文武大臣都不反对,还非常支持了

    机缘巧合,得到前去大易国国都参加册封皇太女祭天典礼的闻人广泽,看着和上辈子没有一点相似的大易国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玻璃、水泥、自行车、三轮车

    大易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这还是他熟悉的大易国吗

    他上辈子当太子、当皇帝的记忆,其实就是一场荒诞的梦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