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作品:《蜜桃咬一口

    正值下班高峰, 地铁入口人来人往,冲出来的这群人引起了人潮的恐慌,

    前面的纷纷往后退,后面的避之不及,瞬间摔了一大串,谢长风也被挤到了墙边,手背蹭破了点皮。

    记者的敏锐让她立刻打起了精神, 逆着人潮往地铁里挤,刚进了入口, 就看见地铁的安保人员齐齐冲过来, 把人群往外赶。

    “入口封闭, 入口封闭!全部退出去!”

    这个时候突然封闭地铁入口, 看来真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长风使劲挤到安保人员面前,掏出记者证, “你好, 我是‘雪鸮网’的记者,请问里面……”

    她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保安往外推:“记者也出去!突发事件,此入口临时关闭!”

    “请问是什么事件?伤人吗?”

    “等着看新闻吧!”

    “!!我就是写新闻的!……”

    然而申诉无效, 她还是被保安无情地推出了入口。

    地铁不让走, 长风只好绕到下一个路口打车,高峰期叫车又耽误不少时间, 等她到了约定的餐厅时,明朗已经等她好半天了。

    “抱歉, 出了点状况。”

    长风一坐下来就道歉,她走得急,进了餐厅又被暖气烘着,身上便开始冒汗,边说话边取着围巾,“3号线那边突然出了点事,入口封闭,好像地铁也停了……”

    “你的手怎么了?”

    明朗打断长风的话,眼神落在她破皮的手背上。

    长风一怔,收回手看了眼,刚才被蹭破的地方在往外渗血珠,但估计就是伤了点表皮,并不怎么疼。

    她伸手轻轻一拂,再把沾血的手指搓了两下,不在意地回道:“哦,不小心蹭到了,刚才不是……”

    “给我看看。”

    明朗伸出右手,掌心朝上,稳稳地放到了长风面前。

    长风看着明朗的手,没由来地咽了下口水,后半截话也吞进了肚子里

    跟自己关节粗大的手完全不同,明朗的手骨肉匀停,修长有力,以前还爱在食指上套一个粗圈的陶瓷男戒,衬得那手指葱根般白净。

    她总是羞于让他牵着自己,双手的对比宛如两人身份的缩影,好像连身体都在告诉她,他们不配。

    明朗察觉出她的犹豫,抿起唇,手指轻叩了下桌面,“伸过来。”

    长风不好再矫情,慢吞吞地把手递给了他。

    明朗的手指干燥又温暖,握着长风的手,仔仔细细地检视伤口。

    “还疼吗?”

    他看了眼长风,另一只手拿过餐厅发的消毒湿巾,轻缓认真地把血珠擦拭干净。

    “不疼,就一点小伤口。”

    长风说着想把手抽回来,忽地感到明朗收紧了手指,她微微抬起头,两人视线相交,她被明朗眼底的愠怒吓得一愣,不过那只是一晃而过的瞬间,明朗很快松了手,直起身子,正襟危坐。

    两人点好餐后,明朗喝了口水,随口问道:“地铁怎么关了?”

    长风便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提到保安不让她进去还有些惋惜:“如果放我进去,就是独家新闻了,当时应该再坚持一下的。”

    明朗听了好半天没说话,等服务生上菜了以后,才回过神来,盛了碗汤要递给长风,在她伸手来接的时候,手下一顿,盯着她的眼睛正色道:“我不希望你做人群里逆行的那一个,你的安全对我很重要。”

    这话让长风心头一震,她看着明朗瞳仁里倒影出的自己的影子,刹那间有时光倒流的恍惚。

    长风大四的时候就开始跟着老记者跑现场,实习菜鸟只能当个背包、拎设备,整理资料的廉价劳动力,但她干得兴致勃勃,每次回来都要拉着明朗说上半天。

    明朗忍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忍不住了,指着她晒得快要脱皮的手臂问:“你就不能换个地方实习?我看人家新闻系也有很多是在报社办公室待着,吹着空调打打杂,哪像你一个女孩子顶着38度的太阳去马路边采访的?”

    长风眨了眨眼,漾开一抹自得的笑:“因为我优秀啊!不够聪明的老记者不会带着去跑现场!”

    她见明朗脸色还是不好,扑到他身边,挽着他胳膊撒娇:“哥我这么优秀你是不是很高兴呀?”

    “呀你个头!”

    明朗瞪了她一眼,气势明显降下来许多,长风一叫他‘哥’,他就有些受不住,重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谁愿意自己女朋友一天累死累活的?你不心疼我心疼!差不多得了啊,以后养家的还不是我!”

    “那可不行!”

    长风傲娇地扬起下巴,“赚钱我可能没法跟你比,但我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记者,让人家知道你的女朋友可不是混吃等死的咸鱼,是能成大事的人!”

    “你想成什么大事?”

    明朗有些哭笑不得,重重地揉了一把她的头顶,掐着她的下巴认真道:“你想做什么,我不会阻拦,但安全,不要受伤是大前提。这个世界不缺好记者,但我缺你。”

    我缺你。

    五年前的这三个字,如今仍明明白白地写在明朗眼睛里,他看她的眼神,一如既往,从不遮掩,从未迷茫。

    在外的这些年,长风成了被人吹散的蒲公英,天涯海角地四处流浪,她把公司当成家,事事身先士卒,不落人后。

    同事们也受用,什么都爱找上长风,年底的优秀员工总少不了她那一份,只是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她找不到家的感觉。

    职场上的冷暖让她逐渐看清,自己对于公司,只是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因素,随时可替换,可更新,可淘汰。

    这世上很难有什么‘缺你不可’,若真有,那几乎对一个人最深的肯定。

    长风收回眼神,自嘲地笑了笑:“工作转型没那么容易,国内部的编辑不习惯我的报道方式,稿子被打回来要求重写,再不拼点,就要下放去看资料室了。”

    明朗也淡淡一笑,“就算是看资料室,你也会是看得最好的那个。”

    谈起工作,他俩间的气氛意外的好,长风跟明朗谈着自己的报道,明朗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地插几个问题进来。

    说得正兴起,长风的电话来了,是主编王城打来的。

    “谢长风你现在在哪儿?……别吃了,赶紧跑一趟东城分局!3号线的事情都在网上传遍了,你还不知道?

    “别问了,现在就去!好几家的记者都已经到了,你赶紧的!”

    挂断电话,长风愣了一小会儿,抬头冲明朗抱歉一笑:“我得去一下东城分局,刚才的突发事件得由我报道。”

    “东城?”

    明朗没多问什么,放下筷子,擦着嘴起身,“走吧,我送你。”

    去分局的路上,长风在网上看到了相关视频。

    是个杀人事件,一个年轻男子尾随受害者下了地铁,两人在月台附近发生争吵,接着男子掏出水果刀狠狠刺向受害者的颈动脉,救护人员到时,受害者已没了生命体征。

    因为事发在公共场合,围观者众多,各种角度的视频在网上飞快传播开,各种版本的谣言层出不穷,有说是情杀,有说是仇杀,还有质疑地铁安保不到位,怎么能让水果刀通过安检的,吵得不可开交。

    警方只公布已将嫌疑人带回警局调查,这时候哪家网站能第一个拿到调查结果,谁就能抢到头条。

    的确刻不容缓。

    不过等谢长风他们赶到东城分局时,外面已经围了好几辆采访车,业内同行都扛着摄影机守在大门口,没一个人能进去。

    长风下了车,把记者证挂在胸前,凑上去打听情况。

    “不让采访!”

    宣城电视台的摄像大哥看了长风一眼,摇摇头:“我们这种单位的都不让进,你们这些小网站的记者就更别想了。说是案情复杂,没那么快出结果,让我们等。”

    长风试着往里闯了闯,被看门的呵斥着退了回来。

    “记者别进来!不要影响警察办案!”

    同行看见她被斥,纷纷开始打电话向台里汇报。

    长风连个采访车也没有,冷风里站不了多久,搓着手回到了明朗的车里。

    “不让我们进去。”

    长风看着分局门口围着的采访车,犹豫道:“估计要等到很晚,说不定今晚都不给采访。要不你还是先回去吧,晚点我自己打车回。”

    明朗看了她一眼,想了想,说:“你等一下。”

    接着他起身下车,走到路边打起了电话。

    五分钟后,他走回来打开了副驾驶的门:“来吧,我带你进去找人。”

    长风瞪大了眼,没过多会儿,当真跟着明朗穿过重重火线,进到了分局里面。

    接待她的是副局长陈局,长风走近办公室时,他正在打电话,见她来了,微微抬了一抬下巴,指向对面的沙发,长风坐下后,又等了会儿,陈局才挂断了电话,走到她面前。

    寒暄过后,陈局问道:“你是想了解3号线那案子?那小子才抓回来没多久,还在录口供,我叫人过来跟你说一下。”

    很快来了个办案民警,将目前掌握的大致情况告诉了长风。

    嫌疑人名叫张迟,现年24周岁,海归回国,目前自主创业。受害者是他多年女友徐某,两人从中学时代就在一起,大学四年异地恋。

    据张迟交代,是他回国后发现徐某劈腿,追问再三,徐某均不承认,两人在地铁上再次发生口角,嫌疑人怒极之下冲动杀人。

    “这只是嫌疑人初步的口供,真实性还有待查明。”

    民警补充道:“现在徐某的好友也在向我们反映情况,说徐某几年前就跟张迟提出了分手,两人因家境差距太大,矛盾重重,张迟一直没答应。回国后见徐某与其他男人交往甚密,因妒生恨下的手。”

    “行了。”

    陈局冲那位民警挥挥手,待他离开后,把长风上下一打量,开口道:“现在我们掌握的都是初步情况,你别乱发新闻稿,让你进来,只是还明朗一个人情,不是向你通报案情的。”

    事实不清楚的情况下,谢长风也不敢下笔,她点点头表示感谢,但对分局局长欠明朗人情一事,很有些好奇。

    陈局送她出门时,冲站在马路对面等人的明朗挥了挥手,转身又看了长风一眼,欲言又止。

    “谢谢陈局,”

    长风礼貌地跟陈局道谢,“等录完所有口供以后,麻烦第一时间给我电话,我会尽快赶过来。”

    “谢长风,”

    陈局忽地笑了笑,“你这名字取得好,所以我记了好几年。行,工作很努力,别辜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笑着摇摇头,抬起手送人:“去吧,我让他们第一个通知你。”

    回家的路上,明朗问起了这个案子,长风把两方的口供都告诉了他,又在手机上翻看各种‘爆料’。

    事件一发生,各种‘高中同学’、‘小学邻居’、‘姐姐的学弟’都冒了出来,各执一词,但汇总出的背景却相差不大。

    总的来说,他俩是对校园恋人,男生家境好成绩好相貌好,相比之下,女生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成绩也普通,两人在一起时,就有各种不般配的声音响起,两人闹过好几次分手,男生估计性格有问题,最后终于酿成了大错。

    看完这些消息,长风沉默了半晌,快到家时突然冒出一句:“还好你当年没这么偏执,这案件中的两人几乎就是我俩的翻版。”

    明朗诧异地瞪了她一眼,斥道:“瞎说什么,有这么类比的吗!”

    长风叹了口气,靠着椅背不说话了。

    齐大非偶,这是她跟明朗交往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评价。

    每个看你的人眼里写着明晃晃的‘不配’两个字,那种压力,长风非常理解。

    到家后,她闷闷不乐地下了车,埋头就朝大门走,刚绕过车头,忽地被明朗拦了下来。

    明朗双手插在大衣衣兜里,背对着路灯静静地看着她,灯光斜斜地打在他脸上,只能看清他的鼻尖和绷直的唇角。

    这场景让长风觉得莫名熟悉,她微微眯了眼,询问地看向他。

    “是不是有很多人说过我们俩不配?”

    明朗的声音很低,但一字一句都异常清晰。

    “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他低头轻笑了一声,光晕打在他的嘴角,显出一道温柔的弧线。

    “但我觉得是我配不上你。”

    明朗再次抬头,坦诚的眼神里带了些欣赏,“我是个身无长物的人,所拥有的一切,没一样是我努力得来的,在遇到你之前,充其量只能算条米虫。”

    “但你不同,你几乎拥有我所没有的一切:努力、坚韧、永不服输,还……特别善良。”

    “在我所受的教育里,善良只是选择,不是必须。但你不是,善良是你的本能。你不知道,每次看到你轻言细语地跟别人对话,那画面有多令我动心。我甚至都算不上一个温柔的人。”

    “所以配不上的人,是我。这些年,我的努力都是在追逐你的脚步,我要成为能真正配得上你的人。”