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拜帖

作品:《红楼之姜蝉

    姜蝉在回府的路上,说要先见郭小舅一家,并非只是说一说而已。

    这不,刚回府,她就写了份拜帖,让人给郭小舅府上送去。

    之所以写拜帖,倒不是她与郭小舅之间的情分生疏了。

    而是,单身与非单身的交往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的郭小舅,已不再是过去孤身一人的随意状态了。

    他如今,拖家带口的,子孙后代怕是自己都见不过来。

    所以,还是下个帖子吧

    不然,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却有意见也说不定。

    郭小舅一家因为人口太多,所以是辟府另居的。

    虽说树大分支,他们家也确实分了的,但平时围绕在他身边的儿女子孙仍有很多。

    所以,为了不打扰郭皇后的安宁,也为了居住的地方足够宽阔,郭小舅一家就另外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建府别居了。

    新建的府邸还是取名为郭府。

    不过为了区分,外面的人将两个郭府直接简称为老宅和新府。

    如今,在这片地域,这俩简称一出,常居于此的人,就自然明白各自指代的是哪个府了。

    姜蝉写的拜帖就是平平常常的款式。

    但当这份拜帖送到新府后,掀起的浪花就不是平平常常就能了的了。

    老宅与新府之间的关系,撇开郭皇后与郭小舅二人来说,其他的,一直都是以老宅为尊的。

    两府之间,除了郭小舅与郭皇后姐弟情深,可以融洽似亲人般相处外,就只有还不知事的孩子可以在老宅和郭皇后面前无拘无束了。

    其他人,哪怕是郭小舅的妻子,在面对郭皇后时,也是以敬重为主的。

    毕竟,就算不说郭皇后身份上的尊贵,就单以大姑姐与弟媳之间的关系而论,这二者之间的微妙拿捏,以敬重为主总是不会错的。

    这就与千古难题婆媳关系是一样的,它从不以修为的高低,古今的不同,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如果两府想要长久往来,还是遵循世俗,按礼节走便宜一些。

    去新府送帖子的是郭皇后身边贴身伺候的老人,李嬷嬷。

    当然,这个老人是针对于郭小舅他们来说的,因为他们都熟悉。

    但对于姜蝉来说,却是新人了。

    毕竟,离开的时间太久,郭皇后身边最初的那批人,或已逝去,或已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去了。

    不过,虽然郭皇后身边伺候的人都已陌生,但伺候起姜蝉来,那绝对是一万个用心。

    毕竟,姜蝉的名头谁人不知呢

    她在这些人眼中,可以说,就是当世圣贤般的存在。

    所以,无人敢存一分怠慢之心。

    却说,新府的门房,看到是郭皇后身边的一等近身人过来后,便立马殷勤的将人请进门,各种端茶倒水,体贴招待。

    当然,能够在郭皇后身边,做到近身人位置的人,规矩心性都是不错的。

    所以,对于人家的热情招待,李嬷嬷感激有,但却不会因此有半分的自得与越矩。

    所以,听到此间主人召见后,她便立马往地方行去。

    招待她的是郭小舅的长媳,那长媳显然很明白“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所以,虽然没有自折身份外出迎接,但在屋内却是站着欢迎的。

    两人一番客套后,才进入了正题。

    “不知李嬷嬷过来,可是娘娘有什么吩咐”长媳很是郑重地问道。

    嬷嬷听到此问,立即恭敬地站了起来,双手托举着那封拜帖,垂头禀道“回夫人,公主命奴婢给贵府送拜帖一份。”

    那长媳看到对方听到她的问话后,起身恭敬回禀的态度,便也跟着站了起来。

    作为长媳,她的能力自然是不差的,特别是在接人待物、察言观色方面。

    就如这李嬷嬷前后地变化。

    李嬷嬷以往,也是来过他们府上,传过话,送过东西的。

    虽然对方以往的态度也一直很恭敬,但绝对没有这次这么郑重、严肃,就像是身处在某种祭祀场合一般。

    当下,她便知道,对方如此郑重的原因,绝不会是因为他们,而是因为命她过府的人。

    而作为郭皇后的近身嬷嬷,除了郭皇后,又有几个,有资格能差遣对方呢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对方的态度,她便知道命她过府的人非同小可。

    跟着站起来表示自己的郑重,绝对不会有错。

    果不其然,李嬷嬷出口的第一个词就将她给打懵了。

    公主这个称呼对于他们家来说并不稀奇。

    但李嬷嬷口中的“公主”,就不能不让人慎重以待了。

    毕竟,作为郭皇后的奴婢,能被她如此恭敬郑重称为公主的,除了那位还会有谁。

    想到这里,她的心就控制不住的振颤起来,脑子也嗡鸣起来,往日从容的态度不见半分。

    感觉过了好久,她才勉强控制住心神,撑着所有的理智,以多年训练出的宗妇本能,双手接过了拜帖。

    李嬷嬷很能理解对方此时的状态,因为她初初接到命令的时候,也是差不多。

    所以,李嬷嬷对她先前的失态体贴地略过,只是静静地保持姿势等待对方回神。

    在对方回神并同样恭敬地接过拜帖后,她便告辞道“公主还等着奴婢回禀消息,奴婢就先行告退了。”

    此时,长媳也没有了多余寒暄招待对方的心思。

    所以,便顺着对方的话道“嬷嬷见笑了,替我问娘娘和公主安。”

    然后,一个离去,另一个也找主心骨去了。

    找主心骨的这个,在离了外人后,整个人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陷入自己的思维了。

    她就这样边想边凭着本能往郭小舅与郭小舅母的院子走去。

    如此状态也不能怪她。

    毕竟,姜蝉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高大的存在。

    在她心里,姜蝉就是传说,是圣人。

    整个世界因她而变,万分敬重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在这之前,她对于姜蝉的所有印象都是来自于周边的长辈,以及各种传闻。

    但如今,她却能亲手捧着那人亲手书写的拜帖。

    在这个府里,想必她一定是第一个知道那位回来的人。

    这样想着,她的情绪便越加激昂起来,走起路来都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全然不见了过去的婉约。

    甚至,她看着自己捧着拜帖的双手,还在想着,她今后就不用洗手了。

    反正以她如今的修为,洗手也只是一种习惯而已。

    如此一双手,能沾上那位的气息,得是多大的幸运啊

    所以,怎能洗去,太暴殄天物了

    所以,当郭小舅与其妻子在他们院里见到长媳时,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态。

    这是谁这神游天外,亢奋不已,毫无婉约之态的女子是谁

    他们记得,他们的长媳是一个很注重仪态规矩的人啊,所以,这是怎么回事儿

    郭小舅作为公公不好问,只好用眼神示意妻子,问问怎么了。

    郭小舅母本人也很好奇自家长媳是怎么了,所以,她上前拍了拍长媳的肩膀。

    结果,一拍没反应,二拍还是没反应

    于是,只能让人拿了块浸过冰水的湿帕子敷在她额头上。

    终于,一个激灵,长媳被唤回了心神。

    虽然心神回来了,但情绪仍然亢奋。

    她双手举着拜帖,激动道“母亲,公主的拜帖”

    郭小舅母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问道“公主,什么公主”

    同时心下也在嘀咕道“就算是公主也用不着这么激动吧,毕竟皇帝都见过不少了”

    这也是一时没有想到姜蝉,毕竟,离开这么久的人了,谁会想到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回来了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