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作品:《回到明初搞慈善

    大豆油的销路不用愁,坞城内就可以消耗这些油,姜桂去和几个油铺的老板谈了合作,坞城内一共十二家油铺,相比芝麻油,大豆油的成本价更低廉,每日的供油量也很固定,虽说不至于取代芝麻油,可油铺的老板还是很给面子的收了油。

    林渊稍微算了一下,每日大豆油的纯盈利在一钱银子左右,也就是一千文的样子。

    “要不要往外头卖”姜桂看到了大豆油买卖的好处,内心有些蠢蠢欲动,钱就在手边,谁不想多挣点呢

    林渊却摇头“姜哥,不是小弟我不愿意,但我们若卖到外头去,谁去跑况且坞城有你,还有刀哥,我们才能安生挣钱,如今外头乱得很,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出去了,这大豆熬油的法子虽然简单,可也只有我们独一家。”

    “要是有人想强占”林渊没把话说全。

    姜桂叹了口气“是我心急了,倒不如你想得仔细。”

    林渊安慰道“姜哥,你这么想,如今虽然没有暴富,但却是稳定的。”

    现在收入稳定了下来,开支也不算大,林渊就得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土地上。

    杨子安那四十个兄弟已经过去了,农具是林渊托姜桂准备的,林渊现在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朝中有人的好处,姜桂虽然没有手握重权,也不能左右上面的官员,但是在平民百姓之间,他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好在终于不用坐吃山空,林渊确实是松了一口气。

    “姜哥。”林渊给姜桂倒了一杯茶,他认真地说,“我该请人去建庄子了,还得继续麻烦你。”

    姜桂喝了口热茶,虽然不是什么好茶叶,但是现今能有这种茶喝,已经算是享受了,他点点头“好说好说,决计不叫他们偷一点懒。”

    林渊仔细地说了“我想建的不是院子,是三层的楼。”

    姜桂莫名“咋,你还要建个戏台子啊”

    林渊摇头“不是,二两,拿纸笔来。”

    二两“哎”了一声,把宣纸铺好,站在一旁伺候笔墨。

    林渊虽然不会写毛笔字,但是儿童简笔画还是会的,他画了个方方正正的楼,每隔一段开一个小门。

    “就这样。”林渊把纸递给姜桂。

    姜桂也不是什么文人,对琴棋书画也没什么见识,他仔细看了看,明白了个大概,奇怪地问林渊“此房方方正正,如同一个巨大的棺材,怎好修成这副样子。”

    林渊“”

    兄弟,你怕是没见过成都的环球中心。

    林渊打着哈哈“升官发财嘛。”

    姜桂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好寓意林小弟不愧是读书人,就是比我有见识。”

    “不过,这要价可就不美了。”姜桂皱着眉头。

    林渊“五十两够不够”

    林渊说道“我想赶工期,多请些人,最好立夏前能住人。”

    姜桂站起来“既然你都开口了,做哥哥的自然要帮,坞城来了不少灾民,叫他们去建房,只需一些口粮,能省一笔钱。”

    这些灾民是不被坞城接受的,灾民的到来,意味着坞城百姓的安全将大打折扣,所以这些灾民一直不被坞城放进城内,只能在城外搭草棚子过活,冬天过了大半,灾民的人数也少了大半。

    一些是死了,一些是走了。

    现在还在的,全是年轻人。

    姜桂说“去岁他们才来的时候,我还见过几个孩子,如今去城外瞧,就剩了两个,也快死了。”

    林渊皱眉问“都冻死了”

    姜桂点头,叹了口气“上头不让放人进来,我有什么法子,我自家都艰难,实在帮不了。”

    姜桂倒是个善心人,然而没有足够的财力让他去发散自己的善心。

    林渊说“让他们建房倒不是不行,就怕不好管。”

    他是害怕人到了极限,就会走钢丝,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不是没有原因的,当人没了顾忌,人就会变成兽。

    姜桂又喝了一口茶,皱着眉头说“我跟刀哥谈谈。”

    毕竟是扛把子,管人还是很有一手的。

    林渊也没有拒绝“看刀哥愿不愿意管。”

    “行啊”刀哥手里拿着斧头,正在劈柴,一听姜桂的话就应了,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把斧头放到一边,还从旁边拿了把蒲扇扇风。

    林渊看着有些羡慕,刀哥是标准的壮汉体型,肌肉结实,人高马大,站在他身边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气,最近气温没有上升,林渊就算和二两两个人一起睡都觉得冷,要不是嫌弃刀哥脚臭,他都愿意跟刀哥抵足而眠。

    刀哥看着林渊,目光又不一样了,他略带敬佩地说“林小弟,哥哥不说别的,你有这份心,我说什么都要把人给你管好,你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他们要是不晓得轻重,我就让他们知道轻重。”

    能够省钱,也能助人,算是两全其美。

    林渊心情也不错,拱手道“那就麻烦哥哥了。”

    刀哥拍拍林渊的肩膀,又看了眼姜桂,忽然说“咱哥三倒是有缘分,如今也合伙做生意,这么着,我们看个日子,拜个把子。”

    林渊“”

    姜桂“”

    说话就说话,怎么突然就要拜把子了

    还是姜桂反应快,他笑了一声“正该如此拜了把子,结了兄弟,这才更亲近。”

    林渊连忙说“可家父家母都在北方”

    这年头拜把子虽然没有法律效应,但是一旦拜了,那就真的是兄弟了。

    姜桂和刀哥一起看向林渊。

    林渊“家父家母日后得知,也会欣喜小弟得了两位义薄云天的大哥。”

    原主爹娘,对不起了,他也不想的。

    日子是找街头算命的看的,算命的是个老骗子,骗了一辈子,竟然真骗出了一点本事,哦不,江湖经验,总结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真有不少人信他。

    比如刀哥。

    “陈半仙。”刀哥还是很恭敬的,“这是我两位兄弟,请您帮着看个日子,好拜把子。”

    半仙摸着自己的半截山羊胡,本来就瘦,还穿着宽大的道袍,显得异常仙风道骨,光看外表很能糊弄人,他自己脸上全是皱纹,还苦大仇深的皱着眉头,伸出手来掐了掐“明日午时。”

    林渊在一旁面无表情,半仙,您这也太随便了

    算好了日子,刀哥正要给钱,陈半仙却按住了他伸向钱袋的手,一脸严肃地小声问“小刀啊,听闻你最近做了个生意这钱我不收你的,让我加一份”

    仙风道骨的气质瞬间碎成了渣渣。

    刀哥还很迷茫,怎么也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一脸市侩的老人就是他心中的半仙。

    陈半仙看刀哥还没回神,又说了一次“你别担心,我有钱呢。”

    算命这个行当,本来就跟大夫一样,都是越老越挣钱。

    年轻了,老百姓都不相信。

    总觉得老的更安心些。

    医馆里坐诊的大夫,哪怕年轻,都要留一把大胡子,假装自己一把年纪。

    不然病人不上门。

    姜桂这个人不太迷信,他笑着跟陈半仙说“半仙,刀哥说了没用,生意是这位小弟的,你要加一份得找他说。”

    陈半仙眯着眼睛看林渊。

    林渊就站在那盯着陈半仙,他只是在思考,陈半仙是近视眼呢,还是远视眼

    陈半仙左右看看,周围没熟人,连忙走到林渊旁边时候“小兄弟,你看,你们就这点人手,最多也就吃下坞城的生意,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在外头跑的,你让他们帮你跑外头的生意,坐着分钱就是。”

    林渊“半仙,我这生意才刚做,不敢想那么远,日后有机会再来寻你。”

    陈半仙极了“小兄弟,那可是白花花的银”

    刀哥“半仙”

    陈半仙“哎”

    刀哥脸色不太好“你少问这些事,也别管,好好算你的命。”

    陈半仙不敢说话了,他是两年前到的坞城,也多亏了刀哥罩着他,他可不敢得罪刀哥,被刀哥一说,就立马缩着脖子装鹌鹑,

    刀哥很郁闷,他是真心实意地以为陈半仙是个半仙,结果半仙不仅不是半仙,还一身的市侩气,他走在前面,独自生着闷气,觉得前两年的自己简直就是傻蛋。

    林渊和姜桂走在后面,互相使眼色。

    没办法,林渊只能走过去安慰“刀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半仙嘛,毕竟也只是半个,另外半个也是俗人,也得吃喝拉撒养家糊口。”

    刀哥叹了口气“他骗了我。”

    林渊“”

    “明日正午,我们去城隍庙。”刀哥抛开半仙的事,跟林渊和姜桂商量起来,“东西带上,酒跟碗,刀也得带一把,带把快的。”

    林渊“带刀”我们是拜把子,不是三个一起殉情

    刀哥这才想起林渊从北面过来,年纪又轻,不懂这些江湖规矩“结异姓兄弟,就得滴血入酒,三人分饮。”

    林渊“行。”

    口子别拉太大就行,现在没有创口贴,林渊问“用针行不行”

    这下刀哥和姜桂都鄙视的看了他一眼。

    林渊内心极度悲伤,这两位不知道破伤风有多恐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