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0章 落幕与新生

作品:《红楼之姜蝉

    当人们行走在一段路途中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觉得,那段岁月会格外的漫长。

    但当他们终于抵达终点的时候,他们却又会无限地感慨“时间走得可真快啊”

    这种感慨,只要是人就会有,无论其修为高低。

    但,就算都有这种感慨,它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这种差别来自于修为不同所导致的视角差异。

    对于修为不高,几乎与凡俗之人并无太大差别的人而言,那段路途中的岁月代表着某种变化,是不同平常的。

    但对于修行较高深的人而言,虽然也会为那段岁月感慨,却到底不过是平平常常罢了。

    但无论是多么的平常或者不平常,那段岁月也终究有完结的时候。

    就如姜蝉与郭皇后。

    岁月流逝,依着郭皇后顺其自然的意愿,她的修行也是顺其自然的。

    虽然有姜蝉作为外挂,可以让她的修行更加顺畅,但她绝不是那种,为了获得更长寿命而愿意去折腾的人。

    所以,如今面对自己将要熄灭的生命之火,她是格外平静自然的。

    而且,就算她想要有一丝对于死亡的恐惧,她也恐惧不起来啊

    实在是早早的,她那闺女就已经为她的来世做好了各种准备。

    而且,对于轮回转世这回事儿,了解其中的那些原理后,也确实很难产生什么恐惧感。

    所以,虽然还未轮回转世过,但这件事在她心里,却已经如吃饭喝水那般自然而然了。

    所以,无论转世到什么世界,她都是有足够的底气的。

    所以,怕什么呢

    而且不仅是她不怕,就是周边常常相处的这几个,也是不怕的。

    所以,对于轮回转世最大的感受,大概也就是有一份重逢不知年的惆怅罢了。

    也是该惆怅的,毕竟万千世界,何日堪相逢啊

    甚至,就算相逢,大概也是对面相逢不相识罢了。

    这样一想,那股子惆怅便更多了一点点。

    但这点子惆怅改变不了将要转世之人的意愿,而且也无人会劝其改意愿。

    从这里看,便可看出修行之人与凡人之间的差别了。

    一切,不过是修行之人认知够多,底气够足罢了。

    此时,老宅里的所有亲近之人,都能够感受道郭皇后那股余烬将熄的意味了。

    而如今的郭皇后,在度过了足够漫长的岁月后,也早已养成了更加的淡然的性子。

    这大概是因为她并没有什么奔头了吧

    但就算是如此淡然的性子,在这最后的光阴里,也不禁有了几分不舍。

    所以,她对着姜蝉道“以前不了解轮回之事时,总听上了年纪的人说,人死后,会回到他生前到过的地方收脚迹。”

    “如今,虽然知道了这是一种臆想,但想来人们会这么说,也是缘于人对于尘世的一种留恋不舍吧”

    “就如同我如今的心情,虽然我转世的念头坚定,但心里还是有一丝丝不舍的。”

    说到这里,她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品味她所表达的这种心境。

    直到一阵风吹过,她才回过神继续道“走吧,为了我这一丝不舍,陪我看看郭府,看看皇宫,看看行宫,看看护国寺吧”

    说完,她便率先迈开了步子,以一种似快似慢的步伐往记忆中的方向行去。

    如今,在外面,这种行走方式已经并不稀奇了。

    因为,姜蝉所期望的全民修行早已普及。

    所以,只要有那么点修为的,如此操作起来并不是难事。

    于是,一行人大大方方地走在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尘世中。

    虽然他们一行人颜值很好,但因为速度,所以人们也只能看个模糊的身影。

    所以,他们并未遭遇什么围观。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京城郭府门前。

    虽然早已知道京城郭府成为了名胜古迹一样的存在,但亲眼见着,还是有种不可言说的滋味的。

    京城郭府的主人还是郭小舅他们,但因为早已无人居住,便在后来的规划中,同意了作为一处景点。

    至于为什么不拆除

    作为道祖的外祖之家,其在当事人以外之人的心里,那价值,海了去了。

    所以,怎么会有人有胆子去拆呢

    没错,姜蝉早已是世人眼中不容置疑的道祖级人物了。

    所以,整个红楼世界,基本都是她的迷弟迷妹。

    但凡与她沾点儿边的东西,收藏之人无数,堪称可遇不可求。

    所以,对于京城郭府的盛况,应该是很容易想象的。

    只要在营业时间,它就没有被闲置的时候。

    站在她闺房的阁楼上,看着这种盛况,郭皇后轻轻笑了笑,声音虽不复少女时代的清脆,但却自有一股鲜活,似乎那个遗失在岁月长河里的明艳少女又回来了。

    之后,他们又去了皇宫。

    皇宫的建筑还是一如既往的庄严,但时移事易,皇宫里的氛围却再也没有了往昔的那股压抑之感。

    站在椒房殿的门口,郭皇后以轻快的语调感慨道“真好”

    这种感觉,她一生似乎有过两次,每次都令人记忆深刻。

    她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的场景,那是姜蝉第一次组织荒丘论道的时候。

    那也是她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何为自由,何为自我的时候

    只不过,那时候的这种自由和自我,只是局限于行宫与护国寺的两拨人罢了。

    而如今,这种自由和自我,却已是人人视之平常的东西。

    所以,她的这一声“真好”,是真的很好。

    毕竟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有什么不好呢

    见过了椒房殿,众人又移步往护国寺而去。

    护国寺还是以往的老样子,当然,这得是在忽视内里的前提下。

    虽然护国寺的外形被保养得很好,但内里,毕竟是人生活的地方,自然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

    所以,这自然让他们这些常年隐于世的老古董有一种违和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隐世的坏处了吧,总是与时代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也许是回光返照,嗯,用词有点不准,但就是表达郭皇后在生命尽头回归本我的那个意思。

    郭皇后此时虽然也对于护国寺这内外之别的巨大差异很不适应,但她的表现却很青春,如同好奇的孩子,不时的东问问,西问问。

    姜蝉想,她所送的那朵姚黄果然没有错,是最最契合着郭皇后的本真的

    来过了护国寺,最后一站行宫自然也没有理由落下。

    在行宫里,在听风阁,郭皇后似乎感受到了那个时刻地到来。

    她笑得肆意地对着他们道“好了,我要走了,去追寻我的新生了”

    “终于不用天天看你们这万年不变的面孔了,啧,也不知你们是怎么不觉得闷的。”

    说完,她又对着姜蝉道“呐,说好了啊,如果你我有缘再逢,我们就将母女缘分变为师徒缘分,不过,你可得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对徒弟不再实施放养政策”

    然后,在最后一夕来临前,她将自己的躯体散去,滋养了满园的牡丹。

    再然后,她将灵魂绕着众人旋了一圈后,便放任自己随着轮回之力,往她所期待的新生而去了

    留下了或微笑,或红眼,或平静的亲众

    如今,一切皆已定局,一切想说却没说的话,也只能化作心底的一番祝愿了

    祝愿她能新生如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