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冰封时代 (3)

作品:《快穿之三千世界

    刘予安心中一动。

    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可真美。

    他指的是,他从未见过月亮。

    记载中地球的卫星。

    只存在于第一批先驱者们的童年回忆中。

    “月星基地是什么样子”

    “和地球很像。”刘予安想让齐玉更易于理解,“嗯据说。”

    他决定严谨一点。

    齐玉对此表示怀疑。

    “那么你们的先驱者们,当初是逃离还是开拓”

    能让人类离开家园跑到外星系延续文明,必定是地球发生了什么无法挽回的灾难。

    或者说是,浩劫。

    让人类不得不背井离乡孤注一掷的那种。

    齐玉心里猜了个大概行星撞击外星入侵太阳爆炸

    都像,但又好像都不对味儿。

    刘予安沉默半晌。

    齐玉也不在意,兀自拨弄着自己衣服上挂着的储物袋。

    她记得这里头应该还有不老少东西呢

    齐玉手抚了抚储物袋,心道说不定什么时候还有用。

    俩人信步走,良久刘予安开口了“是逃离,也是开拓。”

    齐玉歪头。

    哦

    这和她设想的不一样呢。

    齐玉右手平伸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刘予安讲下去。

    刘予安眉头轻皱,“最开始,那只是一场冲突。”

    本来这些只存在于各大家族留存的古籍记载中,并不适合宣之于口。

    但面前这个红衣女子应当没什么。

    随着刘予安的讲述,齐玉渐渐捋清了脉络。

    简单来说,就是三战。

    要知道,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冲突和融合是人类文明曲折前进的途径与方式。但二战之后,核武器的出现让全球文明交流有了别的方向。

    和平稳定成为了主流。

    为什么

    场面话无需赘述。归根究底,是因为已经出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

    长久以来,人类都在冷兵器时代徘徊。工业革命后热兵器在战争中的的大规模投入使用造成了惨痛的后果,以至于战后有些国家家家缟素,男性居民一度出现三十年的年龄断层。

    枪炮的时代已然如此残酷。

    到了核武器的时代,战争的后果必定更加惨痛,以至于可能威胁到全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人类选择和平。

    或者说是,被迫选择。

    然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

    如果一件事有可能会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事实如此。

    在一场说不明白缘由的地区冲突之后,两个眦邻的国家开始了敌对状态。

    那时候,没人想象得到这是一场全球浩劫的开始。

    战火总是足够易燃。人类本性中的狭隘和固有的冲突依然是沟通的障碍。

    动荡,宗教,敌对,战争。

    直到某天,一个小国的首都爆开了一朵代表死亡的蘑菇云。

    吊着利剑的马鬃断了。

    从那以后,一切都乱了。

    各国争相使用核武器对长久以来的敌人发动攻击。

    对立的,不和的,仇恨的。

    天空中飞的不再是白鸽与迁徙的候鸟,它们已经死在炮火中无法振翅飞翔。

    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自诩人道而精准打击的导弹们。

    天空中升腾起的不再是节日的焰火,爆竹里的火药被拿去做了杀人的弹药。

    取而代之的是随着战争变得越来越寻常的蘑菇云们。

    那是席卷全球的战火。

    等人们从战争的疯狂中清醒过来,已经无法控制事态发展。

    战争已经结束,可战争带来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甚至才刚刚开始。

    你知道核冬天吗

    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火球触及地面的一瞬间,强大的能量就会将地面上的建筑甚至岩石、土块等汽化。

    这些被汽化的物质将由随之出现的蘑菇云带上天空。

    在火球和烟上升的过程中,又会引起周围的空气向爆炸中心的抽吸,进一步将尘埃卷入烟云之中。

    这是一朵吞噬生命的烟云。

    烟云在被风吹走的过程中,一些较大的尘埃逐渐降至地面,以放射性物质的形式对人和物体造成伤害。

    而那些微细的尘埃,则将长久地漂浮于空气之中。

    核武器爆炸带来的光辐射又会在城市和森林中引起大火。大火所产生的滚滚浓烟在上升的过程中,必然与那些漂浮着的尘埃相遇,从而一起随着西风带环绕地球作周而复始的旋转,并不断地向南方方向扩散,最后即形成一个弥漫于整个空间的遮挡层。

    万物生长靠太阳。

    如果大气层中充满了平均直径小于红外波长的尘埃,能够吸收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呢

    结果是必然的高层大气升温,而地表温度下降。

    而核爆炸所产生的烟尘微粒平均直径在一微米之内,小于红外波长。

    这些烟尘足够微小,可以在高层大气停留许久。

    也因为数量足够多,可以持续的发挥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如严寒冬天般的景观,称为核冬天。

    人类醒悟的太迟。

    战争使得超过二十亿人失去生命。而战后的世界,显然已经不适合人类继续生存。

    黑暗和严寒逐渐统治了地球。

    阳光消失了。

    最先死去的是植物。生长在野外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濒临灭绝,最终只剩下地下城中人工培育的一点。

    意识到危险的鸟类开始了迁徙。当初阻拦它们的战火已然消失不见,但却没了阳光能够指引方向。

    成批的鸟类从天空中掉落,扑腾着翅膀不甘愿就这样死去。

    动物仓皇逃窜,无处安身。

    温度骤降,洋流不再流动。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陆地造成海啸,像极了天罚中的大洪水。

    却并没有上帝来拯救灵魂纯净的人们。

    死亡面前众生平等。

    人类的科技在这般规模的劫难中全线溃败,暴露在自然状态下的人群经历了不加干预的自然选择后被淘汰。

    冰霜覆盖的地表,黑暗与严寒盘踞的地方。

    紧急建造的地下城市成为最后的栖身之地。

    人类从穴居中来,最终回到了穴居中去。

    若是这样也就算了。

    毕竟一个星球体量的文明,就算在浩劫之中也至少能保留下基础的工业与科学体系只不过是搬入了地下而已。

    然而人类的本性是矛盾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争端和派系也随之而起。

    党同伐异,在哪里都是一样。

    人们分成了两部分,一方坚持留在地球,称为坚守派。

    一方想要离开去发展地外文明,被称为逃离派。

    从名称上也可看出,坚守派占了上风。

    刘予安说,是逃离,也是开拓。

    因为最终,不愿留在地球上等死的逃离派被坚守派联合驱赶,逼迫他们限期离开地球,否则就将他们放逐大气层之外。

    这是威胁,是强权,是光明正大的谋杀。

    然而他们是幸运的。

    逃离派的先驱者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出了十分之一光速的飞船。

    在坚守派限期的最后时刻,逃离者们冲破了雾霭沉沉的大气层,看到了宇宙星河。

    那闪闪的星光,是希望的样子。

    “先驱们的逃离过程并不顺利。飞船燃料即将耗尽的时候降落在月星,是在计划外的事情。”

    刘予安话语中透着些乐观,“听说本来计划中降落的星球还在零点五个光年之外。”

    “如果没有这颗突然出现的星球,也就不会有你们了。”

    “嗯,是这样。”

    “挺好。”齐玉仰头,“美丽的错误。生命就是巧合的产物。”

    宇宙并不是什么不会出错的精密仪器,生命本身也不是。

    有时候就是一些小小的错误,成就了一些美丽的巧合。

    刘予安微微一笑,“齐小姐很智慧。”

    齐玉侧头接受他的恭维。

    后面的事情,刘予安没再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